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
2 # 明貞
男女之事是一種控制奴役,這是我多年未見一老朋友最近相聚說的一句話!我不否認愛情,但在地球生態即能量場紊亂負能狀況下,男歡女愛被異化扭曲了!孔子及其弟子很偉大,但人類現在有更真的宇宙知識生命真相,何必糾結於孔子之言行?
進入二十一世紀,是人類徹底覺醒的世紀,孔子等人的理想將被今人實現,世界大同,日子近了!
-
3 # BJ黃金海岸
子路不高興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孔子以德性育人,名揚四海,而南子作為婦人名聲不好,孔子是子路的老師,子路向老師學習,當然不希望老師結交品行不好的人而辱了老師的名聲 。如果那樣,子路作為學生臉上也無光。孔子對子路的不悅不認可也是對的,因為南子雖然名聲不好,並沒有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達不到不可交往的界限。透過這件事,我們充分感受到孔子作為一個大教育家的偉大,人立於世,要真正分清界限,真正融入社會,而不是對有點瑕疵的人就敬而遠之,把自己塑造成一塊無瑕的玉,那樣即使是聖人也脫離社會和現實生活了,算不上真正的聖人!
-
4 # 叢中笑6603
友友飯後茶餘亦喜歡點佚文俗事乎,子路說南子之事,版本很多,說到底,就是子路愛護老師和老師的名聲,希望他非禮勿視也。
從敎育的角度去理解,就是規勸後人不要好色而丟掉自已的名聲。
現代社會其實男女關係,很多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為官的,經商的,有點社會地位的,一般都與女色有關聯,說穿了,名聲都是假的,用來遮醜的,而玩弄女性才是實在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古代南子不一定是淫婦,只是利用權位,為自已增加樂趣罷了。
-
5 # 曹宗國
子路對孔子見南子不悅,顯然是他認為孔子有喜歡美色,他認為這是失德的。其實,子路是對孔子的“德”的觀念有誤解。因為在孔子看來,食色性也,喜歡美色是人的本性,而且他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也就是說喜歡美色並不失德。子路對孔子的思想不能正確理解,把喜歡美色看著道德有問題,認為孔子的德行有問題,孔子當然大為惱火,急得賭咒發誓說“天厭之,天厭之!”
這件事對今天的道德教育是很有啟發的,不能把現代的道德觀念和封建意識,非人性的觀念混為一談。
-
6 # 泡筱沫
原句意思是:孔子會見了風流大美人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夫子發誓說:“若我有歪心,就讓老天厭棄我吧!就讓老天厭棄我吧!”
南子是一個美女,當時把持政權,但名聲很不好。夫子是一個令人敬慕,講仁義道德的老師,在當時那個年代,男女見面中間還要隔著簾子,子路不高興應當是出於對老師的名聲愛護。
而孔子見南子,是有他政治上考慮的,這些事又 無法一一與子路講清。而孔子也是率真的,發現這種事說也說不清楚,就只好發誓了,這樣才能迅速切斷子路的雜念。
至於後面的教育意義,告訴我們人情世故要通達,凡事問心無愧,別人背後怎麼說都不重要,只問自己,要講道理,只要內心無所畏懼,旁人怎麼說不要管他。
-
7 # 王志毅
因為南子的名聲, 使孔大聖人蒙受不白之冤,關於這個傳聞是一些以己之腹度他人知心的人膳意測測出來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何況孔大聖人乎?
