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家家美食

    大家好,味精主要是透過大米、玉米等糧食或糖蜜,採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提取而成。味精主要成分是穀氨酸的鈉鹽,也是穀氨酸鈉的商品名和俗名,又名味粉、味之素、穀氨酸鈉、麩氨酸鈉。穀氨酸鈉在人體內參與蛋白質正常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腦神經和肝臟有一定保健作用。

    成年人食用量可不限制,但嬰兒不宜食用。味精的鮮度極高,溶解於3000倍的水中仍能辨出,但其鮮味只有與食鹽並存時才能顯出。所以在無食鹽的菜餚裡不宜放味精。使用味精時還應注意溫度、用量等。最宜溶解的溫度是70℃~90℃。若長時間在溫度過高的條件下,味精會變成焦穀氨酸鈉,失去鮮味。

  • 2 # 狂犬小菜刀

    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化學名稱穀氨酸鈉,又叫麩氨酸鈉,是氨基酸的一種,也是蛋白質的最後分解產物。

    味精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也可用於湯和調味汁。中國自1965年以來已全部採用糖質或澱粉原料生產穀氨酸,然後經等電點結晶沉澱、離子交換或鋅鹽法精製等方法提取穀氨酸,再經脫色、脫鐵、蒸發、結晶等工序製成穀氨酸鈉結晶。

    據研究:味精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提高人體對其他各種食物的吸收能力,對人體有一定的滋補作用。因為味精裡含有大量的穀氨酸,是人體所需要的一種氨基酸,96%能被人體吸收,形成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它還能與血氨結合,形成對機體無害的谷氨醯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氨的毒性作用。又能參與腦蛋白質代謝和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起良好的作用。

    但過多的食用味精就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昏眼花,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頜發抖,心慌氣喘,暈眩無力等表現。因此,在烹製食品時,放入味精宜適量。

  • 3 # 胖娃愛美食

    味精是穀氨酸的一種鈉鹽,為有鮮味的物質,學名叫穀氨酸鈉,亦稱味素 。此外還含有少量食鹽、水分、脂肪、糖、鐵、磷等物質。味精是鮮味調味品類烹飪原料,以小麥、大豆等含蛋白質較多的原料經水解法制得或以澱粉為原料經發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種粉末狀或結晶狀的調味品,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透過化學合成製作。味精易溶於水,具有吸溼性,味道極為鮮美,溶於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鮮味,其最佳溶解溫度為70℃~90℃。味精在一般烹調加工條件下較穩定,但長時間處於高溫下,易變為焦穀氨酸鈉,不顯鮮味且有輕微毒性;在鹼性或強酸性溶液中,沉澱或難於溶解,其鮮味也不明顯甚至消失。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

  • 4 # 珍妮小廚

    味精是穀氨酸的一種鈉鹽,有鮮味的物質,學名叫穀氨酸鈉,亦稱味素。此外還含有少量食鹽、水分、脂肪、糖、鐵、磷等物質。味精是鮮味調味品類烹飪原料,以小麥、大豆等含蛋白質較多的原料經水解法制得或以澱粉為原料經發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種粉末狀或結晶狀的調味品,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透過化學合成製作。味精易溶於水,具有吸溼性,味道極為鮮美,溶於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鮮味,其最佳溶解溫度為70℃~90℃。味精在一般烹調加工條件下較穩定,但長時間處於高溫下,易變為焦穀氨酸鈉,不顯鮮味且有輕微毒性;在鹼性或強酸性溶液中,沉澱或難於溶解,其鮮味也不明顯甚至消失。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

  • 5 # 貴州燒烤哥

    味精是一種鮮味調味料,易溶於水,其水溶液有濃厚鮮味。與食鹽同在時,其味更鮮。味精可用小麥麵筋等蛋白質為原料製成,也可由澱粉或甜菜糖蜜中所含焦穀氨酸製成,還可用化學方法合成。味精還有緩和鹼、酸、苦味的作用。

    穀氨酸鈉在人體內參與蛋白質正常代謝,促進氧化過程。通常為白色結晶或粉末,無臭,對光穩定。能刺激味蕾、增加食品特別是肉類和蔬菜的鮮味,常添加於湯料和肉製品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睡覺時,突然有人出現!我該怎麼辦?線上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