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杳杳無歸期
-
2 # 坐古談今
安史之亂和歷朝歷代造反者沒什麼不同。有權力有兵,朝政腐敗情況下很自然的事情。
就是美國為什麼獨立,不也是這樣嘛。遠離母國,英法大戰英國得緩緩,找個藉口不平等說造反不就造反了。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如此。這就是根本原因: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藉著由頭想當老大。
次要原因是府兵制改為徵兵制。以前,府兵制下當兵的平時種地,臨時打仗統帥是誰都不知道。打完仗各自回家種地。徵兵制天天跟著統帥,工資和一家老小的一切都是統帥說了算。
府兵制下軍人與將領間沒有依附關係,聽朝廷的。徵兵制下,當兵的聽當官的。當官的說打誰就打誰,吃著誰的飯就得為誰賣命。
當然,徵兵制下朝廷發錢,但問題是發誰、發多少聽將領的。因此,朝廷是虛的。
最後就是所謂的民族問題並不存在。自從東漢到西晉的幾次少數民族內遷後,各民族間交流增加,各自都有支持者。
比如安祿山的民族和家族內部大部分人都沒跟著安祿山造反,反而是平叛安祿山的力量。因此,所謂的民族戰爭並不存在。
安史之亂就是一場統治階層內部的權力鬥爭,安祿山一方有不少漢人加入,李唐之間也是如此。作為平亂第一功臣的李光弼就不是漢人嘛。安祿山同屬於“昭武九姓”的安姓粟特人,其中以武威安姓為第一大家族,他們家族曾參加過玄武門之變。安史之亂中,安重璋改名改姓為李抱玉,投身於平叛中。他和兄弟李抱真一直都是忠於李唐,而且武威安姓直到唐亡都是如此。
如此情況下,你能說是一場民族對決嗎?不可能的,這就是一場統治階層間的爭權奪利。
-
3 # 跪射俑
一: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三:民族矛盾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
四: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併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戰後關東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
-
4 # 銀河淘玉
原因就是所謂的開放包容,沒有底線,沒有個度的開放包容將大量異族引入中國,權力財富也讓胡人胡商掌握。與一切文明古國一樣。終被嚮往更好生活的,來自四面八方的異族毀滅
-
5 # 大塊頭看古今
安史之亂主要是唐朝最高統治者集體腐敗墮落和唐朝中央政權過度擴張主義造成的。
首先是唐朝最高統治者集體腐敗墮落。安史之亂前面是天寶危機,唐玄宗李隆基由一個積極進取英明天子墮落為和自己兒媳婦楊玉環爬灰無恥享樂者。李隆基為了寵幸楊玉環,幾乎動用了全部國家資源,甚至把國家宰相交給了貪婪腐敗無能利慾薰心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楊國忠直接逼反了原來沒打算立即造反的安祿山。
其次是唐朝中央政權奉行的擴張主義。唐朝中央政權自恃武力強大,不斷向四周擴大領土,再當時生產力條件下,只有農業才是國家核心創造力。而唐朝擴張方向大多數農業生產力比較薄弱的地方,打下這些領土消耗絕的國家資源,打下來後再派軍隊駐守,更加消耗國家資源。唐朝為了維護自己擴張主義,在邊界設立藩鎮。唐朝希望藩鎮成為自己擴張有利助手,結果藩鎮越來越強大,超出中央政權控制力,最終導致藩鎮割據叛變,甚至直接要了唐朝的命
-
6 # 武丁仗劍決雲霓
謝大聖邀!
