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喚醒夢中人

    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小麥開花到灌漿階段。一般是在小麥揚花株率達百分之十以上時,氣溫高於15度時打第一次,隔7天后打第二次,重病區防治二次,輕病區防治一次,可控制病害發生。

    一般每畝用百分之八十多菌靈微粉劑50克,百分之四十多菌靈微粉劑一百克,百分之四十多菌靈膠懸劑一百克,噴水量依噴霧器械不同而定。百分之七十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每畝50~75克;百分之五十甲基託布津膠懸劑,每畝用藥75~100克,加水60~75公斤,進行常量噴霧。

    另外,也可用百分之五十滅丹可溼性粉,200倍液噴霧,防效也好。

  • 2 # 三農業態

    小麥赤黴病在小麥齊穗期時應噴施殺菌劑進行預防。在出現病情後,可以使用三唑酮、福美雙、井岡黴素、氟環唑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並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發病原因。

    小麥揚花灌漿時,如遇連陰雨,可能突然造成嚴重損失,或引起堆垛時黴爛,造成豐產不豐收。受害的麥粒含有毒質,吃了能引起頭暈、嘔吐、腹痛等中毒現象。發病主要是高溫,高溼,陰雨天氣,寄生在小麥植株內的赤黴病菌突然發作,危害非常大。

    發病症狀。

    小麥赤黴病有苗枯、穗枯和莖腐三種,一般以穗枯為主。孢子在乾燥的條件下,可以活一年以上,即使長期冰凍也不會凍死。此菌的腐生性很強,土壤潮溼時,就在表土層的枯落葉上繁殖。小麥抽穗前後,在這些殘株特別是稻樁上產生子囊殼。小麥從抽穗到成熟,空氣中子囊孢子數量很多,是病菌侵染穗部的主要菌源。4月中旬至5月下旬盛發。

    發病條件。

    在開花灌漿階段,最容易得病。氣溫高與發病速度有關,15℃時為7~5天,18~20℃時為4~5天,25℃時為2天。分生孢子發芽的適溫為28℃,子囊孢子發芽適溫為30℃。兩種孢子發芽時都需要的高溼度。大氣相對溼度在80~100%時最容易發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揚花時期,雨水較多,如果連續下雨5天以上,溫度以在20~25℃以上,就有發生穗枯的可能。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秋耕適當加深,消滅稻樁,減少菌源。加強麥田管理,做好清溝排漬工作,排水好的田塊,子囊孢子數量少,發症輕。選好種,種子純度高,抽穗開花整齊,感病的危險期可以縮短。

    二,藥劑防治。用50%二硝散一斤,加水200斤,調勻噴霧;每畝噴藥液200斤,可能兼治稈鏽病。或噴灑0.5~0.8波美度種石硫合劑。還可以用滅菌丹和代森鋅噴霧。可用多菌靈噴霧。

  • 3 # 農民走天涯

    防治小麥赤黴病首先要注意深耕,消滅小麥、玉米秸稈和稻茬,減少菌原。其次是選用抗耐避病品種,種植抽穗整齊、花葯殘留期短、灌漿速度快的品種。另外,追肥不能過晚,保證小麥發育整齊,不貪青晚熟,也會減少病菌侵染機會。

      噴灑藥劑是防治赤黴病的必要措施。最好在小麥始花期(揚花10%~20%)進行。根據當地氣候變化和小麥開花期整齊程度可能間隔7天再防治一次。

      防治藥劑可以選擇25%戊唑醇(又名立克秀)乳油2500倍液、50%咪鮮胺錳鹽、50%咪鮮胺錳絡合物(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25%氰烯菌酯懸浮劑每畝100~200克或使用它們的復配劑,如63.5%咪鮮胺錳鹽•多菌靈可溼性粉每畝22~24克。

