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夢籃球
-
2 # 蘿蔔聊球
如果用太極形容兩人,格里芬就屬於剛的型別,而勒夫則是柔,格里芬的內線能力必定是強的畢竟力量方面佔優勢,所以前期硬無人擋住。而勒夫擅長中長距離投射,當然下盤和預判能力佔優的他抓籃板也有一手。可以說兩人各有千秋
-
3 # 橘皮體育
首先不管比什麼我都會覺得是格里芬,09狀元,爆炸的身體素質,還有一手三分球,拋去傷病不談,我還是會覺得是格里芬,關鍵時刻樂福疲軟已經是事實了,打內戰時不時只是兩三個籃板球,怎麼也說不過去。
-
4 # 一個有趣的90後
這是他們資料對比!
兩個人都是有點容易受傷的屬性,總體出場,樂福多一點,而且樂福在騎士裡還是三當家的角色。處於二當家角色,命中率等分能力都很好互相實力不說!在大舞臺上的表現能力!現在只有樂福做到了,而且表現能力還很不錯!常規賽上格里芬總有接近百分之五十命中率,表現力挺足!個人覺得樂福更全面一點,樂福對於籃板的敏銳性和籃下柔和的手感強於格里芬,加上現在很少進內線,飄在外線投籃,沒有前期那麼強硬,可能也是怕受傷吧。樂福在爆發力和控球方面不如格里芬,一直覺得格里芬心裡有一個控衛的夢,給力芬應該可以增加擋拆,加強策應能力,釋放中距離,適當學一些籃下腳步,可能這樣會打的更有效一些。樂福在詹姆斯身邊確實也是減少了之前的進攻手段,不過樂福在狀態的時候,詹姆斯還是很給球的,和球隊的化學反應也還可以,如果不是傷病纏身,出任首發,打大前鋒,會一定程度上提升騎士的進攻效率,替詹姆斯分擔一點壓力,現在東部的局勢變化也比較大,不過騎士最後應該會回到東部第一或第二,哈哈,,坐等打臉,畢竟人員配置在那,把樂福換成格里芬在騎士估計不如樂福效果好,綜上,覺得樂福更強一點,個人鄙見,歡迎討論。
-
5 # 阿聯球
以現在的競技狀態來說樂福更強一些
1/身體素質:在賽季季後賽之前,格里芬絕對是兩人中的強者,聯盟十佳球常客。在快船三巨頭時期打法更是殘暴,隔扣加索爾、騎扣伊巴卡更是登入年度十佳球,格里芬人氣和資料也來到了生涯巔峰。然而,在上賽季季後賽受傷後這一切都改變了。本賽季無論是資料全面下滑,全部降到生涯最低。
反觀樂福,他一直是地板流、技術流的代表,生涯除了手臂脫臼幾乎沒有什麼大傷。本賽季出勤效率也是很高,資料摺合每36分鐘也是生涯平均水平。
2/技術水平:格里芬是暴力美學的代表,生涯扣籃不計其數,但在一場比賽中,用給你一種得勢不得分的感覺。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在改變打法,增加了自己的三分球和長兩分,但好像轉型沒那麼成功。
樂福從進入聯盟開始就是技術流,經過這幾年的技術打磨,競技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相比較格里芬來說是強者。
-
6 # 而立之年LI
首先看看兩人的資料和榮譽對比
格里芬
職業生涯最高.50分20籃板12助攻4搶斷4蓋帽
職業生涯場均.21.9分9籃板4.5助攻。
主要榮譽.6全明星陣容,3最佳二陣,2最佳三陣,最佳新秀。
格里芬2009年首輪第一順位被快船隊選中,大學時期格里芬展現出色的個人天賦,大學最後一個賽季場均獲得22.7分14.4籃板,進入NBA之後新秀賽季因為傷病賽季報銷,2010-2011賽季格里芬迎來職業生涯首個賽季,格里芬場均獲得22.5分12.1籃板資料,憑藉出色表現進入全明星並且獲得最佳新秀,之後格里芬成長為快船隊內線核心,在快船隊時期能夠幫助球隊多次打入季後賽,唯一遺憾沒有帶領球隊進入總決賽,17-18賽季格里芬被球隊交易到活塞隊,2018-2019賽季格里芬場均獲得24.5分7.5籃板資料並且帶領球隊打入季後賽,29歲的格里芬已經進入職業生涯巔峰期。
樂福
職業生涯最高.51分31籃板10助攻6搶斷4蓋帽
職業生涯場均.18.3分11.3籃板2.3助攻。
主要榮譽.1總冠軍,1籃板王,5全明星陣容,2最佳二陣。
樂福2008年進入NBA聯盟,新秀賽季場均獲得11.1分9.1籃板資料,之後樂福成為一名場均兩雙的內線球員,巔峰期樂福場均能夠獲得26分13.3籃板資料,2014年夏天被交易到騎士隊,來到騎士之後樂福把更多精力放在防守,在騎士隊時期樂福幫助球隊在2015年-2018年連續四個賽季打入總決賽,其中在2016年獲得總冠軍,18-19賽季樂福因為傷病賽季出場22場比賽,場均獲得17分10.9籃板。
要按照戰績等綜合因素來看,樂福是僅次於格林的聯盟第二大前鋒。但是要說誰更強,兩人打法和身體天賦都是各有千秋,勢均力敵!