類似的問題,我以前曾回答過,不妨搬了來應命。
我們知道,改變唐王朝命運乃至中國歷史走向的是“安史之亂”。那麼引發“安史之亂”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兩點:一是後世提及的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二是人們常常疏忽的唐王朝特殊的社會結構形態及其政策導向。
一,先說社會結構和政策導向
皇帝之下依次為:封爵貴族(宗族及功臣元勳),門第貴族(世家士大夫),官僚貴族(寒門士大夫),庶民(農工商吏),賤民(樂工、客民、雜戶等)。當時的社會風氣尊崇門第貴族,就連皇帝大臣也要讓他們幾分,功臣,甚至宗族皇室以和世家門第聯姻為榮,寒門士子高中進士,如果能娶世家貴族的女子為妻,那分得意,如同今天大字不識幾個的暴發戶跨進了精英俱樂部。進入世家貴族行列,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意識,也是讀書人的最高追求,科舉制度的實行,給他們提供了機會。貴族自然有貴族的生活方式,吟詩作賦,填詞譜曲,皇帝大臣以身作則,造就了文化的空前繁榮,但這同時也帶來一個負作用,即尚文輕武之風漸行,人才都集中在以首都長安為主的幾個大都市裡風流瀟灑,享受生活,無人自願去邊地過苦寒的軍旅生涯;加上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當初打江山團隊上至偏裨,下到卒伍的子孫們,都過上了舒適安穩的生活,也無人願意投軍。隨著最後一位開國名將李勣的謝世,大唐軍隊的漢人將領基本乏人,僅有的幾個,如大敗吐蕃,收復河湟的華州人,當世名將王嗣忠,也遭李林甫陷害,幾欲斬首,在哥舒翰的苦求下才逃過一命,結果是於罷官一年後抑鬱而終,年僅四十五,(他多次上書朝庭指安祿山日後必反)。各鎮將領多數由胡人降將及其後代充任,中下級軍官也多是少數民族移民,兵士則多為苦寒地區的邊民和中原地區未讀過書,且家境貧困的流氓無產者。例如,安史亂起,反叛者安祿山、史思明是胡人,而朝庭平叛的將軍,高仙芝(高句麗人)哥舒翰(突厥人),僕固懷恩(鐵勒人),李光弼(契丹人)等等也是少數民族。極言之,將自己的身家與社稷之安危託負於外人,企圖以爵位官職和天子之恩懷柔感化,無異於用自己的屁股之肉飼狼,以換去頭顱和心臟的暫時安全。反過來說,當時除了一個郭子儀,朝庭也再沒有什麼漢人名將可用,而郭子儀除了自己幾萬人外,雖身兼天下兵馬副元帥,也指揮不了其他各鎮人馬。
二,再說兵制
A:有必要解釋一下府兵制和募兵制之不同。①士兵的性質不同。府兵,軍民合一,募兵,職業軍人。②兵將關係不同,府兵,兵將分離,募兵,兵將隸屬。③糧食武器來源不同,府兵自備,募兵國家供給。④影響不同,府兵制有利於中央集權,募兵制容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唐初實行的是府兵制,打江山,靖周邊,將為前程,兵為吃糧,無家庭後顧之憂,以軍營為家,雖是兵民合一的府兵,但戰鬥力驚人。及至干戈平息,江山大定,軍隊裁減,府兵轉業安置,主要軍力需佈置於邊疆,本著少而精的原則,便改府兵制為募兵制。
B:太宗、高宗、武周朝各州都督都是朝廷從中央政府委派,隨時對調或重回朝庭任職,權利只限於本州軍隊的管理,不能插手地方行政,軍隊員額及軍官的考核晉升也由兵部負責。及至玄宗當政後期,內亂外患復起,各州兵馬不夠用,朝庭又沒有預備役,只好在原有的總督之外,增設十個軍區,軍區司令官稱“節度使”,數量激增,供給便跟不上,於是又放權叫自行收稅,自行擢拔軍官,節度使與轄區行政長官(刺史)時起磨擦,為了集中權力,便於發揮戰力,遂將行政權也交給節度使,於是節度使除軍權外,轄區的行政權,財政權,人事任免權(刺史以下行政官員都有任免之權)集於一身,當時人稱之為“藩鎮”,意為國家的屏藩和重鎮,結果卻弄成了事實上的割據。又因為朝庭無將可派,只能在軍隊副將中提拔,弄到後來,乾脆兼任,如“安史之亂”的元兇安祿山,一身而兼平盧、范陽、河東三大軍區司令官,大半個北方地區盡入其手。
C:藩鎮手下的牙將,多數是其子侄或當地豪強的紈袴子弟、地痞流氓,為了壯大勢力,培植死黨,節度使將後者收為義子。這些人吃誰家飯,跟誰轉,只知有義父,不知有朝庭,安祿山說造反,他們就跟著造反。“安史之亂”後期,皇帝大臣貴族們急於還都享福,繼續享受貴族生活,沒有下功夫將這些安史之亂的餘黨斬草除根,只是讓他們名義上承認朝庭就湊合了,大家各行其事,於是連原先忠於朝庭的節度使也紛紛效仿。最後是節度使一職父死子繼,成了半獨立狀態,朝庭稍有不依,便刀兵相見,因為他手裡有兵。
