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釔澔哥

    麥子,又稱野生麥、陸生麥。它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繁殖力強的野性特點。原來,麥田長成二層樓,稈子高而細、穗小粒小、成熟時穗脖下彎,極易落粒。這種野麥子在小麥成熟時極易辨別。當下麥田出現的新野麥子,極為狡猾,它像變色龍一樣隱藏在麥田裡,影響麥田產量。

    1. 新野麥子極具隱蔽性。

    它改變了以前野麥子的葉片窄長、莖稈較細、成熟時莖稈高出普通麥子20多公分、穗小粒小、穗彎脖、穗白色等典型症狀,從田間長相看它更接近種植的普通麥子。因此,新野麥子的出現曾被誤認為是品種遺傳性不穩定,產生的分離植株。透過對種子田穗選和株選繁種後發現,這種麥子仍生長在麥田裡,沒有根除。經觀察,它不是從品種中分離出來的植株,而是一種新3陸生的野麥子。

    2. 新野麥子有生長規律。

    從播種至拔節前植株長相與普通麥子極為相似,難以辨認;拔節後,植株葉片顏色轉為淺綠色、葉片寬長且下垂,可以從顏色辨別;挑旗後,植株葉片加深為淺綠色、葉片呈下披狀,比較容易辨認;抽穗後,穗子呈淺綠色,穗子瘦,穗頭略小,在陽光下極易辨認;隨著籽粒灌漿,植株葉片和穗子顏色逐漸接近普通麥子,難以辨認。它的株高僅高出種植品種的一個麥穗(7—8公分),成熟時不像以前野麥子形成“二層樓”那麼明顯,容易被大家忽視。

    3. 新野麥子野生的特點。

    它比種植的麥子成熟早,極具落粒,籽粒灑落田間後種子進入休眠,等秋後田間施肥澆水打破它的休眠期,同播種的普通小麥一起發芽、生長,進入新一輪繁殖期。因為是野生,它的生命力很強,跟種植的普通麥子爭肥爭水爭陽光,不僅影響田間小麥植株的整齊度,而且嚴重影響小麥產量,更為嚴重的是它繁殖快、適應性強、成熟早、極易落粒,如果不及時抓住關鍵環節嚴格去雜,將會迅速增加麥田雜株比例,導致嚴重減產。因此,農民朋友要重視田間拔除新野生麥子植株。

    4. 麥田除草劑對新野生麥子無能為力。

    消除新野麥子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小麥植株拔節至抽穗後這段時期,透過葉片顏色和葉片形狀進行辨認去除。去除時,先認準新野麥子,然後左手握住野麥子穗,右手順莖稈往下找到根,整株拔起,帶到田外集中處理。

    5. 田間去雜 。

    田間去除新野麥子,需要年年去雜才根除。目前,田間去雜正當時,快檢視自己家地裡有沒有。

  • 2 # 小范愛鄉村

    你好,這是不會的,不管是野的還是家的,經過幾個月的時候長大了,這時表示已經結果了,你幫它抽出來它就不會在長了,因為時間也不對了。

  • 3 # 喵眼觀察

    野麥子抽穗時候剪掉,肯定是不會長出新穗兒的。為什麼呢?

    麥子雖然也屬於多分枝的農作物,但是它的分枝主要指的是分孽,僅限於連線根部的那部分。向上漲的時候,每個分枝就只能是單枝了。

    所以提高小麥產量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它的穗種和分孽數。

    所以,麥子抽穗後剪掉頭部,就沒有任何產量了。

  • 4 # 農村王瘦瘦

    不會,這個野麥只治理好了,你旁邊的不治理,來年還會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治野麥的藥,打一年管兩年,我家就是打這這個。

  • 5 # 農村小秒

    不會,但是一定要打治野麥子的藥,不然的話,它的種子很多,落在地裡,來年會有很多野麥子,所以一定要打針對野麥子的藥

  • 6 # 松古茶農

    大家好我是小劉,小麥出穗過早原來也有危害,農民朋友一定要注意了,小麥什麼時間抽穗?怎麼辦?補救措施有哪些?

