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麥湘南
-
2 # 本正源清1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見仁見智,如果父母確實困難就打一點回家吧!如果不那麼困難,還是自己存起來,不管是用於自己消費還是創業基金,或者學習基金,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上,都是很好的。
-
3 # 平淡日子裡的刺kmg
月薪3000其實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管在哪裡哪個城市都有這樣的人,甚至收入更少還不是照樣生存這。能拮据一些給家裡固然好,但是也保證自己能正常生活。努力努力增加自己收入吧!!!
-
4 # 梧桐山海
分情況吧
一是,三千塊錢確實不多,但拿這個工資數目的工作者其實也很多,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二是如果家庭較為困難,無論掙錢多少,都應該支援家庭。
三是如果家庭較為富裕,不需要自己支援,為了養成好的習慣,自己應該開源節流,儲存一部分錢,在生活中學會量力而行。
四是既然問到這個問題,說明你是好孩子,好好生活,努力前行!
-
5 # 亦鳴vlog
首先我覺得能問出這個問題,那你一定是個好孩子,好在哪? 至少你不會亂花錢!
最後,加油,陌生人!(ง •̀_•́)ง
-
6 # 史聃
這要看情況。假如在一二線城市,又是剛畢業未久,恐怕不要家裡補貼就不錯了。但假如家裡經濟困難,那恐怕收入再少也得想想辦法。
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大部分人的人生旅途都不會是輕輕鬆鬆的。月薪只有3000元,是相當普遍的一個存在。但只要有可能提高,無論如何,都應該去努力的。
-
7 # 黑豆崖是我的小山村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每年給父母固定的養老費,或者說紅包。
首先,你家裡負擔是否比較重,或者說,如果你不打錢,你家裡生活壓力會很大嗎?
如果確實壓力大,那麼建議抽出部分給家裡,畢竟養你不容易
如果壓力不大,或者這部分錢對你的家人沒有改善型用途,你可以評估一下,因為這部分錢對你可能會
很有用,抽出部分錢給自己充充電,或者用在感興趣方面,月薪3000的人我想生活中大有人在的,不
必苦惱,努力才是正道;
-
8 # 藍精靈大大
這個要看自己和家庭收入的。
如果,你覺得家裡的收入不怎麼富裕,到可以打一小部分回去。如果家庭比較富裕或者是父母沒有這個要求你一定要每個月打一筆錢回去,我個人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為3千對於現在生活水平來講,是有點不夠的,畢竟現在的物價和租房住,每個月都要這一大筆錢。甚至是每個月和朋友出去聚會也要花上不少錢
-
9 # 深山瑤妹子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月薪3000,該不該打一部分回去呢?那要看你自己咯,你想打你就打你,不想打你就不打了,我個人認為的話,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出來掙了點錢,不管多或者少一個月打那麼300到500回去孝敬一下他們老人家,我覺得也是挺不錯的,沒有父母,也沒有今天的我們
-
10 # 使用者shlsuo
如在四線城市一千回家,二千養活自己勉強可過,如在三線以上城市月收全用自己也覺拘拮。當然,各人的消費差別很大,有的人要用汽車,各城市差別很大,有的城市停車費月要用15oo元左右。
-
11 # 奇妙媽家常菜
截止到現在工作12年了,好像從來沒有給家裡寄過錢。以前工作工資不高都是自給自足。08年那會不到2000,攢了點錢提升學歷,然後考了駕照。結婚後,15年爸爸生病給了四萬,後來我爸病好了,基本都是每次回去給爸媽各500讓他們想買什麼買點。我爸退休了,平常給他們不要都是硬塞的。畢竟一年回不了幾回。現在消費也高,你自己看。
-
12 # 三元律師
看自己心理權衡,如果父母經濟不好,父母又供養自己很多蟲,可以打點。如果父母不過日子,有別的目的或獅子大開口,就算了。
絕大部分父母還可以,但也有貪圖享受,極度自私的。
-
13 # 惠丹
打回去不管多少都是心意,這樣父母也知道你是掛念他們,錢有時候對父母來說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想著他們。他們也會體諒你的辛苦的。
-
14 # 華能說事
反哺與撫養是人的天職。
如果身為人父(母),將小孩撫養成人,自食其力責無旁貸。
身為子(女),父母將我們養大,感恩和盡孝是應盡職責。
或許3000元的收入,在你腰纏萬貫家裡輕如鴻毛,但價值重於泰山。
-
15 # 手機使用者71499487732
父母供你上學,拿到工資後要給老人孝敬錢,不在多少,是一份心意。我們七,八十年代工作的,一拿工資就給家寄,五元,十元,十五,二十,隨工資增加而增加,從未間斷,不寫信可以,錢必須寄。
