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極雅軒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對戰爭表達過自己的看法,這與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戰爭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子固然反對戰爭,但是天下仍不太平,面對無法躲避的戰爭,他展示了剛性的一面。孔子曾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把戰備當做國家要務。

    魯哀公曾問孔子,戰爭是不是不祥之兆,孔子指出戰爭有兩面性。面對邪惡的暴力,有時不得不使用正義的暴力以暴制暴,問題的關鍵不是是否用兵,而是為了什麼用兵。有些用兵者,用兵是為了禁殘制暴,有些則為了自己的私慾禍國殃民。所以孔子主張用兵作為霸道,並非斷然不可用。

    孔子啟示我們,既要正式戰爭的存在,更早善於運用戰爭消滅戰爭,以戰止戰。

  • 2 # 取藍智慧島

    治外先須安內!內若不治,結局就是各內部勢力勾結外敵瓜分中國,近代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歷史就是教訓。

    但也應該注意到,時代變了思想也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更好的釋放活力,把我們人多的價值體現出來,以適應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

  • 3 # 北邊江城

    孔子是思踐於行,我很佩服他但是不喜歡,因為他的思想過於理想即使現在也達不到,對於異族的態度在哪個年代顯得極為可笑。但是孔子的堅持是我所欽佩的。

    孔子在治國的方略上主張“為政以德”,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

    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為政以德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

    他主張把仁擴充到政治上去,以愛民為政治的目的。靠法律來維持的政治不是最高水準的政治;必須要在法律以外,加上道德的教化。換句話說,政治不完全建立在法律之上,而主要建立在德教之上;法律只是在德教無法施行時不得已而用的東西。

    他認為“拿政令指導人民,拿刑法劃一他們的行動,這隻能使人民不敢犯法,但不能使他們知道羞恥;拿道德指導人民,拿禮節劃一他們的行為,則人民不但知恥,還會越變越好”。

    對於少數民族, 他認為那對周圍的這些兄弟們呢,應該以兄弟相稱認為這些其他的民族跟我們漢族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應該被尊敬的,而這些少數民族那也應該跟我們漢族一起團結起來,共同抵禦自然災害呀,而不是發動戰爭之類的。

    從這一方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孔子】老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寬容和包容的是開明和開放的,而這個思想孔先生的思想並不只是而書面上或者是嘴上說一下,但他的實際行動中也表現出了這一點。而在周王朝後期的時候,有不少少數民族的實力逐漸強大,他們覬覦中原地區的豐富的物產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他們逐漸向中原地區進攻,當時有的人見工了山東地區當時【孔子】也在場戰爭之內【孔子】根本就放棄了抵抗而且做了當時入侵者的順民。

    其實嗯,不光是在行為和思想上有著零散的民族觀,其實【孔子】在他的主流的思想上《仁》,其實也包含了他們對民族問題的觀點,【孔子】認為啊,這個嗯,國家的主宰者應該施行仁政應該平等的看待任何人,其中那就應該包括少數民族,如果這個國家的政權被少數民族或者是其它的政權推翻了,就說明這個國家的政權是不牢固的,這個國家的住宅者實行的也畢竟不是仁政,是不得民心的政策,所以被推翻了又能怎樣呢?所以不是應該效忠這個新起來的政權嗎,所以應該做個順民啊。

  • 4 # 孤燈點文化

    孔子要講的是“治國之道”,而你要問的是“治國之術”。孔子希望天下太平大同,所以他給天下指出了走向大同的方向,他著眼的是整個天下,具體到每一個人,那就是修道德。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是有道德的君子,世界怎麼可能還有戰爭,破壞?必然就是個萬物和諧的理想社會。

    所以,我個人從不認為鬼谷子有多牛,因為從他的弟子身上,人們只看到了駕馭天下的“術”,而看不到“道”。

    對於“道”與“術”,在不久前的電視劇《鶴唳華亭》裡,身為老師的盧尚書針對太子的書道,有一番很好的教育闡述:

