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炳升66
-
2 # 手機使用者6937527238
文人間的玩笑,還有刷字、踩扁蛤蟆,多有情趣。年輕時最不要看黃庭堅,隨年齡增長越看越好,那個時候他的字按現在的說法就是醜書,且不能再醜了,然恰恰是美的不能再美。
-
3 # 顧隴桃園廣
“死蛇掛樹”是一種書法表現和點評,冬天的時候,經常會在田野裡看到死蛇掛樹。死蛇掛在樹上,看上去當然沒有生氣,並且乾癟細長。與樹枝交在一起,空蕩蕩的。有些人的書法也就這樣,當然這是不好的書法。造成這種字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筆沒有按下去,過於草率。
-
4 # 川墨
死蛇掛樹語出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其內容為:字之形勢……不宜傷長,長則似死蛇掛樹;不宜傷短,短則似踏死蛤蟆。此語一指書法字型細長,軟弱無力,沒有力度和活力;再則指線條,無起筆,行筆,收筆,線條無質感,無骨力!書法語杜甫有云:“書貴瘦硬方通神”,就是指書法要有骨力,有精神,有氣韻。書法線條講究筋骨血肉,筋骨指線的力度,血肉則是用墨的濃淡!死蛇掛樹用於對書法作品的評價,就帶有嘲弄的色彩!用於書法理論,就是對書者的警醒,不要把書法作品弄成“死蛇掛樹”。據記載,有一次黃山谷和蘇軾在一起,黃山谷問蘇軾:“你看我的書法作品如何”,蘇軾說調侃說:“樹梢掛蛇”,黃山谷聽後笑著說:“那你老的就是石壓蛤蟆”。他們就是相互打趣,互相指出對方書法水平的缺點!書法要有質感,力度,活性,氣韻,這是我們追尋的方向!
-
5 # 詩詞學院
“死蛇掛樹”一詞,出自王羲之《筆勢論》,本是指書法筆畫寫得太長,缺少了靈動性。
晉代王羲之《筆勢論》雲: “不宜傷長,長則似死蛇掛樹。不宜傷短,短則似踏水蝦蟆,此乃大忌,可不真歟!”
在王羲之看來,傷於長、傷於短,都是書法之大忌。線條長而不靈動,就失去了生命力,故云“死蛇掛樹”。
後來,蘇東坡和黃庭堅兩人將這兩個比喻,稍作變化,用來相互調侃對方的書法。
《獨醒雜誌》卷三:“東坡曰:‘魯直(黃庭堅字)近字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掛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輕論,然間覺褊淺,亦甚似石壓蛤蟆。’二公大笑,以為深中其病。”
看黃庭堅《諸上座帖》那種婉轉圓環的線條,長而縱放,與蛇的曲線美還真象。
看蘇東坡的字,扁扁的而又充滿生命的活力,也真有點象壓不死們蛤蟆,這是一種力量的美。
蘇東坡書法中字扁而富活力,黃庭堅的線條長而靈動。因此,蘇黃二公在相互調侃中,其實是暗含讚美的。
所以,我們在讀古代書論時,要注意將“死蛇掛樹”與“樹稍掛蛇”注意區分開來,它們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
6 # 庸人敗於懶能人敗於傲
死蛇掛樹主要是蘇軾對黃庭堅字型的描術,指黃庭堅的字內緊外鬆的一種書法形態,,橫和豎過長,很誇張,像死蛇掛在樹上一樣,是黃山谷的書法特色,黃山谷反過來說蘇軾的字像石壓蛤蟆,意思是蘇軾的字像被石頭壓在上面一樣,喘不過氣一樣,指的是蘇軾的字很扁平,也是對蘇軾書法藝術的描述
-
7 # 段華為
“死蛇掛樹”是蘇軾對黃庭堅的書法的形容。我們透過這個比喻看出了黃庭堅的書法特點,真的很亂,像死去的蛇一樣。你一定會好奇,書法明明是非常美的字型,蘇軾怎麼能用死蛇來形容它呢?