三,最後說責任人
(1)唐玄宗李隆基,霸佔兒媳,違揹人倫,迷戀權利,死不放手,七十幾的皓首老翁,在位四十餘年,竟然說年近六十,做太子四十年的兒子李亨還太年輕。終於因其昏聵,將前半生英名揮霍空,落了個秋雨梧桐死冷宮。
(2)李林甫,學問很好,能力極強,憑本事一步步幹到宰輔,位極人臣,為玄宗朝官僚行政體制的正常運轉還是有一定的貢獻,他如果多活幾年,也許能防控住安祿山(安敢不敢造反也未知)。但這個人的人品也大有問題,口蜜腹劍,妒賢忌能,擠走了賢相張九齡,獨霸朝政。結局是死後遭清算,掘墳毀棺,打入另冊,遺臭千年。
(3)安祿山,一個突厥巫婆濫交亂媾的雜胡野種,流落草原,靠殺人越貨謀生,偶然被邊將張守珪這個糊塗蟲收留,憑著一點驍勇,主要是奸狡,一步步幹到手握一鎮兵權的節度使,又被老昏物和肥尤物寵信,封王爵,掛相印,一身而兼三大軍區司令官,這潑天的君恩國恩,不思回報,竟然為了一個年近五旬的肥婆起兵叛亂,使如日中天的大唐國運瞬間跌入谷底,也使中華民族蓬勃向上的運勢從此走了下坡路。這個亂臣賊子,不但是李唐王朝最大罪人,也是中華民族最大的罪人。惡貫滿盈,蒼天不容,他最終被自己的親生兒子一刀刺穿肚皮,哀嚎半夜而喪命,去牛頭馬面那裡受冥界之酷刑。
(4)楊國忠,自小放浪,混跡市井,不學無術,流氓成性,慣會拍馬溜鬚,投機鑽營,兄妹通姦,無恥之尤;靠裙帶關係、枕頭風迅速竄紅,連續升遷,帝國的人事財政大權盡落其手,賣官鬻爵,諂媚逢迎,放蕩至極,揮霍無度,於國無尺寸之功,搗鬼使壞無師自通,有無恥公子哥兒的派頭,無處理政事、化解危機之本領,輕佻地點燃了“安史之亂”的引芯。天道好還,報應不爽,他年剛四十,便被憤怒計程車兵刺成肉窟,妻兒情婦也遭滅門。
總之,重文輕武,沾沾自喜,貪圖安逸,腐化墮落,喪失警惕,缺乏危機意識,是我們這個民族(尤其是漢民族)最大的毛病,至今也沒有完全克服。
-
7 # 熊貓說
安史之亂是唐朝地方政治體制和軍制崩壞的共同結果
先說軍制 唐朝剛開始的時候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的特點是花錢少,士兵忠於國家的傾向高,不容易變成將領的 私人勢力,我們想一下木蘭詩裡,木蘭要去參軍得自己去買馬帶武器,這就是府兵的樣子,國家分給府兵 以土地,不讓府兵繳納稅收,府兵們忙時打仗,閒時種地。但是隨著國家的安定,大規模的全國性戰爭沒 有,取而代之的是針對邊疆部分地區的駐屯,這時候府兵制就不太適合了,因為府兵要自己耕種土地,那 麼讓家庭的主要勞動力長時間駐屯在外地,家裡也就荒廢了,所以一時間逃亡的非常多,加上地方勢力對 於府兵土地的兼併,到了唐玄宗時期,各地的軍府已經沒有兵員可以調了,(當然了,富家大戶對於土地 的爭奪不僅僅是針對的府兵們,是針對的全體老百姓,只不過這裡麵包括了府兵而已)於是宰相就上書取 消府兵制,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還把募兵的家屬也送到邊疆去,隨軍一起戍邊。
募兵制的實行,讓將領們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親兵,但這也是客觀變化要求所導致的結果,府兵制時代,兵 不識將,將不識兵,將領用起兵來非常不習慣,而且府兵換防頻率比較高,往往一批兵員剛訓練好,他們 退伍的時間就到了(有點像我們的消防員制度),所以戰鬥力水平不是很高。換成募兵制以後,有一段時 間戰鬥力爆棚,打得周圍少數民族有點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時候的募兵制還是體現了自己正面作用的,但 是第一個制度加上第二個制度,就有些坑了。
二是地方行政制度 唐朝初年沿用的是隋朝州縣兩級制度 《隋書·地理志上》載
隋“大凡郡一百九十 , 縣一千二百五十五” 。而據《舊唐書·地理志一》 , 唐貞觀十 三年(639)已是“凡州府三百五十八 , 縣一千五百五十一 。至十四年平高昌,又增二州六縣”。