    一切文藝不可為陰謀所用,一旦沾染,精神全無,骨氣全無。

    恫之以權勢,誘之以名利。這是儲君該做的事情嗎?君王的德行就是邦國的基石,連君王都要使詐偽之術,這個國家就會傾覆,子民就會流血。

    道比術要難得多。陰險狡詐之主只會招來狡詐之臣,你許他榮華富貴,你能貴他,賤他,反過來也一樣,因為這些東西,他可以臣你,也可以叛你。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古以來我們都在以術治天下,而天下從沒有平靜過,因為道太難,只能作為信仰。

    韓愈在《師說》裡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其實這裡的“傳道”不是簡單的做人道理,而是“君子之道”。老師要傳“君子之道,授君子之業,修君子路上有惑,老師要做指路明燈”。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是真正“傳道”的老師,只可惜我們現在所有老師都在“傳術”,尤其是考試之術。

    道之所以難行,皆因人都是有私慾的,不可能做到世界如一,這也是世界所有先聖賢人無可奈何的事。

  • 5 # 國際視野國軍

    孔子我們都稱謂孔夫子,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為孔聖人。

    他開創私人講學的風氣,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傳》《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後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我個人理解,孔子在當時,基本上類似於現在開個教學班,收學生,教學生,除了教學生上課,還要種地,帶學生旅遊,當時叫周遊,只不過孔子和孔子的弟子太厲害了,把他們平時的言行彙集到一起就成了現在的儒家思想,我個人認為儒家思想的確是治人,治國安民,治家,最合適不過了,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孔子有好的抵禦外侮言論或者是理論,也許是我沒看到。

    但是,我可以推薦大家看看:《鬼谷子》《孫子兵法》《漢武大帝》《秦始皇》《毛澤東思想》《曹操》《諸葛亮》《商鞅變法》《成吉思汗》法家學派的書籍,領會法家思想。包括魯迅的書籍領會魯迅思想。

    外國的書籍,斯大林,丘吉爾,拿破崙,華盛頓等等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如何抵禦外侮言論和思想。

  • 6 # 瀚海橫流

    關於孔子的戰爭思想,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

    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和為貴是不是就不強調戰爭?孔子作為一位中庸的聖人,他提倡什麼樣的戰爭思想?孔子的戰爭思想在當今時代下的重大意義。首先,孔子的儒家思想主體是以和為貴,那是不是就不強調戰爭了呢?

    其實是不是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不僅僅是以和為貴,中庸等等,他還零散的強調戰爭,只不過並不是系統的在某一章節當中主要闡述。

    要了解孔子的戰爭觀,我們首先要了解孔子所處的時代。

    孔子(孔夫子,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出生於魯國(今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

    孔子生活的是一個處於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他極力的想改變這種混亂的戰爭局面。

    所以他極力的想要恢復周禮,讓諸侯各國相安無事,以和為貴,以禮處事。

    他為了將自己的思想推廣在各個諸侯國,於是他開始了對各國進行遊說,只是他最終沒有被任何一個國家所採納。

    那麼我們現在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從《論語》《孔子》《春秋》等描寫當時時代背景的一系列著作當中進行探討。

    那麼我們看一下在著作當中孔子關於戰爭的描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孔子

    孔子對於軍隊的主張是持非常肯定的態度,他認為糧食充足,就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

    而軍隊力量強大,這是能夠保證社會安定,保證一個民族共同體安全的重要舉措。

    在這兩者當中孔子還認為軍隊的強大是比糧食的充足還要更重要的舉措。

    其次,孔子支援什麼樣的戰爭思想?

    孔子作為一個仁義禮智信的中庸聖人,孔子一般在國軍談及戰爭思想的時候都會避而不談。

    可是在當他面臨著建設軍備等重大的國防問題上,孔子非常堅定的表示我們要建立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

    但是我們有了軍隊是不是就可以肆意的對周圍各國進行擴張?