-
7 # 愛體育的蟲子
綜合來看我覺得格里芬和勒夫兩個人格里芬更強一點。
1身體天賦
格里芬身高208cm,體重113.9 kg,臂展207cm,垂直彈跳81cm,最大彈跳90cm。
勒夫身高203cm,體重113kg,臂展211cm,垂直彈跳74.9cm,最大彈跳88.9cm。
2得分能力和戰術作用
格里芬生涯至今場均21.7分8.8個籃板,4.4次助攻,0.9次搶斷,0.5次蓋帽,三分命中率33%。
格里芬剛進聯盟的時候是以強悍的身體素質而聞名的,那時的格里芬人稱“白魔獸”,能扣籃的他決不會投籃,這時期的格里芬只是快船隊的一個戰術終結者,他需要一個保羅這樣的優秀後衛來給他輸送炮彈。令人驚喜的是來到活塞隊以後,可能是傷病的影響或者思想的轉變,我們看到格里芬的扣籃逐漸減少,中距離和遠投越來越多,助攻越來越多,他逐漸漸由一個單純進攻的終結者轉變成了一個進攻組織者兼終結者,他變的越來越成熟和全面。
勒夫生涯至今場均18.3分,11.3個籃板,2.3次助攻,0.7次搶斷,0.5次蓋帽,三分命中率37% 。勒夫最出名的應該就是他的兩雙和三分球啦,進入聯盟初期他被稱為“資料刷子”,就是因為雖然他資料優秀但我不能給球隊帶來勝利。勒夫作為一個內線球員但是他的對抗能力相對不足,所以導致他只能飄在外線依靠三分球來輸出,這就決定了他只能是一個體系球員,不能作為一個組織者來為球隊開啟局面。
和勒夫相比格里芬在內線對抗和組織進攻,為隊友創造機會方面更加的優秀,勒夫可能在遇到適合自己的體系的球隊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現在的格里芬只要身體健康在任何一支球隊都會是一個不錯的進攻發起者和終結者。所以現在的格里芬比勒夫更強一些。
-
8 # 連鵬籃球
樂福生涯1次總冠軍,1次奧運會冠軍,5次全明星.他是一個球商很高的人,籃板天賦也很好,能背打,能中投,還能三分.在森林狼時曾在一場比賽裡拿到31分31個籃板,創造了狼隊史記錄.而格里芬生涯3次最佳二陣,2次最佳三陣,1次最佳新秀,6次全明星.剛進聯盟時以爆炸的身體素質而聞名,是野獸派大前鋒的代表.後期投籃和運球能力愈加穩定,是個明星級別的前鋒球員.他們是完全不同打法的大前鋒,如果讓我以現在的狀態選我會選擇樂福.
-
9 # 昊仔玩彩
樂福生涯1次總冠軍,1次奧運會冠軍,5次全明星.他是一個球商很高的人,籃板天賦也很好,能背打,能中投,還能三分.在森林狼時曾在一場比賽裡拿到31分31個籃板,創造了狼隊史記錄.而格里芬生涯3次最佳二陣,2次最佳三陣,1次最佳新秀,6次全明星.剛進聯盟時以爆炸的身體素質而聞名,是野獸派大前鋒的代表.後期投籃和運球能力愈加穩定,是個明星級別的前鋒球員.他們是完全不同打法的大前鋒,如果讓我以現在的狀態選我會選擇樂福.
-
10 # 永遠的球星夢
這是NBA兩位優秀大前鋒的比較,個人認為格里芬更強!
