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市井九公子

    東漢末年,朝局動盪戰亂紛爭;尤其是在經歷黃巾之亂和董卓亂政之後,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割據一方的勢力集團,凡是有些名望和實力的諸侯都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在漢末時期,除董卓、袁紹外,最大的最厲害的諸侯應該是曹操,畢竟我們在《三國演義》書中,還是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這些都是後來發生的事!曹操一派,是在漢末臨近三國時,實力發展最快,最強的一個!

    可在董卓、袁紹後,曹操前;還有一人我們不得不提,他也是當時實力即袁紹後頗為強大的一位——南陽太守袁術

    袁術出身河北袁氏家族,而且又是嫡子,(袁紹也是出自河北袁氏家族,只不過他是庶子)所以無論實力很強名望很高,就連孫堅和其子孫策都曾經投靠過袁術。袁術佔據淮南這種經濟富庶的地區,麾下兵精糧足是三國早期的霸主之一。

    董卓:但殺二袁兒,則天下自服矣。

    由此可見,袁術的強大,也是被人認可的。只可惜,後來袁術經歷的幾場戰爭大都以失敗告終(與袁紹兄弟反目成仇,攻打曹操等),所以讓人們間接的懷疑他的實力到底如何。

    後來他聽信河內人張鮍為他卜的卦,說他有做皇帝的命,他以此為理由,於建安二年(197年)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可嘆的是生活上他奢侈荒淫,揮霍無度。後宮妻妾有數百人,皆穿羅綺麗裝,精美的食品應有盡有,而他軍中計程車兵卻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在他的腐敗統治下,江淮一帶民不聊生,許多地方斷絕人煙,饑荒之中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最後的結局也是嘔血鬥餘而死。(至於具體發生了什麼,大家可以去查閱。這裡就不多提)

    王夫之:狂愚而逞者袁術,而猶飾偽以自尊。放到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作……

    袁術後,曹操的實力越來越大。最終成為成為三國鼎立的關鍵人物。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教

  • 2 # 行者要行萬里路

    當然是曹操了。

    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在孫策死後為了收買人心奏天子封孫權為將軍,袁紹大怒,起兵七十餘萬攻取許昌。曹操得知以後起兵七萬,前往迎敵。

    後來曹操軍糧告急,差人回許昌教荀彧籌集糧草結果被袁軍捉住。謀士許攸獻計趁許昌空虛,夜襲許昌,袁紹不從,還打了許攸一頓,許攸心灰意冷而後徑投曹操去了。

    曹操重待許攸聽其計策,趁夜燒燬袁紹糧草輜重袁軍不戰自亂,最後隨行軍士不足八百餘人,再後來袁紹舊疾發作而亡,自此官渡之戰以曹操大勝而終。

    官渡之戰以後曹操勢力大增,戰江東敗劉備將荊襄等地收入囊中可謂不可一世,劉備和孫權不得不聯合以抗曹魏,曹操成了名副其實的最強諸侯。

  • 3 # 悠史微談

    曹操。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何進、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不久,京中動亂,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駕大功,回京後便掌權。又招攬呂布殺掉丁原,很快就吞併了附近兩大軍閥兵力。隨後董卓廢少帝,立劉協即位,且不久就弒害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

    初平元(190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爆發董卓討伐戰,《三國演義》稱之為十八路諸侯。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孫堅擊敗,退守長安(西安)。司徒王允設反間計,挑撥董卓大將呂布殺死董卓。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為其親信呂布所殺。當年十八路諸侯都沒有將董卓滅掉。所以當時最強諸侯是董卓。

    初平元(190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討伐董卓時便被尊為關東聯軍首領。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是當不了聯軍首領的。

