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孔子對宰我提出的這一“道德兩難”問題的回答,對現代德育有何啟發意義?
7
回覆列表
  • 1 # 楊花榆莢

    對家人的和顏悅色是最難的教養。因為孔子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思想,孝為仁之先,透過對父母的孝順來體現“善仁”的道德思想,但人性的弱點是,家是麻煩鎖碎的主戰場,既是心靈療愈的地方,也是容易受傷害的地方。人性的良知,會在家裡脫下面具,在家洩情成為習以為常的形式,因為,人性知道,越近的人,會越包容你,越關心你,所以,自然的流露各種情緒,有的表現為暴力,虐待。

    愛是萬緣之本,眾欲是萬惡之根,愛是人生的橫座標正方向,不愛是橫座標的負方向,善欲是人生的縱座標的正方向,惡欲是人生縱座標的負方向。

    正負象限區是因,正象限區和負象限區為果,沒有對錯,只因在乎,語言和動作才有力量;只因不捨,所有故事才在進行;只因懂得,相依為命至今。坷坷絆絆在人生榮辱中沉浮,只為兩個字“無悔”!

    在別人心中: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你裝飾別人的夢!

    而家人心中:草還在結它的種子,風還在搖它的樹葉,你我不言語,一切美好!

    所以,在外人眼裡的你永遠哄自己,那是偽道德,在家人眼裡的你永遠超越自己,那是真道德,悲觀的狀態造就樂觀人生,樂觀狀態在家裡被孵化。道德兩難主宰著我們走過風雨,在心裡給我們打傘的那個人是家人!

  • 2 # 黎師傅國學風水時代堂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譯文】宰我問:“為父母守孝三年,時間太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義,禮儀就會廢棄掉;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就會毀掉。舊的穀子已經吃完,新的穀子已經登場,鑽燧取火的木頭也用一遍了,滿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說:“吃著白米飯,穿著錦繡衣服,對你來說你心安嗎?”宰我說:“心安。”孔子說:“你心安就去做吧。君子服喪期間,吃美味不香甜,聽音樂不快樂,起臥都不安心,所以不那樣做。現在你覺得心安,就去那樣做吧。”宰我走出去後,孔子說:“宰我正是沒有仁德啊!子女生下來三年後,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喪三年,是天下都遵循的規則呀。難道宰我就沒有從他父母那裡得到三年的關愛嗎?”

    很顯然孔子與宰予對守孝三年有不同的理念。孔子循規守禮,宰我(予)靈活處理。我認為,盡孝講心,現代生活狀況已經大大不同,但思念逝去的父母的心要不變,善考方便去用一些禮儀去表達孝意也是可以的,一幅父母的美相,一注清香,一杯淨水,一束美麗的鮮花等等,深深的孝意也可寄託之上,心若在.愛也在,又阿嘗一定要那些表象。當然中國一些如法禮儀設計得非常巧妙,如法操作,考敬之意實會隨意而出,禮儀之邦名不虛傳。但是因為當今社會狀況千異,隨緣深表孝意也是合適的。心在,心到,父母在天之靈會收到的

  • 3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對“孝”的認識,宰我和孔子的認識有不同,這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的人,不考慮這麼多,比孔子、宰我更簡單。只講究對父母生前的吃、穿、住,讓二老吃好,穿暖,生活的開心就行了,對於死後,就那幾天悲哀,那幾天之後,一切如常,沒有發現誰在盡孝三年。對人的德育教育,還包含著諸子百家的思想,什麼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對於學校教育,為首的是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為人民服務、助人為樂的教育。在這裡面,特別注重清明節祭掃,但不強求要守孝三年。我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好的。父母已經死了,還要守孝三年,以此來教育後人,似乎是演戲給活人看,死去的人怎能知道?這裡並不是否定前人的思想,而是時代發展的結果!

  • 4 # 王營評教育

    宰我,就是那位白天睡大覺而又被孔子評定為“言語科”第一的高材生,他總愛突發奇想,有一天他又向老師提了一個稀奇古怪的問題。他說,老師啊,您整天給我們講仁義道德,現在假設有一位仁人,別人告訴他有一個人掉到井裡去了,他是不是立刻跳到井裡去營救呢?

    這的確是一個道德的兩難問題,如果孔子說跳下去救,無疑就是一個傻瓜,仁人連命都丟了,還談什麼“仁”?如果孔子說不跳下去救,那就是“見義不為”,就不配“仁人”的稱號。總之,無論孔子怎樣回答,都會正中宰我設下的圈套。薑還是老的辣,畢竟孔子就是孔子,他即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只是輕描淡寫地反問一句:你怎麼會提這樣的問題呢?接著義正詞嚴地告訴宰我:君子可以到井邊設法營救,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有時候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

    這一回答的言外之義是,君子並不是大笨蛋,君子救人義不容辭,但也絕不會愚蠢到為了救人而斷送自己生命的地步。孔子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沒有就事論事,而是闡述君子做事的大原則,回擊宰我提出的小假設,使其相形見絀,明白自己的侷限所在,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從而體味到老師的偉大。