布里克•格里芬,外號“給力芬”,1989年3月16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俄克拉荷馬城,司職大前鋒/中鋒,現效力NBA底特律活塞隊。格里芬2009年以選秀狀元身份加入NBA洛杉磯快船隊,2010-11賽季榮膺最佳新秀併入選最佳新秀第一陣容;6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011年全明星扣籃大賽上奪得冠軍;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格里芬身高2米08,體重113.9公斤,臂展207cm,垂直彈跳81cm,最大彈跳90cm,具有超強的身體天賦。格里芬生涯至今場均21.7分8.8個籃板,4.4次助攻,0.9次搶斷,0.5次蓋帽,三分命中率33%。
凱文•樂福,1988年9月7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司職大前鋒/中鋒,現效力於NBA克利夫蘭騎士隊。樂福於2008年透過選秀進入NBA,加入森林狼隊,新秀賽季入選最佳新秀第二陣容,2010-11賽季當選進步最快球員獎,2015-16賽季隨騎士隊奪得NBA總冠軍,5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 樂福於2010年隨美國隊獲土耳其世錦賽冠軍,2012年隨美國隊獲倫敦奧運會男籃冠軍。樂福身高2米03,體重113公斤,臂展211cm,垂直彈跳74.9cm,最大彈跳88.9cm,也具有不錯的身體天賦。樂福生涯至今場均18.3分,11.3個籃板,2.3次助攻,0.7次搶斷,0.5次蓋帽,三分命中率37%。
格里芬在得分助攻等資料上略強於樂福;身體天賦方面要超過樂福;兩人年齡差不多,格里芬年輕一歲;格里芬以狀元身份加入NBA;入選全明星次數,格里芬6次,樂福5次,並且格里芬拿過扣籃大賽冠軍;不過在團隊榮譽上,樂福絕對勝出,獲得過NBA總冠軍。綜上,個人認為格里芬勝出,稍強於樂福。
-
11 # 荊州市小豬
按獲得NBA榮譽來說,勒夫(樂福)在2015~2016賽季隨騎士隊奪得NBA總冠軍,也5次入選全明星陣容,但在奪冠路上幾乎沒有太存在感對於騎士球迷來說;格里芬6次選NBA全明星陣容,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3次二陣,2次三陣);總體來說,勒夫比格里芬多一個總冠軍戒指,但就球迷來說,勒夫球風溫和,身體素質不夠,他優勢在於他多樣化的進攻手段,他能再球場任何地方命中投籃,但移動速度偏慢,所以對於一個4號位來說,確實有點尷尬,也是影響他職業生涯的主要原因。格里芬的身體素質,但領導能力不強,組織能力不行,他身體素質爆棚,但喜歡遊走外線,格里芬的中遠投非常的差勁,這個也是他的缺點之一。兩個都半斤八兩,都沒有完全碾壓對方的優勢。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謝謝各位網友批評指教。
-
12 # 流浪者的號角
格里芬和樂福誰更強這個問題,我很多年前就看到過了。
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媒體們大肆宣揚格里芬和樂福,作為選秀只相差一屆的新秀,身高臂展都是一樣的,他們一個是絕代扣將,一位是超級籃板得分機器,而且都在同一年爆紅。
那個時候的體育新聞,不是今天格里芬今天隔扣了誰,就是明天樂福對陣哪支球隊拿下了雙20,
媒體們都將他們稱作“白魔獸”,並且都把他們和卡爾馬龍作比較——格里芬脾氣和球風都像馬龍,樂福破掉了馬龍的兩雙記錄。
但是當時格里芬並不佔優,因為他的確太明顯了——只會扣籃。
相較樂福,格里芬那個時候給人留下印象的只有他的扣籃,以及命中率一般般的背身單打。進攻手段缺乏,防守稀鬆平常,組織能力幾乎為零。這樣一個傳統型飛天扣將打幾個賽季?飛不動了怎麼辦?再加上新秀賽季便傷停了一整年,大家都不太看好格里芬。
反觀樂福,大家對他的褒獎就要多得多了。
樂福可以算是一個標準的空間型4號位。
在籃板方面,樂福透過堅持不懈的錄影學習和不斷提高的比賽意識,瞭解隊友的投籃傾向和投失球型別。