    後來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

    袁紹手中掌有青,幽,並,冀四大州,袁紹統治的地方都是平原,可以說他掌有大量的兵馬錢糧。而曹操的勢力範圍雖然比袁紹大,但是可以說是四面受敵。任何一場戰爭中都難以集中兵力。但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河南中牟)之戰爆發,諸侯們坐山觀虎鬥,不助操也不助袁。此戰袁紹軍有11萬,曹軍只有2萬,但是最終曹操奇襲烏巢,燒其輜重,使得袁軍大亂。曹操獲勝。官渡之戰之後曹曹操定統一北方的基礎。統一北方只是時間問題。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曹操佔領倉亭。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紹病死。後來,袁譚、袁尚為爭位發生火拼。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佔領鄴城。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曹操以負約為名,佔領冀、青二州。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曹操攻滅高幹,佔領幷州。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遠征烏桓,曹軍大獲全勝,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俘虜二十餘萬人。從此,北方的統一基礎已經奠定。此時,最大的諸侯莫屬曹操。

    因此,到了208年,最強大的諸侯非曹操莫屬,儘管在赤壁之戰中打敗,僅僅是阻擋了曹操南征,對其土地賦稅,兵馬錢糧並無實質性的影響。

  • 4 # 光頭史先生

    袁紹之後那必須是曹操,官渡之戰後,曹操擊敗了袁紹並吸收了袁紹的殘餘力量,壯大了自己。然後揮軍北上,奪取了袁紹的地盤,青幽並冀四州之地,加上原來自己的地盤兗州、豫州和徐州,天下十三州,曹操已得其七。隨後率軍南下,荊州投降,兵不血刃,又得了一州之兵,此時的曹操戰甲百萬,上將千員,統一全國指日可待。無奈在赤壁遭遇滑鐵盧,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 5 # DraGon

    最強的應該是笑到最後才是強者,您怎麼不說司馬懿,董卓袁紹曹操孫權,後劉備,贏家還是司馬懿吧。活到七十多,天下都是他子孫統治,

  • 6 # 日常所觀

    袁紹之後就是曹操了,曹操打敗了袁紹以後,基本統一了整個北方,當時的曹操兵強馬壯,兵多將廣,手下擁有一大批謀士,在赤壁之戰前擁有80多萬士兵,大有一統的趨勢,當時的孫劉聯軍才5萬兵馬,在赤壁之戰失利後,曹操也很快恢復了實力,有了後來的三國割據。

  • 7 # 家是最小國

    我覺得最強能力是曹操,各方面都出色,做過刺客,為何進出過謀,算得上是文武雙全,寫文吟賦就不說了,帶兵十分出色,建立青州兵掃蕩中原,官渡之戰定河北,曹操的魄力無人能及,內政能力也強,赤壁之敗後是痛定思痛,與民生息,為魏國的穩定打下基礎。還有他的知人善任,察人之明,手下的一堆亂七八糟的人才用起來得心應手,品行不佳的郭嘉就讓曹操用活了,世人都說曹操奸詐心機重,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這是帝王必備之術。更要命的是曹操教育也有一套,手下兒子個個聞名天下,曹丕善權術,曹彰善武,曹植善文。曹操是綜合能力最強的一個了。曹操在世時東漢實際已經滅亡,全國一片混亂。曹操透過廣置屯田、興修水利、減輕人民負擔、整頓內政、唯才是舉、抑制豪強等措施撥亂反正,重建了中央集權的政府,恢復了北方的統一,併為後來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他是三國時期貢獻最大的一位政治家,同時又是當時最傑出的軍事家和一流的文學家。他不但能做很好的詩文,而且在思想上能容納異說,在文化上起到了轉變風氣的作用。

    所以說,曹操是最強的一個。

  • 8 # 墨骨讀書

    三國最強諸侯自董卓,袁紹後是誰呢?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英雄人物轉瞬即逝,慷慨悲壯,只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袁紹後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最強者莫過於曹操。我們去感受那氣勢磅礴的三國畫面!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戎馬一生,壯懷激烈是魏武

    曹操(155年-220年 ),字孟德,又名吉利,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滅黃巾嶄露頭角,戰官渡統一北方