    孔子這樣說:

    執干戈而衛社稷,

    慎用兵

    禁暴除害

    孔子肯定了建立軍隊是要保衛國土的安寧和社稷的安定。

    但是孔子也明確的,不到不得不用兵的時候儘量不要用兵,一定要慎重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使用軍隊去禁止暴動,去對抗威脅社會安定的那些人。

    我們從這三句話當中可以看到,孔子對於治國重要的是在育人方面,並不是採用軍隊去進行擴張。

    孔子沒有著重的強調軍隊在治國當中的意義,如果他強調軍隊的話,那麼他就是法家的思想,就不再是儒家思想了。

    那麼我們手握軍隊要幹什麼?孔子認為我們手裡有了戰鬥力,我們不去和別的國家進行侵略戰爭,但是別的國家的軍隊想要踏足我國的領土,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孔子的這一套思想,可以說順從了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因為他手握兵權並不激進。

    但同時也並不是絕口不提建立軍隊的問題,他在早期建立軍隊的問題上也提出了自己樸素的觀點。

    最後,孔子的思想在當今時代的意義

    孔子的思想是一套龐大的儒家體系,當中的軍事思想對當今時代的意義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這就和我們當今時代的國防政策非常相似,我們不去找別人的事兒,但是別人也不要來企圖踏足我國領土。

    我國的領土絕對不允許其他的任何一個民族肆意的踐踏。

    孔子說的確實是對,只有自己的國防力量得以加強才能夠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安居樂業。

    在當今時代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定程度上離不開軍備的建設。

    孔子的思想在當今時代下也被借鑑過來。

    我的回答到此結束

  • 7 # 知事淵博

    這句話本來是出自於好朋友、鄰里之間相互幫助的一種禮節,自己遇到困難,得到大傢伙鼎力相助,明天我們也需要給對方回贈一些禮物,有來有回,彼此之間的情感才會更深,這就叫“來而不往非禮也”。

  • 8 # 遁世迷糊人

    有德者居中央,無道者驅之四夷。再遠就不詳知了。

    孔子也沒去過極西和極北;南方林密,當時人看來就是瘴癘橫行;東方臨海先秦有出海者,可是幾人回?

    在先儒的認知裡,四夷弱而中原強。以強御弱且弱者居地不是太好,甚至惡劣。所以咯,儒抵禦外辱的做法,修德、內治、外御之。真碰上強敵,儒生真的只能安本份,那不是儒的事,兵家和軍人才是本職。真要說,內治不盡在儒,外治不是儒的強項,就這樣。見識障罷了,不是想法幼稚,只是儒的御外,只在“華夷之戰”,至於諸侯戰,在儒不就是“春秋無義戰”嗎!既然內修兵治不過春秋無義,那麼儒就不會去玩這不義的事。

    其實,估計只有在蠻夷強橫的時候,儒才可能主張“治兵”。至於“教化蠻夷”?還得先打服了再徐圖之。孔子教子路,不就如此!不聽?打服了再給你講道理!孔子是個有武力值且武力值不低的人,至少能收拾勇力過人的子路。

    你真要問,那就是個守規矩的流氓,和默罕默德一路貨,默罕默德是一手《古蘭經》一手彎刀。儒要真是孔子那樣,也差不多,你若聽大家“和為貴”;你若不聽,打到你聽。不過如此而已,不怕先生講道理,就怕先生耍流氓。你若規矩,儒就規矩;你若不規矩,儒就是流氓咯,打到你服。只是以徳服人,不是以徳殺人,至於何為有德?能教化你就是比你有德,能打敗你就是比你有德,人家有解釋權!以德服人其實不在有德,而在服人罷了。你要說流氓?隨意,做人太迂腐,還怎麼做流氓。不怕流氓太實誠,就怕流氓有文化!先儒不同腐儒並不簡單。

  • 9 # 檢音釋光

    其實我是不願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很簡單,從中國曆朝歷代奉行孔子儒家的治民治國走不出三百年的國病,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孔子儒家就是一幫幫助東家起鬨混官混錢混飯吃的主。那有什麼促進社會發展強大的治國治民的好思想好方法呢。實事才是最好的道理。生為一箇中國人,老祖宗再錯不濟百姓再苦再累總還有這塊道家思想指引下佔到了這麼大一塊地(應感謝不知有孔子儒家的亞屬種族同門:元君與清君帶地入夥)。所以我們不能把統治階級抬出來的聖人說得一錢不值,難免有點對不住自己。