州郡數幾 乎增加了一倍 , 縣數也有了大幅增加。 也就是說,中央當時直接管轄這麼多州和縣,一時之間事情更加的紛雜,太宗時期,派了十三個親信大 臣,比如李靖、楊恭仁等,代表皇帝以各種使節的名義巡幸一些地區 貞觀初 ,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諸州, 水旱則遣使, 有巡察、安撫、存撫等名。 但這僅僅是暫時性的虛設機構,隨著時間的發展,大家覺得這種方式確實挺好用的,到了玄宗朝的時候, 設立各種採風使,巡查使都是經常使用的方法,漸漸的虛的三級制度向實的三級制度轉變。而這種轉變最 為典型的就是在邊疆地區。本來邊疆地區的軍隊只是負責軍事的,可是隨著地方體制的變化,中央政府覺 得,與其把錢收到中央在送到各個邊疆花,太費事了,效率比較低,不如讓軍事將領成為地方長官,採用 靈活的方式自己決定軍費的開銷,還省去了押韻軍費和糧食等物資的成本。這樣做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東北 方向的三個藩鎮,因為這三個藩鎮靠近河北地區,歷來就是中國的產糧大省,人口大省,中央政府的這種 做法,讓該地區的對於中央向心力大大減少了,相比而言,西北地區的藩鎮由於地廣人稀,氣候惡劣,所 以僅僅是對中央的依靠程度降低了。
第一條加上第二條,其實為藩鎮的獨立創造了物質基礎,那些地方的節度使擁有兵權和財政權,而這些東 西中央政府控制不了,完全由自己掌握,想不想聽話只看自己是不是樂意了,那麼為什麼是安祿山呢? 在安祿山之前,中央政府對於邊疆地區人事的運用還是保持了一貫的高水平的,就是“出將入相”,掌管邊疆軍事和地方事務的是文臣,而且是漢族的文臣,他們這些人在地方做節度使,任期結束以後就可以回 中央擔任丞相一類的官職,所以對於中央政府是很支援的,但是宰相李林甫建議,取消這種制度,讓武將 出任節度使,任期結束以後,也不必再到中央來任職,一般是派往別的藩鎮任職,或者是擔任勳官,即地位很高,但是沒有實權。很多人覺得這是李林甫生怕別的文官大臣搶了自己的位子,但是這種看法有些片 面,確實李林甫有這方面的考慮,但是我們還要看到,唐玄宗肯定了這個建議,並且讓其實施了,明其中有更深層的思考,這種思考與李林甫的身份有關係,李林甫是皇族出身,他的先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算是半個帝系,這種人肯定不希望李唐的江山落入別人之手,而“出將入相”這個制度,恰好有推 翻李唐江山的可能,假設一個有野心節度使,在地方任職,趁勢培養自己的勢力,然後任期結束後,返回 中央擔任宰相,他既掌握了地方上的武裝,也掌握了朝廷上的執政權,如果這時候振臂一呼,是很有可能 真的成功的,所以李林甫建議取消這個制度,唐玄宗也同意,並不能單純的理解為政治鬥爭的需要。
這種制度下,很多胡人將領獲得了機會,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是哥舒翰,一個是安祿山。安祿山所在的 河北地區,陳寅恪先生認為當時該地區已經胡化了,認為是“胡化河北”,說這個地方由於世代北方胡族 遷入,胡族及其混血的數量,已經超過漢人了,如果要選擇地方的執政長官的話,一個胡族的優勢,會比 漢族大很多,但是,最新的資料顯示,陳寅恪說的,僅僅是幾個邊疆的藩鎮地區的現象,並不是整個河北 地區,從後來顏真卿兄弟組織的勤王勢力也可以看得出來。 安祿山是河北營州人,是胡化最嚴重的幾個地區之一,其母親是突厥人,父親可能是個白種慄特人,後來 他母親改嫁給一個姓安的,改名叫安祿山,因為從小在這片地區長大,對於這片地區非常瞭解,跟各種不 同民族的人做過生意,會六種語言,由於家境貧寒,所以形成了非常能吃苦,擅於揣摩大人物的心思的性 格,這些都在其後來的崛起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安祿山結識了駐守河北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被其看重,張守珪作戰之前派很多人 去抓幾個敵軍的舌頭,別人總是搞不來,但是安祿山總是次次成功,所以把他升為偏將,後來在作戰中, 安祿山都非常的英勇,所以總是受到張守珪的保舉,九年之後,已經做到了北方三個藩鎮之一的平盧地區 的節度使了 安祿山由於之前獲得了一次前往長安的機會,用他擅於討好人的性格,獲得了唐玄宗的好感,而且以後每 次有唐玄宗的使節來河北視察,安祿山總是好吃好喝,好處給足,所以唐玄宗對他的印象越來越深,所以 官也做得越來越大,成為北方三個地區得節度使,還兼任整個河北地區得采風使,勢力達到了頂點。但是 據後來的研究,唐玄宗之所以將三個藩鎮的節度使通通給了一個人,其實也是現實的需要,這三個地區的 軍事行動總是需要統一的協調,讓一個人兼任,也是提高軍事方面的效率決定的,只不過所託非人罷了, 而且,帶兵打仗是一種能力,指揮作戰又是另一種能力,安祿山在後一個能力方面,表現得十分平庸,擔 任要職以來,不僅沒打過什麼打仗,相反還有還幾次慘敗,但是由於唐玄宗對其十分放心,沒有得到追 究。 安祿山一開始並沒有謀反之心,我們獲得的史料,特別是在“送朝”以後,就很講究胡漢對立,以為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對於安祿山抹黑嚴重,但是當時的唐朝用人是非常開放的,胡族的將領很 多,為國戰死沙場的也多的是,並不能認為,只要是胡族的將領,就會有異心。安祿山有謀反之心,最早 應該是在李林甫死後。
