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記得以前意林一篇文章,一個刷廁所的女工要把廁所刷到能喝才算乾淨,是真的嗎?
3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曹紅麗

    不是的。我知道有一部分日本人喜歡喝自己的尿水還喝10歲以下小男孩的尿。(他們稱之為童子尿)他們是不喝開始的和最後的,掐頭去尾喝中間的。不知道有沒有科學依據他們認為經常喝會有益健康,甚至能長壽。

  • 2 # 生活擺渡

    本的民眾其實是很愛乾淨的,又怎麼可能去喝馬桶裡面的水呢?還有你是個問題,就像臺灣認為我們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涪陵榨菜!

  • 3 # 南小南ANAN

    我在日本6年,只見過日本人喝自來水,還真沒見過喝馬桶水的。日本人喝馬桶水的故事只是說日本人做事很叫真,拼命的做事態度。

  • 4 # 心然守靜

    日本人也是人,你不喜歡的他也不會喜歡。人家說馬桶水也可以喝,只是為了說明人家的水衛生條件達標對吧,他要實在喜歡喝就喝唄。

  • 5 # 楓葉水珠

    說到這個問題,我想我最有發言權,因為工作原因,我在日本大阪待過一段時間,日本人是非常愛乾淨的一個民族,地板會清潔的非常乾淨,能照出人影,室內也經常一塵不染,甚至連馬桶的水也能直接喝。

    在日本時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說有一個姑娘剛剛高中畢業出來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日本著名的帝國酒店當一名服務員,她的工作就是洗廁所, 這個姑娘從小就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她無法接受這份工作,她正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她的一位前輩來到她的身邊,用他自己的行動對她進行教育後,她看到後十分的感動,使她改變了主意,她懂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工作價值,她疼下決心,一定要做好這份洗廁所工作,做一個出色的人!

    從此後他 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全新的人,一個振奮的人,成為他幾十年來一直奮進在成功道路上的動力,

    這個姑娘就是曾經擔任過的日本政府郵政大臣的 野田聖子。

  • 6 # 父子倆

    水綠綠、天藍藍、空氣清新、街道乾淨……在日華僑華人雖然對日本很多問題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在環境問題上的感受卻驚人一致。現在的日本,也許有不少讓人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在環境保護上,卻很難挑出毛病來。

    看看日本窮人居住區社會底層生活的地方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水綠綠、天藍藍、空氣清新、街道乾淨……在日華僑華人雖然對日本很多問題的認識不盡相同,但在環境問題上的感受卻驚人一致。現在的日本,也許有不少讓人看不順眼的地方,但在環境保護上,卻很難挑出毛病來。這是一個把環保體現在方方面面、環保意識已經滲進國民骨子裡的國家。在日華僑華人們生活在這種氛圍中,也深刻感受到了日本對環保的執著,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也在慢慢發生改變。一組發生在在日華僑華人身上的故事,就體現了這種變化。

    來日本之前,朋友們為江涵秋踐行。一位愛開玩笑的朋友對她說,我聽說日本馬桶裡的水乾淨到可以喝,什麼時候你敢在日本喝口馬桶裡的水,就算沒白去日本。兩年後,江涵秋猛然發現:這不是一個玩笑!在東京一家高階賓館打工的她,培訓課上親眼見到主管舀起一杯客房馬桶裡的水,很自然地告訴她:“就按這個標準清潔馬桶。”

    江涵秋當時眼睛都睜圓了,而偷偷瞟瞟站在旁邊的日本同事,沒有發現她們臉上有半點異樣的表情。

    隨著在日本上學、上班、結婚生子,江涵秋在日本呆的時間長了,對於各種環保行為,她也習以為常,再不會大驚小怪。但剛來日本時與垃圾“打交道”的事,她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江涵秋剛來日本時住在東京的大久保,這裡隸屬新宿區,是垃圾分類最為嚴格的地區之一。在國內,10歲才第一次看到標準垃圾袋的她,腦袋裡壓根就沒有垃圾分類的概念。剛搬進去時,房東就給她拿來了一大堆環保介紹書,裡面就有關於垃圾分類的常識。江涵秋隨手翻了兩頁就將這些又是漫畫又是故事、還配有中文的書籍甩在了一邊。至於垃圾,她還是想怎麼扔就怎麼扔,家裡的垃圾桶也就一個。誰知不到兩個星期,房東就登門造訪,很客氣地給她連寫帶比劃地講解扔垃圾常識。就這樣,江涵秋家裡的垃圾桶從一個變成了兩個。半懂不懂的她,一個扔玻璃瓶、鐵罐等堅硬物品,一個扔其它物品。