    孔子不懂得治國,他主要以管人治人奴治人心為主體(忠孝禮義等)而建立國家思想形態,即上智下愚而不移。以周朝奴統時代為版本,妄圖建立君成父子三等九級為基礎的君權統治的權貴利益體制。把社會上層人分為君子把下層社會人分為小人。實現級別性禮制管理。提倡君威而施仁政,仁的中心為德,根本無具體的實際可操作的理論。務事安國倡導中庸。何為中庸到現在儒家儒黨填空者自己都眾說紛雲不知具體為何法何策。這就是個笑話,天大的笑話。除了大家看笑話,看來一任一群的君逃國敗外侵,民不潦生外,再等下個國號的到來,從而再分官搶位拿田,中國就是這樣幾幹年的有時歷無歷史的迴圈。

    孔子就是一個開春秋戰國後有記載的私塾授字先生。僅此而矣。

  • 10 # 秋葉翁

    孔子思想基本都是如何治國和育人,很少涉及到抵抗外虜,這是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所暴露出來的社會問題決定的。我們所思所想都是要針對某一具體問題的,否則我們的思想就會因為無的放矢而流於空想。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周天子衰落,各路諸侯紛紛崛起的時代,在孔子看來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如何拯救搖搖欲墜的王朝是孔子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孔子終生所學不過是周朝的禮樂、制度,他一生都在四處奔波,兜售他認為正確的思想,就是周禮 ,因此周禮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超出他推崇的仁義禮智信,他從沒思考過,根本就是一個外行,所以孔子思想是以治國為基礎,其它的與孔子思想無緣。在春秋時代,儘管國內諸侯爭霸,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各路諸侯都是周天子的臣子,相當於兄弟之間的爭執,還算不上外敵的入侵,沒有外敵的現實,孔子怎麼能空想出抵禦外虜呢?

  • 11 # 天馬山房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篇)

    大概就是說,孔子說,如果不教給百姓軍事的技能、戰鬥的技能,就讓他們上場去殺敵作戰,到了戰場上肯定會失敗,等於是拋棄他們。這個教不僅僅是軍事訓練,更重要的還有道德教育、信念理想教育。用道德做基礎,作戰自然有意志力,到了戰場上才會有不怕犧牲的精神,作戰才會百戰不殆。

  • 12 # 感照

    禮尚往來,就是與外國相處之道。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3 # 鹿泉之士

    縱觀孔子一生的言論,幾乎沒有關於抵禦外侮的言論。

    孔子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各路諸侯各自為政,周天子已沒有任何實際統治國家的能力,而這正是孔子所反對的,所以孔子更重視的是如何恢復周公的禮治,所以孔子才很少講抵禦外侮方面的事。

    在孔子看來,各路諸侯不聽周天子的號令已是大逆不道,諸侯之間的戰爭更是對周天子的統治權的消弱,豈能幫他們相互討伐?如果幫他們如何戰勝對方,無疑是變相幫他們反對周天子,無疑是變相破壞周公所制定的禮制。

    一言之,恢復周禮才是孔子大半生所追求的目標,所以孔子就根本不可能講如何抵禦外侮方面的事。

  • 14 # 琅琅學觀

    孔子出生在一個戰亂的年代,到處都是分裂的小國,幾乎天天都在打仗。當時如果孔子講如何打仗,估計會被各國奉為上賓。但是他沒有去講這些,因為最高明的是“攻心為上”。

    孔子沒有講兵法,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講得又是至高的兵法。

    孔子的學說,應該說有三個重要的基點:

