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呼醫生愛生活

    哈哈哈哈,那個斑,就是雞蛋的卵細胞(胚盤)!在蛋黃旁邊!

    雞蛋的構成如上圖。

    蛋殼

    蛋殼佔雞蛋體積的11%~11.5%,分為殼上膜、殼下皮、氣室。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佔蛋殼重量的91%~95%,是鈣質的良好來源。此外,蛋殼中含有5%的碳酸鎂,以及2%的磷酸鈣和膠質。殼上膜在蛋殼外面,是一層不透明、無結構的膜,它的作用是防止雞蛋的水分蒸發。殼下皮是在蛋殼裡面的薄膜,共兩層,能讓空氣自由透過。蛋殼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後,會逐漸消失,只剩下一層薄膜包裹著裡面。

    殼膜

    殼膜是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纖維質膜,是由堅韌的角蛋白所構成的有機纖維網。殼膜分為兩層。外殼膜較厚,緊貼著蛋殼,是一層不透明、無結構的膜,作用是避免雞蛋內容物水分蒸發;內殼膜約為前者厚度的1/3,附著在外殼膜的內層,空氣能自由透過。外殼膜與內殼膜大多緊密貼合,僅在雞蛋的鈍端,即人們所說的大頭,二者分離構成氣室。氣室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當雞蛋被孵化的時候,外面的空氣透過小孔進入殼內,並貯存在氣室裡,供未出殼的小雞呼吸;二是在外界溫度的影響下,蛋液的體積會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有了這個氣室,蛋液的體積增大時,蛋殼就不會被脹破了。如果雞蛋內水分遺失,氣室會不斷地增大;待受精卵孵化時,隨胚胎的發育而增大。

    蛋白

    也稱雞子白,是殼下皮中半流動的膠狀物質,約佔全蛋體積的57%~58.5%。蛋白中約含蛋白質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核黃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鈣、磷、鐵等物質。蛋白又分為濃蛋白和稀蛋白。濃蛋白是靠近蛋黃的部分蛋白,濃度較高;稀蛋白是靠近蛋殼的部分蛋白,濃度較低。

    蛋黃

    多居於蛋白的中央,由繫帶懸於兩極。蛋黃體積約佔全蛋的30%~32%,主要組成物質為卵黃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為28.2%,脂肪多屬於磷脂類中的卵磷脂。在對人類的營養方面,蛋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含有較高的鐵、磷、硫和鈣等礦物質。

    胚盤

    在蛋黃表面的一個白點,未受精的叫胚盤,受精的叫胚珠。受精蛋的胚珠直徑約3毫米,未受精蛋的胚盤更小。

    卵黃細帶

    由黃卵黃與白卵黃相間排列組成,中間有卵黃心,以卵黃心頸與胚盤相連,卵黃的兩端由濃稠的蛋白質組成卵黃繫帶,它使卵細胞維持在蛋白中心,起著緩衝作用,防止卵的震盪,有利於卵的孵化。

    角質層

    指蛋殼再表面的一層,類似面板角質層。

    卵黃膜

    是鳥類受精卵的一部分,緊貼在卵表面的一層膜。屬於初級卵膜,由受精卵的細胞膜發育而來,具有保護作用。

    透過上面的講解,充分讓大家瞭解了雞蛋的結構。

    資料收集於網路。

    當然了,要是蛋黃全是斑而不是隻有一個,那就可能是有問題了,最好丟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思念老公,為什麼夢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