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與你共成長之帶娃記
-
2 # 柯珂影視分享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從孩子出院後就和我老公親力親為三年多。
別人的建議你看看就好,還是要夫妻二人多學習多看書,現在太多育兒書和APP了,所以看完各種育兒知識要學會分辨對錯。
重點:1,要科學育兒,很多傳統的育兒觀念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2,孩子有什麼不對勁就要去看專業的兒科醫生,不要百度,不要問抖音朋友,不要問媽媽群。3,孩子吃的用的東西都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像6,奶粉,牛奶,乳酪等等,先學會辨別好壞再給孩子喝。4,千萬別加育兒群,也不要加輔食群,因為育兒群和輔食群都是賣三無產品,都是微商自己做的,沒有任何檢測,很多黃麴黴素等超標都不知道,投訴無門的。而且做輔食的人健康狀態也不知道,所以還是吃正規廠家生產的安全。5,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定要讓爸爸參與,一開始做不好不要嫌棄。只有父母一起呵護長大的孩子,那才更幸福,不然成為喪偶式帶娃的媽媽很容易得抑鬱症或者成為怨婦,那樣很危險,時不時會把怨氣發在孩子身上的。6,初為人母,總會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但是切記買嬰兒用品要實用,不要盲目跟風買,很多抖音上的人都是為了賺錢而推薦的。
-
3 # 在路上55235
給新手爸媽的建議
國人的文化習慣,孩子一出生,仍然是幾代人的心頭肉,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隔輩親在這時候提現的那是相當明顯。目前我是一名全職的奶爸,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快一歲半一直是我們兩口子自己帶孩子。透過這一年多的陪伴我感覺,想當一個稱職的奶爸或者奶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地適應他去解鎖新的技能。我感覺
一是不要過於著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新生嬰兒每天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情況,出現情況以後需要父母能正確的判斷並給與處置,因為一是一些小的情況,比如哭了,可能是肚子不舒服,涼著肚子了,也可能是餓了,該餵奶了,也有可能是腸絞痛等情況。民間還有三翻四坐八爬的說法,但根據每個孩子發育的不同,也可能會早一點也有可能會晚一點,我姑娘就是5個月時候才會爬,走是在13個月的時候我就看她沒事的時候在那蹲起,沒幾天就自己會邁步了,也沒用任何的輔助工具,當時更讓人著急的是出牙,一般都是6個月或者八個月也有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出牙的,我們都12個多月了,就是不出啊,也是不懂到醫院各種抽血化驗,啥也不缺,後來也沒太管,慢慢的也都出來了,這只是幾個方面,有機會我會把從她出生跟網上說的或者老一輩人講的,或者經驗不一樣的地方都寫出來,確實是不能一概而論。
二是及時學習,對一些常見問題能夠在自己家處理。這是因為一些情況比較著急,入比如嗆奶了,或者摔著了,或者嗓子吸入東西卡著了,這些都是比較著急的,從時間上不允許你去醫院,還有一些比如拉肚子了,肚子咕嚕咕嚕響了,總放屁了,吃奶有擱了,紅屁股了,這些都是一些小的的問題,到醫院也沒有好的方法,這都需要自己提前練習練習,出現了,自己在家就能處理。
三是掌握規律,養成好的習慣。和我姑娘前後差不多的周圍的鄰居就有好幾個,跟這幫家長聊天你就會發現沒有一個省心的,也沒有兩個基本相同生活習慣的,有的是睡覺不規律,有的是吃奶不規律,有的是心情隨脾氣,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喜悅,因為我姑娘月子裡面的月嫂挺盡心的,經驗也比較多,就教了我們很多東西,最起碼她現在的睡覺不用刻意的去哄,只要是困了就能自己去睡,每天固定的晚上六點半睡覺基本雷打不動,但晚上這個夜奶這個習慣不太好,一直想給戒了,就是沒下得去狠心(畢竟親生的),但白天這個睡覺的問題一直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比較貪玩,有時候都困的不行了也不願意睡,也沒有刻意的去誘導她。
也有不規律性的時候。不見得昨天干什麼了,第二天就會怎樣,老人總講孩子都是貓一天後一天的,話粗俗了點,但確實是這樣,比如我家這個,從她出滿月就開始游泳,除了打預防針等極特殊情況基本是天天游泳,因為疫情中間斷了有兩個多月,再去就不下水了,好不容易下水了,沒過幾天又不下水了,這幾天這是硬給放進去,也能泡一會。