-
16 # 影視解憂閣a
我們先來說說寄的好處吧,首先我把你當作普通人家的孩子看,你每個月3000,如果能有剩餘,寄回家,也不是不行,寄回家後,父母可以跟你存著,以後要用的時候再給你,防止你隨便花錢,手機留不住錢。將來娶妻,生子,買房買車都是大的開銷,能夠把多餘的錢留著以後用就,很好了。
然後我們來說一下不寄的好處,一個人在外面打工,而且現在只有3000塊錢一個月是非常少的,當你把錢寄回家後,父母長輩,都會為你擔心,拍你在外面,吃不好,穿不暖。如果你不寄錢回家,自己用,父母也會少了這些關心牽掛,再說,人都有不時之需,在外面,突然說要錢,你手上沒有積蓄,會變得很麻煩。
-
17 # 丫丫兒媽
這要看你是什麼身份,如果是已經結婚了,那不管掙多少都得打錢回家,家裡有老婆孩子,必須要開支的。如果你是剛工作的,父母沒有什麼壓力,那就可以暫時先不急著打回家,等你經濟好了再給父母。
-
18 # 陳家十少
第一:父母拉扯我們長大一點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我們能自食其力了,有穩定工作了,每個月打點錢回家很正常,父母根本不在乎我們打多少錢回去。那怕是每個月打100回去,兩老他們也會非常高興。
第二:打錢回去,父母兩老未必會用這筆錢,也許父母兩老會幫我存起來,因為父母兩老也知道我打工掙錢不容易,我的父母就是把我寄回去的錢,通通存進了銀行。這個是我後來才知道的。
第三:父慈子孝,畢竟父母兩老已經不年輕了,掙錢不容易,而且現在物價飛漲,為了讓父母兩老減輕負擔,我必須每月打點錢回家。
為人子女,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我是每月多多少少都打一點錢回家,寧可自己省吃儉用,加班加點,我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不寄錢回家。
-
19 # 稻客說
如果你未成家,也應該往家裡打錢。很多未成家的年輕人,心想“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是的,你一個人吃飽了,真的就全家不餓嗎?請問你的這個“全家”包括你的父母在內嗎?你有考慮過你父母他們餓嗎?你雖未成家生子,但家中的父母不需要贍養嗎?
當你抽著二三十元一包的香菸,喝著七八元一瓶的啤酒,還抱怨工資不夠花的時候,你有想過你的父母他們為了省下幾元錢的車費,挑著重擔去集市嗎?你當著“月光族”沒錢打回家,心裡想著我自己都不夠花,沒問家裡要已經很不錯了這種想法,更甚者每月向家裡伸手要錢,“啃老”啃得心安理得的時候,你們自己摸摸良心,它,會痛嗎?
你也是家裡的一分子,也有扛起這個家的責任。父母一輩子將我們拉扯長大不易,既然你已成年,就應該幫忙分擔。我們月薪只有3000,哪怕給父母轉500,他們也會心生安慰,500塊可能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就一頓飯錢,但父母可能要精打細算花一個月。
如果你已成家,每月必須往家打錢,無論男女,撫養孩子、贍養老人那是你的義務。
如果你是一個男人,如果你的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你娶妻生子就要照顧好他們,不能讓他們受苦,月薪3000,哪怕自己一分不花也要打回家,再苦不能苦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也應該將工資的一部分打回家,不要以為養家、養孩子是男人的事。不要被“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的毒雞湯給洗腦,孩子是僅僅是男人的,他是你們倆共同的孩子。不要以為吃得好,穿得花枝招展就是一個成功的女性,錯,未盡到一個作母親的責任,那就是一個失敗的女人。
總之,家就好比一座橋,家裡的每個有成員都是橋墩,每個人都應該出一份力,這座“橋”才會穩固,不要以為有其他橋墩頂著,你可以卸下擔子。只要其中一個橋墩不出力,那麼這座“橋”遲早會垮掉。
-
20 # 贛南資訊資深專家
視實際情況決定:如果家庭經濟很困難,寧願自己省一點、苦一點,每月還是得拿出500元~1000元打回去,以貼補家用;如果家庭經濟狀況較好,不需要自己打錢回去,則可以把這錢每月存上一些,或者拿這錢去學習,投資在專業素養、技能提升上,讓自己強大起來。
3000元,真的不多。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經歷過每月只有這麼一點錢的生活,這種日子,會讓你學會節儉、知道奮鬥、懂得生活。
挺住!熬一熬就過去了。
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回覆列表
如果在一線城市3000塊不節約點都不夠用一個月,還能想到往家裡打款回去的你應該是一個比較節約的人,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往家裡補貼點,家裡不用的話可以自己存起來,畢竟以後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