李林甫生前,一直擔任宰相,由於其能力很強,所以對於邊疆的控制也很緊。安祿 山幾次見到李林甫,李林甫提的一些問題,都特別深刻,直指問題的關鍵,所以安祿山特別怕李林甫,每 次見李林甫都都打哆嗦,派去京城請安的人回來如果報告說,李林甫這次很不高興,安祿山都會心驚肉跳 的。但是後來李林甫去世了,唐玄宗不太理正事,掌權的楊國忠能力不行,控制不了安祿山,還和他矛盾 重重,還時常威脅安祿山,加上楊國忠為了獲取軍功,攻打南詔,導致中央兵力損失一半,這才導致安祿 山起了謀反之心,本來是想等唐玄宗死後再謀反的,但是楊國忠逼得太緊,所以提前動手了。 這就是安史之亂的大致的由來 -------- 另外多說一些,其實如果不是唐玄宗和楊國忠等人,在得知安祿山謀反以後的決策過於傻逼,其實安史之 亂也根本不用打八年,一年不到也就得了,當時顏氏兄弟已經發動起來,讓河北大部分地區都反正了,甚 至平盧節度使轄區內的守軍都起來了,李光弼他們的隴西部隊也眼看著要收復河北,沒了基地的安祿山部 隊,只是作困獸之鬥,可惜訊息傳來,潼關失守,然後大部隊趕去勤王,光復的地區也很快重新淪陷,顏 真卿的哥哥顏杲卿也被殺了,叛軍重新擁有軍事物質基地,所以後來斷斷續續又打了八年。。。。。
-
8 # 王朝興替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外重內輕。
節度使的崛起唐朝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何為節度使,《新唐書·百官志四》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
節度使麾下士兵一般都終身從軍,兄弟相繼,父子相承,世代以軍旅為家。因為藩鎮節度使掌握著他們的生殺、賞罰、升降等權利,士兵們對藩鎮節度使的依賴性也極強,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
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
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
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節度使目錄一覽(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統兵二萬四千。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遊牧在北方的突騎施和堅昆。
治所在北庭都護府。伊州、西州,二州境上,統兵二萬。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南北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兩國間的交通。治所在涼州。統兵七萬三千。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四)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靈州,統兵六萬四千七百。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統兵五萬五千。以上兩鎮互相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統兵九萬一千四百。
(七)平盧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治所在營州。統兵三萬七千五百。 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部,主要是對奚、契丹。
(八)隴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統兵七萬五千。