    一、小麥抽穗期時間

    小麥抽穗期是指全田50%以上麥穗(不包括芒)由葉鞘中露出的1/2時,為抽穗期。一般在4月初,小麥拔節,麥稈生長,稱之為拔節期,拔節之後約2周,孕穗,再1、2周抽穗,再1,2周開花。

    二、小麥抽穗期的管理

    春季乾旱,氣溫變化起伏異常,倒春寒天氣頻繁發生,對旺長麥田的麥苗適度抑制其生長,避免過早拔節而降低抗寒能力。要根據天氣預報,在寒流襲擊之前1~3天進行適時灌水,提高近地面的氣溫,防禦和減輕凍害。灌水防凍以選擇微風或無風天氣效果顯著。

    小麥拔節至抽穗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時期,一般情況下此期耗水量佔全生育期的25%~30%,因此,重點澆好小麥拔節水和孕穗水對其正常抽穗非常重要。如果此時水分供應不足,導致不抽穗、半截穗、大頭穗和啞巴穗等異常抽穗現象發生。

    三、嚴防病蟲害危害

    造成小麥抽穗異常的病蟲害主要有小麥全蝕病、根腐病、紋枯病、赤黴病、麥蚜等。

    1、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檢疫性病害,在小麥根部和莖基部15釐米以下產生黑膏藥狀病斑,輕者造成枯白穗,重者不抽穗或全株死亡。

    2、小麥根腐病

    俗稱死穗病、白穗病,主要為害根部和莖部,造成穎殼、穗軸和小穗梗變色,重者造成不抽穗、小穗枯死、半截穗或啞巴穗等現象。

    3、小麥紋枯病

    又稱立枯病、尖眼點病,屬於土傳性病害,感病麥株因輸導組織受損而枯死,形成枯白穗或不抽穗。

    4、小麥赤黴病

    主要為害穗部,造成穗腐,病菌首先侵染花葯,其次是穎片內側壁,通常1個麥穗的小穗先發病,然後擴充套件到穗軸,進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枯死而不能結實,溼度大時後期病部產生粉紅色膠質黴層。

    5、麥蚜

    四、小麥早出穗補救措施

    對小麥發生乾旱的,建議要及時澆水;針對小麥早出穗,穗期不一致的,建議噴施2次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溶液+蕓薹素內酯混合液,這樣做能促進小麥麥穗發育,避免小麥出現有穗無籽,促進小麥籽粒飽滿,同時能預防乾熱風危害,避免早衰。噴的時候,一桶水可以使用尿素50-60克,磷酸二氫鉀50克左右,蕓薹素小包裝一袋。也可以結合小麥一噴三防進行防治

  • 7 # 一品花鄉

    種地的人提到野麥子,第一反應是搖頭,第二個反應是著急地問我是否有好辦法,當我說沒有便失望的不說話。這些年種植小麥被野麥子已經欺負的筋疲力盡了,有些農村婦女就為了拔除野麥子、就為了捋野麥子籽不讓它落下被溼氣害得成了關節炎,腿疼得不能走路。那麼有沒有好辦法防治呢?

    有人出了個主意:在野麥子抽穗後,在結籽前或者是籽落地前拿剪刀剪了頭,斷了它的活頭,下年就不會再出了。這個辦法其實和我前面說的捋籽兒差不多,目的都是讓它第二年不能長出來。現在有個問題是當年野麥子剪掉穗後還會不會長出新穗來?我們來看野麥子的生長習性,野麥子生命力強,只要是儲存較好的種子,五年之後都可以發芽,在土壤中可以存活3-年;它的繁殖能力、分櫱能力極強,在剪除穗頭時必須是把所有分櫱上面的都剪掉才行,否則就是留下了禍患。如果我們乾淨徹底的把所有分櫱的頭剪了,並且是在籽沒有成熟的情況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野麥子繁殖生長,不用擔心再長出新頭來。不過,我覺得與其剪頭,不如連根拔起的來的快,農村裡面以前就是這樣做的。

    這個季節,我們這裡冬麥剛抽穗,正處於拔草的階段,前期雖然打藥了,但是效果並不好,農民們一早就上地重點拔的就是野麥子。

  • 8 # 中原八零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弄清楚野麥的生長規律。

    野麥,學名燕麥,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小麥的近親因為沒有顏值被劃為在野☹️)秋末隨冬小麥一起出土,小苗淺綠色,莖葉正反面佈滿細密絨毛。春末夏初隨冬小麥起拔節抽穗。籽粒狹小細長,不易脫粒,隨然營養豐富,但食用率極低,在農村常常當作雜草拔除。

    野麥抽穂後不應該用剪的方法,要用除草劑或人工拔除的辦法。因為野麥雖然食用率低,但是它也是禾本科植物,一樣會經過萌芽,分孽,撥節,抽穗,揚花,灌漿,臘熟,乳熟,成熟等環節。野麥因為長期的野外生存,它的生長習性要比食用小麥強很多。比如分孽力。野燕麥在夏初抽穗以後,如果沒有連根拔除,僅僅是剪去了上部的麥穗,用不了幾天它還會長出更多的新穗出來。

    要想徹底殺滅野麥,除了冬前的除草劑,就是夏初抽穗後的人工拔除。至於用剪穂的方法,從我個人來說是不提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里芬和勒夫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