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南王國棟
-
2 # 喵喵天下
實際上大量提拔親信這種事一直都有,嚴嵩已經把這事做的很極致了,後面的張居正也做到了天下事一言以決的地步。
但大明從建立之初就吸取了歷史教訓,對很多組織架構都做了不錯的預判。再加上後面一直在不斷完善,到明朝中後期,內閣三省六部制已經相當完善,現在很多國家的內閣總理制,跟明朝的內閣首輔制非常接近,可以說,明朝在封建社會里已經把這個組織架構給做到極致了。
這種權利架構就決定了,首輔的權利再大,也不會出現秦漢宰相可以隨意廢立君主的事。
再加上宋朝之後,隨著科舉制度的完善,文官集團逐漸做大,整個宋朝都是由文官把持朝政。明土木堡之變以後,逐漸走起宋朝的老路,文官集團節制武將,逼的皇帝不得不扶持太監集團加以平衡。
文官集團雖然權利巨大,內部貪汙,黨爭不斷,但對於皇權穩定卻極為看中,絕不准許謀朝篡位這種事發生。
首輔門生故吏滿天下,但若敢動歪心思,他的學生就會第一個跳出來割袍斷義,全天下會群起而攻之
這個不以人的意志為左右,而是社會結構發展到這的產物
-
3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朝國家權利結構和執行機制及明朝內閣制度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大明一朝,國家政治權力結構如下是:
皇帝、內閣、宦官
1.皇帝是國家權力機構的核心,整個大明王朝的最高元首,核心所在。手中握有整個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大權,擁有絕對的權威,不容置疑。他的命令是絕對的真理。明朝時,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務,實際上等於兼任宰相,把君主獨斷專行擴大到了頂峰,皇帝擁有最高決策權力。
2,內閣: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或稱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 。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
3,宦官:明初內臣不許讀書識字。宣宗以後,漸通文墨,凡每日奏章文書,除皇帝親批數本外,皆由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太監分批。初時規定,批紅須遵內閣票擬字樣,只是字跡有偶誤者,方得改正。明中葉以後,皇帝多深居後宮,荒嬉享樂,不理國政,常常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大權,
“批紅”就其權力性質而言,屬於最高決策權,是實現皇權的一種方式。故司禮太監代皇帝“批紅”,是在代行皇權,而不是攫取了相權。由此可見明代皇帝授權司禮監代行“批紅”,與其說是要太監代為處理國政,還不如說是利用宦官勢力牽制內閣,代表皇權監督和控制政府機構的施政活動,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並防止任何違背皇帝意圖的行為出現。
由此可見,明朝權利執行如下:內閣大臣把治理國家建議意見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透過“票擬”,然後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批紅”,最後由皇帝做出最終決定。政策才可以實行。
總結:明朝是歷代封建皇權制度最為完善的朝代,它將皇帝的集權達到了頂峰,而且是有效的監管起來,多方互相作用之下,達到了帝王居中調和的作用,以此保證皇權的穩固。
明朝廢黜了相權,沒有了與帝王分權的丞相制度,不過因此而又產生出了內閣、宦官以及皇權,這三種權力,更是因為明朝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以及對於武將兵權的限制。終明朝276年曆史上,也沒有出現皇帝被架空的現象。
所以結論是:在明朝一代,內閣首輔想要提拔親信篡權奪位不可能。
-
4 # 一貳一橙
明朝官員制度最重要一點就是內閣制的創立,不同於以往的丞相、宰相制度,內閣僅僅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所起到的職責無過於“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等,翻譯過來就是:顧問皇帝問答、規範皇帝品行、整理檢視百官上書(題本和奏本)、按照皇帝的意思批准上書內容(票擬)等,簡單來說:內閣不過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必須事事以皇帝的意願行事。
