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南方土著百越客家人的長相與馬來人太像了!
14
回覆列表
  • 1 # 冬雷驚夢

    我是客家人,我來作答。

    首先,如題,把客家人歸為馬來人是很好笑的!是因為廣東人的長相像拿來人嗎?第二,副標題把百越土著人跟客家人聯絡起來也很好笑!

    要了解客家人,先要了解廣東的歷史。

    所謂先到為主,後到為客,其實珠三角地區的廣府人(說粵語的)比客家人更到達肥沃富饒的珠三角平原定居,據史學家的考究,現在粵語的六聲九調,是以唐朝時期的粵語結合秦國南侵百越的時候留下來的當地口音發展而來,故唐朝的很多古詩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用普通話讀並不押韻,但用粵語讀會很押韻。而客家人大多是唐末以及宋末從中原移居至廣東的,這時候珠三角已經被廣府人“佔領”,所以客家人大多在廣東較為偏僻的梅州,河源,韶關等地居住。客家人都是經過長期的遷移,經過廣東南雄的珠璣巷,再向廣東其他地方慢慢遷移,故客家人有一個區別於廣府人的習俗,客家人的親人過世,會隨便找個地方埋葬,若干年後再把親人的骨頭(他們稱為“金”)重新揀起來,再找地方安葬,這是因為客家人在漫長的南遷之路,不知道哪裡是終點,所以要把已故親人們的骨頭帶走重新安葬!可見客家人南遷之路是何等艱辛! 其次就是客家人每年的二月初二,四月初二,七月初二,十月廿二都有一個“做社”的習俗,也就是祭奠土地神的活動,而此習俗,唐宋時期就有之,唐朝的杜甫,王駕就寫了《社日》的古詩,陸游的《遊山西村》,也是描寫村民們過社日的情景。可見客家人有深深的中華文化烙印。

    這點,從小編的族譜可以看到,最早的祖先是周文王的敕封之地,在甘肅武威,故我們的祠堂大堂有副對聯,一邊是以“武”開頭,一邊是以“威”開頭(對聯很長,記不住了)。幾百年之後,我們的祖先搬到了中原河南一帶,故我們的祠堂門口有一副對聯:銀河世澤遠,汝水源流長。汝水,在河南境內。

    經千年的遷移,搬到福建古田(即古田會議所在地),明末清初遷至現居地。

    所以,題目說是史學家把客家人歸為馬來人,把那個史學家拖出來,咱倆論論!

  • 2 # 豐城遊子shaoxing

    客家是否是馬來人種的爭議我在網路上也有看過。但是客家與馬來人,與馬來歷史文化以及語言,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客家的定義說明客家族是一個移民遷徙的,多民族融合的,複合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特點的民族。

    有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漢語韻學》中對客家有了說明定義:客家的“客”是是客人、外來人的意思。所以客家人是外來遷徙的民族人群。相對於“主人”(當地土著部落人群)而言,“客而家焉”“做客他鄉”並以為家者——客家。

    客家是有中原一帶因為戰爭、流放等等原因,部分漢族人逃生或流放到南方的。大多在中國的南方,如江西南部,廣西,廣東,福建等地。

    古代的南方屬於“南荒”,後來客家所在的地方被稱為“南蠻”。

    為了生存和繁殖發展,與當地人群和諧相處,適應了當地的生活,並漸漸的共同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文化和語言。所以客家文化屬於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融合和諧的體現。

    那麼馬來人呢?馬來人是婆羅洲的一個民族,在距今1500年左右因貿易和航海原因拓展到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的,歷史根本沒有客家來的悠久。

    馬來語屬於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這個與我們客家的也有語言也沒有半點傳承。

    所以,客家屬於馬來人,是違背歷史考究和科學依據的。

    我們中華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同屬於中華文明,都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作出貢獻。我們同源同根,皆為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 3 # 唐燏00

    史學家把客家人歸為馬來人的原因,是因為草率。每一種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特徵,不可能一點區別也沒有。咋能自己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啊,如果因為地理位置近就往一塊歸楞,那誰不會呀,還用專家研究啥玩意兒啊。所以,客家人,就是客家人,如回族或者是猶太人一樣,屬於有別於各種民族的種族,還是分散的一個遷移種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好女人好難,哪種女人才會被社會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