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妃手諭

    因為河南人多,所以河南的高考分數線也很高。

    那時候經常從書堆裡抬起頭,仰天長嘆,為了下一輩著想,我一定要嫁個外省的,或者是少數民族的男人。

    現在我結婚了,我的愛人和我一個省不一個市,他也不是少數民族。

  • 2 # 非黑既白

    最初的夢想,我現在感覺我的夢想在一點點變大,但又好像正在一點點變小。

    小時候無所畏懼,我要當科學家,我要幹大事……

    長大了有所顧忌,想想就行了,你還有一家人要養……

  • 3 # 華北饅哥

    我最初的夢想我都不知道是什麼。現在也沒有搞清楚。

    問題太理想化,有的人可能在很小的年紀就確立了最初的夢想。這是讓人值得學習和讚揚的。

    但是,有更多的人在年輕的時候依然沒有找到最初的夢想是什麼?不要問為什麼你沒有找到?因為我自己都不知道。

    這就是現實世界中最真實的場景。有的人可能有,有的人是真沒有?

    要有了最初的夢想的人,至少在那一刻他是幸福的。沒有那個夢想的人呢,他肯定是迷茫的。這種迷茫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也許是一天,也許是一年,也有可能是一生。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走在一條探索的道路上。這條路,每個人走的都不平坦。

    光榮與夢想也好。失敗與挫折也罷。這些過程我們都避不開。我們唯有經過自己後天的極致努力,有可能離那個心中的目標越來越近。

    夢想是一個空洞的詞,但夢想又卻真實存在。所以,我們坦然對之。

    每個人都想過好自己的一生。但每個人又都不知道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聽起來讓人覺得怎麼自相矛盾。

  • 4 # 晨黎曉旭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覺得寫書的人是那麼偉大,那麼神奇。可是貧困的鄉村能看的書真的是太少了,家裡窮,根本也買不起書,借也無處可借。如果去誰家看誰家的炕頭上扔個半本殘缺不看的書,我都會如飢似渴的看完。

    那時候我有個毛病,去誰家總是往牆上或者屋頂看——因為那時候在鄉村,我們東北都是用報紙來糊牆。牆上的那些文字總是吸引我的目光。要是有幸誰家牆上的報紙是故事類報紙,那對於我來說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隔三差五我還會去那個地方歪著脖,細細的品讀。

    小時候家裡除了幾本小人書之外,大書只有一套《毛澤東選集》。我反反覆覆不知讀了多少遍。

    上初中時,我有個同學叫王雲飛,多才多藝。受他的影響,我迷上了詩歌。那時候,有同學有課外書,凡是有詩歌類的,我都會超錄在一個筆記本上。讀過了幾首現代詩,我也裝模作樣地寫一些所謂的詩歌了。其實不過是些順口溜,或者是把一句話分成行罷了。但我卻沉迷其中,樂此不疲。甚至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我也在底下寫我的所謂的詩。我們那時候的中學生許多人都喜愛詩,那時候我成了班裡的明星。當我的每一首所謂的詩寫出來以後,都會受到班裡同學的爭搶一睹為快。

    沒多久,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竟敢向上海的《少年文藝》投稿,結果自然是石沉大海,但我依然是樂此不疲,反覆地投。

    其實我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如果按正常情況下考高中,考個大學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可惜的是我身體不太好。得了嚴重的鼻竇炎。又進來害了肺炎,氣管炎。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務農了。

    離開校門放下書包,扛起鋤頭的時候我哭了。我是那麼的熱愛學習,那麼夢想成為一個作家,一個詩人,可是命運不青睞於我。只能做一個扛著鋤頭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農民。那個時候農村是真的很落後很貧窮,在農村真的看不到任何希望。

    那時候我手裡已經攢下了一些書,都是我省吃儉用,甚至省下中午伙食費的錢買下來的。每天一有閒暇的時間,我就會拿起書本繼續我未完成的夢。甚至下地幹活時,我的口袋裡也裝著一本書。歇息的時候我會躺在地頭,沉湎於書的世界。

    記得我輟學後最開始乾的農活是用刨茬鍬刨玉米茬,一會兒就磨起來滿手大泡,不到半天的時間,泡破了,鑽心的疼。我痴呆呆地望著那一望無垠的黑土地,腦子裡湧現了一段文字——

    黑土地是一頁稿紙

    我手裡的鋤頭是一支筆

    淅瀝瀝的小雨是墨水

    那一籠籠禾苗

    是我創作的一行行抒情詩

    蜂蝶是詩的標點

    豐收是詩的主題

    ………………………

    那時我在村子裡屬於一個另類。平時很少出門閒逛。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一個農民,天天舞文弄墨,還總想著發表作品,簡直是異想天開。別說我們村就是我們公社我們整個縣有幾個?我爸爸說,別做夢了,想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那得是天才你懂嗎?天才!!!甚至我的兩個夥伴聽說我的夢想後笑得滿地打滾,肚子都笑疼了。他們說不用說你給省裡的報紙電臺寫稿,你就給公社廣播站寫份稿我們就服了!