以森林狼時期為例,樂福就曾說過,他知道隊友們那些球會投丟,比如比斯利投丟的球經常偏向右邊,而米利西奇投丟的球大多是力道不夠砸在籃筐前沿。
一旦得知了籃板的方向,樂福就用他自己偉岸的身體牢牢卡住身後的對手,再加上他那有力的雙腿,將籃板攬進懷裡。
在進攻方面,樂福除了有一手精準的三分之外,背身能力也算是不錯,還能後側步跳投。
那個時候的樂福其實就已經到達巔峰了。
但是大家忘記了一個東西,那就是成長性。
相較來說,樂福的成長性並不高,但是格里芬就不一樣了。
他知道自己問題所在,積極改善。
你們不是說我不會遠投嗎?於是格里芬開發了自己中遠投的能力。
你們不是說我不會組織嗎?於是格里芬拉出來為隊友傳球。
你們不是說我不會防守嗎?於是在需要防守對方的優秀鋒線球員時,格里芬主動請纓。
就這樣,格里芬從一個絕代扣將成長為一個全能型巨星。
同時球隊的操作也是不同的。
在經歷了多年擺爛之後,快船交易來了保羅,迅速變成了季後賽級別的球隊。加上其他球員的成長,在西部這個強手如雲的地方,快船也能佔據一席之地。
反觀樂福所在森林狼,雖然同樣擺爛多年,但是完全沒有整合球隊實力的能力,用高順位選下來的球員不是不實用,就是留不住。
看著西海岸那邊熱熱鬧鬧打著季後賽,自己這苦寒之地早早休息。忍無可忍的樂福,申請了交易。
幾年後,隨著保羅的離開,格里芬也被交易到了活塞。
但在這裡,雷吉傑克遜並不算一個合格的組織者,格里芬也遭遇了他最大的敵人——傷病。
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受過這麼多次傷病,格里芬的內線統治力持續下降。現在,他已經不是那個飛天遁地的全能巨星,而且他的進取心也在慢慢消失,想就這樣過一輩子。
同樣,樂福傷病也很嚴重,雖然跟著詹姆斯混到了一次總冠軍。
但是自詹姆斯離開之後,他的傷病也開始不斷增多,沒有一個賽季達到平均出勤率的。
現在的樂福也屬於混吃養老的階段。
總的來說,如果在不受傷的情況下,格里芬更強,但是樂福的下限更高。
畢竟一個空間型四號位,安安心心投籃搶板,日子可以過得很安穩。
但是你要讓他當球隊老大,太難為他了吧。
-
13 # 吃芒果的菠蘿
在NBA這個聯盟,相較於防守,大多球隊還是更加崇尚進攻,但就我個人而言,球員的個人防守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甚至在關鍵時刻,一個防守好的球員往往會給球隊帶來更大的幫助,所以就從防守和進攻兩個方面進行對比。
先說進攻吧,雖然格里芬剛來聯盟時,各種上天入地,隔扣大個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空接之城當然不是隨便說說的,但是現在格里芬可是大不如前了,早期的暴力美學也讓他承受了傷病的侵襲,爆發力自然不必說,連扣籃在現在也是很少看到了,其實在快船時代的末期,他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開發自己的投籃技術,中投和三分技術也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減少自己的扣籃得分,變相的保護自己的身體,這種做法是明智的,畢竟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有這麼出色的身體狀態,而在被交易到活塞之後,本以為和德拉蒙德能夠統治內線,沒想到傷病再次擊垮了他,這個賽季活塞重建交易了德拉蒙德,而格里芬只能被傷病折磨,就算迴歸後,各項資料已經有了肉眼可見的下滑,他不在是那個能飛躍汽車的超人了。
而勒夫呢,與格里芬不同,成名就是因為自己的一手遠投能力和出色的籃板意識,人送外號“兩雙王”,每個夜晚得分籃板都有不錯的資料,缺點嘛就是內線統治力不強,白人內線靠的就是技術,當初在騎士輔佐詹姆斯時,資料也有一定的下滑,參考之前熱火隊隊友波什,大個子犧牲自己的出手導致自己得分資料下滑很正常,畢竟是和詹姆斯做隊友何況身邊還有一個歐文,那麼勒夫只能更多在外線投投籃,幫自己的隊友拉開空間,而且很少自己殺到內線,雖然他本來就不怎麼靠身體,偶爾來個小拋投。