    可是這樣也不行。又過了兩週,江涵秋就在小區的告示板裡“榜上有名”了。上面有她的門牌號碼,並寫著“該住戶的行為給小區其他住戶帶來困擾,希望其馬上改正”。此後,江涵秋看到小區的住戶就馬上低下頭,總覺得鄰居們看她的目光有些異樣。她認真研讀了房東給的垃圾分類手冊,又添置了一個垃圾桶。三個垃圾桶中,一個扔果皮紙屑,一個扔瓶瓶罐罐,一個扔各種塑膠、金屬的包裝用品。江涵秋想,這下應該不會出問題了吧,我是按照手冊上來的。

    可是沒過多久,又有不速之客上門。這次是負責清理小區垃圾的環衛人員。這位看上去非常精幹的日本大媽,耐心地給她講解,雖然你的垃圾大體分類是正確的,但還需要更細緻。比如吃過的剩飯菜渣叫“生垃圾”,這不能和紙類垃圾放在一起;再比如喝過的飲料瓶,不能和放醬油等佐料的包裝盒扔在一起;報紙要單獨分開放……江涵秋趕快拿出筆記本,一一做了筆記。就這樣,江涵秋家裡的垃圾桶變成了4個,並被她按照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飲料瓶、食物垃圾分門別類做好記號,報紙雜誌則單獨捆綁。

    相安無事了半年,住在隔壁一直靜悄悄的日本鄰居又上門了。這次不是分類的問題,而是江涵秋放在門口的垃圾散發出了臭味,她趕緊將垃圾拿回屋內,心裡範起了嘀咕:不是小區清潔員按日子來收垃圾的嗎,怎麼沒收走呢。不服氣的她找到社群管理室,一問才知道,最近垃圾的收集日變了,而她沒有注意到遞送到家裡的信件和小區黑板的告示。

    如此來回折騰,以前從沒被江涵秋放在心上的扔垃圾問題,徹徹底底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最初她不理解,認為日本人死腦筋,扔個垃圾弄得和什麼大事一樣。慢慢地,江涵秋開始習慣了,她發現時間長了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再後來,走在日本各處看到一片片青山綠水,呼吸一口口新鮮空氣,江涵秋開始有了驕傲感:這裡面也有我的一份貢獻!(王鵬)

    日本製造——品質優良的代名詞,工藝精緻、價格適中、外觀精美、品質上乘、環保節能等是日本產品的特色,2010年世界五百強中日本企業就有68名,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在國內我們熟悉的知名品牌公司就有松下、東芝、豐田、索尼、本田、日立、日產、佳能等等。另外日本企業壽命也名利前茅,存活超過百年的企業數不勝數。那麼日本人的企業為何能保持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及競爭能力呢?

    一、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日本企業的管理非常嚴謹規範,有非常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流程體系,日本企業的執行力度非常強,他們有非常強的執行意識,尊重規則、遵守規則,從會長到基層員工都會嚴格執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並且日本企業的工作計劃性非常強,每一項工作的前期準備、計劃方案、貫徹執行、資料統計、分析總結都有條不紊的按照計劃有序進行。我在日資企業任職PMC經理時企業有近60條生產線,但我們的生產計劃都能精確到後續6周的每一天,回覆給客戶並對交期負責,這在絕大多數企業看來都是不可想象的。另外在細節管理方面,我們與日本企業的差距非常明顯,企業的之中的廢品垃圾嚴格按照分類擺放,甚至連資料夾的擺放順序都用膠紙貼上明確標識,日本人的專著執著精神被我們很多人用“愚蠢”這個詞來形容,比如再熱的天,日本人都會西裝革履的會見客戶,一張桌子讓他擦十遍絕對不會少,正是這一絲不苟的專著執著成就了今天高品質、精工藝的日本產品。

    二、高度敬業的職業態度。日本人的敬業精神舉世聞名,工作絕對排在第一位,甚至有時還需要有獻身精神,他們認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質和真正含義,他們崇尚忠誠與奉獻。所以他們把公司當成家,勤勤懇懇、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稱作“工蜂”。在日資企業經常看到日本人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的上班工作。與我們絕大多數國人不同,我們只把工作當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把工作當成是神聖的使命,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做,企業員工與老闆一條心。這是中國企業與日本企業的真正差距所在。