    我的第1篇稿件是在黑龍江廣播電臺青春旋律的節目中播出的。題目叫做《我沉思》,寫的內容就是,放學的路上以前是有很多小夥伴,到初中的時候只剩下我一個每天孤孤單單的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記那篇稿子的時候,我還在學校讀書。幾個月後稿子發表的時候,我已經輟學成了農民了。我的稿子發表那天我沒有聽到。因為那時候我正在幹農活。村子裡不少人聽到了,紛紛向我詢問。甚至我的一個夥伴在千里之外打工的地方也聽到了這篇文章。特地給我寫了一封信。

    不久我進城打工了。離開了閉塞的鄉村,來到了繁華的都市。這強烈的反差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也衝擊著我的大腦。在那兩三年的時間裡,我文如泉湧。陸續在《新晚報》《生活報》《黑龍江晨報》,《黑龍江農村報》《現代青年》《芝麻街》等報刊雜誌上發表了幾十篇詩文。只是我太忙了,私人企業又沒有禮拜天節假日,每天只能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去寫作。可那樣身體又消受不了,陸續害了幾場大病。再加上生活所迫,得琢磨掙錢養家餬口啊,我那崇高的理想被束之高閣。

    如今人到中年,網路時代智慧手機的普及,每天在網上看見那麼多的人在寫文章,又喚醒了我曾經的夢想。

    總結一句話就是:夢想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5 # EY770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年少時夢想自己能成為萬眾矚目的歌星,讀書畢業後夢想成為文學領域的佼佼者!再後來,夢想自己是知名企業家。哈哈,我的夢想便是這樣。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夢想有所更改。如今,而立之年的我與自己曾經的夢想相距甚遠,那些美好的夢想終究還是夢想~朋友!你的夢想呢?

  • 6 # 富歡天下

    慾望無止境,夢想常換新。老家沒通電之前,夢想著通電,有了電,就可以享受電力照明和電動風扇。當得到了這個夢想以後,又去追求樓上樓下、空調、汽車。又有了這些之後,夢想升級,腰纏萬貫、周遊世界、遍享風情……夢想是會不斷髮展變化的目標,是對一個又一個目標實現之後更大的跨越。因此,夢想會在擁有的基礎上,會越來越大。惟其如此,日子才會越過越美好。

  • 7 # 小牛騎驢

    我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用自己的文字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幸福。我覺得成為一個作家有三個好處:

    第三,古語“腹有詩書氣自華”代表者就是文人,作家本身是文人,身上自有一股氣質,它能溫暖身邊的人,給身邊的人一股如沐春風的感覺。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雖然我現在並沒有成為一個作家,但我會一直努力的。堅持閱讀,堅持寫作,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8 # 姑蘇詩社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醉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翻看三毛的書,一字一句,讓我在這個喧囂繁華的城市裡,忘卻了世俗的塵埃,卸下了滿身的疲憊,讓我在喧囂與浮躁中保持著一份寧靜與美好。

    一縷縷清冷的風掠過窗臺,夜深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城市裡的人們都已睡著了吧,而我深藏心底的夢想卻久久不肯睡去。年少時每個人都有一顆夢想的種子悄悄紮根在心裡,等待著夢想的種子開花結果。海子說要以夢為馬,做遠方最忠誠的兒子,他拒絕平庸、渴望自由。海子的夢想多麼浪漫,多麼燦爛,雖然我們都只是浩瀚宇宙裡裡一個渺小的存在 ,但是胸懷夢想讓我們與眾不同。

    然而大多數人的夢想與喜歡只是說說而已。“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很多時候你喜歡的都不是真正的熱愛,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內心最珍貴的就是對於夢想的渴求,它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支撐,是我們年輕生命裡值得傾注一腔熱血的動力。

    最近各大新聞網站以及社交平臺都被科比退役的訊息強勢刷屏,我從來不喜歡蹭熱點,也厭煩每個熱點帶來的資訊轟炸。但是看到三十八歲的科比即將告別他一生摯愛的籃球時,心裡卻有點淡淡的感傷。20年的籃球夢,從18歲的小飛俠到如今38歲的老曼巴,悠悠歲月讓曾經的懵懂少年蛻變為萬眾矚目的巨星,時光在變,而科比對籃球夢想的執著卻從未改變。相信大家都曾聽說過關於洛杉磯凌晨四點的太陽這個故事,你可以想象每天凌晨四點的時候,有一個懷揣籃球夢的男孩,在寥落的星辰下,穿過洛杉磯黑暗的街道,在暗淡燈光下一遍一遍投籃的身影,孤獨而堅毅。曾經因為籃球他飽受爭議,飽受傷痛的折磨,但是恰恰是籃球成就瞭如今這個風華絕代的男人,而一路走來所受的傷成為了他人生中最珍貴的勳章。