至於防守嘛,兩人都不是以防守見長,格里芬出名的小短手,至於手短在防守中如何吃虧,我想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打過球的肯定都知道,一寸長一寸強,手短在蓋帽和搶斷上面都有天然的劣勢,或者大家換個思路,看看如今聯盟中的萊昂納德就知道,那雙大長手是多少後衛的夢魘。而勒夫,一位靠技術吃飯的白人運動員,核心力量肯定是不能和那些傳統黑人內線相提並論,身體素質不夠強硬,而且防守意識不是很強,但是態度還是可以的。
由此可見,這兩人的進攻手段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防守基本是半斤八兩,我不行你也不怎麼樣。如果你問的是兩人巔峰時誰更厲害,那還不好說,但是放到現在,各個球隊崇尚三分,快速進攻的打法。那肯定是勒夫了,畢竟打法受年齡增長影響不大,而且自身還有出色的籃板意識,以及在這個時代裡,少有的底線長傳意識,幫助隊友快速得分。長得還帥,買他不虧的。
以上。
-
14 # 杜哥聊球
格里芬身體天賦極高,爆發力炸裂,曾經快船復興的希望。
樂福森林狼時期的球隊核心,兩雙機器也絕非浪得虛名。
兩個人孰強孰弱,接下來發表自己的看法:格里芬和樂福同為大前鋒,兩個人的打法和改變軌跡既相同又不同。生涯初期兩個人的進攻方式都是偏向籃下。但是攻框的方式不同,格里芬憑藉著他的身體天賦及驚人的彈跳力,雖然臂展短了點,幾乎每個球都想以扣籃的方式完成終結。樂福生涯初期也是偏向籃下,但是和格里芬相反的是樂福屬於技術流,大多數依靠籃下腳步,技巧完成攻框。由於小球時代的來臨,兩個人又都往外線轉型。其實樂福不算是轉型,樂福外線命中率一直都不錯,只是後來增加了外線出手。
生涯初期格里芬09年第一輪第一順位被快船選中,開啟NBA職業生涯。被快船看作復興的希望。可不幸的是格里芬第一個賽季就因為傷病報銷,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他。10-11賽季復出就是首發,並且打滿82場,場均22.5分12.1籃板,表現相當搶眼。扣籃扣的眼花繚亂,我們記住了一個短胳膊又能扣的格里芬。這裡要說的一點是整個賽季格里芬三分場均出手0.3次。11-12賽季,克里斯-保羅的到來更是讓格里芬如魚得水。外線有這樣的傳控大師在,格里芬在內線混的風生水起。由於格里芬勁爆的身體,爆發力強,經常上演精彩暴扣,讓他迷失了自己。沒有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術,過度的消耗了自己的身體。
樂福比格里芬早進入加盟一年,08年第一輪第五順位被灰熊選中隨後交易到森林狼。樂福並不像格里芬那樣進入聯盟就打首發,樂福前兩個賽季大部分時間都是替補,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樂福的發揮。在艾爾-傑弗森受傷後,樂福抓住了機會,打了37場首發。09-10賽季,艾爾-傑弗森復出,但是表現大副下降,而樂福表現越來越好。賽季結束森林狼沒有續約艾爾-傑弗森,鞏固了樂福的地位,樂福正式坐上首發位置。樂福前兩個賽季雖然沒有完全首發,但是表現也是不錯的,第一個賽季場均11.1分9.1籃板,三分出手場均0.2,第二個賽季場均14分11籃板,三分場均出手1.8。(兩個賽季只打了59場首發)
格里芬前兩個賽季的表現表面上看比樂福亮眼,其實不然,格里芬兩個賽季都是首發,且上場時間場均在35分鐘以上。樂福兩個賽季首發59場,上場時間場均最高的就是第二個賽季28.6分鐘。這樣看出樂福並不格里芬差。樂福除了身體天賦沒有格里芬炸裂以外,表現不輸格里芬。
主動改變和被動改變的差距生涯的前兩個賽季格里芬和樂福都比較注重內線,外線出手很少。樂福兩個賽季三分總共出手125次,格里芬更是少的可憐,只有40次。
樂福做為一個白人內線,內線對抗激烈,樂福開始曾加自己的外線出手,嘗試更多進攻手段。樂福第三個賽季共出手三分211次,比前兩個賽季的總和還有多,並且命中率41.1%。接下來的賽季樂福每個賽季三分出手沒有低於260次的,命中率保持在35%以上(傷病賽季除外)。樂福成長成一個空間型大前鋒。
