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志偉371
-
2 # 一頁老師
作為新班主任,如何發現學生私自帶手機入校,談戀愛等……我想題主是想問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吧!
很榮幸能分享這個話題,每位班主任都是從新手過來的,每個人的思維、處理問題的方式等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管理風格。
首先做一個愛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即是老師,又是長兄、長輩,沒有隔閡,沒有代溝。愛每一個孩子,真誠的關心、關懷,他們能夠感受到你,孩子有什麼心裡話也會主動找你傾訴。
二是瞭解學生,走進生活,多跟孩子們聊天,尤其是他們感興趣的,跟孩子們一起活動,不是指揮者,參與到活動中,可以利用自習課等組織班級活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發揮班級凝聚力,活動過程就是了解學生個性的過程,也是瞭解你的過程,也是跟孩子們建立友誼過程。
三是細緻觀察,觀察每一位學生,喜怒哀樂都是有在外表現的,(有“異常”“懷疑”的,隨便跟他聊個話題,看他如何應答,引導他自己說出來。 比如,男生的髮型變了,小姑娘愛打扮自己了,這就需要聊聊了,孩子們其實是很單純的,當你看著他們的時候,他們的眼神、表情、動作都會告訴你想要的答案。
最重要的一點是,以上這些都是建立在班主任威信的基礎上,不是讓孩子們怕你,而是打心眼裡尊重你,信服你,孩子們相信你就是全班最靚的那個,能夠相信你就是帶他們裝那什麼帶他們飛的是那個人,這是做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班級要建立自己的班規,文化,學生們就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互相幫助,像玩手機、早戀這些都是無法杜絕的,要做好引導轉化思想工作,有問題及時解決,慢慢形成良性迴圈,這些問題也就不會出現了。
初從教的時候,孩子們管我叫男神,叫大哥,後來有的管我叫爸爸
-
3 # 千里之行在乎一心
其次就是要偶爾的跟同學們談心,瞭解班級的日常狀況與思想動態。這點很重要,這樣能及時的發現一些苗頭並考慮是否進行干預。
一個好的班集體,共同的向心力,完整的班委會和明確的目標尤為重要。
-
4 # 緣來妙不可言
首先,班主任管理班級最有效的抓手是班委會。組建好的班委會,能讓你的指令執行力更強!選出一名班長,富有責任心,要求一條,嚴格執行你的要求,嚴格執行班規班紀!選出一名團委,不負責任何事情主要抓思想教育,大事小事班級動態可以直接向你報告。紀律委員負責班級日常紀律管理,如你所說,有玩手機的有談戀愛的,實行雙報告制度,紀律委員記錄,班長確認,班會統一通告批評!生活委員負責班級寢室管理,睡前和班長認真查寢並記錄!衛生委員抓好班級衛生!還有重要的學習委員,一定要抓好學風!學風良好風氣一旦形成,其他都不是問題!!!
其次,要嚴。言必行,行必果。打鐵還需自身硬。制定制度自身要身體力行!
最後,重點關注特殊學生,挨個做思想工作,只要第一學期踏上軌道,後面你就可以安心了。
班級管理,尤其是班幹部的使用,用心揣摩,釐清職責,相信你可以的!!!
-
5 # 門前海藍藍
這個難度不大,學生一般不大願意告訴你學生的秘密,但他們並不拒絕告訴哪些人是遵紀守法的人,你可以讓讓學生多次選出班上不可能在談戀愛的學生,肯定沒有帶手機的學生等等,選到一定程度就不必選了,以免太尷尬,當然你可以讓餘下的學生自己選,一般班上的學生都知根知底,自己如果是一個帶手機的,偏偏說自己沒帶手機,學生當場就會有反應,老師就可以注意。
還有的去問問,當然可以直接問,可以間接問,這看具體情況,但我不允許學生主動告密,這是很惡劣的人性。
還可以自己觀察,知道學生這些情況不是很困難,主要問題在於你為什麼需要掌握這些資訊?
①你知道這些資訊,你認為你有辦法解決這些事情嗎?
②你認為你處理這些事情得到的好處能超過壞處?很多時候沒有能力處理卻要處理,只會帶來更多麻煩。
③你為什麼不以激發學生正面的有建設性的一面,而著眼於非建設性的一面?之所以問這個,是因為這涉及到您的班級管理傾向:你是不斷消滅問題的班主任還是忽略問題激發學生力量的人?你是一個人性惡的人還是人性善的人,這些都深刻地影響你和學生交往的方向。
老師經常說,我們要走入學生內心,而我經常想問的是,我們走進學生內心幹什麼?學生需要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還是隻是老師為了滿足自己窺視的心願還是隻是對人缺乏信任感,做些”先下手為強”的早期情報準備?
-
6 #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絕大部分中小學,是不允許學生帶手機的,更不允許早戀。因為會影響學生學習,甚至會給學校帶來諸多麻煩(例如把學校內部的管理或學生之間的矛盾傳到網上)。這一舉措,也得到家長們的廣泛支援。
那麼,發現學生帶手機、早戀等情況,就成了班主任的“基本功”。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愛學生”,而不是為了“整學生”。否則,可能形成師生之間的矛盾。而且一旦形成,頗為棘手。你想,奪走他的心愛之物,任何人都會急的。
那麼,瞭解學生這些情況,有哪些途徑呢?
