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把低處的水引到高處,詳細說明方法和原理?
56
回覆列表
  • 1 # abroad377

    潺潺流水建個水車把水帶上來、或者攔個大壩水漲起來高處有水了、有電就水泵吧、沒有這條件件肩挑背扛、馬驢拉都可以。

  • 2 # 龍輝仁

    如何用簡單的方的方法把低處的水引到高處?

    這個快捷簡便的方法,對於我這個反映還鈍的舊腦筋是絞盡腦汁也整不出個相適應的辦法來!我試想要嘛以最佳最快的方法莫過於揮霍你所積攢多年積蓄拿出來去鬧購置配備一臺柴電抽水機咯!自己不懂,請專業技術員設計安裝好!整個程序不用100個小時河水就嘩啦啦的泵上山來了!除此以外,你想仿照烏鴉找水的辦法也會是勞民傷財的折煞人!我還隱約記得小學課文裡的有簡短的一篇烏鴉找水喝的文章:大概是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渴,找到一個瓶子裡有水,由於瓶口小水位低喝不到水?烏鴉這時都善於動腦筋,只有漫山遍野去衡來許多碎石子填充下去,這樣水位線浮上來於是就喝上水了!這自然也是個好辦法,但烏鴉也少不得備受飢渴難耐的煎熬去學“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了大自然!當然了,聰明的人類比禽獸智慧強上一百倍一甚至於一千倍!在近代史上機械化還處於匱乏簡陋的時候,要興修水利築水庫堤壩都是還得靠原始的人力去肩扛手推去成就大型工程;我想這也太耗時勞心,勞力了!與“悟空老師”所要求的簡單方法差個“十萬八千里"的不著邊際!

  • 3 # 23POSTeRS家居

    運用大氣壓bai強的原理具體操作如下:先拿一根充滿水的水du管(可以zhi用手壓住兩頭),然後把一頭放在水裡,不能dao有空氣進入,另一頭放開手,水就可以從管子裡面源源不斷的流出來了。如果是乾淨的水,你可以先把管子插在水裡,然後在另一頭吸水,直到把管子裝滿,道理是一樣的。

    不過還得提醒你,這隻適用較小落差的兩點之間,出水面必須得高於進水面,不然就不可以了。

    拓展資料:

    大氣壓力(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地球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由空氣組成的大氣層,在大氣層中的物體,都要受到空氣分子撞擊產生的壓力。也可以認為,大氣壓力是大氣層中的物體受大氣層自身重力產生的作用於物體上的壓力。

    產生原因

    大氣壓力的產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由於地球引力,大氣被“吸”向地球,因而產生了壓力,靠近地面處大氣壓力最大。氣象科學上的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受大氣柱的重量(大氣壓強),也就是大氣柱在單位面積上所施加的壓力。

    氣壓的單位有毫米和毫巴兩種:以水銀柱高度來表示氣壓高低的單位,用毫米(mm)。例如氣壓為760毫米,就是表示當時的大氣壓強與760毫米高度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相等。另一種是天氣預報廣播中經常聽見的毫巴(mb)。它是用單位面積上所受大氣柱壓力大小來表示氣壓高低的單位。1毫巴=1000達因/平方釐米(1巴=1000毫巴)。因此,1毫巴就表示在1平方釐米面積上受到1000達因的力。氣壓為760毫米汞柱時相當於1013.25毫巴,這個氣壓值稱為一個標準大氣壓。

  • 4 # 彭克榮

    虹吸。

    虹吸原理。

    圖片中虹頭已經出現,尚缺虹身和虹尾。

    你比俺聰明,虹身虹尾由你來完成。

  • 5 # 四眼大叔

    虹吸現象只能是把高處的水弄到低處!想要把水從低處搞到高處,量小的話可以採用毛細原理。不使用電機是做不到的。

  • 6 # 我要入黨

    用細小的毛細管,就可以把水往高處流。將du細小的毛細zhi管插進水裡就可以,讓水往高處dao流了。

    拓展資料

    1.毛細現象

    把幾根內徑不同的細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內的水面比容器裡的水面高,管子的內徑越小,裡面的水面越高.把這些細玻璃管插入水銀中,發生的現象正好相反,管子裡的水銀面比容器裡的水銀面低,管子的內徑越小,裡面的水銀面越低. 浸潤液體在細管裡升高的現象和不浸潤液體在細管裡降低的現象,叫做毛細現象.能夠產生明顯毛細現象的管叫做毛細管.

    2.毛細管作用

    當含有細微縫隙的物體與液體接觸時,在浸潤情況下液體沿縫隙上升或滲入,在不浸潤情況下液體沿縫隙下降的現象。在浸潤情況下,縫隙越細,液體上升越高。就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的內側因為內聚力以及附著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向上升。

  • 7 # 北京劉老頭

    用風車的轉動來帶動傳送帶把能量傳導給水車提水,這個成本低。當然也可以用風車直接帶動水泵,水泵的成本比水車就高了。

  • 8 # 許科雲

    如何用筒單的方法把低處的水引到高處?

    1⃣️試想:要把甲滿瓶水分一半給等大的乙瓶,只要用根皮管用嘴一吸放入乙瓶,馬上兩瓶水平衡。

    2⃣️利用這個原理,用一根長管,要裡面全為水(真空沒空氣)水流從低水位通向高處再回到底水位,現在我要在高處裝個分流管,裝真空水泵,部分水進入分流管,另一部分水順皮管流回到低處。

    3⃣️其實它只借用了虹吸效應一半的原理,這樣才能保證水在真空管內流動的虹吸慣力,而在高處分流管口裝真空水泵分流抽吸一部分水,還有部分水仍向下方流動就有了水流慣力,這樣能解決了揚程高的問題。

    4⃣️如果不在高處抽水分流,不可能在高處有流水的,因為大氣壓會從分流管進入水管破壞了管中的真空負壓,不會在高處有流水的。

    5⃣️這個原理你可按照1⃣️的做法,在瓶口高處裝分流叉管,用針筒抽取部分水,(相當於抽水機開機前先灌水達到真空的原理)是不是很容易。揚程高不怕,只要皮管真空,皮管的路徑從低上升後再轉折回來就是虹吸效應。我要取水的途經不過是在瓶上方高處設計了分流罷了!相當於靜脈採血原理,在虹吸的真空流動的水管中真空分流、這樣可省了一定揚程動力而省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到了一年的收麥的時候,現在都是收割機了,你割過麥打攆過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