格里芬一直沒有嘗試改變,生涯前6個賽季每個賽季三分出手都沒有超過50次。身體天賦出色,再加上克里斯-保羅到來,使快船隊的成績突飛猛進,也許是格里芬忘記提升自己的原因吧。由於前期過於依賴身體打球,讓他的能量逐漸消耗殆盡。隨後,也許是格里芬意識到了這一點或是幡然醒悟,開始逐漸減少內線出手比重,增加了一些外線出手,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命中率在33%左右。身體的過度消耗,也沒有過早的系統訓練外線投籃讓他的外線命中率始終提不上去,始終沒有完成轉變。其實現在不是轉變的問題了,由於近一次的膝傷,格里芬強行打封閉打比賽,造成的後果不敢想象,雖然最近格里芬說已經痊癒,但是以後的狀態也令人擔憂。因為本賽季格里芬的18場比賽表現相當糟糕。
樂福即便在勒布朗-詹姆斯身邊打球的時候,也場均接近兩雙的表現,你要知道那時候樂福是球隊的第三、四得分點依然有場均接近兩雙的表現實屬不易。樂福被球迷們稱為資料刷子,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球隊戰績不好所影響的,樂福的個人表現還是值得認可的,只是在森林狼沒有好的幫手。
格里芬縱使天賦異稟,不細細打磨技術,靠身體吃飯,只會影響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長度。
樂福成長為很好的空間型大前鋒,才和勒布朗-詹姆斯完美結合,贏得總冠軍。而格里芬至今還沒有嚐到總決賽的味道。
我們直觀的單純看格里芬和樂福,不考慮任何因素,都會覺得格里芬更強。但是經過比較和分析,我的答案是樂福強。
-
15 # 非著名網噴李大爺
這個當年不就存在爭議嗎,NBA眾多名宿和記者以及觀眾都有評論“誰是現役最強大前,格里芬還是樂福”…他們兩個永遠沒有定論,圍觀者肯定是站成兩個隊,我騎牆:一對一我站格里芬,畢竟在扣將之外現在開發了中遠投和運球及助攻等技能包;比榮譽和成就我站樂福;比資料五五開,畢竟在球隊各有各的作用現在都沒有無限開火權;要建隊的話五五均,看怎樣選擇其他隊友,但是我絕對不會讓這兩個做球隊老大,充其量二當家。
-
16 # 愛籃球有技巧
88年出色的格里芬與89年出生的樂福是同時代球員,不同的是狀元郎身份格里芬起點更高,職業生涯至今從未打過替補,而樂福08年5號秀直到新秀第三個賽季才穩坐首發陣容。格里芬和樂福是現役球員中打得出名堂的大前鋒,將他們二位放在一起非常有可比性,至於格里芬和樂福誰更強?山哥的答案是狀元郎格里芬。
身體條件對比都稱不上出色狀元郎格里芬身高2.08米,裸足身高其實才2.04米,臂展2.09米,原地摸高2.67米。臂展2.09米,還沒有哈登2.10米臂展出色,原地摸高哈登2.63米也僅比格里芬少了0.04米而已。其身體條件又是大前鋒位置,可以說格里芬身體天賦完全算不上出色,甚至是有點糟糕。不過格里芬體重114公斤,連續臥推185榜槓鈴22次,其核心力量非常出色,包括他驚人的爆發力和彈跳高度,也正是格里芬力量、爆發力以及彈跳能力彌補了他身高和臂展的不足。
樂福身高2.08米,其裸足身高2.03米,臂展2.11米也稱不上出色,與他合作的詹姆斯臂展也有2.14米。樂福在森林狼時期體重達到120公斤左右,而加盟騎士減重到108公斤,其噸位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再者樂福本身力量、爆發力以及彈跳能力都一般,哪怕是減重後的樂福也很難看到他飛天遁地,他更像地板流打法。樂福投射能力和噸位籃下卡位搶籃板能力彌補了身高和臂展不足。
不難發現,單從身體條件對比,格里芬和樂福都稱不上出色,在大前鋒球員中處於劣勢。
格里芬和樂福打球風格完全不同的大前鋒年齡相仿身形相似又同為大前鋒的格里芬和樂福,他們的打球風格差別還是蠻大的。
格里芬並非單靠身體吃飯的球員格里芬力量、爆發力和彈跳能力更出色,內線衝擊力更強。特別是剛加入聯盟前四個賽季(10-14賽季),非常喜歡利用身體力量優勢強吃對手,前四個賽季籃下出手佔比高達40%以上。新秀合同有兩個賽季單賽季扣籃次數超過200次,格里芬內線打法非常強硬,暴力扣籃侵略性和觀賞性十足,全明星賽扣籃大賽上,格里芬飛躍汽車雙手扣籃驚起四座,完全可以證明他爆發力和彈跳力是多麼的恐怖。
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格里芬也知道想要在NBA聯盟擁有更長統治力能力,必須改變利用身體優勢打法,他開始開發投射能力。15-17三個賽季格里芬增加中遠距離投籃佔比,15-16賽季他遠距離非三分出手甚至達到45.8%,籃下出手佔比降低三成以下29%,格里芬遠距離非三分投籃命中率巔峰時期達到40%以上。