正如《明史》所說:“祖宗設立閣臣,不過文學侍從,而其重也止於票擬,其委任權力和前代宰相絕不相同”。也就是因為閣臣不同於宰相,所以以閣臣個人的力量,完全做不到“手握王爵,口含天憲”的程度,即便是整個內閣加起來也不可能,因為不管內閣需要提拔什麼人才,最後都得由皇帝批准才行,這就很好地限制了閣臣的力量發展。
明太祖朱元璋是千古少見的政治高手,從他登基開始就無時無刻在想著如何完成集權於皇帝這個千古難題朱元璋是元末人,深知由於元朝的宰相權力過大而導致了權臣亂政,國家的分崩離乃至於最後的天下大亂,而在全面繼承了元朝制度後,朱元璋就不得不從制度上入手,儘可能地限制這流傳了千年的皇權威脅。
元朝自忽必烈時期起,中央最高行政長官為中書省,名義上由皇太子兼任中書令為首,但實際處理政務和協助皇帝的則是左右丞相。不同於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元朝所設立的一省制度雖然是為了裁減冗官而設的,可一旦遇到某些意外或不可逆的情況,中書省無疑就成為了一枝獨大,到最後甚至影響到了皇權;元武宗時期曾想過以尚書省來分薄中書省的權力,前後兩次設立尚書省,可惜武宗早死,尚書省僅成立了數年就被廢了,而中書省的權力則越來越大,之後不管是元朝皇帝的繼位,還是元朝的內鬥,幾乎都離不開左右丞相這幾個字眼,造成元朝由盛轉衰的兩都之變,就是由左丞相倒喇沙引爆的;有鑑於此,朱元璋繼位之後雖然也繼承了元朝的一省和左右丞相、左右丞制度,可內心卻十分擔憂重蹈元朝覆轍,日夜憂慮,寢食難安。直到洪武九年,借前後兩次胡惟庸案而引發的大屠殺,終於使得設立了千年的丞相制度全面廢除,朱元璋得以總攬政權,再也不用和人分享了;可是大明不像歐洲,伴隨著國土龐大而來的,則是巨大的業務,朱元璋畢竟也是人,就算每天十二時辰不眠不休也無法處理完這紛雜的政務,於是成立一個協助班子就成為了朱元璋首要考慮的事情,而內閣制度也就在這時候橫空出世了。朱元璋之所以設立閣臣,除了協助自己處理政務之外,最主要的是:早期的閣臣是沒有任何實權的,對大明這個大公司做不出任何變動和調整,最多隻能把自己的意見建議給朱元璋,讓他自行決定。
而且朱元璋時期閣臣是沒有定製的,隨便皇帝更換和新增,同時官職也很低,以朱棣時期確立的六大閣臣來說,官職最高的是解縉,為東宮侍讀,只不過是個六品小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亡,大明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入閣前職位為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由於大明內閣首輔的官職低微,使得他們的權力僅在閣內而無法延伸到閣外,不可能像以前的丞相一樣掌握任官大權,所謂提拔親信什麼的也就無從談起了。
不過時代在變,內閣的制度也在變,閣臣權力在明宣宗朱瞻基時雖然有過一次崛起,可依舊不可能總攬朝綱這一點得歸功於制度的成立,要知道一個古代國家能正常地執行下去,除了皇帝本人的品德修養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制度,有了制度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在皇帝幼小或是不理朝政時,可以指導著群臣繼續、有方向、有目標地走。
像嘉靖、萬曆兩朝,帝王因修仙、和百官鬧彆扭、生病等原因不上朝達八十年之久,但在制度的運轉下,大明還是沒有奔潰,甚至還有彪炳史冊的平倭戰鬥和萬曆三大徵等等,所以制度的成立,同樣也是內閣無法專權的主要原因。
大明閣臣的第一個巔峰是在明宣宗時期,當時掌握內閣的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集團,由於制度的規定:閣臣必須都由甲科出身,也就是要進行過科舉,當了進士後才能入閣,所以閣臣們彼此之間都能自省自身,以求維持帝國的秩序;楊士奇雖然不是進士,但同樣也是尊崇儒家學派,經常以儒家經典的《六經》勸諫朱棣,加上自朱元璋時期起的閣臣就必須先在翰林院任職才行,所以也是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以仁德教化帝王,沒有摻雜其他的雜家思想;當然僅靠自身的約束是十分不現實的,人一旦得到權力難免就會發生思想上的轉變,像嘉靖時期的首輔嚴嵩,未成為首輔之前那也是個有志做出一番事業的熱血青年,可一旦掌握了大權,自擅其事二十餘年,也就從好人變成了壞人,從貞臣淪為到奸臣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明內閣的權力也就日益加重,尤其是後來大多數首輔都是以大學士身份,兼任六部尚書的,大明帝國的實權除了皇帝之外,基本都是掌握在六部尚書手裡,所以閣臣以某尚書兼某大學士的職位,恰好證明了內閣權力的穩步上升,若放著不管,假以時日,內閣首輔很可能就會演變成前朝丞相了。所以要很好制衡住手握尚書權力的首輔,適當地分權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了。