原來這跟黃庭堅的學書法歷程有關係。年輕時期的黃庭堅非常喜歡蘇軾的書法,後來直接拜師在蘇軾門下。書法風格也受到他的影響。但是後來黃庭堅在一次偶然的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了南朝碑刻書法《瘞鶴銘》,據說,當時黃庭堅就將這塊殘碑誤認為是王羲之的石刻。經過反覆臨摹,深入學習了其中的筆法,最後一舉突破了前代草書的風格,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
作為蘇軾的學生,黃庭堅對自己的老師自然是非常尊敬的,但是,隨著黃庭堅的成長,他對書法也有了自己的獨特的理解。特別是吸收了《瘞鶴銘》裡面的一些東西以後,他的書法面貌大變,已經跟他的老師的風格不是一回事了。出現這樣的狀況,蘇軾自然也就不太滿意了。於是,找了個機會打算狠狠地“批評”了黃庭堅一頓,說他的書法是“死蛇掛樹”。這便是這個故事的來源。
作為黃庭堅的老師,蘇軾的書法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知道,蘇軾是北宋有名的大文化,是一位全能型藝術家。不僅精通詩詞古文,而且在書畫方面也有非常高深的研究。尤其是他的書法代表了宋代書法最高水準。蘇軾排名進入了宋四家的第一名,在當時非常有名,影響深遠,很多名流都投奔到蘇軾門下學習,他們被稱為“蘇門學士”。
那麼,當心高氣傲的黃庭堅遇到了這樣一位有著深厚學養積累的大家時,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黃庭堅很崇拜這位老師,不僅跟他學習書法,而且學習古詩。兩人交流也非常投機,經常是像朋友一樣,討論一些書畫文學問題。前面我們提起過,蘇軾曾經批評黃庭堅的書法是“死蛇掛樹。黃庭堅卻反過來說蘇軾的書法像“石頭壓扁的蛤蟆”。天哪,哪有這樣子懟自己老是的。
其實,這是兩人深刻交流後,彼此極其瞭解對方,互相調侃書法風格的對話。這也證明了黃庭堅跟蘇軾的關係匪淺。所謂:名師出高徒,黃庭堅在蘇軾的引導下,進步非常大,後來也排進去宋四家的行列,並且是第二名。網友調侃說:黃庭堅的“死蛇掛樹”書法,遇上蘇軾的“石頭壓扁的蛤蟆”書法,是第一跟第二的差距。但小編覺得,這種說法是不太恰當的。至少是不夠細緻的。為何這樣說呢?
“死蛇掛樹”也好,“蛤蟆體”也罷,都反映的是兩人的書法特點。換句話說,你說我的書法不好,那我也說你的書法不怎麼樣。 這就揭露了書法的本質,沒有真正的第一和第二。各具特色而已,蘇軾偏向於行書,而黃庭堅更擅長草書。
我們從黃庭經身上看到了一種書法愛好者該具有的“突破”精神。這不僅僅是書法技藝上的突破,更是對書法巔峰的挑戰。書法史上,很多優秀的書法家都創造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峰,這些書法前輩已經為我們樹立的幫要。我們不僅僅要學習他們的書法,更重要的是要學習他們身上的那種“突破”精神!
-
8 # 非雲非鶴801
中國的書畫藝術,以“道法自然”為最佳的上乘境界,有點現在人說“仿生學”的意思,即在自然取相中體現美感,書法字畫的讚美詞中常說:雲煙躍紙上,龍蛇走筆端。活躍的蛇,行動是特別敏捷生動的,總是呈現出優美的S線,最為“得道”的書畫家喜愛借鑑,要的就是那個靈動回味。但是蛇一旦死了,就難看死了,如果把一條死蛇掛到樹上,那看起來簡直就是噁心了。所以說,罵一個人的寫字的線條是死蛇掛樹,被罵的人只怕是跳樓的心都有了。
-
9 # 山居留暝
許多人見到書法中死蛇掛樹一說是指黃庭堅,這是蘇軾說黃庭堅的書法,同樣的,黃庭堅也說蘇軾的書法是石壓蛤蟆,都是調侃之意,但卻說到了各自書法的本質特點!
石壓蛤蟆是指結構的扁,死蛇掛樹是指線條的長,黃庭堅之前,一般線條都是短的,王羲之最多連兩字,可見很少長線條,這也是因為採取筆法不同而造成的!黃庭堅之所以劃時代,主要是緣於他的創造,一改過去二王筆法一統天下的局面!
現代書法認真審視黃庭堅,發展他更適合於現代,展廳書法需要大氣象,連綿不絕的氣勢很適合八尺甚至更大尺寸的作品,因此,你會發現學黃庭堅的很多,看著軟弱無力,實則氣象萬千,死蛇掛樹倒還真是不錯!