    三、系統完善的福利保障。日本人講究忠誠與奉獻,視公司為家等等,其實是因為企業有系統、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證他們的職業生涯無憂,所以他們才會願意把一生都奉獻給企業。

    日本企業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比如員工入職時有迎新會,員工離職時有歡送會,讓人來的時候有家的溫暖、親切感,離開的時候對公司留有懷念之情,我離開以前服務的日資企業多年,至今都很懷念那段美好時光;員工生日、結婚、生育、重大事故等,公司管理人員、高層都會送上禮金予以慰問、安撫;為員工發放年終獎金、購買各類保險、住房基金、住房補貼、伙食補貼、交通費、健身卡、優惠券等;為員工身心健康建設運動場、圖書館、醫療室、圖書室,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等等,正是這套系統、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帶來的一點一滴的關愛,使日本企業員工真正的以企業為家,產生極強的歸屬感與主人翁意識。

    四、摳門兒到底的成本控制。日本企業成本控制做的好的背景是日本的資源極度匱乏,不允許他們去浪費,使日本人從小就有勤儉節約的意識,日本企業將浪費視為企業管理的天敵,以浪費為恥,所以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杜絕浪費,如豐田的精益管理就是解決浪費問題非常有效的方法,日本企業認為只為不產生價值的行為都是浪費。日本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幾乎做到極致,他們講究實用,不追求面子及排場,比如很多日本企業管理人員、高層等出差全部租車,與我們國內企業豪車成堆有極大差別,這在我們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他們不是買不起車,而是計算下來,租車比公司買車要承擔保險、維修、保養、司機工資等開銷更划算,更能節約成本,還有的日本企業甚至還會租用影印機、印表機等等。

    總之,只要能夠節約成本,他們都會去做,所以日本企業的成本控制可以用摳門兒來形容。

    五、永不厭倦的持續改善。日本企業能夠長盛不衰,保持極強的活力及生命力,與他們的持續改善精神是分不開的。他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控制成本、改善環境等並樂此不疲。他們往往會採用成立改善小組的方式對企業的問題進行專項的持續改善,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PM(全面生產管理)、TQM(全員質量管理)、5S等等。

    六、規範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日本是高度重視教育的國家,重視企業內部教育培訓不僅是日本企業的經營特色,還作為國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1958年日本就制定了《職業訓練法》。日本企業員工從入職開始公司就會根據崗位要求為其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企業精神、道德教育、管理知識、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等。在日本企業工作六個月後才敢稱為正式員工,培訓合格到工作現場時企業還會安排一名師傅透過“一對一”的指導員制度繼續培訓一年,以使其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在日後的工作中還會根據企業需要對員工的其它技能進行培訓拓展,“多能工”就是日本企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成果,日本企業還會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輪崗來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開發管理人員的潛能,同時在輪職的過程中透過考察來挖掘人才。日本企業絕大多數中高層管理人員都是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提升,這就說明了日本企業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七、相容幷包的學習精神。日本是個愛好學習的國家,總是想盡辦法吸納國外的精華再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創造自己的東西,如唐朝時就向我們學習,學習我們的儒釋道等大智慧,有了日本文字、茶道、和服等;明治維新時向西方學習,有了自己的工業技術,後來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及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危害;二戰後向美國及西方等學習,博採眾長,結合到本國企業實際運作之中,形成了現在世界聞各的日本管理模式等等。當今有太多企業管理的方法、工具及管理模式,所以使的很多企業老闆都陷入困惑,到底該學習哪種管理模式。認為適合企業自身特色並能與企業實際有效結合的就是最好的管理模式,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的學習吸納外面的管理理論,吸納精華融入企業實際運作之中,形成自己的企業管理模式。比如號稱日本企業管理三大支柱的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等,就不適合我們當今競爭日益激烈、強調優劣汰、鼓勵創新的企業實際。

  • 7 # 大獅

    日本人真的喜歡喝馬桶水嗎?

    答案是:胡扯!