大明王朝官員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經常內鬥,而這一點也是朱元璋和朱棣最願意看到的作為懂得役使手段的兩位帝王,朱元璋和朱棣在他們在位期間就不斷將百司職務分權,以閣臣制衡皇帝、以六部制衡閣臣、以皇帝制衡六部等等,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讓內閣、太監、六部、言官各自開打,而皇帝本人居中調停,等他們疲於鬥爭或鬥得頭破血流的時候,自然就沒有心思和力量來進行所謂的“謀朝篡位”了。
大明王朝的實權不在內閣,而在於六部,在六部尚書之外,另外還有大理寺、都察院、通政司,合稱九卿,互不管轄,都只對皇帝負責,九卿職務的分權,就很好限制了閣臣任人唯親的情況發生了:
按照制度的規定:要增添閣臣,必須由首輔和其他閣臣、加上九卿一起推選,稱為“會推”,而首輔在收集了諸人的人選後,再統一交給皇帝定奪,只有這樣才是合法、合理、合規矩的,其他像皇帝、首輔自己選拔的都是不合法的,九卿和閣臣都有權力否決;在嘉靖年間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當時嘉靖帝強行讓自己喜歡的大臣入閣,沒有經過九卿和閣臣,結果這個大臣的脊樑骨被人戳得皮開肉綻,甚至還有過想著直接把這個大臣打死在左順門的做法,由此引發了著名的大禮儀事件,嘉靖皇帝打死了十七位當朝大員,贏得了大禮儀之戰;連皇帝要任命一個聽話的手下都要遭到如此大的阻攔,更別說是首輔了,就算是嚴嵩,即便他是以吏部尚書職兼內閣大學士,有任命百官的職權,他想任命自己的親信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因為在六部之中還設立有給事中這個七品小官(也就是明朝力量極大的言官集團),官職雖小權力卻大,有直接批駁皇帝、上司、九卿的職務,不讓敕令下達的權力。夏言擔任給事中的時候,六部尚書、公卿、太監、皇帝都給他彈劾了個遍;在首輔權勢最大的張居正時期,其勢力已經延伸到了六部九卿之中,而由於萬曆皇帝本人年幼,大事都得依賴於張居正,使得張居正這個實際上的首輔,成為了實際上的丞相。在張居正十年改革的時間裡,不但大力任命李成梁、戚繼光、殷正茂的邊將南征北戰,而且還藉著變法的藉口,剝奪了吏部、兵部的任命文武官員權力,以及壓制言官,讓他們噤聲。可張居正手段猛烈,底下人也不是吃素的,在萬曆五年的時候,張居正的老父親去世,按照儒家文化他必須要回去守制三年,但回去三年則意味著自己必須讓出首輔之位,即便到時回來還是能擔任首輔,但剛進行到一半的變法則面臨著全面失敗的危險,無可奈何之下,張居正只好與太監馮保、後宮李太后一起,以“奪情”手段,強行讓自己留下來(當時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不過十五歲,很難相信這奪情之事是由他一手包辦的)。
首輔不回家守孝而貪戀權位,這事在以講究盡孝的明朝士大夫眼裡,無疑是不仁不孝的小人,於是要求張居正放棄首輔職位、回家守孝的奏章紛至沓來,差點就把張居正給淹死了。在全面上下一片杯葛聲中,張居正也終於頂不住,想著回家守孝算了,幸好是以萬曆皇帝為擋箭牌的詔令一下,說誰敢讓張先生回家,就先把人頭送來。就這樣,在皇帝的偏愛之下,張居正公然違背儒家教育,繼續留任內閣了,不過這事從此成為張居正和文武百官之間的隔閡,張居正死後被清算也是從此開始的。
總結:朱元璋和朱棣對維護大明的正常執行可謂是煞費苦心了,不但靠著殺戮來廢除對皇權有影響力的職務,就連百官也要留下制度,讓他們互相掐架,互相傷害,皇帝自己做卞子,坐山觀虎鬥像嘉靖皇帝,他在後期不理政事一心修仙,在內閣裡,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一個鬥一個,鬥到最後棄市的棄市、罷官的罷官、身敗名裂的身敗名裂,只有穩坐釣魚臺的嘉靖皇帝,悠遊自在地成為了最後的贏家。
即便是正德末年的首輔張廷和,在當時正德皇帝病死、太監勢力衰弱、後宮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已經掌握到了擁立大權和指揮兵權,甚至還做了三十七天的“臨時皇帝”,已經出現了歷代權臣隻手遮天的情況,可嘉靖皇帝一上位,還是被大禮儀之臣張璁等人鬥垮,一代首輔最後也只能黯然辭官,回家養老去了。
-
5 # 尼古拉斯憶心
小編認為,張居正其人,為百姓所做的事情,還是有可以誇讚的地方,而其在做人方面還是有值得敬佩的地方的。那麼為什麼他的結局最後並不算太好呢,其實一切都和他的改革措施有關,動了其他人的蛋糕,其他人又怎麼能夠容得下他,就像是眼裡進了沙子一般,而改革時期的張居正就成為了權貴人士眼裡的沙子,自然要被根除的。 讓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他從小就一個好讀書的孩子,識字的年紀很小,而且非常的聰慧,可以說是一個學習的好苗子,果不出其然,他還真的在12歲的時候就考中了秀才,陸續參加的考試也都非常的順利,於是進朝當官。
