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頭條玩了幾天,看到了不少提問。然後發現問題,所以也來提問。 許多提問者,提的問題本身就有所偏頗,用一己所感來下定論,這樣不客觀也不公平。 “為什麼現在有道德的人都沒朋友?” “為什麼現在的女人之間都是塑膠姐妹情?”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至親情於不顧?”等等等等 純粹為了搞笑而惡搞的問題我尚可理解,但對於一本正經以偏概全,動不動就否定全人類的提問還不如惡搞的有意義。 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各色人等,這很正常,但在我的身邊依舊有許多有德行有道義的之人;我的閨蜜們也不是塑膠姐妹情,我們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互相支援共同成長情比金堅;我的親朋好友裡,也極少有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喪失人倫的人… 當你們提出疑問時,是否有真正思考過,考慮過?是否真的需要提問?(這是我的提問)如果是未經大腦只為博眼球,那麼提問者本身或許就在其不齒之人的行列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若一個人的身邊真的毫無光明可言,那是否意味著,他自己甘願一頭紮在淤泥裡,不願抬頭往別處看?或許有這樣疑問的人,應該從自己身上尋找答案。 我們來這裡,學習翫耍,希望能有更多更有樂趣和價值的問題,以供大家思索和探討。
6
回覆列表
  • 1 # 文雅金星

    生活之中有問就有答:觀念不同所答的方式也不一樣、經歷感受都會有波折、問答相輔相成、只是看得透徹、深遠不一政罷了…。

  • 2 # 修福

    不是,正如很多問題我都不想回答一樣……

    可是我想認證黃V

    得需要有4個優質問答……

    但是!你這條 是我真想回答的 哈哈

  • 3 # 明白於心

    是的,提成問題初衷就是期待能多方角度來看待問題,避免單點面對時產生偏差概念,如此對於後續分享文章時,能有更多維度提供給大家。

  • 4 # 若羽情感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也常常會感覺到有些問題並不是來找答案的,而問題本身就帶有許多情緒和主觀臆斷。

    有的問題是帶著譏諷來求同盟的,它似乎在期待有更多人能和自己站在一個陣營。

    有些問題是帶著可憐來求同情的,它的最佳答案就是安慰和替你出頭,哪怕現實中沒任何益處能在網上嘴裡說說也是種發洩的解脫。

    還有一些問題直接帶著自己的判斷,又對這些判斷抱有懷疑態度,想求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

    可是偏偏在其中,真正因為好奇而提的問題少之又少,比如說:玫瑰花要怎麼養?衣服為什麼會發黃?鳥兒為什麼喜歡在樹上?

    我們大多數的問題都取決於情緒,但是那不源自真心,答案可以解決情緒上的困擾,卻不見得能解開心的枷鎖。

  • 5 # 九維空間的穿梭者

    我還沒有提過問題,只是在答題。不過,有些人問的題實在沒什麼意義。一個好的問題,應該是能引起人思考,以辨明是非、深化認識,而不是搜尋百度一下有答案的記憶類問題。

  • 6 # 人和萬事成

    我提的問題是我想問的問題,但回答的問題不一定是我想要的問題,提問題只是一個大標題大概念大包括,你要達到什麼怎的效果只有你自己最清楚,甚至自己提的問題自己來回答也不如意,也沒有達到自己要的效果,正因為疑問,連自己都很模糊,才求大家來解答,解答時,由於文化不同認識不同,觀點不同解答不同,人人解答相同觀點一致,那麼!這種解答就沒有意義了,就不需要解答了。

    提問題就像在集市上各人銷售自己的產品一樣,答問題就像各人採購自己所需的產品一樣,集市上的產品眼花繚亂,但只採購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自己不喜歡不感興趣產品,走過去不回頭就讓它過去,就連看都不看它一眼。

    現在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的時代,要允許不同人的存在,包容性發展,生活才過得有滋有味,要有壞人才襯托得出來好人,要有好人才區分得了壞人,這個社會誰也不能離開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後的我們,多久跟爸媽聯絡一次?尤其是男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