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嚼芳吐華

    對男人來說,所有的苦難都是一筆財富!人生苦短,不可複製!世上所有好的作品皆來自於現實生活!至於杜莆當時的經歷我們只能從他的作品之中略知一二,我想,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應是獨一無二的,都應是無悔的,都應是無憾的。。。

  • 2 # 記錄生活的張張

    杜甫的一生是滿腹經綸而找不到用武之地,積極進取的濟世之志屢屢受挫。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訊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

  • 3 # 大溪水長流

    經歷過逃荒,對杜甫來說是一種財富,對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有了一定的瞭解。為以後詩的創造,積累了更多的素材,比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佳句,應該是這個時候的深刻體會。

  • 4 # 漂泊在北京的楊

    苦難之於人生,有時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沒有經歷安史之亂中的逃亡,杜甫不會對戰亂中的國家和個人有這樣深刻的體會!所以,他才用他的筆如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他的詩才被稱為詩史,他才被稱為“詩聖”。他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 5 # 十六行跡

    杜甫的詩以悲情為主,憂國憂民是他的主要表現手法,也許是與他的人生之中的經歷關係很大。而李白略顯浪漫主義,也許是他的情商略高吧

  • 6 # 以文為名

    要明確逃荒對杜甫詩歌的影響,

    首先杜甫的逃荒歷程:

    公元759年,關中地區發生旱災,杜甫全家生活窘迫,再加上外有安史之亂,內有肅宗排除異己的政治風波,杜甫已然對時局失望,認為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所以就攜全家離開了被饑荒肆虐著的長安,逃亡秦州。

    那麼,杜甫為什麼要去秦州呢?

    秦州是現在的甘肅省的天水市,這個城市距離長安700多里路,人口十多萬,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城市,而且很偏僻。那麼他為什麼要去秦州呢?

    第一,戰爭期間,像長安洛陽這種大城市,糧食上漲,物價上漲,生活就會難以為繼。所以要選擇一個偏僻的地方,還要遠離中原地區的戰亂,秦州符合這個條件。

    第二,秦州距離長安的距離不算太遠,在秦州既可以觀望長安的動態,如果戰亂平息的話,還可以隨時回來,如果戰亂不能平息,他可以依據秦州地利,再往西去。

    第三,秦州有一個杜甫的遠房親戚,會有所照應。這個人是他的本家侄子杜佐,在秦州有自己的一個小莊園,裡邊種的瓜果蔬菜,可以說吃穿不愁,這一點對杜甫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這就符合逃荒的“三大條件”了。

    由此可以分析逃荒對杜甫詩歌的影響了。

    在秦州的時候,杜甫有詩說

    白露黃粱熟,分張素有期,已應舂得細,頗覺寄來遲,味豈同金菊,香宜配綠葵,老人他日愛,正想滑流匙。

    這首詩的大意是:現在是白露季節了,我作為你的長輩,客居在你這,你應該把米送來了,我就喜歡那個米粒在湯匙裡面滾來滾去的場景。

    由此可見,杜甫是向這位遠方親戚討要“救濟糧”了,但作為詩人,一定要用文雅的詩歌來表達,此事杜甫的詩是極好的,但細細品味,也頗有些傷感無奈的意思。

    另外還有一首詩:

    翠柏苦猶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鹵莽,君道屬艱難,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這首詩是杜甫在跟一個朋友一起找住處的時候寫的。

    大意是:有人求仙訪道,有一種辟穀之術,可以不吃飯,不吃葷,我呢不是因為要求仙訪道來“辟穀”的,我是真的很餓。還要把口袋裡放一文錢,看著心裡舒服些。

    這就是一種自嘲了,沒錢,沒地方住,只會寫詩的杜甫杜子美。

    在秦州逃荒之後,杜甫發現這裡的靠山也不行。還要繼續向西,繼續逃荒。

    在離開秦州的詩,杜甫寫到,

    我衰更懶拙,生事不自謀,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慄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疇,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密竹復冬筍,清池可方舟。

    意思是:聽說同谷這個地方特別好,秦州這個地方不好,我要走了。

    但是這一路山高路險,吃飯怎麼解決呢?杜甫的辦法是寫詩借米。

    這一路逃荒可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其中苦楚,在《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中可見到。比如: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歲拾橡慄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大意是:我這一路逃荒,沒理髮、沒有飾品佩戴,皮肉都凍皺了,只能找橡樹的籽來吃。

    還有一首詩說:

    長鏟長鏟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

    大意是:大雪的天氣,我要拿一把鏟子,去鏟黃獨的苗來吃,但是穿的衣服太短,快凍死了。

    逃荒的窘迫被杜甫寫進了詩裡,越是掙扎在死亡線了,他的詩歌就越發貼近生活,引人感慨。

    生活陷入絕境之後,杜甫再次逃離,開始了一年終的第四次遷徙,往成都而去,就是有杜甫草堂的地方。

    這一路又是蜀道之難,艱辛險阻,這個時候的杜甫已經不再是那個官員思想、有家族榮譽感的人了,他的思想情感接近了老百姓,他的所見所聞,都是衣食住行的事,他已經願意為老百姓寫詩了。後期的《三吏三別》其實都是描寫逃荒時候的見聞。

    我們知道,盛唐時期,寫山水都是大氣磅礴,都是以審美為主。

    但杜甫這一路逃荒,心氣兒沒了,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再好的風景也成了窮山惡水。所以,杜甫開始了“審醜”的風格。比如說:

    我經華原來,不復見平陸,北上唯土山,連山走窮谷,火雲無時出,飛電常在目,自多窮岫雨,行潦相豗蹙。

    到了成都,杜甫這一年的逃荒算是告一段落。我們來總結,杜甫的逃荒經歷,對詩歌的影響主要有兩點:

    第一,見慣了民間疾苦,開始為底層人民而寫詩。

    第二,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成就“詩聖”標籤。

  • 7 # 楊建榮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開元盛世是唐朝最繁榮的時候,那時唐朝歌舞昇平,紙醉金迷,奢靡之風大行!這個時期唐朝的詩歌文風奢靡。”安史之亂“爆發後,人民流離失所,連皇帝都逃難了,何況天下子民。杜甫正是在逃荒流離過程中見證了天下百姓疾苦,用詩歌記錄了這一歷史時期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況,對民眾疾苦的吶喊憐憫,對朝政腐敗的抨擊,成就了杜甫詩歌的“詩史”地位,他的現實主義風格也成就了杜甫在中國詩歌史上的”詩聖“地位!

  • 8 # 方覺6q5j

    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與李白齊驅並頌,杜甫的人生非常人生坎坷 ,過著顛沛流離 的生活,其居住的茅屋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些直接影響杜甫的情懷,使杜甫的詩歌充滿濃厚的現實主義。不象李白:老李酒後白曰歌,故里長者誤少年。充滿浪漫主義思想!方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現實的二婚人在一起會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