    命運從來不會忽視一個人的努力,生活總會在讓你歷經考驗與磨礪之後,給你不可思議的驚喜。

    前幾天翻微博,偶然發現這樣一條博文:“一杯冰Mocha+一晚牛肉麵+一縷陽光=我的快樂時光。”配圖是塑膠桌椅上簡單的午餐還有一個光頭滿足的笑臉。對,他就是張衛健,一個始終光頭的魅力男人。看到這條博文,有點感動,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默默無聞,被人吆五喝六的小配角了,他現在擁有的一切令人豔羨,可是他初心未變,依舊低調,年過四十的他像個孩子一樣滿足於平凡的幸福。之前看《我是演說家》,張衛健做了一場演講《說話改變命運》,講述了他為什麼一直是光頭的原因。那天看完演講,我哭了,不是痛恨那個抵辱嘲笑張衛健的製片人,而是張衛健面對質疑和嘲笑時,不服輸的那股勁。他把痛苦打碎牙往肚子裡吞,然後積蓄能量,累積實力,只為有一天將別人潑來的冷水燒開了再潑回去。那是他18歲時帶著最美好的憧憬與夢想踏入TVB,但是十年默默無聞的時光,讓他嚐盡娛樂圈的人情冷暖與生活的窮困潦倒。“全盛時期,每日至少有一套電影找我拍,人人都是羊群心理指定要找我。最低潮時,可以完全無工開。”回顧自己像過山車般的人生,他確信:“凡事要付出,才有收穫。要時刻磨練自己,激勵自己進步,迎接每一項挑戰。”

    年輕時,我們總要經歷一些挫折,在夢想的路上本就荊棘叢生,最後能夠成功的人大多都是經受了種種磨礪,但不輕易言棄的人。那些看似生活的光鮮亮麗的人,你只看到了他們成功,羨慕他們是命運的寵兒,抱怨自己的生活一團糟。其實,你沒有看到他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們也曾起早貪黑,在寒冬大雪的公交車下凍得瑟瑟發抖;他們也曾為了做出業績而夜以繼日的趴在電腦桌前,為了節省資金啃一個月的鹹菜饅頭或者泡麵;他們也曾挨家挨戶宣傳產品,遭遇無數的拒絕和白眼。

    在這個諾大的城市裡,每個人都在謀求自己的一個立足之地,尋找自己心頭的一縷微光。但親愛的你,無論命運給了你怎樣的磨難,都請你相信成功也許就在你放棄的前一秒,生活給你的驚喜往往在最後,誰笑到最後,誰才笑得最美。

  • 9 # 小小學生向前衝

    我已年過30,而我的夢想才剛剛開始。現在它雖然遙不可及,但我無比確定5年內,必然夢想成真。至於我的夢想是什麼就不說了,怕說了就不靈了,哈哈哈

  • 10 # 漫步美文

    兜兜轉轉 只因那顆初心

    夢,是開始的地方。

    夢想的種子埋下了,何時埋下的。說遠一點,得從我出生100天的那天說起。說有趣一點,就從那次百天抓鬮說起。按照老家當地的風俗,孩子出生百天,要舉辦抓鬮儀式。擺上幾樣有寓意的物件:算盤,錢,筆,書,玩具,糖果,讓孩子信手抓。聽說那天的我,面對這麼多東西,一手抓起了筆,一手拿起了書。姥姥說,這娃啊!長大了肯定是個拿筆桿子的,有墨水呢。

    也許,那時候,冥冥之中,我與筆和書前世就結下了緣吧。長大後的我,不是什麼文人,也不是什麼作家,卻成了一名鄉村小學老師,每天與筆和書本打著交道。

    寫作的夢,何時真正安家落戶的。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我的作文《紅雨靴》被老師當範文在全班朗讀,老師說的那句,“這篇文章情感真摯,語言優美,有小作家的文風。”我一直記得。後來,我就更加努力的寫,每次作文都得到老師的誇讚。也許,從那時候起,寫作夢的小種子,算是在心裡落戶了。儘管那時的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夢想,只知道寫好的作文,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許,心裡很自豪。

    讀師範的時候,青春年少的我,多愁善感,心思細膩。越發喜歡用筆記下身邊的人和事,自己的喜怒哀樂。一本又一本的日記本,用帶著香水味的筆,寫得滿滿的,沒有主題,只隨心所欲地寫著,讀者就是我自己。