-
8 # 孤燈點文化
這個問題,建議題主可以參考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個人認為他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才比較準確,我們所知道的通用的解釋確實是有點行不通的。
南懷瑾認為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後面的“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他認為孔子就見了南子這事不可能像個小孩子偷了嘴怕家長打一樣,孔子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我所否定不能接受的,是違背了天道,被天道厭棄的人。”
而南子其實除了“色而淫”,名聲不好,本身並無什麼罪大惡極之處,大家之所以厭惡她無非是因為她名聲太壞。孔子見了南子更加覺得上天賜予了南子那樣的美貌,卻沒有對應的道德相配,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在這事之後他又跟著說了句:“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以此批評衛靈公。
所以,孔子不是像個小孩子那樣賭誓,讓子路他們相信他與南子什麼都沒發生,而是在教育子路他們,不要人云亦云,應該學會判斷哪種人是真的不能交往的,就是“天厭之”這類違背了天道的人。
孔子是最講“禮”的人,自然明白交際的禮儀,怎麼可能見了南子後像個孩子一樣否定自己的行為,那樣完全說不通的。
-
9 # 煩得很21
子路作為孔子的學生,對老師去"見南子,為何不悅"這個提問,試答如下。
我分析主要原因南子是女性,而且是名聲不好,非常有爭議的女性。因為2000年多前的春秋戰國時代,雖已經提出仁義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但畢竟還是儒家的啟蒙階段,應該還是男權至上,婦女地位低下,所以對女性帶有一定的偏見和歧視。
據傳南子貌美如花,是位絕代佳麗,又貴為國君夫人,並且有一定的政治謀略和政治權利,有協助國君治國理政的能力。孔子見南子的主要目的,是透過這樣一位權高位重的女性,將自己的思想理念傳播得更廣泛更深入,影響更大。但南子私生活糜爛,聲名狼藉。而在學生心目中德高望重,並且也是高齡的老師,執意去見這樣的一位女性,學生認為會影響老師的聲譽,所以引起學生的不滿和對老師的信任產生了動搖。
透過子見南子這件事,說明一個人要堅守自已心中的信念道義是不容易的,有時只能自個苦苦支撐,倍感無助,因為得不到它人的理解。
孔子雖是聖賢,亦是如此。
(注:圖源於網路)
-
10 # 王營評教育
本章記載的是子路對“孔子見南子”這件事情的看法。南子,宋國人,衛靈公的夫人,生得十分俏麗,風情萬種,據說曾先後跟幾個人通姦,名聲很不好。《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在衛國時,南子派人對孔子說:“天下的君子凡看得起我們衛國,並且想和我老公做兄弟的,就一定要來見我,我現在願意見你。”孔子辭謝那個使者後,思量再三,還是去見了南子。很顯然,這件事有違孔子所倡導的禮制,也違背了孔子反對女子參政的主張。回來後,子路心中很不高興,質問孔子,孔子指天發誓說:“如果我做了什麼不正當的事,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
孔子去見南子,雖然逾禮,但確屬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當時他正在衛國講學,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見不行,他怕子路把事情想歪,所以指天發誓。
本章人物描寫鮮活生動,雖然沒有寫子路怎樣質問孔子,但一句“子路不說”,使我們好象看到了子路對老師責備的神情,顯示了子路敢愛敢恨的性格。最妙的是“夫子矢之曰”,將夫子邊指天、邊發誓的神態刻畫的活靈活現。
透過本章,我們看到,孔子並非如道學家們所描繪的那樣,整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脾氣,也有缺點,《論語》中記載他雖然“即之也溫”,但也常常罵學生,而且還喜歡背後偷偷地罵,如“小人哉,樊須也”;他還經常愛和學生開各種小玩笑,和正常人一樣,他也喜歡漂亮女人,所以“子見南子”,雖然如他所言,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但也確如他所說的那樣:“好德如好色”。
