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言讀書
-
2 # 明心見琴
中醫四大經典是指在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鉅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著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目前學術界一般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奉為中醫四大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著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第一次系統闡述了人體生理、病理、病機、診法、治療與預防等問題,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同時,它還強調疾病的預防問題以及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和疾病的影響,提出了一直沿用至今的整體觀、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等。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中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確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基礎。
書中記錄黃帝與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有關醫學問題的對話,但以黃帝與岐伯的對話為主。人們後來就用岐伯和黃帝這兩個名字的開頭“岐黃”表示《黃帝內經》,因此《黃帝內經》又叫“岐黃之書”,中醫也被稱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總結了秦漢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涉及醫學、天文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歷史等多個學科的內容,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難經》是中國經典的中醫理論著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全書內容簡明扼要,辨析精微,將《內經》中的難點和疑點逐一解釋,並且對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述。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進行了論述。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它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診斷學、針灸學的論述也一直被後世醫家所遵循。
《傷寒雜病論》乃醫聖張仲景所著,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是中國最早將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的臨床診療專書。遺憾的是,原著現已失傳,晉太醫王叔和根據自己搜尋到《傷寒雜病論》,將傷寒部分整理成《傷寒論》。雜病部分整理成《金匱要略》。
《傷寒雜病論》中傷寒部分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辯證施治的方法。書中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腑等,並將其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該書是中國第一部理論聯絡實踐、理法方藥齊備的臨床醫學鉅著,書中按傷寒傳變規律,以條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辨證嚴謹,治法靈活多變,制方藥少而精,故被歷代醫家尊為“經典”,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傷寒雜病論》中的雜病部分共3卷,上卷為辨傷寒,中卷則論雜病,下卷記藥方。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餘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的病證。該書被古今醫家讚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是治療雜病的典範,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它奠定了內傷雜病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規範,創造了以臟腑經絡為核心的辨證論治理論,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書中以簡練古樸的文字闡述了中藥理論的精髓,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之間的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製劑方法也都做出了系統闡述。
《神農本草經》依循《內經》提出的君臣佐使原則來表明藥物的主次關係和配伍的法則,對藥物的性味也做出了詳盡的描述,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溼、燥等不同性質選擇用藥。此外,書中還參考五行生剋的關係,對藥物的歸經、走勢、升降、浮沉有所描述,並提出依此選藥組方、配伍用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對後世影響深遠。
回覆列表
中醫四大經典名著:《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
1.《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2.《傷寒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漢醫經典著作,是一部闡述外感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全書12卷。現今遺存10卷22篇。
第一卷為“辨脈法”和“平脈法”兩篇,主要論述傷寒及雜病的脈、證與預後。
第二卷為“傷寒例”、“辨痓溼暍脈證”、“太陽病脈證並治上”,主要總論六經發生、發展、治療、預後的一般規律、痓溼暍的證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論述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經病的脈、證、治療與預後。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論述霍亂、陰陽易、勞復的證治及傷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經形證,是《傷寒論》全書的綱領,它是把證候分類而定出來的,後世認為這是不廢的法則,張仲景觀察到熱性病雖然錯綜複雜,但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個型別,同時又運用《素問》的精神分析了陽熱、表實和陰寒、裡虛。即“三陽證”與“三陰證”。
3.《金匱要略》是中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雜病診治的專書,原名《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是存放古代帝王聖訓和實錄的地方,意指本書內容之珍貴。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載疾病60餘種,收方劑262首。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外科、婦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飲食禁忌等內容。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
4.《溫病條辨》最主要的成就在於吳氏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由上及下、由淺入深,旨在“認證無差”。吳氏認為,傷寒六經辨證都是由淺入深,但六經是由表入裡,須橫看;三焦辨證則由上入下,須豎看。兩種辨證體系有對立統一、一縱一橫之妙。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該辨證體系與張仲景傷寒六經辨證、葉天士溫熱衛氣營血辨證理論互為羽翼,成為溫病創新理論之一。
在治法上,吳氏以溫邪易耗陰液為立法的依據,倡導養陰保液之法,並據臨床實踐,提煉葉天士醫案溫病治法,化裁處方,以切實用。如分出清絡、清營、育陰多種治法;又以銀翹散為辛涼平劑,桑菊飲為辛涼輕劑,白虎湯為辛涼重劑,使溫病治法用方層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