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經常會有人在外邊說,你的詩寫的不好,你看人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才是詩。 為什麼我們的詩衡量標準一定要看唐代? 那為什麼從來沒見有人質疑當代畫家說,你這畫不行,沒有人家吳道子,張僧繇,曹霸畫的好。 歌曲也是,為什麼沒人說你看人家蘇軾,柳永的歌曲那才是經典,現代的歌曲,沒有文化內涵?
14
回覆列表
  • 1 # 愚人老楊的快樂生活

    時代的發展,文化交流日漸增多,社會的需求和包容隨之增加。人們對文化的多樣性提高了要求。各有所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這樣,創作者的生命力會更長。跟上時代的步伐,創作出謳歌時代,謳歌創造新時代的人,畫面會更美好。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2 # 新宇158

    怎麼沒有?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照片複寫式畫法,噴繪式針刺繡畫法……把生活的場景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到畫面上,不正是引起全國觀眾一片譁然嗎?一時間美術評論家,網友,業內人士紛紛發文質疑!也有辯解說:時代不同了,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人群的口味,高度寫實可以理解……

    那麼這種高度寫實的畫法為什麼會引起一片譁然呢!用一句高度概括的來說:融進藝術創作、創造的元素太少了,不符合審美情趣和要求!固然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別忘了要高於生活!這個“高”就是畫家以個性化的創造,獨具匠心地處理藝術細節,或筆觸、或色彩,強化什麼,淡化什麼,從而突出主題,給觀者以強烈地視覺衝激!欣賞的口味和角度是有差別,但對`藝術的感悟應該是相通的,《蒙娜麗莎》至今也沒有聽到差評!莫奈的《日出,印象》沒有誰說不好!其藝術魅力永存!

  • 3 # 左朔右李

    質疑的肯定有,只是相對來說,當今繪畫這門藝術還不算大眾,關注的人不多。很多人關注的是哪個畫家的哪幅畫值錢。雖然有人質疑,但也只是在小範圍,未必能引起大家的關注。這就如同《東北一家人》中的牛永貴大叔,在被窩裡和媳婦陳久香說“四人幫這套肯定不行!”一樣。

    我有個哥們是畫家,我也曾問過他對於超寫實作品的意見,他說,要是畫大家都能畫。畫那麼真實,和高畫素照片比一下價值在哪裡?真實只是繪畫藝術的眾多要素之一。

    但是反過來看,能夠畫出超寫實作品的畫家,肯定是有真功夫的。很多畫家連透視比例都搞不清還在那裡裝大師呢。繪畫書法詩歌這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領域騙子挺多的。

  • 4 # 詩夜城主

    當代畫家的寫實畫法

    如果題主平時稍微多瞭解一下古今中外的繪畫藝術,也許就會知道當代畫家的繪畫水平如何了,同時也會知道人們對當代畫家的繪畫作品和創作技法的評價了,欣賞藝術需要對比,唯有對比,審美能力才會提升,同時才會辨識藝術作品的優劣,

    可以很中肯的講,當代畫家的寫實畫法,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油畫愛好者們都知道油畫藝術注重“寫實”,然而卻很少人真正理解“寫實”的含義,總以為“寫實”就是把物象畫的像就行了,而且有部分畫家也是這麼理解的,所以畫出來的畫就和照片一樣,

    雖然“超寫實主義”油畫是以“照片”為標準,但是並不是說畫的和照片一樣,攝影和油畫被稱“姐妹藝術”,即便是雙胞胎姐妹也是有區別的,外貌很像,思想精神不一樣,而人在思考時,表情特徵也會發生變化,超寫實油畫和攝影照片同樣是這樣的區別,

    還有就是,當代有些畫家的寫實畫法,並非純潔的寫實,而是帶有“寫意”的元素,追求國畫的“似而非似”,呵呵,這是亂套了,他們誤以為“中西結合”,就是把國畫和油畫相互融合在一起,也不搞清楚國畫的寫意是以什麼為基礎,油畫的寫實是以什麼為基礎?

    確切的說,國畫的寫意是以書法為基礎,油畫的寫實是以素描為基礎,然而,書法的筆法和素描的筆法是完全不一樣的,試問一下,有誰可以同時使出兩種筆法?除非是神筆。更何況,書法的筆法是固定的,素描的筆法是隨機變化的,所以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才會說“畫好素描,只有不斷重複的練習線條,它是沒有方法的。”總而言之,大部分當代畫家的寫實畫法火候不夠,沒有功底。對國畫與油畫的認知不明確。

  • 5 # 阿豪詩畫

    我們都知道,寫實畫法是從西方傳入的。一幅畫如何才能顯得很逼真?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要注重形狀、體積、明暗、空間、透視、色彩關係等等。

    國畫講究神韻,不重形似。所以說當代有些畫家的寫實畫法和吳道子,張僧繇,曹霸的畫,沒有可比性。

    我們把問題延伸一點兒,為什麼詩詞要用唐宋的標準來衡量?