更為可貴的是,透過本章,使我們感受到孔子師徒間討論問題的那種輕鬆、自由,無拘無束的氣氛,學生可以批評老師,老師可以進行自我辯解,絲毫也聞不出一點“師道尊嚴”的味道。西人亞里斯多德有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亞里士多德從17歲開始入師門,跟隨柏拉圖達20年之久,他對老師是很崇敬的,師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亞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堅決地批評老師的錯誤和缺點,在哲學思想的內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圖存在著嚴重的分歧。於是有些人就指責他背叛了老師,亞里士多德對此回敬了上面這句話。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日常教學中,作為一名老師,無論做學問,還是做人做事,都不可自以為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寬鬆、自由的教學環境;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要重視並發展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同時,老師也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在某些問題上,要多聽聽學生的意見,要從講臺上走下來真心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從而真正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
11 # 環評紅樓
我覺得子路這個態度很正常,但也很遺憾。
子路非常正直豪爽,和《水滸傳》魯提轄有一拼。孔子曾誇他,“片言可以折獄者,豈由也與?子路無宿諾。”就是說,子路對人講誠信,當天答應的事情當日做,不會拖到第二天的。
所以說,當孔子去會晤衛靈公的漂亮媳婦南子小姐的時候,子路是不高興的。正直的人大部分有個共同特點,所有的事情都寫在臉上。因為這個南子名聲不好,除了老公之外,還有小白臉。
孔子為啥去見南子呢?圖她的美色嗎?顯然不是。孔子的本意是想透過這個女人吹吹枕邊風,來搞好和他丈夫的關係,以便在衛國施展理想抱負。這個衛靈公確實不咋地,他很清楚自己的老婆和別人勾搭,人家不以為然,整天拿著這個南美女當個寶,以至於他死後衛國大亂。
看到子路那副熊樣,孔子委屈的不得了。用手指著天對老天發誓說,我要是有一點歪心眼子,天打五雷轟!孔子也挺有意思,至於這樣嗎?你仔細讀讀《論語》,孔子確實挺好玩的。
為啥又說遺憾呢?因為子路對老師還沒有真正不瞭解啊!作為孔子的貼身保鏢,每天24小時相守,這點誤會是不應該有的。孔子55歲率領團隊,開始周遊列國14年,68歲才回到魯國,換作任何人都是做不到的。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做支撐,就是在外過一天就受不了了。疫情期間,大人小孩在家都快憋瘋了,就這點小事來說,咱們能和人家比嗎?差遠了夥計。
-
12 # 華盛盾
英雄難過美人關。孔子也是人,而且是當時的名人。周遊到衛國,衛國國君衛靈公的老婆衛夫人南子要見孔子。一國之母要見一個文化名人為什麼人們大驚小怪呢。
原來南子名聲不好。有淫名,跟潘金蓮差不多 ,天下皆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孔子在人家衛國的地盤上。國母要見你。不可能出宮廷,拋頭露面來降尊屈駕跑到驛館去見孔子吧?這與禮節不符。再說南子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出宮。名人遇到權貴哪有不摧眉折腰的。所以南子派人來傳喚孔子。孔子也推辭了二三此,一是考慮到南子的名聲不佳相見肯定會惹一身騷。二是要矜持一下,畢竟自己也是名人又是文化名人。就像古代帝王即皇帝位,總要推辭幾番,雖然心裡早就想一夜就變成皇帝,但也要壓住心裡的慾念。孔子內心深處估計是想見南子的。哪個男人不想在風騷的女人哪裡分杯羹。但孔子不可能不可能召之即來。那樣太輕薄了。也有辱斯文。怎麼樣也要假正經一下做給弟子們看:你們看,不是我想見南子,是她不停的召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最終孔子還是去了。在人家的地盤上,胳膊能擰過大腿啊。就像唐僧在女兒國,不答應以身相許。能走的了嗎?可是這一去,被汙名化了。釣魚能不沾腥嗎,遇狐仙能不惹一身騷嗎。古代人特別講究禮節,孔子和南子見面,南子屏退左右。和孔子相互作揖還禮。古人婦女的頭飾,裝點的琳琅滿目。躬身行禮環佩會叮噹作響。就像兩個孤男寡女人單獨在一個房間裡,床單亂了,能說清楚嗎。所以不能不讓人意淫浮想聯翩,腦洞大開。
萬世帝師,為人師表的孔子,這個時候也被“緋聞”環繞。坊間都在傳聞他和南子有一腿。弟子子路正直,受不了人們對老師的潑髒水非常生氣。就去見孔子,質問他為什麼去見南子,自取其辱。孔子臉紅說:“我是出於禮儀才去見南子,我拜見南子,也全都是按照禮儀來的。”子路不信,一臉不屑。孔子看自己的解釋弟子不滿意,又指天發誓到:“如果我有半句假話就讓老天爺厭棄我,收拾我!”看來真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孔子也急了,他可是不言天道的。
三人成虎,緋聞更是彪。連孔子都躲不過慌了手腳,最後發出:“我未見好德如好色者。”這是在驚醒自己,還是在諷刺別人。天知道。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子路對“見南子”一事為何“不說”?其中有什麼教育方面的玄機?