隊伍新手的父母,前期要做一些有必要的功課,有了孩子以後需要一個過程,從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階段,他也是從孃胎裡面出來,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他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有時候哭起來也不管白天黑夜的,如果周圍鄰居再有一個很有可能會是個連鎖的反應,一個哭另一個馬上就跟著。新手的父母除了前期有所準備,還要多向有經驗的老人請教,雖然有時候他們的方法不夠科學,但在實際中是很管用的,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慢慢的總結經驗。祝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快樂成長。有時間我把陪伴我姑娘一年半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
4 # 雅彤mama
一.心理方面的準備1.新手爸媽一定要有耐心。
有時候可能你已經很困了,哄睡寶寶時間很久了,可寶寶就是不睡,會讓你很煩躁;可能會面對孩子不明原因的哭鬧,會很煩躁;可能你剛換的紙尿褲,寶寶又拉了,讓你很崩潰……,所以新手爸媽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一定要有耐心,才能更好的照顧好寶寶。
2.新手爸媽要接受身份的轉變,要有為人父母的責任感。有了孩子以後,新手爸媽從以前的小姑娘、小夥子到為人父母, 從二人世界轉變為三口之家。新手爸爸要擔起賺錢養家的責任,還要有時間多陪陪寶寶,父親的陪伴對孩子很重要;新手媽媽擔起要照顧好寶寶的責任,你就是寶寶的全部,對寶寶多操心,例如,防止寶寶大腿、脖子等淹了;每天要給寶寶做鍛鍊;給寶寶洗澡等等。
3.新手媽媽可能會面臨產後抑鬱,寶爸要多一些關心。新手媽媽生完孩子以後,如果丈夫要上班,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每天要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因為孩子小,可能一個月都不能出門,沒有了自己的自由時間;要面對生完孩子以後大把大把的掉頭髮;要面對每天在家帶娃、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些瑣碎的事情……寶媽可能會變得心情壓抑。
新手爸爸面對脾氣易怒的寶媽,要多幫忙分擔一些家務,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理解和體諒。
二.身體方面的準備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才有精力更好的陪伴孩子。寶寶睡著以後,寶媽也要跟著休息。自從有了孩子,我們就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寶寶終於睡著了,寶媽可能就會玩會兒手機,等你困了的時候,寶寶又醒了,時間久了,身體就會很疲勞,沒有精力帶娃。
2.要儘量飲食清淡,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這樣不但可以讓母乳有充足的營養,給寶寶提高充足的營養,提高免疫力,而且飲食清淡,避免寶寶容易生病,如果寶寶生病了,新手爸媽更加會措手不及;同時健康、營養的飲食讓新手爸媽更好的精力和體力帶娃、工作。
學習方面的準備新手爸媽一定要提前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面對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軟軟的,很多新手爸媽可能都不敢抱,生怕抱的姿勢不對,會傷害到寶寶的腰部或者脊椎;面對寶寶哭鬧,是因為餓了?困了?或者還是尿了?寶寶的每個階段應該會些什麼技能屬於正常?寶寶每個階段應該做什麼早教?寶寶什麼時候長牙……因此要提前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做好充足的準備,可以更好的應對。
-
5 # 巴揚萌
一、做父母,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
初為人父母,最難的並不是懂得多少育兒理論和方法,也不是給孩子創造多麼優越的物質條件,最難得的是放下對孩子的控制慾,給孩子愛和自由。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尊重孩子的想法,滿足孩子的意願!
二、做父母,養育,要適當聽從內心
很多育兒知識都告訴我們,孩子在哺乳時期就要適當鍛鍊獨立,不要孩子一哭就抱起來,這樣以後就不好放下了!可真正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時,父母的心裡卻又難受得很。
其實在很多事情上,不妨遵從本心,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為什麼要拒絕他呢?相信你所選擇的,最最親密的時光很短暫,珍惜,莫錯過!
三、做父母,當對孩子說“不”的時候,請給一條可以走的路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對孩子說不的次數實在太多太多,可父母又是否想過,孩子的世界很小,當我們一臉威嚴地拒絕孩子的時候,他可能會覺得走投無路。
我們對孩子說“不”的同時請告訴他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四、做父母的,當孩子犯錯,他們也需要尊嚴
孩子犯錯了,大多數父母的第一想法都是“嚴厲懲罰”,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不分場合,不分時候,但如果父母換個角度思考,犯錯後我們是希望被責罵、羞辱、諷刺,還是有機會能改正和彌補呢?
