首頁>Club>
各位釣魚高手,浮漂是靈敏度高更好,還是穩定性強更好?
6
回覆列表
  • 1 # 小廚皮蛋哥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是在釣魚當中,我們所有漁具裡面,雙眼所看到時間最長的東西。“心隨漂動”的感覺,相信是每個釣魚人,感受垂釣給自己帶來樂趣最直接的體驗之一。

    今天本文作者就以 “製作者”(獨立完成近萬支浮漂),“消費者”(購買浮漂超過萬元),“使用者”(競技釣手)這三重身份,跟各位釣友探討一下浮漂靈與鈍之間的關係。在看過本文後,或許會讓釣友們在浮漂選擇,使用和調釣方面能有一些新的理解和認識。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1.什麼是浮漂的靈敏度?

    何為最“靈”?最簡單的理解,在我們釣魚當中的線,鉤,漂,餌,全部都沒有,才是最靈敏的,但是沒有,我們也就沒法釣魚,所以相對的“精細”就是靈敏度體現的一個標準。運用在我們的浮漂上,漂體小,漂尾細,自重輕,浮力相對大,就是判斷一支高靈敏度浮漂的標準。而實際釣魚當中,靈敏度多體現在極端魚情下,越是難釣的魚,對浮漂靈敏度的要求,也就越高,簡單來說,越能體現魚口的輕,弱,細微動作的浮漂,靈敏度也就越高。

    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首先就是要對外部變化敏感,不光是相對意義上重量的變化,其實一些浮漂材質,例如:蘆葦,孔雀羽毛材質的浮漂,對水溫變化敏感,“漲目”的特性,也是某種反映靈敏度的點,雖然對我們釣魚會有一些影響,但這恰恰也是敏感的一種體現,而且水溫的變化,在我們去分析魚情的時候,也是具有很大參考價值的。

    2.什麼是浮漂的穩定性?

    穩定性,在浮漂當中,通俗一點理解,就是“笨” 反應遲鈍。但這並不是浮漂差的體現,在我們釣魚當中,由於水情,魚情的因素,在有些時候選用浮漂,穩定性才是需要優先考慮的。

    例如:使用長竿,水深,風浪大,走水,或者魚情過於滑亂,首先是要穩得住,才能釣得好魚。體現在浮漂上,吃鉛大,漂尾漂腳粗,浮漂整體尺寸長,抗水流等等,都是浮漂穩定性的特徵。以作者本人的理解,大多數釣友,在實際釣魚當中,需要浮漂偏向穩定性要比偏向靈敏度要重要得多。

    3.如何選擇浮漂的靈敏度與穩定性?

    首先我們要先考慮以下兩點

    1.自身因素,這是在選擇浮漂當中,最需要優先考慮的,每個釣魚人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對浮漂的要求也是因人而異,所以在購買和挑選浮漂之前,首先要考慮到的是自身因素,是否能看清楚漂目,是否能拋投出去,這在某些意義上,比靈敏度要重要的多

    2.魚情因素,其次,是根據魚情,來選擇需要偏向於“靈”或“鈍”的浮漂,這個魚情的概念相對要寬泛一些,其中裡面包含了,天氣,水情,目標魚體,竿長等作釣當中的實際情況。最簡單的,釣大魚用大漂,釣小魚用小漂,就是選擇浮漂靈敏度與穩定性的基本框架。在這個框架內,如果我們追求浮漂的絕對靈敏度,那就在細節上做到更加的完美,就會使浮漂的靈敏度更為突出。

    然後在考慮了自身與魚情因素之後,我們也可以在調釣上在做出一些修改,從而讓我們的浮漂能更好地去適應。

    4.靈敏度高的浮漂,並不好用

    靈敏度高的浮漂並不代表好用,好調。具體主要體現在,看不清(漂尾偏細),不好拋竿(吃鉛小),不好調漂,(鉛皮修剪要很小心)這三方面上,而且在使用浮漂的時候,對釣友們的“抓口”也相當考驗,越靈,對小口的體現會越細微,抓這種口,比抓大頓口,要困難得多。而且靈敏度高的浮漂由於穩定性相對較差,對水情要求也會偏高,作釣區域水底需要儘量平整,不能過深,走水嚴重等等,都是不好用的體現。