    第一、統一

    第二、秩序

    第三、穩定

    他提出一套思想,用這種思想作為武器,讓普天下的人,統一在一個國家中。這樣做是不是比任何普通的兵法更厲害呢。尊周禮,實際是所有人都向著一個皇帝,是統一。用皇帝來統一是具體方法了,現在不合時宜,但是統一的意義是毋容置疑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過去是被批的,它確實有過時的一面。但是它的核心,實際是次序。可以不用君臣父子來構建次序,但是必須要有次序。有次序的國家比散漫的國家更有力量,能橫掃六合

    仁而愛民能帶來穩定,穩定則能給生產力帶來提升。中國的農耕文明,特別需要穩定。種下去的糧食,要精心照顧一年才能收穫,期間有一次過兵禍,就會全年收成盡毀。軍事力量其實就是經濟能力的外化,能出多少兵實際是能產多少糧。

    孔子確實很少談論如何作戰,因為這不是他的學說的重點。他的學說講的是比作戰更重要的東西。

    近代冷戰的過程中,蘇聯敗給美國,其實就不是作戰能力的問題。而是美國把一套價值觀作為武器,從內部瓦解了蘇聯

    思想武器的威力,比槍炮大得多。當人是個體的時候,叢林社會維持生存,武術是重要的,如果是一個戰鬥方隊的時候,統一的號令和有次序的進退則更重要,穩定更不用說。

    孔子提出他的思想理論的時候,是有意在迴避戰鬥技能,但是他還是強調了學生們必須要學會射箭和駕車。除此很少講如何排兵佈陣。他不是兵家。

    他做的比兵家更多更有威力,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被尊為聖人,而不是孫武子。

    近代史上,清朝敗給列強,是因為那時的中國已經“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已經是一盤散沙。為了救危亡,有人學技術有人練新兵有人穿洋裝,經過了一系列的探索。最終一位偉人說,重點是把人民動員起來,把中國人凝聚起來,果然吧,當有人用一個有力的理想把中國人聚集起來後,中華就又崛起了。

    我認為孔子的核心思想在現今也是非常有用的。中國用統一次序和穩定,也一樣能戰勝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地球村早晚會統一成大中華。

  • 15 # 大可先生17

    孔子,本名;孔丘,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也是當時社會最有博學者之一,被後世尊奉為孔聖人。也是對中國思想引想最深刻之人,直至今天的我們也還在引用他的思想。對人對事,做人做事,都繞不開他的仁,義,禮,智,信,也是今天的我用來提高自我的修養與素質 ,他的思想教育引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同時也是當時的治國之道,他用“禮”與“仁”做為核心,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禮教來治理國家,也是當時最高尚的治國之道。同時也叫“德治”或“禮治”

    孔子晚年時期最高願望稱之為《大同》以天下為公,不在有一切損害他人損害自己的人或事,讓每一個人都能過上無戰爭,無殺戮的幸福生活,有衣穿有飯吃就像我們今天的小康生活。要想實現這樣的生活,在今天的社會里,要想達到天下為公更是難加上加難。我認孔子只看到了好的一面,不好的也可以教育感化。他卻忽略人性的貪婪或自私,導致了儒學教育成不了現在的治國安民之道。

    孔子儒學裡應該沒有抵禦外侮理論,因為孔子看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

  • 16 # 安樂極樂

    孔子的思想基本是如何治人治國,有沒有如何抵禦外侮的理論?

    要完整的理解孔子,一定要結合道家,佛家的理論來看,儒釋道三家相通,不分伯仲,相互為基礎,豐富了各自的含義。

    儒,拆解為人和需,即做一個社會需要的有用之人,又稱入世之學;佛,拆解為人和弗,即不是人,講求為人處事做到無我和忘我,從而實現自我;道又稱仙,拆解為人和山,強調融入自然,隱居山林,和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又叫出世之學。儒釋道三家有一定區別:

    一、起源與傳授:儒家由孔子創立,於學堂學子傳授教育;佛家由釋迦牟尼創立,於寺廟和尚尼姑講經頌典;道家源於老子,於道觀弟子傳道。

    二、文化宗旨:儒家講進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佛家講奉獻,“愛去愛返,福往福來”;道家講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三、做人標準: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佛家強調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道家強調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四、人生觀:儒家講積極進取、建功立業;佛家講慈愛眾生、無私奉獻;道家講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五、世界觀:儒家講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佛家講相由心生,世界在心中,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道家講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與自然和諧,追求天人合一。