首先,學會觀察。
一個學生把手機帶到學校,會有什麼情況呢?
第一,有時會低頭。會有什麼資訊,或沒打完的遊戲,他總會低頭看一下,或迅速處理一下。
第二,有時會聽到資訊聲,或手機震動的聲音。
第三,當你走進他的座位,他緊張,他的鄰桌也會緊張地偷偷瞄他。
第四,到下課時,他會把手機藏一下,或口袋鼓而沉重。看起來很明顯。
第五,下課後,他周圍會有一兩個好友,神神秘秘的。
第六,上課打盹,作業應付潦草等。
而如果一個學生談戀愛了,該怎麼觀察呢?
第一,常陷入沉思,上課走神。
第二,課本、作業、練習本上常寫一個人的名字或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
第三,情緒波動,時好時壞。
第四,注重外表,喜歡打扮,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
第五,看另一個人的眼光是含情的,彷彿有淚光。但對視後又趕緊挪開。
其次,要學會側面瞭解。
這裡,我要反對設立“專職反饋班幹部”的做法。這類問題,老師處理起來都很棘手,如果設一個專職班幹部,很容易引起學生之間的矛盾,這個班幹部也會被其他同學孤立。所以,要從側面瞭解。
如果你與學生關係還不錯,有空就找幾個學生聊天。他們不經意間就會流露出一些資訊。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對此類事情敏感而好奇。
例如,當提某同學,有學生會很快提到另外一個異性同學,並且有人暗笑。那麼,這兩個學生的關係就非同一般。
如果須要找學生了解,也沒必要找班幹部。找跟你關係好,信任你的學生就可以了。甚至你可以找鄰班同學,你從鄰班同學那裡得來的資訊往往充實,而且確切。這是我的親身體驗。
再次,學會利用網路。
如有必要,你也可加入鄰班群,例如你是鄰班任課教師,而不是班主任。你加入後,可能獲得很多資訊。
第四,加強與家長溝通。
有很多時候,學生家長髮現了反常情況,也很希望與班主任溝通一下。
最後,強調一下。學生帶手機是出於“好玩”,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過錯。談戀愛雖然早點,但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到了青春期,有對異性的吸引力,再正常不過。一尺高的黃瓜秧就會開花,雖然開得是“謊花”,不會結果。正確引導就是。
尤其是不能把異性學生之間“有好感”,當成早戀。因欣賞而喜歡交往,不等於戀愛。
應教育學生正確區分,嚴禁起鬨。很多時候,早戀是別人起鬨的結果。
-
7 # 小學王老師super
如今我已不再是新班主任,但仍記得當年的樣子[呲牙]
六年級的學生帶手機還不太嚴重,雖然談不上戀愛,但早戀傾向倒是不少。我個人的經驗是換位思考、平等對待、以理服人。[捂臉]
一般這種情況我是後知後覺,總有人打小報告告訴我。為了保護雙方,我通常會在大課間假裝進行一次搜查,然後,讓帶手機的上交,週末回家時帶走,不準再帶來,如有再犯沒收至學期末。小學生嘛,還比較聽話,就不再犯了。
至於早戀,因為正好六年級科學書有生理衛生一課,會分開給男女生上課,講述相關知識,灌輸自尊、自愛的理念,以及如何與同學相處。不引導,不處罰,以學習目標嚴格要求,把他們的精力轉移到學習上的互相幫助與競爭。
目前來說效果不錯,不知對你是否有效~因材施教嘛~
-
8 # 仙小豬
這位新手班主任很敬業,謝謝你的邀請。我不是老師,具體的方法我也說不上一二,但學生做違反校規的事,難免心虛,終會露出馬腳,這就需要老師的觀察、判斷。女兒上初二,碰巧這兩天也說起班上有人帶手機,被老師發現云云。聽了這些,我就覺得奇怪,學校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入校園,可是家長為什麼在上學期間給學生手機呢?老師圍追堵截得很辛苦,家長卻在源頭放任自流。所以我覺得家長應該與學校配合負起應有的責任,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讓老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育教學上。
關於學生早戀,家長的引導也至關重要,老師不必有太大負擔。
學校大班教學往往需要關注的東西會更多,如何透過課堂上的表現和課後的一些簡單的觀察來發現學生談戀愛,晚上開臥談會,私自帶手機入校等現象?希望能得到很有經驗班主任老師的解答,謝謝
回覆列表
想獲得情報,就要打入敵人內部,找個臥底或者和某個學生交個朋友,沒事了關心一下學生學習生活,都不用直接問,側面打聽也能問出點啥來。比如說:李麗同學,我見別的班有好多同學處物件的,再看看咱班,一點都不像年輕人該有的樣子,我們上學那會班裡都有好幾對;該同學聽後說不準就會說:“高老師,那是您不知道,咱班xx和xx就在談戀愛”;再比如:上課中,高老師電話響了,接起來說了幾句話,突然聽見老師說“臥槽,手機沒電了,這可咋辦呀!同學們,誰帶手機了,老師借的打個電話”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