    公元184年,對於曹操來說,是一個改變歷史命運的年份,為波瀾壯闊的三國曆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第一筆。黃巾之亂的時候,張讓舉薦曹操出任騎都尉,後因平亂黃巾戰功升濟南相,任東郡太守。中平五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定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及黃巾之功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曹操陳留起兵,“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初平四年,曹操大敗袁術曹操率軍征討陶謙,攻克徐州十餘城。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昌。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建安十二年,曹操滅烏恆。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戰赤壁敗走華容,行西征平定涼州

    十三年(208年),曹操出兵攻打東吳,在赤壁被孫劉聯軍大敗。赤壁戰敗後,曹操採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說:“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廣收有才能到人。建安十六年(211年),發動西征,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拜丞相劍履上殿,拒廢立壯士暮年

    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名義漢臣,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二十五年(220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漢朝,自立為皇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是袁紹滅亡後最大的諸侯

    統一北方各州,精兵良將霸中原

    地盤。官渡之戰前,袁紹雄霸冀青幽並四州。曹操滅了袁紹以後,曹操地盤主要是:幷州、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豫州、涼州八個州,還有司隸和許昌等地,加上揚州的長江以北部,荊州的南郡等地。相當於今天遼河以南的華北地區,最東已經過了鴨綠江。曹操還一度佔領了漢中地區和荊州除江夏以外的大部分地區。漢中就是今天的陝西南部,荊州就是今天河南南部以及湖北北部。所以曹操是當時最大的諸侯。

    兵力。1、刺殺董卓失敗後,曹操散家財,聚義兵,其堂弟曹洪帶著一千人來投奔曹操。曹操逐漸聚集了五千多人馬。2、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至此,原屬劉岱鮑信的兵馬地盤全都歸他。3、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這一仗,曹操可能獲得精銳青州兵五萬人。4、初平五年,陳宮等反曹迎呂布,雖然帶走了一定的兵馬,但是曹操回軍破呂布之後,收編了部分降卒,兩下相抵。5、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張繡投降,收其降卒數萬。建安三年,討李傕,收降卒。徵呂布,得兵萬餘。至此,曹操至少擁有兵力十萬左右。6、官渡之戰,曹操大敗袁紹擁兵數十萬,估計增加十萬兵力。7、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兵力至少增長到二十萬左右,袁紹戰後還有兒子和外甥的兵力只剩十多萬左右。建安七年,曹操攻河北基本未費事,招降袁尚數萬大軍,建安八年,滅袁譚、袁熙,又是降卒無數,建安十二年,滅三桓,胡等降者二十餘萬。至此,曹操擁兵至少七十萬。8、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琮束手而降,得荊州兵近二十萬左右。同年,赤壁之戰,曹操號稱八十三萬大軍,但實際可能只有二十萬從徵。9、赤壁之戰,曹軍損失巨大,只好罷兵休養,直到三年後建安十六年才西征關中,滅馬超。10、曹操還有精銳部隊:虎豹騎,青州兵。加上每年招募的兵力。至此建安十八年曹軍真正的作戰兵力應該有近百萬吧。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厲害了。

    ▪“挾天子以令諸侯”稱雄東漢末年

    曹操用他敏銳的眼光和政治軍事高度,發現了當時(漢獻帝時)整個中國的局面是群雄割據,軍閥混戰,屍骨遍野,民不聊生。在這危難之際,曹操挾持窮途末路的皇帝,遷都許縣,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圖進而統一中國,起到了穩定東漢朝政局面的積極作用。當時所有人的官職都是曹操要求漢獻帝下召,實際控制著朝廷和整個政治局面。

    ▪“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志向遠大

    曹操青年時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此據《後漢書·許劭傳》,《三國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中作“子治世之能⁹,亂世之奸雄也”。曹操在文學方面也有了不起的成就。

    曹操的詩歌,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袖,影響了一代詩風,為中國文學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貢獻。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觀滄海》、《短歌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

