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濟仁愛888
-
2 # 鍾文整脊康復
臨床上很多患者會因頸曲變直後肌張力過高 椎體失穩 韌帶鈣化造成椎動脈壓迫,造成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腦供血不足,通常多表現為頸部疼痛不適,頭暈頭疼,精神不振,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等症狀,特別是寰樞關節失穩引起的椎動脈壓迫,很多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偏頭痛 眼壓升高,後腦勺處刺痛,活動受限,一過性的眩暈,而病程比較長的患者,還會出現情緒波動 耳鳴等症狀。
這種情況一般建議首先還是要排除腦血管器質性病變的可能,如果考慮頸椎病的可能,更多還是考慮椎動脈型頸椎病或交感型頸椎病的可能,因為椎動脈壓迫造成的腦供血不足,以及交感神經壓迫造成植物神經紊亂,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表現,因此需要就診檢查才能鑑別診斷,比如拍攝頸椎正側位片檢查及開口位片檢查,觀察是否有頸曲變直 椎體失穩 寰樞關節錯位等徵象,以及進行體徵檢查及觸診,觀察是否有頸肌勞損 關節錯位等徵象,才能對症治療。
通常可以透過手法調整關節,減輕關節壓力,改善供血,同時配合針灸 紅外 牽引這類治療,鬆解區域性軟組織,促進關節穩定,治療穩定後,還要配合適當的功能鍛鍊,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頸曲,保持關節穩定,才能預防惡化及復發,像單槓拉伸 頸肌對抗訓練 前飛燕這類靜態拉伸為主比較安全。
在日常生活工作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期伏案或低頭太久,不要睡太高的枕頭太軟的床,不要坐太低太軟的椅子,特別不能躺著看書玩手機,很容易引起脊柱生理曲度變形 關節錯位。睡覺時枕頭以自己拳頭那麼高就可以了,枕頭下緣要放在胸椎第一第二節處,枕頭上緣要支撐後枕部。
偏頭痛患者釆用辯性別,辯部位,辯證型3個方面的辨證用藥治療,大多數症狀都會得到緩解。但是,選擇時機,合理用藥,勞逸結合,對防止或減少發作,增加治癒率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偏頭痛發作前多有先兆症狀出現:發作前10一20分鐘可見眼前閃光,眼暴金星,畏光,視野輕度缺損,面唇肢體麻木等,此時若及時治療,大多數控制性發作。另外,合理用腦,注意休息,生活規律,忌菸酒,少吃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等,這對偏頭痛的預防,治療及康復,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