    六、價值觀:儒家講在創造物質財富中實現自我價值;佛家講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道家講以完善自我,帶動和諧社會。

    七、哲學傾向:儒家講入世哲學,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家講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道家講出世哲學,“不爭”、“無為”,融入自然。

    八、養生之道:儒家講養生先修心,“仁者壽”,博愛之人心平氣和、心神安寧而長壽;佛家講養生貴在“平常心”,不攀比、不抱怨、不圖虛名,以平和心態過生活;道家養生強調“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把人的生命和天地融合為一體,從而達到與天同壽。

    九、處事原則:儒家講“中庸”,反對走極端,講和諧和睦;釋家講“放下”,把心裡包袱放下,把功名利祿放下,講行善、講因果報應;道家講“無為”,順應自然、順應社會,反對急功近利,反對拔苗助長,反對逆自然而為。

    十、物質生活:儒家主張清貧,反對奢侈浪費,強調精神至上;佛家戒葷吃素,珍愛生命不殺生,倡導過苦行僧生活;道家講飲食多樣而不奢華,強調適令而食,順應四季變化。

  • 17 # 盛法叔198538958

    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開創者,同時也是一位積極入世的政治家。他曾為官至魯國大司寇,使得國家大治。亦曾率弟子周遊列國,勸說各國諸侯施行仁政。

    以仁治國 :

    “仁”是孔子思想系統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治國思想的根本,以仁治國,是孔子治國理念中的最高標準。在他看來,以仁治國是統治者治理國家的理想境界,很少有統治者可以達到。但同時,他希望國家的治理者將以仁治國這一理想當作自己的使命,以仁為己任,努力施行仁政。

    以仁治國,《論語》比較少從正面進行詳細描述,而往往透過反面舉例的方式,來對其進行詮釋。

    而以仁治國,就要求國家的治理者要熱愛自己的國家,同時充滿愛心地對待普羅大眾。由上文所引《公冶長》中的那段對話可以知道,孔子所謂的以仁治國,其著眼點並不在於具體的施政能力上。

    仁治的根本要求,在於統治者需要時刻秉持一顆仁愛之心,用道德去治理國家,將仁愛之心貫穿到治理國家的各個層面。

    以德治國 :

    以德治國是孔子治國思想中的另一重要內容。孔子希望治理國家者,透過道德教化來逐步提高民眾的自我修養,使得天下大治。在他看來,若統治者能夠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則民眾必然心悅誠服,天下垂拱而治。

    以德治國,就是用道德教化萬民,以道德作為施政的原則,用道德來指導治國理政。

    而統治者自身,以德治國要求其時刻以高尚的道德精神作為自己立身之規範,秉持“崇德”之理念,以“先事後得”的謙恭態度來治國理政。

    以仁治國與以德治國,是孔子治國理念的核心。在以仁治國方面,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一顆愛人之心施行統治;在制定方針政策時,要有推己及人的換位思考能力。

    以仁治國也內在包含著以禮治國的要求。而以德治國,一方面要求統治者注重自我的道德修養,秉持謙讓之心;另外在治理國家時,要求其以道德來教化民眾,慎用刑法。

    孔子的理想是恢復周禮的道統,雖然主張“嚴夷夏之辯”,但主要不是指民族人種的區別,而是指文化的差異。接受了華夏文明的異族,實際上也融入了儒家文化體系,孔子是主張對他們一視同仁。

    中原周邊的北夷、南蠻、東狄、西戎其實和中原各族人是同源的,只是在後來的發展中由於地理的限制造成了他們和中原人民的區別。孔子是希望用華夏文明來教化異族,以周禮的道統來統一天下。

    孔子是主張以先進的封建農耕文明代替落後的奴隸遊牧文明,而不是相反,“嚴夷夏之辯”來抵禦外侮的深層寓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區域禁止養犬?犬伴侶知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