    曹操一生,東征西伐,一統北方,除掉了袁紹,袁術,呂布,安撫了東方割據關中的韓遂、馬騰集團,招降了割據東南方向宛的張繡集團,收服遼東的公孫度、幽北的烏桓、河套長城沿線的匈奴,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傭兵近百萬,上將五百餘人。志向遠大,能文能武,確實是當時最大的諸侯。曹操是三國鼎立的締造者之一,更是奠定西晉的基礎。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 9 # 古梁鏞

    三國時期是指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但是傳統上,三國時期指東漢末年漢桓帝至西晉建立這一段時間,因為自漢桓帝開始,諸侯割據,宦官把持朝政,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三國最強諸侯是董卓,董卓之後是袁紹,袁紹之後又是誰呢?

    毫無疑問,袁紹之後最強諸侯為曹操,下面詳細分析!

    董卓其實並非最強諸侯,只不過董卓膽子大,魄力大,同時西涼兵強馬壯,在所有諸侯中,董卓敢於入主洛陽,霍亂後宮,最後他自己也感到壞事做多了,在洛陽立不住腳,所以他監禁著皇帝和一些重要官員,遷都長安,因為長安是他自己的地盤。

    董卓退走長安之前,在洛陽大肆搜刮了一番,最後一把火燒了洛陽城,大火幾日幾夜不滅,在中國歷史上,董卓此惡行天理難容。

    透過三國早期版圖我們可以看出來,董卓的地盤還沒有曹操的大,不過董卓肆虐的時候,曹操集團才開始發育沒多久,但是袁氏集團卻實力強大。劉表為人謙和,地盤雖大,但是無爭霸之心。劉焉偏居一隅,遠離中原,對中原諸侯影響不大。

    董卓覆滅之後,河北袁紹成為諸侯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

    董卓去世後,各諸侯勢力範圍劃分!

    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就是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北部以及山西一帶。

    劉焉佔益州,今天四川一帶。

    劉表,佔據荊州,今天湖南、湖北地區。

    曹操,佔有兗州、豫州,今天的山東西南部、河南一帶。

    公孫瓚,佔據幽州,今天河北北部。

    陶謙,擁有徐州,今天的山東南部以及江蘇北部。

    袁術,佔據揚州,今天長江下游與淮河下游之間。

    孫策,盤踞江東,今天長江以南東部。

    馬騰、韓遂割據於涼州,今天甘肅地區。

    公孫度割據遼東,今東北地區。

    所以說,董卓之後,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就是袁紹。

    公元198~200年,這三年對於曹操和袁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重要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中原諸侯勢力進行了一次大洗牌。

    公元198年十一月,曹操滅呂布,收納徐州。

    公元199年四月,曹操擊敗張楊舊部眭固,佔據河內郡,將勢力範圍擴大至黃河以北。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紹集齊十萬精兵,揮師南下,準備攻取許都,官渡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公元199年六月,袁術病死。

    公元199年十月,曹操大敗袁紹於官渡,袁紹兵敗,率八百騎兵逃離官渡,自此一蹶不振,曹軍開始了追擊剿滅袁紹計劃。

    公元199年十一月,張繡投降曹操。

    袁紹病逝後,兄弟袁譚、袁尚分別佔據了袁紹部分地盤,後來曹操分別擊敗袁譚、袁尚,最終將袁紹所有地盤收歸囊中。

    曹操此時實力範圍包括原來的兗、徐、豫三州,再加上袁紹勢力冀、青、幽、並四州,天下十三州,曹操已經佔據其七,可謂勢力割據最強諸侯。

    曹操擊敗袁紹之後,諸侯割據勢力再一次洗牌,劉備逃亡荊州依附劉表,孫權割據江東,劉璋佔據益州,張魯佔據漢中,馬超割據西涼。

    官渡之戰之後,曹操統一了中原核心地區,隨後率軍北征烏桓,最終統一了北方。

    曹操統一北方後,將視野轉向南方,荊州首當其衝,荊州作為東漢錢糧之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所,只不過劉表為人謙和,不管那個時期的統治者,劉表都低調稱臣,積極納稅,因此相對於動亂荊州頻生的中原各地,荊州反而一直處於和平狀態,在多次戰事過後,荊州的經濟實力更加突出。