    5.浮漂靈敏度高,鉤,線,餌也需要精細

    不是簡單的只要浮漂靈敏度高,就能讓我們更好的釣魚,線組搭配同樣很重要,打個比方,如果用一支吃鉛量在1克左右的浮漂,釣1-2兩左右的小鯽魚,主線用到1.5號,子線0.8號,鉤子也相對偏大,餌料狀態也偏向於比重較重,那麼這支浮漂能夠體現靈敏度的點,更多的是會被鉤,線,餌的“鈍”所消耗,浮漂是要先保證整個鉤,線,餌的相對平衡,剩下的那部分才能體現到魚的吃口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浮漂的靈敏度,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個相對平衡的基礎上。

    6.大部分釣魚人,很少用到靈敏度極高的浮漂

    首先在魚情上,幾乎沒有多少人喜歡釣特別難釣的魚情,這種釣魚體驗是相對較差的,只是我們在有些時候,不得已才會去釣。其次,又由於上述幾點,偏向於靈敏度高的浮漂,有很多不好用的特徵,也會讓很多釣魚人在購買這類浮漂的時候直接放棄。對於偏向靈敏度極高的浮漂,大多數釣魚人,也就在黑坑後期糗魚,或者冬季作釣輕口,弱口魚情的時候會使用到。換一種說法,效能也是需要首先滿足自身要求的同時,才需要去考慮的。

    最後,浮漂在使用和選擇上,靈與鈍的相輔相成 ,才是“用漂之道”。 釣魚是一項很體現每個人個性的活動,具體到細節上,就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本文作者所闡明的觀點也很簡單,根據我們對釣魚的不同追求,結合自身的情況以及對魚情的理解,來選擇最適合自己要求靈敏度和穩定性的浮漂。

  • 2 # 成都野釣愛好者

    浮漂的功能是讓釣魚人瞭解魚吃餌的一個過程,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什麼是浮漂的靈敏度與穩定性?

    一、靈敏性

    最靈、很靈、較靈、靈、不靈不鈍、鈍、較鈍、很鈍——這是臺釣的八種最基本的調標狀態,其中後七種最為常用。

    很靈——懸墜懸鉤,即釣餌離開水底;

    較靈——懸墜,一鉤剛剛直線觸底,一鉤離底;

    靈——懸墜,一鉤斜線觸底,一鉤剛剛觸底;

    不靈不鈍——懸墜,雙鉤斜線觸底。雙鉤斜線觸底的角度不同,會產生多種不同的靈鈍狀態,不難理解的是,斜線與地面的夾角越小,靈敏度越趨鈍;

    鈍——8字環觸底,如有分鉤器則分鉤器觸底,雙鉤斜線躺底;

    較鈍——鉛墜剛剛觸底,雙鉤斜線躺底;

    很鈍——鉛墜躺底,雙鉤躺底。

    魚用相同的吸力吸食釣餌時,浮標的升降幅度越大,說明浮標調得越靈,反之則調得越頓。標尾的釣目變化是魚吸食釣餌時的視覺顯示器,釣目變化越大,給我們的視覺感應就越清晰,抓口就越準。

    而魚用同樣的吸力吸食釣餌,若漂身相同,漂尾不同,則浮漂升降的目數就不同,其原因主要在於漂尾粗細存在差異。調漂時,漂尾會露出水面一部分,魚吸食鉤餌會帶動釣線牽動漂尾上下起浮,因此不難理解,漂尾越粗,水阻越大,魚用同樣的吸力吸食鉤餌時,漂尾的升降幅度就越小。

    同理,若配鉛重量、漂尾粗細相同,那麼魚用同樣的吸力吸食釣餌時,細漂身的浮漂升降幅度會大一些,粗漂身的則相反;而同一種浮漂,漂尾露出水面越長,其靈敏度就越鈍。因此釣友在選漂時,漂尾的粗細是判斷其靈敏度的首要參考。

    由此我們可知,最靈敏的浮漂狀態是當整個漂身完全浸入水中,不裸露漂尾,且釣組處於懸墜懸鉤狀態的時候。

    在這種狀態下,魚吃餌所帶動的浮漂變化完全發生在水中,不存在漂尾在水面以上的變化,也就是不會有水體外的浮漂排開水體入水的情況出現,因此魚用最小的吸力即可吸餌入口,浮漂的反應也最迅捷。當然,這種最靈敏的調釣方式只適用於釣近岸較清澈的水體或冬季冰釣,如果近岸邊水體渾濁或釣得較遠顯然不可行。

    實際上,除了浮漂的水阻外,釣線、8字環、鉛墜形狀、分鉤器和鉤條粗細大小也會對浮漂的靈敏度產生一定影響,這類配件體積越粗大,水阻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同理,漂身截面的直徑越大,水阻就越大。因此,釣者若想實現釣靈,就要選擇棗核型細身細尾浮漂。

