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李大嘴愛說事

    輪選103小麥品種平均生育期242天,與對照石4185相當。幼苗半匍匐,葉色綠色,分櫱力較強。畝穗數48.2萬,成株株型較緊湊,株高68.6釐米。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1.8個,千粒重39.5克,容重778.8克/升。熟相好。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對照石4185相當。

    輪選103小麥品種適播期為10月上旬。畝適宜基本苗23萬。中等地力條件下,每畝底施二銨25kg,尿素20 kg,鉀肥5 kg。11月中旬澆凍水。根據土壤墒情,群體適宜情況下,春生第五葉露尖前後或旗葉露尖時澆春季第一水,並每畝施尿素7.5-10kg。抽穗至楊花前後澆第二次水,揚花7-15天后澆第三次水。抽穗後注意防治蚜蟲。

    鄭麥103小麥品種全生育期223.4~234.1天。幼苗匍匐,苗期葉色淺綠,抗寒性較好;冬季分櫱力強,春季返青晚,起身慢,兩極分化慢,苗腳不利索,抽穗較早;株行間通風透光性差,穗下節短,旗葉偏窄長、上舉,株高74~79cm,抗倒性中等;紡錘型穗,穗小,碼稀,短芒,白殼,白粒,半形質,飽滿度較好;後期耐熱性好,成熟落黃好。產量三要素:畝穗數39.7~42萬,穗粒數31.3~34.0粒,千粒重43.1~48.2g。

    品質分析:2012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4.84%,容重783g/L,溼麵筋含量25.2%,降落數值247s,沉澱指數46mL,吸水量56.6mL/100g,形成時間2.2min,穩定時間1.8min,弱化度160F.U.,硬度65HI,白度72.4%,出粉率70.5%。2013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4.07%,容重775g/L,溼麵筋含量28.9%,降落數值267s,沉澱指數50mL,吸水量58.1mL/100g,形成時間2.2min,穩定時間1.5min,弱化度184F.U.,硬度65HI,白度72.7%,出粉率72.9%。

    特徵特性:冬性,生育期245天,比對照中麥17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分櫱力較強。株高73釐米,株型緊湊,莖稈彈性較好。莖葉有蠟質,旗葉直立,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穗長7.5釐米,長芒,白殼。護穎卵形,穎肩斜肩,穎嘴中彎,小穗密度中。粒卵圓形,白粒,粒角質。畝穗數39.1萬,穗粒數32.0粒,千粒重41.9克。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度參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7.8千克,比對照中麥175增產9.5%;2018~2019年度續試,平均畝產461.5千克,比中麥175增產7.4%。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4.7千克,比對照增產8.4%。2018~2019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2.0千克,比對照中麥175增產8.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畝基本苗25萬;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澆好越冬、返青、拔節和灌漿水,在返青至拔節期隨水畝追尿素10千克;臘熟期適時收穫。

    以上就是103小麥特徵特點,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隨時問我哦

  • 2 # w前進

    太麥103

    審定編號:晉審麥20190011

    品種名稱:太麥103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中文名

    太麥103[1][2]

    審定編號

    晉審麥20190011

    生產經營單位

    河北沃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3]

    育種單位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特徵特性:冬性,生育期245天,比對照中麥175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短,葉色深綠,分櫱力較強。株高73釐米,株型緊湊,莖稈彈性較好。莖葉有蠟質,旗葉直立,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穗長7.5釐米,長芒,白殼。護穎卵形,穎肩斜肩,穎嘴中彎,小穗密度中。粒卵圓形,白粒,粒角質。畝穗數39.1萬,穗粒數32.0粒,千粒重41.9克。

    2017~2018年度、2018~2019 年度山西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鑑定,中感條鏽病,中感葉鏽病,中感白粉病。2018年、2019年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品質檢測,籽粒容重784克/升、752克/升,粗蛋白(幹基)13.57%、16.90%,溼麵筋28.9%、37.1%,穩定時間0.7分鐘、2.6分鐘。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度參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7.8千克,比對照中麥175增產9.5%;2018~2019年度續試,平均畝產461.5千克,比中麥175增產7.4%。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4.7千克,比對照增產8.4%。2018~2019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2.0千克,比對照中麥175增產8.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畝基本苗25萬;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澆好越冬、返青、拔節和灌漿水,在返青至拔節期隨水畝追尿素10千克;臘熟期適時收穫。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山西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透過審定。適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種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吃過全世界最好吃的楊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