(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統兵三萬九百。 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七五六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經略使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廣州。統兵一萬五千四百。
-
9 # 戲說人生人生如戲
一、安史之亂的原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多個方面,根本原因是唐玄宗的腐敗政治要對安史之亂負直接責任,馬嵬之變中,楊玉環實際上是代唐玄宗受過遭難;主要原因是地兼併嚴重、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
二、安史之亂死了多少人
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754年,戶部奏天下郡321個,縣1538個,鄉16829個,有9069155戶,人口數為52880488;到了764年,戶部奏290多萬戶,人口數1690萬。有人據此認為安史之亂中死了3600萬人。很顯然,這種說法是相當不科學的。
安史之亂從755年的十一月安祿山矯詔起兵一直持續到763年的正月史朝義兵敗自殺,共七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所以,從《資治通鑑》中754年和764年的人口對比確實能說明一些問題,那就是,安史之亂確實造成大唐人口的銳減,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甚至妻離子散。但並不能從中得出戰亂中總共死了多少人。
首先,我們也要考慮出生率,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十年中,被安史之亂波及的地區出生率應該是很低的,成活率也會下降。死亡率大幅度增加,這就導致了人口數量的極速銳減。其次,我們知道,在754年的和平年代,人口數量的調查和記載準確率是很高的,戶籍制度和納稅制度都是完善的。但764年卻不同,安史之亂雖然已經在一年前結束,但戰亂並沒有就此結束,戰後重建並沒有完成,戶籍制度也遭到了破壞。很多人在戰亂中流離失所,給政府統計人口造成了困難,而且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已現雛形,唐廷對這些地區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大唐皇帝的政令能及的地區比戰前少了好多。再一個就是,安史之亂後,戰亂還在繼續,吐蕃在西邊從河隴地區攻進長安,再就是僕固懷恩的反叛。在這些情況下,只能說當時國家掌握的人口數是1690萬,但實際的人口數應該是遠大於這個數的。
第一,安史之亂給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破壞。北方的經濟衰落了,而江淮地區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禍。所以,從此之後,南方經濟的發展日益超過北方,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了。
第二,安史之亂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後,實際上統一的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為政,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
第三,階級壓迫和統治階級的壓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得不舉兵起義,形成唐中葉農民起義的高潮。
第四,安史之亂也使唐王朝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唐王朝從此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3.總而言之,安史之亂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亂後,統一、繁榮、強盛的統治局面成為過去,唐王朝開始走上下坡路。