    你提到的歌曲其實指的是宋詞,也就是一首歌詞的部分,曲子部分多數已經失傳了,畢竟當時沒有錄音裝置。宋詞和唐詩留傳至今,因為它是靠文字傳承的,屬於文學範疇。

    詩詞可以用唐宋的標準來衡量,是因為詩詞紮根於漢語和漢字,它的根扎得特別深,幾乎不會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所以一千多年來,詩詞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唐宋至今,一直有人寫詩填詞,只是再也無法重現唐宋的輝煌了。

    繪畫和音樂屬於視覺和聽覺的藝術,不一定局現在中國文化的圈子裡,所以,容易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同屬於視覺藝術的書法,也是因為紮根於漢字之中,所以很難受到外來文化影響。漢語和漢字就相當於一個堅固的保護殼,緊緊的把它們保護在其中。

    音樂最慘,雖然有民族樂器流傳至今,古琴譜也流傳了幾首,古人演奏的聲音我們卻是也再聽不到了。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音樂流行的速度很快,古曲也很難迎合現在人們的口味。

    繪畫要好的多,中國畫作為一種獨立的畫種,可以和油畫分庭抗禮,但是也只是防禦性的。因為有很多的“有志之士”在對中國畫開刀,希望把中國畫改造成西方中國畫。君不見各屆美展都有幾幅採用西方繪畫技巧繪製的寫實派中國畫,充其量也就是拿中國的筆墨,畫西方的重彩水彩畫而已。

    中國畫講究書畫同源,國畫和書法有著緊密的聯絡,所以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因為對書法要求很高,又很難在世界上廣泛傳播,成了一種關起門來自己玩兒的藝術,還真是個難題。

  • 6 # 吉星柔光

    對於當代畫家的繪畫技法和樣式的質疑一直都存在,藝術理論工作者常批評畫家不下生活,而直接照搬照片進行創作的問題。

    但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大家都在打嘴仗,或撰寫相關文章進行是非評說,最後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現在藝術領域裡這樣的質疑聲變得小了,但是他依然存在。現在的藝術環境是多元化的,多流派的,有著較高的社會的寬容度。已經不是三十多年前的狀況,那時候中國處在改革初期,西方現代藝術如潮水般湧來,中國美協面對這般景象,一直都保持謹慎的態度而進行有意味地引導,也並沒有粗暴干預。

    在85年之後一些新興的畫派在全國各地紛紛推出自己的藝術主張或宣言。但是持有傳統文化觀念的人們和藝術機構,也發出自己的擔憂,並提出了藝術為誰服務的問題?以及如何堅持油畫民族風的問題?藝術如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服務的問題?文化藝術民族本體意識的問題?記得有一本關於當代審美文化的書籍很有影響力,書名為《他者的眼光——當代藝術中的西方主義》作者在書中分析了“中國當代西方主義藝術的本質特徵與表現形態”對中國傳統的藝術的衝擊和影響而擔憂。並提出質疑:中國的現代藝術是以西方的眼光來看待的、來改造的問題。提出本民族的文化藝術的主體意識和精神的重要性,防止藝術文化上的“顏色革命”的侵蝕與顛覆。

  • 7 # 燈影書畫

    並非沒有人質疑當代畫家的寫實畫法,事實上,一直有人對當代的寫實油畫提出質疑甚至批評。比如有人說,當代寫實油畫,過分追求造型的精準逼真,畫出來的畫和照片無異,已失去了繪畫的意義。也有人說,當代寫實油畫太工於技法技巧了,是畫匠式的繪畫,缺少創意。等等。

    儘管對當代寫實油畫的質疑批評不絕於耳,但並沒有阻止住寫實油畫的迅速發展之勢,反而從事寫實畫法的當代畫家越來越多,創作出的寫實繪畫作品也越來越多。這是為什麼呢?簡單說,是市場導向的結果。就是說寫實油畫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歡,有影響,有市場。靳尚誼、陳逸飛、羅中立、謝楚餘、冷軍、楊飛雲、艾軒等當代畫家的寫實或超寫實油畫作品在繪畫市場備受歡迎,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寫實油畫源自西方,是從15世紀開始伴隨著油畫產生而產生的一種傳統的油畫畫法。而且從15世紀到19世紀上半葉,寫實畫法一直在西方繪畫領域發揮著主導主流的作用,直到照相技術發明,印象主義油畫和抽象主義油畫相繼產生,寫實畫法“一統天下”的局面才被打破。但寫實畫法仍是油畫中受眾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畫法和畫派。

    超寫實油畫是在繼承傳統寫實畫法基礎上借鑑照像等現代科技手段形成的,實質上是對寫實畫法的發展和延續。而寫實畫法能夠長盛不衰,主要是因為它更合乎人們對油畫藝術的審美眼光和審美取向,為更多√廣泛的人們欣賞、認可和喜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起來是先喝水呢還是先刷牙洗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