    二、穩定性

    浮漂的穩定性主要由標腳、漂身決定,尤其以漂身對浮漂的穩定性影響最大,漂身越粗越長,浮漂的平衡性就越好,入水後比較抗風浪,釣者很容易抓到魚就餌的訊號,反之穩定性就越差,容易出現假訊號。因此,在大水面有風天垂釣時,釣者宜用漂身粗長的浮漂。

    綜上,浮漂的靈敏度主要取決於漂身的粗細、形狀和漂尾的粗細。當然,要想將浮漂調整至最穩定且最靈敏的狀態是相對困難的——靈敏則浮漂的水阻必須減小,抗風抗浪性就必然受損;而增加了穩定性,浮漂的水阻必然增大,靈敏度就要打折。

    因此,要想調得靈敏,就要犧牲一些浮漂的穩定性,比如選擇標身細長,標尾很細的浮漂,這就是競技釣手釣快魚的首選浮漂。

    一般來說,如果釣友想要釣靈,那麼釣線、鉛墜、8字環、分鉤器、鉤子都應儘可能地精細,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水阻,達到較為理想的靈敏度,使魚能夠輕而易舉地將釣餌吸入口中,讓釣友抓口變得非常容易,這樣上魚率自然就提高了。

  • 3 # 農民璽子哥

    大家好,我是璽子哥,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事實參與,有很足的實戰經驗,我是釣魚愛好者,經常參與各種環境的垂釣,釣場環境極季節和天氣因素對調漂有很多的影響,黑坑或經常有人垂釣的野釣水庫老口魚和滑口魚需要釣靈漂,新年魚或沒怎麼垂釣過的水庫和釣場,根據季節和天氣因素來調靈敏度高和穩定性強的漂都好上魚!

  • 4 # 工地外賣雙貓哥

    浮漂功能是讓釣魚人瞭解與讀懂吃餌的過程,所以敏靈度與穩定性是否漂的第一選擇。浮標是釣魚人的眼睛,那曼妙的身姿,靈動的身影是無數釣魚人的最愛,所以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什麼是浮標的靈敏度與穩定性,一起來看看。一.靈敏性

    最靈,很靈,較靈,不靈不鈍,鈍,較鈍,很鈍-這是臺釣的八種最基本的調標狀態,其中七種最為常用。

    很靈——懸墜懸釣,即釣餌離開水底。

    較靈——懸墜,一鉤剛剛直線觸底,一鉤離底,

    不靈不鈍——懸墜,雙釣線斜觸底,雙釣斜線觸底的角度不同,會產生多種不同的靈鈍狀態,不難理解的是,斜線與地面的夾角越小,靈敏度越趨鈍,

    鈍8字環觸底,如果分釣器則分鉤器觸底,雙釣斜躺底,

    較鈍——鉛墜剛剛觸底,雙鉤鈄線躺底,

    魚用相同的吸力吸食釣餌時,浮漂的升降幅度越大,說明浮標調得越靈,反之則調得越頓。標尾的釣目變化是魚吸食釣餌時的視覺顯示器,釣目變化越大,給我們的視覺感應就越清晰,抓口就越準。

    而魚用同樣的吸力吸食釣餌,若標身相同,標尾不同,則浮標升降的目數就不同,其原因主要在於標尾粗細存在差異,調標時,標尾會露出水面一部分,魚吸食釣餌會帶動釣線牽動標尾上下起浮,因此不難理解,標尾越粗,水阻越大,魚用同樣的吸力吸食鉤餌時,細標身的浮標升降幅度會大一些,租標身的側相反,而同一浮漂,標尾露出水面越長,其靈敏度就越頓,因此釣者在選標時,標尾的靈敏度就越頓。標尾的粗細是判斷其靈敏度的首要參考。

    由此我們可知,最靈敏的浮標狀態是當整個標身完全浸入水中,不裸露標尾,且釣組處於懸墜懸鉤狀態的時候。

    在這種狀態下,魚吃餌所帶動的浮標變化完全發生在水中,不存在交尾在水面以上的變化,也就是不會有水體外的浮標排開水體入水的情況出現,因此魚用最小的吸力即可吸餌入口,浮標的反應也最迅速。當然這種最靈敏的調標方試只適用於釣近岸較清澈的水體或冬季冰釣,如果近岸邊水體渾濁或釣得較遠顯然不可行。

    實際上,除了浮標的水阻外,釣線,8字環,鉛墜形狀,分釣器和釣條粗細大小也會對浮標的靈敏度產生一定影響,這類配件體積越粗大,水阻就越大,反之就越,同理,標身截面的直徑越大,水阻就越大,因此,釣者若想實現釣靈,就要選擇棗核型細身細尾浮標。

