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茉茉mo

    《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風平浪靜,月朗清新,水天一色,湖面就像一面銅鏡,光亮可鑑。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裡,就像白銀盤裡的一隻青螺。

  • 2 # 無稅書田

    分享兩首唐代關於飲食的詩:一是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人就菊花”。農村風光秀麗、農友熱情好客,以至詩人情不自禁地與主人約定重陽之日再返農家賞菊觀花、談耕論嫁,詩人為即將要到來的秋收之景所深深地陶醉。二是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細膩地描繪出新嫁娘初次在公婆家下廚時忐忑不安的緊張心理,也是詩人對自己新詩作能否遇到知音的隱密摺射,確實寫得委婉動人。

  • 3 # 禪心妙語

    民以食為天,古往今來,關於美食的詩歌數不勝數,一句“桃花流水鱖魚肥”讓無數人食指大動。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首詞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水鄉風光,塑造了一位漁翁的形象,讚美了漁家生活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

    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閒自在的生活。

  • 4 # 福州小菜

    問劉十九

    [ 唐 ]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譯文:

    新釀的米酒,還未來的及過濾,面上泛起一層綠泡,就像小螞蟻似的鋪滿酒面,香氣撲鼻。用紅泥燒製成土製小火爐已準備好了,天色寒冷,好像要下雪了,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以盡興?

    意境:

    天氣陰冷,人心冷暖自知,縱使賓朋滿座,不如你我小酌一杯。新酒清淡,老友情濃,春花秋月,夏陽冬雪,道不完別緒,飲不盡離愁。江花紅日,亂花淺草,江南風光不曾忘,古道荒城,舊驛殘陽,塞外景緻莫悲傷。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 5 # 許家那個人

    說到吃貨,它其實是個網路詞,意思為:

    喜歡吃各種美食的人,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愛好者、美食客、美食家。

    那麼古代詩人中有沒有吃貨,答案是肯定有的,最有名的莫過於蘇軾,蘇東坡,我們常說的“東坡肉”就是他被貶黃州十究以生活的熱愛和吃貨的心態發明的。其中關於它是怎麼做的,他還專門寫了首詩詞《豬肉頌》,全詞如下: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這首詞什麼意思呢?洗乾淨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蘇軾對於吃的造詣極深,不但會吃,而且還會做,以至於給我們留下了這麼一道美味佳餚。

    結語:其實蘇軾作為一個資深吃貨,他寫的詩詞裡關於美食的有很多,比如《初到黃州》裡的“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月餅》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戲詠饊子贈鄰嫗》裡的“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最後還有我們熟知的《惠州一絕》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

  • 6 # 橙子的小朋友

    必須有李漁啊。

    《閒情偶賦·飲饌部》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跛。是猶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於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果,是則謬矣。吾輯《飲饌》一卷,後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儉,一以復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茲在茲,而不忍或忘者矣。

    通篇都在吃,把食物寫得好美。

  • 7 # Fooide937

    《春日憶李白》杜甫

    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鍾殘月雁有聲。

    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

    黃河曲裡沙為岸,白馬津邊柳向城。

    莫怨他鄉暫別故,知君到處有逢迎。

  • 8 # 無語者愛文化

    河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古往今來為人們所偏愛喜食。北宋詩人梅堯臣曾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敘述這種美食,後人戲稱他為“梅河豚”。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為鏌鋣。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謢復矜誇。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餐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一日,大文豪范仲淹宴請賓客,梅堯臣應邀赴宴。席間,有人繪聲繪色地講起河豚這種美味,引起梅堯臣極大興趣,寫下此詩記下當時情景。

    詩的前四句,點明河豚上市的時間及價值:春天,水邊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楊柳吐絮,滿天飛花。河豚魚在這時候上市,價格昂貴,超過了所有的魚蝦。

    接下來八句詩,筆鋒轉折,描繪了河豚的“怪”和“毒”。河豚的腹部比其它的魚大,有氣囊,能吸氣膨脹,眼睛突出,靠近頭頂,故形狀古怪,在詩人看來面目可憎。更為可怖的是,河豚的肝臟等部位含有毒素,假如處理不當,人食用後會很快中毒而死。吃河豚如鏌鋣(利劍)穿心一樣,所以詩人對吃河豚是抗拒的,“何須資齒牙”。

    但是,怕死就不是“吃貨”。詩人認為河豚既然這麼毒,不應該去吃,但南方人卻說它的味道鮮美,食之精品,閉口不談毒死的人多得如麻。

    韓愈來到潮陽,開始時也怕吃蛇;柳宗元到了柳州,沒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蛤蟆。蛇和蛤蟆形狀也是古怪,令人厭惡,但對人的性命沒什麼妨害,不用擔驚受怕,而河豚則不然,“中藏禍無涯”。

    最後,詩人得出結論:太美的東西一定也很惡,古人這句話可講的一點也不差。

    這首寫河豚美食的詩,也是透過詠河豚,隱諷人世間為了名利而不顧生命與氣節的人。

  • 9 # 星月暖暖

    當然是美食家蘇軾出品最多啦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最後獻上東坡居士最愛的紅燒肉,及他的"名言":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 10 # 木易2147

    對於古人描寫的飲食相關的詩詞,我比較熟悉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詩描寫了一種閒散淡雅的一種意境,讓人很是嚮往。

  • 11 # 海闊天空cfy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十多歲的人還能有戀愛的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