17-20三個賽季格里芬更是開發出三分投射能力,場均三分出手從0.2次增加到場均6.6次,且命中率可以保持在34%,19-20賽季季後賽三分命中率甚至達到46.2%,並且他場均出手6.5次,可見格里芬改變打法的同時,是能夠感受到他一直在努力。
樂福並非單靠三分投射吃飯的球員樂福職業生涯至今場均三分命中率37%,比大多數後衛球員都更出色,森林狼時期樂福三分場均出手最高賽季達到6.6次,命中率37.6%,可見樂福三分投射能力確實厲害。除了三分他中遠距離投籃命中率幾乎達到40%,完全可以證明樂福是一位擅長投射的球員。
但是樂福除了三分投射,他籃下進攻也是具備一些手段的。樂福籃下進攻方式有三種,第一是背身推進到籃下直接攻擊籃筐,第二背身單打獲得投籃機會直接投射;第三是樂福森林狼時期可以貢獻場均3.6次前場籃板,二次進攻得分也佔據了一定比例。
樂福加盟騎士聯手詹姆斯和歐文,成為球隊三當家,其實需要樂福做的工作是三分和保護籃板,可是樂福作為球隊主力大前鋒,貌似被質疑點比較多,打球偏軟,侵略性不足,玻璃屬性等。都知道樂福具備三分能力,其實樂福在森林狼時期籃下進攻佔比36%,當時樂福體重達到120公斤,具備身體對抗能力,他利用體重可以很好的卡住位獲得更好的進攻和保護籃板機會,樂福巔峰時期場均可以摘下15.2籃板,並獲得籃板王。
可是他加盟騎士後為了增加機動性和靈活性,樂福減重到108公斤,導致樂福對抗能力減弱,無論防守和持球背身進攻中都比較吃虧。籃下出手佔比從森林狼時期36%一度跌至到11%,樂福在騎士隊的作用拉開比賽空間,三分投射是他第一選擇進攻手段,更靠外進攻區域的樂福,即便如此還能場均送出10次左右籃板,樂福卡位搶籃板意識還是非常出色的,但是樂福前場籃板從森林狼時期場均3.6次降低到1.8次。
小結:格里芬已經從內線扣將逐漸成為具備投射能力空間型大前鋒,樂福除了出色的三分能力,他曾經也是具備籃下攻擊力。他們二位目前都是具備能內能外,非常適合現代籃球打法的大前鋒球員。當然,論投射能力樂福在格里芬之上。
得分能力格里芬並不比樂福差,且比樂福能打硬仗樂福森林狼時期兩個賽季場均得分都達到26分以上,而格里芬單賽季最高得分24.5分,也就是18-19賽季。樂福森林狼時期成為加內特之後新的狼王,擁有球隊絕對第一地位,球隊戰術都是以他為中心打造的,樂福場均得分比格里芬高也就很正常了。但是山哥認為格里芬得分能力並不比樂福差。
格里芬生涯第二個賽季便聯手保羅與小喬丹組成三巨頭,保羅雖然不是以得分為先的控衛球員,但保羅手裡的球權是球隊第一位,而格里芬球權在球隊屬於第二位,也就是格里芬巔峰期有保羅和小喬丹稀釋了他得分資料。
另外,格里芬是一位無私的球員,他加入活塞後18-19賽季是球隊第一選擇,即便如此,格里芬場均只有17.9次出手而已,比他在快船三巨頭時期場均16.3次出手並沒有高太多,是因為格里芬場均送出5.4次助攻,不僅反映了他無私,更展現了他傳球能力,格里芬職業生涯場均4.4次助攻是他助攻能力最好的證明。所以,巔峰時期格里芬得分能力一點也不比巔峰樂福得分能力差。
樂福職業生涯打過4次季後賽,奪得一次冠軍,季後賽資料場均15.3分9.7籃板1.8助攻,投籃命中率40.3%,三分命中率40.4%,三分表現非常不錯,受益於詹姆斯和歐文持球進攻牽制力。即便是樂福騎士時期是球隊第三選擇,可他季後賽場均得分依舊不如在騎士隊常規賽場均17.2分10.1籃板2.2籃板的資料。
格里芬季後賽場均21.2分8.5籃板4助攻,與他常規賽場均21.7分8.8籃板4.4助攻表現差別並不是很大。樂福雖然具備背身持球單打能力,可是他的爆發力和力量與格里芬還是有一定差距,格里芬籃下命中率71.7%,近距離兩分命中率42.2%,均比樂福籃下命中率59.6%,近距離兩分命中率39.6%更好。如果不是格里芬在快船時期季後賽多次受傷報銷,他起碼會殺入西決。
格里芬和樂福防守能力都不算太好,但被質疑最大的防守沒有差到不可接受樂福防守被吐槽的最多,是因為他身在奪冠的騎士隊,容不得更多的瑕疵,實際上格里芬防守能力也並沒有比樂福好太多,樂福職業生涯防守效率107,格里芬職業生涯防守效率106,他們二位防守實力都算一般水準。
樂福在森林狼時期防守效率有幾個賽季是接近100的,要知道當時森林狼整體防守實力遠不如樂福身在的騎士三巨頭時期,反而樂福在騎士三巨頭時期防守效率更差,足以說明他減重後對他的影響蠻大的。畢竟樂福防守時,是球隊第二中鋒存在。
