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究史學識

    在先秦的諸子中,儒家提倡仁愛;墨家主張兼愛;道家則提倡“無為”。而法家,卻是個另類。就是要獻出性命來實踐,是血染的思想。這裡面流血的、付出生命的,不僅是有罪或者無辜的貴族和貧民,還有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作法自斃)和韓非(被李斯所害)。

    1.反對禮制。法家重視法律,而反對儒家的“禮”。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勞與才幹授予官職,這是很公平的,是正確的主張,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承認土地私有。

    2.“好利惡害”的人性論。法家認為人都有“就利避害”的本性。商人日夜兼程,趕千里路也不覺得遠,是因為利益在前邊吸引他。有了這種思想,商鞅得出:“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

    3.“不法古,不循今”的歷史觀。法家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商鞅明確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張。韓非則更進一步發展了商鞅的主張,提出“時移而治不易者亂”,他把守舊的儒家諷刺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4.“法”“術”“勢”結合的治國方略。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御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結語:用法家的思想解釋於秦始皇的所做所為是合理的,他的治世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先秦的商鞅變法,後來的丞相李斯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 2 # 泳往直前168

    老秦統一六國 氣(器)也在當時不足以平天下 要不然大家服氣 就不用戰爭嘛 但當時 已是動亂年代 法道文化出來 可以運轉乾坤 氣(器)時跟著 得道者 運轉 很快統一六國 所以老秦偉大

  • 3 # 昭明離行

    如果從法家的角度來看待秦始皇的所作所為,那自然是十分合理的

    因為秦始皇本身就是推崇法家的,他的這些作為就是在法家思想的影響下才做出來的。

    秦始皇推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重用李斯(法家代表),任其為相,不斷完善補充秦律,重刑重典。

    秦始皇圖

    李斯圖

    秦始皇重視政治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實行皇權至上、皇帝獨尊、皇位世襲。踐行了法家的權力至上和對權力崇拜的觀點。

    在確立了皇帝制度後,秦始皇制定的官僚制度,即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和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這些官員都是由皇帝根據賢、能來考察和任用的,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皇帝掌握任命官吏的絕對權力,這是法家所推崇的集權思想。

    除了政治制度,秦始皇推行重農抑商、鼓勵耕織、獎勵耕戰,這也是從法家的功利主義出發。

    在文化上著名的焚書坑儒,其實也是為了統一思想和愚民的目的。而這也是法家的提倡的。

    焚書坑儒圖

  • 4 # 邵哥說古今

    以法家的觀點來看,秦始皇做的是對的!就是以今天的觀念來看,秦始皇並沒有做過壞事,相反秦始皇的功績蓋過後世任何一個皇帝。看看被人用於攻擊秦始皇的事件:

    一。“焚書坑儒”,這是漢代才有的詞彙。秦始皇真的是焚燒了不利於國家穩定的書籍,有利於國家統一思想。但是涉及到民生的均沒有燒,醫學、農業、科技等書均未被禁止。而且秦始皇是焚民間的不利於國家的書籍,但是均在皇室存有所有書籍。與乾隆修四庫全書銷燬將近四成的文化典籍、漢武帝罷黜百家、李世民開篡改先河相比,秦始皇做的並不過分。

    坑儒一說更荒唐,秦始皇殺的是行騙的江湖術士。

    其次當是各個國家使用的尺度標準不一,為了統一度量衡,理所應當把一些地方的尺度標準的書給消掉。

    二、修長城,被後世說成勞命傷財。在當時的時代,北方胡人侵略不斷,如果沒長城怎麼可保中華後世兩千年安康。後世也證明丟了長城則亂世開啟,守住長城則守住華夏。

    三、秦始皇並不是好殺之人,一生從未殺過開國功臣也!反而對下屬很好。歷代哪個開國皇帝沒有殺過開國功臣,唯秦始皇一人。

    四、秦始皇修長城、統一度量衡、統一華夏文化思想,這些都為中華歷代王朝都追求統一王朝奠定了標杆。也是中華幾年前始終團結一心的精神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證否:閉著眼睛一定看不到鬼,即使是在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