-
10 # 柳樟筆劍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又一次失衡。這在歷史上是不斷重演的,在古人落後的科技水平下,是很難解決的,就像“打擺子”一樣,隔些年就要來一回。也算是一種歷史規律了,平衡掌握的好,大家相安無事,一旦失衡,就會天下大亂。
上古三代主要採取分封制,其實也有郡縣制在裡面。比如各國的內部,直轄區是委派大夫去管理的。由於交通能力極其有限,把大豆腐分成小豆腐, 分封下去全權管理,是最合理的治理辦法。到了秦朝,一方面看出分封制不好管控的弊端,另一方面道路交通網路發達了,馬的使用也普遍了,具備了實行郡縣制的條件。
但是秦朝15年就滅亡,也說明郡縣制也有極大弊端,某種程度還不如分封制相互牽制,能夠國祚持久。於是漢朝大範圍恢復分封制,可惜用力過猛,尾大不掉,造成了七國之亂,漢武帝吸取教訓,採用推恩的辦法,巧妙地削弱了諸侯王的實力,才讓郡縣制和分封制達到一定的平衡。
但是任何一種平衡都是不穩定的,尤其是掌握這種平衡的中央政權不行的時候,極容易失衡。於是到了西晉,傻子皇帝上臺後,很快又有了八王之亂。這種規律性的歷史震盪,從來就沒有消停過。郡縣制是好控制,但交通不便,效率太低,分封制效率高,但很容易失控。
到了唐朝,國家疆域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這麼廣大的國土,如果完全按郡縣制來管理,實際是不可能的,管理成本極高。於是,到了唐玄宗開元期間,就不得不建立節度使制度,雖然不是分封,其實跟分封也差不多了。《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所記,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跟一個封國的國王差不多了。
如果中央政府控制力強也罷了,但是隨著玄宗老去,懶於朝政,這樣的隱患就會找到爆發的突破口。《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玄宗上嘗對高力士說:“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力士答曰:“邊將擁兵太重,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可見藩鎮將亂,已成為朝廷共識,玄宗不是不清楚,只是力不從心,沒有年輕時的管控力了。
安祿山當時擁兵十八九萬,已經有了造反的實力,所謂忠心是因為實力懸殊,實力相近是很難講什麼忠心的。當時藩鎮不但兵多,而且兵精,比中央軍強多了。後來宋朝就吸取教訓,把禁軍搞得很強,結果邊境打仗又不行了,反正任何制度都有利弊。於是,等時機一成熟,安祿山便藉著與楊國忠的矛盾,乘著百姓對楊家的不滿,起兵造反了!
-
11 # 謀世123
給蠻夷永久居留,導致漢胡混雜,正邪之氣混亂,必遭天譴,而唐太宗想的太簡單,覺得不分華人,外華人,這就為安史之亂埋下隱患危害,直接爆發,
回覆列表
安史之亂的爆發並不是偶然的,只有安祿山、史思明叛亂真是唐玄宗託了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的福,不然又是一次五胡亂華神州陸沉!
安史之亂的爆發表面上看是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而實際上則是因為大唐帝國舊有的軍事體系逐漸崩潰,這是府兵制轉為募兵制的劇烈變革時期,如果唐玄宗能夠勵精圖治,以大唐中央朝廷的強大武力完全能夠安穩度過,然而可惜…
在大唐王朝建立初期征戰天下、無往不勝的府兵制度到了唐玄宗時期幾乎已完全崩潰,大量府兵失去土地變為農奴佃戶甚至大量逃亡,這就使得朝廷無法徵收到足夠的軍隊,因此只能轉而採取募兵制,但是我們都知道募兵制最大的問題就是軍隊容易私人化,誰養活計程車兵,士兵就聽命於誰。
而大唐王朝的問題也不僅僅在於募兵制,也在於逐漸崩潰的財政體系,越來越多的人不交稅,帝國的運轉全靠越來越少的自耕農和小地主階級,使得他們不堪重負。
種種問題造成了大唐的由盛轉衰,猝然哀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