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秦三鳳璧
-
2 # 會飆車的貓
患病後遵醫囑每月按時開藥,每天按時吃藥,這是心理正常理性的表現。如果得了病不好好吃藥,那才是心理作用,明明有病,卻不願意按時吃藥,以為自己沒病。所以,這也是病,得治!
-
3 # 暗夜精靈小Moon藥師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以身邊的例子來簡要的回答一下。
老人家,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疾病的老人家,對於藥物的依賴程度是很高的。對於長期藥物的服用,簡而言之,也類似我們的吃飯睡覺,到了一定的時間,大腦中自動會提示你,該吃藥了。而身體也是習以為常,如果哪天漏服或者忘記吃藥了,身體立馬會表現出不舒服。
當然,心裡作用是有的,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大家是有差異性的,那麼心裡作用也是有強有弱。
有些人的心理作用就特別的強烈。
來說一說我的外婆。一個80多歲的老太太,基礎疾病到是不多,糖尿病10年左右,血壓血脂都正常。她有7個孩子,因此這輩子操心的毛病一直伴隨。她一有心事就會失眠。而老人家失眠也是很常見的,有時候只能睡3個小時不到。因此,家裡備了安眠藥,睡不著的時候,吃上一粒,就很好睡了。但是我們擔心她經常吃藥對身體副作用大,因此,有幾個晚上,就偷偷用“複合維生素b片”代替了,這兩個藥片大小一樣,都是白色,放在一起,我也分辨不出。但是,聽她說,這藥的效果就是好,吃了一覺睡到大天亮,我們心裡偷偷的笑。
還有一個伯伯,常年糖尿病,但是又特別愛吃甜食。但是,他有一個習慣,就是吃藥非常準時,藥不吃,他是堅決不會吃飯的。他心裡總感覺,不吃藥就吃飯,血糖立馬飆升,如果吃了藥,就算吃點甜食也不會怎麼樣。記得有一次,他中午外出回不了家,藥放在家裡,結果就一路餓著肚子走了回去,有人勸他就吃一點點,然後走走路剛好消化能量,抵消了,血糖不會升太高的,他不聽。後來有一次,他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吃了藥以後,然後吃了甜食,他自信的說血糖肯定不會很高,因為嘴巴不會幹,身體也不會疲乏,尿也不多。後面去測了隨機血糖,結果18左右。醫生就跟他說:“你以為吃了藥,血糖就可以控制很好,也可以吃很多飯,很多甜食,其實是你的心理作用,血糖的控制還是要忌口的,不該吃的東西儘量少吃,有時候自我感覺不會不舒服,也不見得血糖就不高。”
但是,藥物肯定是有藥理作用的,這點毋庸置疑。
舉個例子,有個大叔常年吃“安博維”的高血壓藥,血壓一直控制的很好,但是有一次,衛生院這個藥斷貨了,後面他去附近藥店買了一盒藥名一樣的,但是廠家不一樣的藥,價格差了幾倍,他想應該差不多。結果吃了一個星期左右,明顯感覺頭痛不適,量血壓比平時高了很多。因此,不同的廠家,即使藥名一樣,效果也是會有不同的。
所以說,對於慢性疾病患者,還是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按時服用藥物,定期複查。同時要注意控制併發症的發生,有時候,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疾病的併發症,併發症往往很致命。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
4 # 山下村民
對待疾病的態度,是積極治療,當然治療的方法是使用得當和對症的治療藥物,盡力的控制疾病的發展,以致疾患的消除,這是對待疾患的積極態度,這種對待疾患的態度不是年齡而為之,所以提問者的提問顯然是不正確的。不可治癒,要依靠對症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延緩疾患的發展,得以正常的生活狀態。這就是每天按時吃藥的原因,因為每天服用對症藥物,所以每月按時取藥,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裡告訴提問者,這些老人不是心理疾患,是正常戰勝老年疾患的必須過程,如果在此之前不瞭解的事情,現在應該明明白白了,請你不要無緣無故的,誤說老年人按時服藥和按時取藥的過程是心理疾患,以免服用治療疾患的老年人感到心裡不舒服。
老年疾患,如果認為他人積極治療疾患是心理問題,那這種認為的人恰恰是心理具有陰影。
-
5 # 北子南皿孟
現實生活中,老年人吃藥恐怕是極普遍的現象。老年人身體多病,因病服藥,本無可非議。但不少老年人吃藥並非是病情需要,而是心理作用,似乎是吃了藥,身體就萬事大吉了,若不吃藥就有生命危險,實在是沒有科學道理。本來藥物並不是百分百的治病功能,這治病吃藥本身就有心理作用,但老年人把心理作用放大了,殊不知,凡藥都有副作用,都或多或少的損害肌體,小病大治,服藥過量,危害極大。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差,藥物副作用更大。所以可吃可不吃的藥還是不吃為好。
-
6 # 於是4299
提主的這個提問有點在誤導人,認為老年人怕死,人老不中用了,總懷疑自己有病,會每月按時開藥、每天按時吃藥,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殊不知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大魚大肉的嗨,患三高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中國三高患者也達到40%,而且還不斷攀升,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有向年輕人轉化的趨勢。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各個器官在不斷退化,免疫能力下降,代謝紊亂,在不注意飲食調節鍛鍊身體的情況下,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病症。而三高又是慢性病,一旦患上,需要長期吃藥甚至終身服藥。醫院裡神經內科門診,特別是專家門診,每天人滿為患,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基本上是三高患者。這些人看完病後都會在藥房取走大把的藥,每月會根據醫生的叮囑按時開藥吃藥。所以,你看見老年人每月按時開藥,每天按時吃藥就不奇怪了,這和心理疾病沒有多大關係。