  • 4 # 道哥的農村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關於小麥赤黴病的防治,首先要及時清理深溝大渠 開挖完善田間一套溝,排明水降暗漬,千方百計減少耕作層滯水是防止小麥溼害的主攻目標。對長期失修的深溝大渠要進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頻繁或暴雨過多,利於排漬,做到田水進溝暢通無阻。與此同時搞好"三溝"配套,旱地麥或水田麥都必須開好廂溝、圍溝、腰溝,做到溝溝相連,條條貫通,雨停田幹,明不受漬,暗不受害,提倡水澆麥大面積連片種植。

    (2)增施肥料 對溼害較重的麥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節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級。冬季多增施熱性有機肥,如渣草肥、豬糞、牛糞、草木灰、溝雜馬、人糞尿等。化肥多施磷鉀肥,利於根系發育、壯稈,減少受害。

    (3)摟鋤鬆土散溼提溫。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增加分櫱,培育壯苗。摟鋤能促進麥苗生長,加快苗情轉化,使小麥增穗、增粒而增產。

    (4)護葉防病。鏽病、赤黴病、白粉病發生後及時噴藥防治,此外可噴施"助壯素、植物抗逆增產劑、豐收液肥、惠滿豐、促豐寶、萬家寶等。也可噴灑"植物動力2003"10ml對清水10L,隔7~10天1次,連續噴2次。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純營養劑,每50g對清水20~30L噴施,效果好。

  • 5 # 修水小盧視民

    小麥赤黴病最容易在抽穗揚花期發生,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之間,因此防治一般在這個階段進行效果較好。小麥赤黴病應以預防為主,若在揚花期染病,灌漿期可能才會出現嚴重後果,而這時候是很難阻止病害的。

    一、小麥赤黴病防治時間

    小麥赤黴病又名麥穗枯,可導致腐穗的發生,甚至致使小麥死亡。小麥赤黴病一般在抽穗、揚花期發生,時間一般在4月15-5月10之間,因為各地氣候差異,時間略有不同,應該仔細掌握小麥抽穗期和揚花期時間進行防治。

    由於小麥赤黴病在揚花期就染病,到灌漿期病症才出現嚴重後果,並且發生疾病後防治艱難,所以一般小麥赤黴病以預防為主。而小麥赤黴病一般在陰雨天氣盛行,所以防治小麥赤黴病,一定要抓住關鍵時期。

    二、小麥赤黴病防治方法

    1、為了防治小麥赤黴病,可以用增產菌進行拌種,晾乾後再播種。

    2、在揚花期預防腐穗,是防治重點。在初期開花時就進行農藥噴灑,尤其是在抽穗揚花期,遇到天氣預報有連續3天陰雨時,更要提高警惕,在降雨前6-24小時及時用藥。如未能做到在降雨前用藥,也可在雨停後一天內(最遲36小時)或間歇期用藥。一般依據氣候、品種、生育期的特性,隔一週左右進行第二次用藥。

    三、小麥赤黴病防治注意事項

    1、農藥的選擇

    (1)防治赤黴病要注意選用滲透性、持效性較好的農藥,並且藥劑應當耐雨水沖刷,一般每畝使用10%思科50g或50%多菌靈可溼粉劑75g兌水20-30千克,進行噴霧。

    (2)使用超微粉或膠懸劑效果更好,使用時應對準小麥穗部,並注意壓力和噴空口徑,噴片應當使用小孔噴片,保證彌霧符合要求。

    (3)注意用水量每畝應當大於等於15公斤,正確計算使用濃度。

    2、澆水時間

    澆水時間應當靈活安排,避免使用噴灌澆水,一般而言,澆水應當避開揚花期。

    3、農藥的混用

    在抽穗、揚花期,一般而言也是防治白粉病等病蟲害的時間,這時候可以混用一些農藥,實現噴灑一次農藥,便預防多種疾病的效果,注意用藥濃度即可。

    4、防病的誤區

    (1)防治小麥赤黴病不能一直依賴老經驗,要根據氣候、土壤、麥穗三方情況綜合考慮。

    (2)不能見病用藥,要以預防為主。

    (3)嚴格掌握用藥次數,用水量應當充足。

    (4)要注意不同藥劑的正確混用,做到全面阻止病害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去定義人生中的成功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