格里芬防守實力其實是可以更好的,他最近兩三個賽季膝傷,對他的移動速度和爆發力影響比較大,拖累了他防守輸出能力。
樂福沒有單獨帶隊能力已證實,格里芬帶隊能力還有待驗證樂福無論在森林狼做球隊老大可以打出漂亮的個人資料,可球隊戰績一塌糊塗從未在他帶領下殺入季後賽。詹姆斯離開後的騎士隊,樂福直接被球隊棄用,這些都可以證明樂福不是一位合格的領袖,他沒有帶領球隊的能力。
格里芬加入活塞後,算是脫離保羅成為球隊老大,18-19賽季帶來活塞殺入季後賽,可惜因為膝傷缺戰被76人狂虐,格里芬打封閉針火線復出救火,格里芬出戰後提升球隊戰鬥力效果肉眼可見,可惜雙拳難敵四手結果還是被76淘汰。格里芬不僅是一位求勝慾望非常強的球員,更是願意將球隊扛在肩上的球員。格里芬具備領袖的潛質,可惜傷病恐怕成為制約格里芬證明自己帶隊能力重要因素。
格里芬和樂福玻璃屬性限制了他們更高成就格里芬新秀賽季因傷缺席了整個賽季,13-14賽季後再也沒有登場超過80場比賽的賽季,新秀合同賽季暴力打法透支了他的身體,導致後期傷病不斷,多次季後賽因傷報銷,相信是格里芬內心最大的陰影。
樂福同樣也是一位飽受傷病影響的球員,12-13賽季就因為傷賽季報銷只打了18場比賽,近四年更是傷病不斷,單賽季登場沒有超過70場。不得不說,格里芬和樂福身體確實有點玻璃屬性,傷病是他們未來最大的對手。好在樂福還在騎士奪得一次冠軍,職業生涯並沒有太大遺憾,而格里芬至今最高榮譽就是最佳新秀。
結論:樂福和格里芬都是非常敬業,不斷努力工作的球員。樂福投射能力更精湛且不缺內線進攻能力,格里芬暴力扣籃,逐漸開發出中遠距離投射能力,三分能力也有不俗表現,得分能力更好的格里芬更能打硬仗。防守能力格里芬略好於樂福,但樂福防守能力並沒有差到球隊不可接受的地步。樂福職業生涯至今已經證明他沒有帶隊能力,格里芬具備帶隊能力潛質,恐怕因為傷病很難有證明的機會,傷病也將是格里芬和樂福未來最大的對手。所以,格里芬和樂福綜合能力對比,格里芬更強。
回覆列表
進攻上:布雷克·格里芬擁有極其變態的身體素質,是最容易接近禁區的猛獸,力量足以吃掉大部分對手,重心偏矮有助於不丟球,且能很快到轉身啟動,3英尺以內的投籃命中率極高,扣籃威猛。格里芬的極具殺傷力的打法還讓他頻繁的走上罰球線,罰球命令率逐年穩步提高。格里芬的跳投在持續進步,對手不敢肆意放空他。格里芬速度很快,經常參與快攻。職業生涯早期,格里芬經常在左側接近底角位置背身單打,後來更多在高位面筐進攻。格里芬可以在肘部區域跳投,而且因為他的控球能力出色,格里芬可從高位發動面筐進攻,或傳給機會更佳的隊友。
不過格里芬的左手運用不夠靈活,在球場左側和右側使用背身單打時效果差距很大。在背身單打時喜歡用肩膀製造空間,揹筐時會直接起跳後再在空中轉體找籃筐,身體嚴重扭曲後影響了投籃質量。由於身高只有2.08米,臂展偏短,高大的防守人幾乎可以完全遮住他的投籃視野。
防守:格里芬在防守端有速度、有力量,可以一對一防守,應付擋拆防守問題也不大。不過格里芬不是好的協防者,臂展不夠長,限制了他的封蓋能力。
得分:
凱文·樂福擅長接球就投,出手速度和後衛一樣快,還經常在外線投後撤步三分,他的三分球完全是後天開發出來的,樂福缺少德克·諾維茨基或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那樣靈活的持球技術,使得他更少的投中距離。和許多投射型內線不同的是,樂福早期也經常在內線活動(因為射程不夠),但由於身高只有2米08,彈跳也不好,缺乏空中作業能力(很少扣籃),導致籃下終結效率很低。樂福在禁區雖然缺少制空能力,但他很強壯,會在低位背身吃對手,喜歡用拋投,而且能頻繁造對手犯規而罰球。
籃板:籃板是樂福最強勢的優點,新秀賽季的進攻籃板率就冠絕聯盟,而防守籃板率則一直很棒。
助攻:樂福是聯盟最好的快攻一傳手,摘到籃板後轉身就能送出跨全場的助攻,他不僅擅長後場發動快攻,陣地戰也是一把傳球好手,可以在高位策應。
防守:受身體天賦所限,樂福很難勝任保護籃筐工作,他速度有點慢,防守突破會很麻煩,也缺少追蓋的能力。但如果對手想在低位強吃樂福也不容易,因為樂福很強壯,下盤力量驚人,且不懼怕對抗,他是聯盟防守低位最好的球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