-
7 # 使用者葉榮坤
有,絕對有。我也是從“低齡老年”走到今天高齡老人的。與我一起走過來的還不少,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老年朋友,每天按時吃藥,他們都是吃慢性病的藥,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吃了那麼多年的藥,毛病一點沒好,身體卻越來越差,有些有關節病的還吃止痛藥。其實人從中年過度到老年,就已經說明了人身開始走向衰退了,慢性病就容易侵入到你的身體裡去,這種情況許許多多這個年齡段的人認為得這些慢性病是正常的甚主認為是不可避免的。我不同意這個錯誤的觀點。我拿自身真實情況告訴大家。在65歲時,我也發現時有頭暈現象,去醫院檢查下來的結果是:初期高血壓,高壓是150。當時醫生迠議我吃降壓藥。但我沒有采取吃降壓藥的治療方式,而是開始改變自已吃的生活方式,從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做起,幾個月後,我的血壓就恢復到正常,直到今年83歲血壓仍正常。我也年檢出有寇心病,十幾年來我也從未吃過此類藥品,我很重視心情愉快,平時保持心態良好,堅持做適當的運動,這麼多年來,我感覺不到自已心臟有什麼不適。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周圍每天吃一大把藥的老朋友越來越少了,剩下的幾位也都已行動不便了。我雖然也老了些,但仍舊很健康,思維,行動仍還敏捷。最後我迠議我的同齡人,藥還是儘量少吃,莫把藥當飯吃。”
-
8 # 謎語村滑街溜狼人
也許有吧!有些情況藥本身治不了什麼病。按時服藥產生的心理作用反倒可以把病治好哈!妙哉!妙哉!藥物治療成了心理治療,非常微妙哦!
若有什麼病按醫囑服藥為好。這起碼可以防止產生另外一個“不服藥就是不治療,不治療就不知怎?”的不利心理作用嘛!
-
9 # 天有東西地有南北
有些老年人,每月按時開藥,每天按時吃藥,你覺得有沒有心理作用?我覺得一定有。患病者在不舒服的時候,總有一種“醫生依賴症”,醫生把把脈,或聽聽診,取藥回家,藥都還沒吃就感覺輕鬆很多了。廣東有句俗語:行過藥街,病就好了一半。這其實就是心理作用,用現代醫學的理論解釋就是,心理暗示會影響人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好的心理預期,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不好的心理預期,就會向不好的方向變化,所以,好心情對戰勝疾病非常重要。而當一個人年紀大了,身體機能自然衰退,很多毛病都出現,有些慢性病還要終生服藥,老年人真的很無奈,唯有相信醫生,相信這藥是對症的了。活得輕鬆些才是皇道,管它是心理還是藥理。
-
10 # 王老師42071631
有啊,這就是一種自己對醫療、病患和健康,能夠盡職盡責地表現!
那麼他對於工作、家庭和社會,也可能是位盡職盡責的人。
-
11 # 林中漫步LI
老人按時開藥,按時吃藥,即使有心理作用,也是因病魔所迫,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老了,身體各個零部件或多或少出現問題,不是這痛,就是那癢,不吃藥,別無他法,只能依懶藥物。再說,現在到醫院看病,不僅花錢多,而且看病難。作為一個老病號,久病已成醫,即使不去醫院,對自己的病情也知道個大概,在家吃點藥也正常。
當然,因為對藥物的依懶,久而久之,也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出現心理作用。
以我為例,早年工作性質是四班倒,常年上夜班,黑白顛倒,作息混亂。不僅患上失眠症,而且也得了高血壓。特別是高血壓沒個治,只能長年服藥。結果,藥物伴隨了我幾十年,哪天少吃一次藥,心裡不免會操心病情加重。
然而,隨便年齡漸大,高血壓併發症的出現,藥吃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頻。漸漸對藥物產生了依懶,特別是心裡也覺得不吃藥,病就會加重,吃了藥心裡便覺得踏實了。
不誇張地說,我最多的時候一天吃過十多種藥,從早晨6點鐘開始,短了每隔十幾分鍾,長了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得吃一次藥。現在,我基本是隻要覺得身體哪不舒服就用藥,內服外用等藥物常年備著,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我也知道是藥三分毒。但病來了,吃總比硬挺著不吃要好,心裡要踏實。
-
12 # 孤獨江L
老年人每月按時開藥,每天按時吃藥,我認為主要要看是什麼病,對長期的慢性病,這是一個好習慣,而非心理作用,如:高血壓,糖尿病,肺心病,慢性腎病等,都應長期養成每月按時開藥,按時吃藥的良好習慣,否則,不按時吃藥,一些併發症就會出現,而這些併發症,往往是致命的。
回覆列表
甭管老人的事,我也是老人,我也每天按時吃“藥”,我的藥奇怪的多了。我的那些藥你可能聽了要笑,一 是蚊香片不關夏冬都要用 ,因為我心裡感覺對睡眠有好處,這可現在認為是“安慰劑”,但我就需要這安慰怎麼辦?第二是薄荷糖,我每晚九點左右總要吞一粒下去,而同時還要吃一粒瑪咖片對睡眠有益。這老年人的事你們年輕人不知道,老人每晚能睡五到六小時就不錯了,最後還要吃一粒鎮靜藥“艾司唑侖片”,為了睡好一點你看我是用盡了心機。可是對家人來講我可沒讓他們有任何負擔,我一人住,自己燒飯生活自理不用別人侍候該不錯吧。就那些自己用的常用“神藥”我是經過無數實踐得出的,價廉效好,經濟實惠,自己掏錢自己化有甚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