    孔子認為,作為一名君子,要具備“智、仁、勇”“三達德”,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第十四)。這是孔子的自謙,其實他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同時,他還認為,智、仁、勇三者不可分離,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陽貨第十七)有仁無智,最大的弊端是愚蠢,像宰我假設的那樣;有智無仁,最大的弊端是狂蕩,處處耍小聰明。同樣,僅有“勇”而不同時具備“智”或“仁”,亦不可稱為君子。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陽貨第十七)。義,就是合宜、適宜,孔子認為符合仁、義的事情,君子就要想辦法義無反顧地把它做好;不符合仁、義的事情,比如盜竊公私財物,無論有多大的勇氣和智慧,也萬萬不可做。可見,“仁”是君子道德修養的核心,決定君子做事的原則;“智”是君子的學識修養,決定君子該不該做某事和怎樣做;“勇”是君子的性格氣質,決定君子做事的風格。

    孔子提出的君子“三達德”,與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培養目標並不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中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其中“德、智、體”三者是對中國優秀教育傳統的繼承,美育是新時期提出的新目標,是對傳統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我們知道,孔子的教學內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禮”的學習就是培養道德高尚的人,與德育相關;“書、數”的學習是讓學生增長知識、增強智慧和才幹,與智育相關;“射、御”兩項技能的學習,與體育相關;“樂”其實就是美育,只不過學習的內容不如現在豐富而已。因此,新時期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學會做人,達到與“仁”相關的德育目標,還要學會做事、學會求知,達到與“智”相關的智育目標,同時還要學會健身、學會審美,達到與“勇、美”相關的體育、美育目標。

  • 5 # 老實的皮皮

    問答了:孔子中的“孝”,兒子為父、為母之死,為守“孝”三年。

    而現在的人只認為給父母錢,讓他過上幸福的生活……

  • 6 # 丁小悟典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題主提到的內容是《論語·雍也篇》中孔子與弟子宰我的一段對話。宰我是孔子弟子中的另類,能言善辯,在孔門的“言語”科中排名第一,辯論技巧高超。在這裡,他為孔子設定了一個兩難選擇的難題,孔子很容易就化解了難題。

    0 1 宰我給孔子挖的坑

    一天,宰我問了孔子一個問題:“仁者雖告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關於“仁”,有不同的理解,一說指“仁者”,一說指“人”。從,跟從,在這裡是指跟著跳進井裡。按第一種理解,就是井裡有一個仁者,仁者是否應該跟著跳下去向他求仁呢?按第二種理解,就是井裡掉進去了一個人,仁者是否應該跳下去救人,從而成全自己仁者之名?

    其實,宰我提問的用意不是說井裡有個仁者還是人,重點在於仁者是否跟著跳下去救人。如果仁者跳下去,就有喪命的可能,這樣做是不明智的;如果不跳下去救人,是不仁之舉,說明他是這個人假仁假義,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這個問題,類似於女朋友常常追問男友,婆婆與女朋友掉進水裡先救誰的那個問題,無論選誰都不合適,這是一個兩難選擇。

    0 2 孔子巧妙避開了宰我的坑

    宰我覺得自己很聰明,以為給孔子挖了一個大大的坑。聖人就是不一般,孔子並沒有跳下去。

    孔子沒有按照宰我設定的路線走,避開了宰我的兩難選擇,直奔宰我的假設“仁者雖告之”,就是有人對仁者說井裡掉進去了一個仁者或人。

    孔子先反問宰我,為什麼要跳下去救人?完全沒有必要。當仁者聽別人說井裡有一個人時,先到井邊去看看井裡有沒有人,如果沒有,只是被人一時欺騙;如果有,可以在上面救人,用不著捨命下去救人。孔子認為,仁者行仁是本分,救人是應當,但捨棄性命救人不是仁者的明智之舉,巧妙地避開了宰我設定的語言陷阱。

    0 3 被欺騙一時但不可能永久

    孔子針對仁者一時被欺騙說,“可欺也,不可罔也”。仁者有仁愛之心,不以惡意猜度他人,當騙子裝出可憐像欺騙他時,在短時間內不能辨別真偽,出於仁慈之心可能聽信了假話,就像聽說有人掉到井裡去了,就會自然而然地跑過去救人,但他不會傻到盲目救人。

    孔子認為,智者不一定有仁愛之心,但仁者一定是個智者。仁者遇事都有自己的判斷,可能被一時的假象所欺騙,但不會被長久矇蔽。如果不能分辨是非曲直,容易被人騙得團團轉,這個人就不能稱為仁者,只能是一個迂者。迂者迂腐,不加分析地相信人,才會被騙一次又一次。

    結束語

    《論語》的這一章告訴我們,如何求仁、成仁的問題。一是求仁成仁方法要正確,不能走極端,不能無謂的犧牲,極端的做法不是仁者應該做的;二是遇事要冷靜,不能不辨是非,不分青紅皂白,不能做爛好人;三是要有一雙慧眼,洞察秋毫,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假象所矇蔽,被人愚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湊夠首付,月供吃力,是否應該先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