  • 10 # 海洋望星空

    袁紹之後,自然是曹操最強了。

    官渡之戰後,袁紹和曹操的強弱逆轉,袁紹逐漸被曹操打敗,其三個兒子和外甥先後被打敗並被殺,此時的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吞併了袁紹的勢力之後,曹操的實力大大增強,天下間已經找不出可以和他單獨抗衡的人了,所以在曹操南征時,荊州勢力投降,孫劉兩家聯盟在赤壁才勉強打贏了曹操。

    即使經過赤壁之戰的大敗,其他勢力依然無法進攻中原,由此可見曹操的強大實力。

  • 11 # 以史為鑑

    首先質疑一下,什麼時候董卓是三國最強諸侯了?要是他是最強諸侯,還至於害怕袁紹等人的義兵?要遷都到長安?

    根據三國志記載,董卓在何進之亂時只不過是一個前將軍、幷州牧,比董卓官職高的多了去了。

    而且董卓出身低,只不過是一個西涼豪俠升職加薪升上來的,大家都瞧不起他。

    當初何進選擇董卓進京,一個原因就是董卓背後沒有人,容易掌控,另一個就是幷州軍馬離洛陽近,方便招呼,而不是因為董卓是最強諸侯。

    裴注《三國志》記載,董卓剛開始進京後只帶了幾千人,這點兵力啥都幹不了,還容易被人幹掉。這才是董卓收復呂布吞併丁原勢力的根本原因,要是董卓實力強大,直接滅了呂布就完事了,幹嘛收復他呢?

    後來董卓想出來了一個辦法,他偷偷讓部隊晚上偷偷出城,白天大張旗鼓進城,裝作援軍源源不斷開赴洛陽的假象,洛陽人這時候才重視起來,覺得董卓的兵好多。

    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復入至洛中"。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

    之後群雄討董,也見證了董卓的不自信。否則不至於火燒洛陽,撤退回長安去。

    三國初期最強的諸侯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袁家有多強大?隨便舉一個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戰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在真實的歷史中,只有11路諸侯參與了酸棗會盟,這十一路諸侯當中,官職最高的是袁術的後將軍(和進京前的董卓持平),盟主是渤海太守袁紹,諸侯當中還有一位山陽太守袁遺。

    袁紹,袁術,袁遺都是平輩兄弟,袁家的嫡系勢力就在群雄中佔到了1/3,而冀州牧韓馥,河內太守王匡等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韓馥直接把冀州拱手讓給了袁紹。王匡則聽信袁紹的命令,殺掉了朝廷的使者……

    史書記載,董卓聽到袁紹帶領山東群雄起兵時,竟然感到恐懼不寧。這4個字活靈活現的體現了董卓的色厲內荏,和袁氏家族的強大。

    卓以山東豪傑並起,恐懼不寧。-《三國志董卓傳》

    只可惜袁氏兄弟也被這樣的強大晃花了眼,認為自己可以獨立行事。

    於是我們看到袁術急著自己稱帝,袁紹和袁術互相攻伐。

    就算這樣,人家依然是當時最強大的勢力,甚至當曹操在官渡之戰盡全力擊敗袁紹後,袁紹依然有機會復起,只不過袁紹的三個兒子實在太不爭氣,袁紹死後又陷入內鬥。

    就算這樣,沒了袁紹的整個河北地區也讓曹操付出七年之久才徹底平定。

    當曹操徹底平定袁紹勢力後把自己的大本營也遷到了鄴城,自己繼承了袁紹留下的勢力範圍,成為袁家之後,天下最大的勢力集團。

  • 12 # 二卜說古今

    真實歷史是遼東(現在遼寧)的公孫世家100多年,三國應該是“四國”,出土物證明襄平(遼陽)城市規模遠高於成都。且外抗夷族,內擁大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辦養殖場能借用別人合作社營業執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