起初做的是一個小官。但是這並不影響他自己有著非常宏大的雄心壯志。當時他可能想不到自己日後會成為一代的首輔,但是繼續向上升職確實他必然的選擇。 於是他繼續發奮圖強,一邊提升自己,一邊完善自己的政績,於是很快就因為表現突出而被提拔,直到首輔的位置,後來也是進行了一次改革,改革對於百姓和朝廷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那些擁有著權力和福利的權貴們來說卻是一件十足的大壞事,所以遭到了強烈的阻止,甚至還有人彈劾到皇上那裡,好在皇上信任他。
所以讓改革得以進行下去。否則真的不知道會怎麼樣。 作為當時的首輔,他已經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基本上他可以為所欲為地做著自己的政治行動,也可以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沒有人在當時反對他不代表日後沒有人算賬,可是這就為他埋下了禍端。 雖然說他做的一切其實也是為了能夠延續明朝統治者們的統治,他的那些改革舉措也不乏有一些很有效果的方案,但是說實話最後他的下場其實並不算太好,最後累到生病,為了改革最後病死,非常的遺憾,而他死後就有人開始彈劾他。
總是這樣為民說話的人,或者說對於那些與他有恩怨的人,在他離去以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報復行為,於是你能夠看見的方法和你所想象不到的方法都出現了他的身上,連抄家的行為都發生了,他的子弟也都被流放,可以說以一介皇帝之下第一人的身份,落得個如此下場不僅僅讓人心寒,更讓人覺得有些無奈。
當然,小編會覺得可能他曾經經歷過譭譽參半的評價,對於他的評價依然有很多人會說他也不過如此,並沒有多麼的清廉,該享受的時候他是一樣都沒有落下,但是看一個官員,要辯證地去看,有功勞就是有功勞,有罪過也必然是有罪過的。對於明朝的影響,可以說他做到了很久,起到了一個政治上面的榜樣與模範的作用,屬實難得。
在小編看來,雖然說他這一生必然是功過皆有的,也完全不能夠說他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官員,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作為一個在當時有著更多的選擇,明明可以向下卻依然選擇向上為百姓,為蒼生付出努力,這就是值得敬佩的,而他還敢於整治當時的官場,讓國家更加的富強,讓天下百姓得到休養,讓國土變得安全,其實就已經完全能夠稱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好官了。而這也真的是太為難得的一件事情。
-
6 # 四川達州人
明朝內閣首輔,不是丞相。
明代內閣,從本質上說,只類似於朱元璋廢除的中書省部分功能:備份皇帝諮詢,提交諫議,分類/預審奏章,草擬處理建議。
因此,內閣也就是皇帝秘書處,大約等於漢代中朝和唐代中書省,沒有決策權亦沒有行政執行權。
內閣首輔,就是中書令,也大約等於清代內閣+軍機處的地位。只有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才相當於宰相身份。
所以,明代內閣首輔並不能一手遮天。還別說官員黨派複雜,互相監督拆臺。
-
7 # 小太拾
內閣首輔的定義就是皇上的秘書而已,而且還有六部制約,六部的官員任免都是皇帝決定的,再說秘書有權利培養親信造反?更何況明朝還有宦官制衡呢。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明太祖朱元璋奪取天下以後,有感於前朝宰相權力太大,影響到皇帝的統治和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因此別出心裁的建立了內閣制,將宰相的權力分散在數位內閣大臣的手裡。內閣制到了明成祖以後,由於皇帝惰政,就把處置國家重大事務的權力下放到內閣首輔那裡,就這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實際上又恢復了宰相的權利。像武宗時的三楊,嘉靖朝夏辣、嚴嵩,神宗朝的高拱、張居正,都是相當強勢的鐵血宰相。他們拉幫結夥,形成政治聯盟,把持朝政,形成了嚴重的黨爭,消弱了大明王朝的國家實力,也嚴重威脅到皇帝的統治權。明神宗後期,皇帝不再相信大臣,削弱了內閣首輔大臣的權利,把實權轉移到親信宦官手裡,造成了宦官專政,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