-
10 # 5717321363253
死蛇掛樹意思是說作事動作如死去的蛇不動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死蛇掛在樹上等待迷爛,大體上的意思是對這個人巳經沒得救了。
-
11 # 趙如才
所謂死蛇掛樹,是指書法線條缺乏活力丶生命力,像一條條掛在樹上的死蛇。此其一,第二,書法線條大多以飄逸為美,如果線條在書寫時一謂向下,便會給人產生一種壓抑和不舒服之感。解決的辦法:適當加快書寫速度;注意線條角度,儘量少向下傾(相對而言)。
-
12 # 濃淡任由冰雪中
哈哈哈是蘇軾與黃庭堅互噴,
十年前看到一文,象是蘇東坡與黃庭堅是朋友,二人書信往來,經常寫詩互樂。但蘇不喜歡黃的字,生硬無韻,而且有矽角鶴骨,橫豎不齊如亂麻,說黃的字難看不雅,如掛在樹上的死蛇一樣,十分難看。
黃庭堅也很不服氣,認為蘇文章雖好,但字如饃饃饅頭,墨豬,如圓圓不靈活的蛤蟆一樣,不美。彼此彼此,相互調侃互噴,
他們互貶調侃對方的字,形容也恰當,形象。冰雪認為,黃庭堅的一些字,率意浮躁,鼠尾矽角多,結字用筆亂,如死蛇掛樹形象。蘇的字圓如饃頭,沒米蒂的用筆精到,靈秀。有些字不合法度(晉人得筆),而且信筆較多,控筆不如米顛孑這點應該承應。
第一排為黃庭堅的字(死蛇掛樹)
第二排為蘇軾的字(石壓蛤蟆)
書法中的(死蛇掛樹)的典是這樣來的。
死蛇掛樹一詞,最早出處應是東晉王羲之的(筆陣圖)之說。
-
13 # 陳克斌書畫
書法中說的死蛇掛樹,其實應為樹梢掛蛇,講的是書法或者說字本身的形態。深究起來還有書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會。
其一,關於死蛇掛樹,我們先看看蘇東坡和黃庭堅的對話趣事。
這大概是死蛇掛樹的有趣來歷吧。
其二,死蛇掛樹其實反映的是書風的問題。
就拿蘇黃二人的字來說,黃庭堅書法,最初學習周越,又取法顏真卿、懷素、焦山等人,最終自成體系。他的字凝勁有力,每一個字為了突出其中的一些筆畫,往往寫得特別誇張,以致結構變化性極強,整體呈現出中間細腰的效果。所以蘇東坡調侃黃庭堅的字為“幾如樹梢掛蛇”。
學友如果仔細研究,這樹梢掛蛇其實為褒義。相傳,黃山谷因蘇東坡案被貶到敘州,就是今天的四川宜賓,宜賓為萬里長江第一城。黃山谷坐船,觀察船工搖櫓而領會長槍大戟筆法,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這和公孫舞劍之類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三,關於死蛇掛樹一說,說法不一。
-
14 # 好好學習69255057
死蛇掛樹是蘇軾調侃黃庭堅的書法用的詞。黃調侃蘇字如石壓蛤蟆,蘇調侃黃字如死蛇掛樹。至於死蛇掛樹什麼樣,你找找黃的書法作品看看就知道了。
-
15 # 使用者明明的爺爺
大家知道,我們華人自古沿襲下來一種有別於世界任何區域的審美觀。就是以曲為美。排除其它“獨尊儒木”獨以曲為美的審美情趣,實質上就是心靈的扭曲反應。
一個扭曲了的心靈自然在行為認知上也“獨立風搔”反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在高雅脫俗“書法”藝術領域也不例外,講究在一個點上一條線條上,含盡扭曲才是最高美的表現,所以,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扭曲為美的審美意識滿滿含在骨子裡。它的漲力直透心靈深底。
當然,扭曲美或許就是大自然至美的真理性表現,
大家記得千年歷史的大宋朝一個叫馬志遠的一首詞牌名叫“天淨沙”的詞吧,開首一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含盡滿滿以曲為美的審美情趣在。
枯藤至曲,老樹蒼古且曲,昏鴉也含盡曲意。第二分句,小橋靈動屈曲,流水小溪更是如此委宛曲折。人家一詞怎麼著也找不出平直剛掦意味的。
所以,以曲為美的審美情趣唯獨中華民族獨有。被古老中華民族“獨具慧眼”優先發現,也很能讓我們一直倍感驕傲著的。
龍蛇行狀態,一直被玩弄線條的書法界奉為圭皋,是最美最靈動的沒奴卑氣,沒僵直僵死氣的純純自然扭曲狀態。因此,扭曲一向都被我們中華民族奉為純至美狀態。扭曲狀態就是鮮活生命狀態,是飛動靈活鮮活的無僵硬僵死狀態。蘊含生活裡所有方面。
仔細想來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死蛇掛樹,是死相,僵死硬挺直的無生命狀態。與書法的審美觀相違背,是書法點畫大病大忌。
回覆列表
應該指的是筆畫的線條無彈性和張力。
這是我隨手劃拉的幾個破字,"有點意思"四個草書字。
任何一筆都有三步曲,入筆,行筆和收筆,就是一個點,也不例外。在這個過程中同樣有提有按,按多深,提多少,折轉行筆過程中所產生的線條質感都與之相關。
書論中有蛇形線一說,實質上應該是蛇行線。
蛇在沙子上行走所留下的痕跡是很流暢的線條,在水中游也是一樣,只不過是很快就散掉了。
閒侃兩句,不知道能說明一點什麼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