    二,穩定性

    浮標的穩定性主要由標腳,標身決定,尤其以標身對浮漂的穩定性影響最大,標身越粗越長,浮標的平衡性就越好,入水後比較抗風浪,釣者很容易抓到魚就餌的訊號,反之穩定性就越差,容易出現假訊號,因此,在大水面有風天垂釣時,釣者實用標身粗長的浮標。

    總結

    浮標的靈敏度主要取決於標身的粗細,形狀和標尾的粗細。當然,要想將浮標調整至最穩定且最靈敏的狀態是相對困難的——靈敏則浮標水阻必須越小,抗風浪性就必然受損,而增加穩定性,浮標的水阻必然增大,靈敏度就要打折。

    因此,要想調得靈敏,就要犧牲一些浮標的穩定性,比如選擇標身細長,標尾很細的浮漂,這就是競技釣手釣快魚的首選浮標。

    一般來說,如果調者想要釣靈,那麼吊線,鉛墜,8字環,分釣器,釣子都應儘可用能地精細,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水阻,達到較為理想的靈敏度,使魚能夠輕而易舉地將鉤餌吸入口中,讓吊著抓口變得非常容易,這樣上魚率自然就高提高了。

  • 5 # 江釣人狂龍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靈敏度與穩定性,是浮漂的兩個特性,也是浮漂的兩大賣點。很多浮漂廠家在介紹自己浮漂時會說:“這是一款靈敏度極高且又非常穩定的浮漂”,這種話,只能誆誆新手或不懂之人,因為靈敏度與穩定性壓根就是兩個負相關的指標。

    靈敏度與穩定性的意義靈敏為何意?指受外界干擾產生變化的容易度,比方說鍵盤按鍵的靈敏度,輕輕一碰,就能打字,那就是很靈敏,需要用力去敲擊,才能達到目的,那就是不靈敏。浮漂的靈敏度則指魚吃餌或者別的外界干擾作用到浮漂,能產生訊號的容易度,當然,這個容易度一方面取決於浮漂本身,另一方面取決於使用者的“設定”,浮漂稍稍受到一點點外力就能產生訊號,就是靈敏,反之則是遲鈍。穩定為何意?穩定就是受到外界干擾,能保持自己原狀的屬性,比方說某一個練武之人下盤很穩,任人踢踹就是不倒,別人還沒碰,自己就倒了,那就是不穩。顧名思義,浮漂的穩定性,就是抗外界干擾的能力,比如小雜魚咬鉤的小動作、風浪的影響、走水的影響等,穩定到這些因素不能讓浮漂產生訊號,就是好。

    小結: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靈敏度與穩定性,在同一支浮漂上只能側重或者折中,壓根不能做到兩者都優。所以那種說靈敏度與穩定性都高的,看看就行了,別當真。

    靈敏度與穩定性的決定因素

    本文只談浮漂的屬性,不涉及調釣,所以只從浮漂本身來分析。決定浮漂靈敏度與穩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浮漂的吃鉛量、浮漂的總長度、漂身及漂尾的粗細、吃鉛比(材質)等。其中吃鉛量是最主要的指標。

    靈敏度與穩定性的運用

    既然靈敏度與穩定性是魚和熊掌的關係,那釣魚人就應該放棄既然要靈敏又要穩定的天真想法,而是根據自己的作釣目的及魚情,去側重二者之一。

  • 6 # 小魚的世界

    浮漂穩定性與靈敏度是矛盾的!

    一隻漂它如果做的吃鉛小,精緻,材質輕,靈敏度就高;但它的穩定性就相對差。反之,如果浮漂穩定性好,就意味著它靈敏度喪失。我們釣魚選漂,要結合實際需求選用。

    浮漂穩定性要好,它整體浮力要大,漂尾要粗,長度要長,不受風浪影響,水中站立要穩定,包括過濾噌線,小雜魚訊號,這種漂的穩定性才好。

    當浮漂做的精緻小巧,漂尾細,碳腳輕,整體吃鉛小時候,在水中站立,細微動作也有所表現,這時候它靈敏度就好,正因為細微動作都有所表現,其穩定性就打折扣!

    通常我們釣個體較大魚時候,選擇浮力大,比較長,穩定性好的浮漂;當小動作無法顯示時候,比如魚口輕時候,我們偏向靈敏度高的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為下崗女工,坎坷半生,拙作一幅,有支援的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