回覆列表
不一定能夠回答您的問題,但是,或可擴充套件您的思路。
我有一篇《孔子的緋聞:子見南子》,錄之如下:
孔子是當時的一位風雲人物,這一點大概是毋庸置疑的。
周遊列國、遊說各國的主事者遵從儒術治理國家、帶著自己的學生隨行。可以猜想,這種行為,和後世的演講會、演唱會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路行走,一路推廣自己的學說,孔子的影響力必然是不可小覷的。雖然,當時很多官方沒有全盤接受孔子的思想和理念,但是,在有意無意之中,許多官方還是考慮運用、或者小範圍地運用了孔子的理論。官方而外,孔子在民間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不說別的,就後世所傳說的當時孔門弟子的數量,就可窺其一斑。
今天,不說孔子的道,不講儒家的術,說一說孔子的花邊新聞,看客們也不要板著面孔、不要嚴肅認真,權作一笑之料即可。
因為孔子在當時是一位風雲人物,在民間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他應該不會比後世的那些明星差到哪裡去。孔子不但有學問,而且一表人才,特別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儒雅的氣質更使其魅力四射。
想來,在當時的社會中,孔子也是許多婦女心中的男神、偶像。如果真有原原本本的史料,我想,仔細查詢,大約會查到“嫁人當嫁孔仲尼”的句子。為什麼這麼說?難道儀表堂堂、身材魁梧,學識淵博、師範天下不足以支撐和說明嗎?
孔子的緋聞,和一個叫做南子的女生有關。
南子是誰呢?
根據資料記載,南子是春秋時期女政治家,她原本是宋國的公主,後來嫁給了衛國的主政者衛靈公,成了衛夫人。
南子這個人,人長得漂亮,也有些政治手腕,但是,她的名聲不大好,就是在男女作風上有問題。後世說得比較嚴重,道是她這個人很淫亂。至於這種淫亂說中,有沒有男女不平等、有沒有對女性的歧視、有沒有陰謀,就不得而知了。
傳說,南子的豔事,最著名的,就是她與宋國公子朝私通。
據說,對於南子私通這件事,南子的老公衛靈公不但不阻止,而且還縱容。
那麼,問題又來了:衛靈公是不是正常的男人?他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癖好?他是不是有把柄在老婆南子手上?………或者他就是一個十足的軟蛋,這也不得而知。
依此而言,南子的淫亂,是否還有其難言之隱,就更不得而知了。
且說那一年,孔子來到了衛國,住在賢臣名士蘧伯玉的家中。蘧伯玉一生,連續侍奉過衛國的三代主政者,其人既有政治才能、又有君子之風。在政治理念和學識上,蘧伯玉和孔子有得一比,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在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心目中,這位蘧先生是一位風度翩翩、識大體、重禮儀的紳士。由此可見,南子還是有她的過人之處,至少在識人之明這一點上,她就比很多昏蛋強多了。
孔子到了衛國,住在地位和名聲處於衛國頂層的蘧伯玉家,想來,大家都會知道這個訊息。當然,南子也不例外。
作為一個有識人之明的邦國之“小君”、作為一個可以操控衛國內政的實權派人物、作為一個有淫亂傳聞女人,南子想見風雲人物孔子的想法和念頭,不用解釋、不用猜測、不用質疑,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南子的一切公開行動都是受限的,作為一邦的主母,無論怎麼大膽、怎麼無所謂,在大眾場合,想必她也須有所顧忌,她也要考慮民眾的觀感,顧及社會的輿論。
想見孔子,南子當然不能親自登門去看,這樣肯定不合禮儀、有失體統。必須是孔子來見她。但是,孔子也不會無緣無故去見衛國的夫人,特別是對於將禮儀大妨作為行事首要考慮的聖人,更是不可能。