而現實往往就是很多父母都沒有給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讓孩子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負責,才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懲罰。
五、做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信任感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一個時間,但打破信任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一句話,一個眼神!人無完人,家長可以給孩子鼓勵與支援,哪怕他們有很多缺點和不足,但來自父母從心得原動力,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六、做父母,享受孩子帶來的快樂,孩子的到來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有了希望,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我們不應該抱怨自己的辛苦,用心去發現和感受孩子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
6 # 勤學上進的小螃蟹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疫情原因,天天在家幫姐姐帶孩子,身邊的新手媽媽爸爸就是最好的例子。看到他們帶孩子,自己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對於一些小錯誤也會感嘆,以後自己當媽了可不能這麼做了。
接下來,就讓我來跟新手爸爸媽媽分享以下自己的一點實用的心得體會吧。
新手爸爸:
1.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對媽媽的愛。這是從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可太對啦。爸爸多愛媽媽一點,媽媽在照顧孩子時自然也會心情愉悅,孩子也會感受到這種溫馨的家庭氛圍,在這種家庭下成長的孩子情商也會高高的。
2.學會體諒妻子的不易。生兒育女是兩個人的事情,養一個孩子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尤其新手媽媽也是初為人母,難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地方。新手爸爸一定要多多幫助妻子,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安撫好妻子的情緒,經常性的誇讚妻子。劃重點,多多誇讚妻子!!
3.慈父也要會嚴格。在很多家庭中,父親往往扮演著慈父的形象。在媽媽嚴厲的管教中,爸爸就會幫助孩子向媽媽說好話。不過,慈父也要知道對錯,不要因為要討孩子歡心而縱容孩子犯錯誤。出現錯誤,就要及時指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新手媽媽:
1.不要過度焦慮。第一次當媽媽,在面對一個小生命時,總會想要把最好的全都給予自己的孩子,這種想法是對的。在網上不斷衝浪學習其他父母的做法,然而大千世界無所不有,許多方法可能並不適合自己的家庭,因此在孩子教育方面不需過度焦慮,用心、科學、適合的做法就是正確的。
2.多教孩子一些有用的。從娃娃抓起,哄孩子時不要只會哼哼哈哈的,可以給孩子唸書、故事等,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浸潤著。我在外甥女三個多月時經常給她念九九乘法口訣表,現在她六個月了,聽到我念就會咯咯笑。
3.哄孩子時遠離電子裝置。一來,現在有很多家長因為沉迷手機,而坑了孩子;二來,會嚴重影響孩子視力;三來,孩子也會逐漸對手機上癮。我在看孩子時,如果有什麼事情去看手機,我外甥女就會變著法的盯著我的手機看。
嘻嘻,暫時分享到這裡啦,希望對您有用。
-
7 # 手機使用者z93760165091
謝邀,我是二胎媽媽,大寶出生的時候,我就很關注國內的母嬰室,因為出門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真的萬事不便。倍兒行的母嬰室我覺得新手爸媽可以拿小本本記起來,這個母嬰室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而且是中國最大母嬰室運營商。如果像我一樣出門,帶兩個孩子的話,倍兒行母嬰室會讓你特別安心,因為母嬰室有專門的育嬰師,可以幫忙帶大寶。還有很豐富的玩具,如果孩子哭了,很容易就哄好了。
回覆列表
對於新手媽媽:1,不過於焦慮,對自己寬容,否則很容易陷入自責等各種情緒當中;2,育兒書籍、育兒網站可以看,不要過於關注,每個孩子的情況是不同的,家庭條件也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育兒方式;3,孩子的成長是有他的規律的,不攀比,不要糾結這個月身高長了多少,體重長了多少,這種指標化的資料等你長遠來看,就是浮雲。4,照顧好自己,你的心態好才有更好的精力照顧孩子。5,要讓孩子從出生後就習慣用奶瓶,哪怕你是母乳,也要每天用奶瓶裝點水讓寶寶喝,越晚接觸奶嘴,孩子就越排斥,等到後面母乳不夠的時候就痛苦了。
對新手爸爸:對妻子和孩子多一些愛。體諒妻子的不易,學習如何照顧新生命,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