    偶然的機會,我寫得一首小詩,《菸圈》被閨蜜看到了,說特別喜歡。後來,在她的鼓勵下,每次寫了詩歌都在宿舍裡分享。擁有花季般美好的年齡我們,讀著一首首小詩,做著自己的夢,想著美好的未來。

    那時候的語文課,叫文選課。教我們文選的是一位儒雅的先生,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溫文爾雅的氣質。我最喜歡上先生的課,有一次,在走廊上遇到先生,先生說,你的文筆不錯,可以把寫的文章試著投稿,我找幾個投稿的地址給你。聽了先生的這番話,我像春風裡的小鳥,嘰嘰喳喳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記得,畢業時,先生給我寫的畢業留言。“你是一個有靈氣的女孩,你的文字娟麗秀氣,不要忘了自己的夢想,沒準哪天你會紅著臉說,我的文章發表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翻起畢業冊,先生的字跡已經模糊了,可先生的話語,卻深深烙在心裡了。儘管,一直到畢業,我也不曾發表過一塊豆腐塊,可對文字,對寫作卻有了更加深的情感。

    工作了,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日子簡單快樂。學校給青年教師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鼓勵我們多讀書,多動筆,2000年,網路時代剛剛興起,我在教育線上開通了自己的教育網頁,開啟在網路寫作的歷程。這麼多年斷斷續續,網路平臺越來越多,資源共享越來越便捷,對於寫作我一直寫著,始終沒有放棄過。課堂,閱讀,寫作,成了我的主陣地。

    學校門口傳達室的郵箱,我每天都要去看一次,看看有沒有雜誌到了,最主要的是一直盼著哪天能收到編輯部的樣刊。記得,那是2005年的初春。印象特別深刻,那天我又一次失落的從傳達室走出來,在班上懨懨地改著作業。這時,有人敲著窗戶,原來是吳主任,他神秘地舉著手中的《語文報》說:“你看看”。我翻開一看,原來我的教育隨筆《靈感》發表了,我高興地有點不知所措。感覺腦袋嗡嗡嗡的,像一場夢似的。“留給你看看,估計樣刊要過一段時間,不錯哦!”我盯著手中的報紙,恍惚了好一會兒。這是我第一篇正式公開發表的文字,這是我的處女作。在春天的陽光下,我憋紅了臉,有點燙燙的。

    時間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寫寫停停,寫作的夢,一直住在心裡。現在,寫作碼字,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空氣中那縷清新的花香,不濃不淡,給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光芒,讓細碎的日常有了寄託。

    閒坐一小會,泡一杯花茶,開啟電腦,安靜的在書桌前敲敲打打,隨心寫下一段文,不為迎合任何人,純碎而美好,不帶任何色彩,只為自己的那顆初心,簡單而純淨。

    回首,小半生了。寫作的夢不再是一顆萌芽的小種子,她慢慢長成了一株心有所屬的玫瑰花。而我,願意永遠守護著這朵玫瑰花,如小王子一樣,因為這朵玫瑰是我的獨一無二。

  • 11 # 清風137050746

    剛參加工作時,不像現在的年輕人把物質看的那麼重,那時特別想做一名記者,或者去做市委秘書。恰巧,地級市日報社招聘記者(編輯),就去報考。在幾百名參考的人員中篩選出20名參加複試,我很幸運。但是,那時因沒有寫作經驗,最後還是沒能如願。還好,不久就在縣級市做了一名市委秘書。巧的是,在機關工作多年後,偶然的機會卻到地級市專業性刊物做了一名編輯,難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感謝倉天垂顧。

    後來我才知道,最初之所以沒能被日報社錄取,不是因為沒有寫作經驗,而是因為自己沒有關係,或者自己不去疏通關係,反正進入複試的人員,實習一段時間都能勝任工作,錄取誰都一樣。

    雖然有點遺憾,但我並不糾結。一個農村出來的土孩子,能養家餬口,乾點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滿足了。

  • 12 # 午夜耕夫

    年少的夢如繽份的花季,開滿枝頭。

    青春時幻想看牽著她的手,世界那麼大,豈無容身之所……

    走進社會,抱著滿書本的理想,卻在現實的枝頭風乾……

    所有的夢,在追逐的過程裡,只有開始而沒有結局。

    所有的花開了又謝,才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只是早晨的露。

    隨然晶瑩,隨然透剔,只不過是夜的淚。

    經不起風吹草動,又經不起陽光的蒸曬,於是不在作夢?!……

    當夢遠離飄散的枝葉被日子漸漸枯萎時,才知道活著有夢,但不應該隨夢而去。

  • 13 # 小葉土特產

    最初的夢想是可以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工作生活兩不誤,可以照顧到老人孩子,又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現在開始專注於生活領域創作,算是完成了一小步,還需要繼續努力,我相信我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同事借了2000元錢不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