南子也不能派人去抓孔子,強行押他來見。畢竟,孔子是個名人;畢竟,衛國還有它的法律制度;畢竟,孔子沒有犯罪;畢竟,孔子沒有把柄落在南子手上。
有這麼多不能見的障礙,同時,又有那麼多想見的心思。
南子想了想,還是派人去勸說孔子自動上門。
於是,南子派人去見孔子,那人對孔子說到:
“孔先生,這天下四方的名士、達人,來到我們衛國,他們不怕自降身價,願意和我們的國君成為兄弟、結成朋友,為衛國的發展出謀劃策、出力流汗,他們要在衛國立足,都先要拜見我們的夫人。”
還“自降身價”!看看那時候的人是多麼地謙虛、對人才是多麼地尊重,講話是多麼地客氣。
這裡的潛臺詞很清楚,要在衛國建功立業或者推廣主張,首先得過夫人南子這一關。
那人繼續說到:
“孔先生,我今天來見您,就是因為我們夫人敬重您,想聽聽您對當今時事的看法、想聽聽您治國理政的思路。”
孔子一聽說是衛國的夫人南子要見他,心中當然不願意。一則因為南子的名聲不好,二則這樣做與禮不符,三則感覺衛國的政治管理不規範。
孔子是再三推辭,並表達了不去見的歉意。
孔子推辭不過,又在人家的國土上立足,有在人屋簷下的不得已。
再者,孔子也考慮過了,南子是衛國的實權派,如果她能夠接受自己的理念,有助於衛國的治理、民眾的安樂,也未嘗不可。
思慮再三,孔子還是去見了南子。
孔子去見南子。南子端坐在自己的葛布(絺chi)帷帳中。
南子示意侍從將孔子請入帷帳,孔子進了帷帳之後,當然依禮拜見南子。南子見到了孔子,當然十分高興,同時也未失此前的敬重。看見孔子參拜,南子慌忙還禮。
這帷帳之中,兩個人互相施禮還禮之間,南子身上佩戴的那些個玉環佩飾互相碰撞,發出了清脆的玉鳴之聲。
因為這個侍候,帷帳中只有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又因為,這帷帳中的女人有淫亂的名聲。所以,環佩叮噹聲中,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
想來那時候的人也很八卦。
孔子見完南子後,風言風語就在衛國傳開了。
子路聽到這些花邊之後,非常地不高興。
大家都知道,子路是很忠直的人,他愛惜老師的聲譽勝過一切。因為流言傳說地有聲有色、繪聲繪影,子路也沒多想,就直接質問老師:
“先生,您天天跟我們講禮儀。您明明知道拜見衛夫人南子於禮不合,為什麼您還要去見他,被人家說得難麼難聽,還一直強調說是環佩叮噹。”
孔子一聽,馬上就臉紅了。夫子行世這麼多年,受過那麼多的苦難,遭過難麼多的白眼,可是,懷疑老先生作風問題的,今天還是頭一遭。
孔子聞言,馬上說到:
“我是出於禮儀才去見南子,我拜見南子,也全都是按照禮儀來的。”
這樣的解釋,孔子自己都不滿意,繼續指天發誓到:
“如果我說的有半句假話,就讓老天爺收拾我吧!”
或許,夫子的指天發誓是一時著急,才做此賭咒的兒女子之狀。
緋聞真是可怕啊!
孔子是不言天道的。這麼知禮自尊的夫子,面對緋聞竟然慌了手腳。
難道,他老夫子不知道“清者自清”嗎?
難道,他老夫子不知道“越描越黑”嗎?
似乎有些可笑!
這一次參見南子而環佩叮噹的事,就此作罷。我們也相信老先生是清白的。但是,接下來的事,又讓孔子難以自圓其說了。
拜見事後,孔子還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衛靈公和夫人南子出去遊山玩景,孔子竟然坐著車,跟在他們後面,招搖過市。事後,孔子自己也覺得醜出大了,他感嘆道: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夫子說這話,不知道是在警醒自己,還是在諷刺別人。
這一次作為風雲人物的孔子暫居衛國,若是放在現代社會,狗仔們不知會造出多少緋聞、不知會炒作多久、不知爆成啥樣?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