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東德齊老李
-
2 # 天晴愛睡覺
中國是禮儀社會,酒桌上喝酒容易醜態畢露,容易放浪形骸!
說白了,父子在一個桌子上喝酒,很容易破壞彼此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
而且,酒桌上稱兄道弟,父子在一塊喝起來也不痛快!
-
3 # 張口瞎侃歷史
父子不同席這句老話是說,在比較重要的酒席上,父親和兒子是不能在一個酒桌上吃飯 。這樣的規矩也不是人們隨便說說的,而是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國家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在酒席上一定要按自己的輩分,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這種習俗,如果誰家有擺酒席,座席的名單是由一位德高望的人老人來按照輩分名單的酒席坐位。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那是因為父親屬於長輩,我們屬於晚輩,晚輩怎麼可以和長輩同坐一個桌子呢?而且,在農村特別注重這個,如果別人看到你們和長輩坐在一起,那會覺得你不尊重長輩。長輩都是比較有威嚴的,像父親這樣的,在家裡肯定是一家之主,如果和晚輩坐在一起,喝的酩酊大醉,那在晚輩的面前威嚴盡失,所以,父子最好不要同席。
-
4 # 小王和你講道理
禮儀尊卑,天地綱常。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兩千餘年,孔夫子的很多主張都成了國人的生活準則。世事變遷,時與世移。中華文明傳世五千載,神州各地風土人情多有不同。因為民族、地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上,華夏大地上歷來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風"的地域文化差別。無論各地風俗習慣有多麼大的差異,終歸因民族血脈的關聯,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
中國人非常注重禮儀,有道是"入鄉而問俗,入國則問忌",倘若一個人不遵守某一特定場合的禮儀,就會被旁觀者認為沒教養、不懂規矩,受到他人的嘲笑和鄙視。大到婚喪嫁娶,小到出行訪友,禮儀規矩無處不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是不想成為別人的笑柄,就應該"依禮而為"。路上見到熟人要問好,家族聚餐時不能和長輩搶位置……這些基本的禮儀常識自然不需要筆者囉嗦。坊間有一句俗話,叫做"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又想透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在人情大於國法的封建時代,禮儀是人們結交朋友、為人處世所必須學習與精通的必修課。近代以來,隨著近代史的屈辱開端,以及民國以來的移風易俗,很多繁文縟節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正如古人所說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樣,一些值得國人學習與踐行的禮儀規矩終究抵擋住了歷史的大潮,至今仍然影響著國人的生活。在飯桌上,長輩若是沒有動筷子,晚輩只能乾著急,卻不敢先伸出第一筷,這就是禮儀文化對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的真實寫照。不僅在飯桌有些許多的規矩,親朋團聚嬉鬧的酒局上,也有著很多國人應該知道的規矩。
您各位若是不想出醜,或是觸犯長輩的禁忌,就一定要留意這些規矩。"父子不同桌",就是說即使孩子已經成年,也不能和父親在一張桌子上喝酒,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三綱五常,父為子綱。封建社會的家庭,在多子多福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往往都是父子幾代累世不分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自然說一不二,在家庭中有著很大的威望。酒能影響人的思維,醉酒失德者不在少數。為了維護父親的權威,避免兒子看到父親的醜相,自然就有了"父子不同桌"這個說法。
而"叔侄不對飲",則是因為長幼尊卑有序,叔侄對飲不合禮法。在過去,叔叔和侄子雖然輩分不同,但很多叔侄的年齡差距卻並不會太大,叔叔比侄子歲數還小也不是個例。侄子身為晚輩,與叔叔同桌對飲難免交談。但雙方很可能因為成長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很難找到一個適合雙方的話題。縱然叔侄把酒言歡,叔叔若是不經意給侄子倒了酒或者向侄子敬酒,豈不是亂了規矩?
-
5 # 淺笑南吟
這種情況應該是出現在北方比較多,北方自古至今比較注重禮儀,在餐桌上正式場合下一般都是根據輩分來區分開吃飯的群體。父輩往往是單獨同桌的,所以很少會出現在父子在同一桌的情況。
-
6 # 談古不憶今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句話是出自《禮記》的,在古代,在封建思想的束縛之下,我們都特別講究禮儀道德,特別是輩分這一東西是算的特別清楚,也是特別重視的。換做是現在也是,特別是在農村,特別講究輩分這一東西。不僅如此,在飯桌上,年輕一輩不可以隨意插話,有些話也不可以在輩分大的人面前說,隨意插話會讓客人覺得你不尊重他,也會讓大家長很沒有面子。並且,即使是在同一桌上吃飯,也不可以先動筷子,一定要年齡最大的先動筷子,你才能動筷子,年輕一輩也不可以隨意敬酒。
-
7 # 海島島主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規定呢?“父子”不同席,這句話是出自(禮記)在古代封建思想之下,我們都特別講究禮儀道德,特別是輩分這一東西是算的特別清楚的。
我個人觀點“父子”不同席的含義是如果倆父子同桌吃飯喝酒還有別的客人在,作為兒子可能沒有顧及到父親的輩分出言不禮貌導致外人看來這孩子沒有家教,父母對孩子缺乏教育,個人觀點。
-
8 # 新觀察室
所謂“父子不同席”指的是父子不能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一般比較重要的場合,比如:訂婚、結婚或者家裡來了重要的客人),這是一種封建尊卑的體現,比如一桌上都是比較有身份的人或者是長輩的同齡人,你一個年輕人坐在上面多多少少會影響交流,這種禮節在農村還比較盛行,你可以在旁邊倒酒、點菸,但一般不會與父輩坐下,如果坐下喝酒,甚至大聲喧譁,就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出自《禮記·曲禮上》。
回覆列表
北方農村有"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的俗話。說的就是父子、叔侄不能在一個宴席桌上飲酒和吃飯。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古代禮教尊卑關係的原因。父輩為尊,晚輩不能和父輩平起平坐。晚輩只有沏茶倒水點菸的份,而不能坐下來一起吃喝聊天。
其次是父輩和晚輩之間沒有共同語言,也就是有代溝。有些晚輩就是讓他坐下來也沒什麼話說,還有時挨父輩的說,因此,晚輩也不願意與父輩坐在一起。
第三就是父輩和晚輩坐在一起有時稱呼上不方便。特別是異姓之間,年齡差不多的,平時父輩與之論同輩,有時晚輩也與之稱兄道弟。要是坐在一起各叫各的,就有點亂套。那就鬧出了父子同輩的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