    這則故事只為說明日本人對於工作的認真,以及對自我要求的程度究竟有多高,要把馬桶沖洗到可以喝掉馬桶水為止。其故事中的人物千變萬化,一會是清潔女工,一會是公司高管,一會是上市公司CEO,一會是日本名相,讓人看罷之後,產生出日本人不喝馬桶水不快的錯覺。

    我曾經對這些故事深信不疑,當時不過是十幾歲的毛孩子,尤為喜歡看這種雞湯文,只因雞湯太毒,險些沒把自己毒死。好在及時醒悟,自此再不接觸任何雞湯文以及那些所謂的成功學著作,這才使得自己一身輕鬆,從艱難中找尋出路,練就為一代苦逼“後浪”。奈何如今已過而立之年,早已浪不起來了,回頭望滿眼皆“後浪”,只怕將我拍死在沙灘上。

    我認識不少日本朋友,曾在其口中打聽過這件“馬桶水之戀”,結果問十個,十個搖頭,他們反倒問我從哪裡聽來的,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在日本,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故事,如果一個老闆要求員工喝馬桶水的話,這個老闆將被口伐筆誅,名聲就臭了。老闆更不會當著員工的面子喝馬桶水,那樣不但起不到任何勵志作用,還會成為員工的笑柄。

    我不禁大呼,原來這不過是雞湯中的一味佐料罷了,純屬強行加入雞湯中提味之用,生怕讀雞湯文者中毒不深。

    儘管日本人不會飲用馬桶水,但不可否認,日本人對於“屎尿文化”還是情有獨鍾的。在他們的上古神話中,日本造物神伊邪那美從大便中生出了黏土之神,從尿裡生出了灌溉之神和生產力之神。後來那些大大小小的神明,也多次從糞便和尿液中生出許多小神,以及許多童子。以至於日本人痴迷於這種奇葩的文化,在一些出場人數很少,不能在電影院放映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重口味畫面,不是吃就是喝,真應了那句“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

  • 8 # 咕嘟趣話

    朋友親身經歷:日本人不但會喝馬桶水,他們還會在廁所裡吃飯!

    去過日本的朋友都說,日本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乾淨,非常乾淨。其中最能代表日本乾淨程度的,就是日本的廁所了。每當我們看日本小電影時,基本上都會有廁所這個場景。毫不誇張的說,日本的公共廁所是世界上最乾淨的,沒有之一。

    在大部分國家看來,廁所是世間最汙穢之地,比如說印度阿三,家裡都不建造廁所的。

    但在日本人心中,廁所並非藏汙納垢之地,而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日本人認為,每一間廁所裡面,都住著一位美麗善良的廁所女神,只要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保持廁所始終潔淨如新,那麼這位女神就會保佑家人的平安,小孩子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且每位家長都會教育孩子,勤打掃廁所,能成為有錢人。

    有一首日本歌《廁所女神》,歌詞裡有一句是:“廁所裡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乾淨,長大後就能成為像女神一樣漂亮的女人”。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廁所文化,可謂是深入骨髓,在這種近乎變態的文化中,日本人喝廁所水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了,日本人喝廁所水,並不代表日本人喜歡喝、經常喝。

    之所以出現日本人喝廁所水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日本公司在做新人培訓時,老員工為了給新員工做示範的一種偶爾行為,這主要是要讓新建員工保持良好的辦公環境,這也表明日本人以身作則的典範,以及對質量的高度自信所做出的誇張事。

    除此之外,有些日本酒店,也會以喝馬桶水的噱頭進行宣傳,來表明酒店的衛生狀況。

    而日本的這種偶爾為之的行為,傳到國內經過媒體的加工後,就變成了“日本人喜歡喝廁所水”的實證。

    而關於日本人在廁所吃飯,也確實是存在的。因為日本這個國家是極為重視團結的,不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都極其看重群體性行為,比如午餐。

    日本人再吃午餐時一定要找一個夥伴一起用餐,如果找不到的話他們就認為自己被社會拋棄了,並且他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而為了緩解這種拋棄感,有些日本人就會跑到廁所間獨自一人享用午飯,這種現象被稱作“午飯同伴綜合徵”,在日本屬於很普遍的現象。

    當然,這也就側面印證了日本廁所,不但乾淨而且還沒有異味,即便是在裡面吃飯都不會產生噁心的感覺。

    中國人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而日本人不但把屋給掃乾淨了,甚至還把廁所清潔成世界第一,正所謂“細微之處見真章”,一個國家的公共廁所反省出一個國家的生活態度,日本人這種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9 # 穿插游擊隊

    這兩天在朋友圈見到一則熱傳的“舊聞”。說的是深圳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在2019年組織的夏令營中,把一家公司的廁所搞堵了,該公司和教師團隊“為了及時對孩子們進行警示教育,以此事為鑑,汲取教訓,決定組織全體教師和所有的孩子去打掃所有廁所,打掃完之後要求喝馬桶裡的水”。

    然後,就有了下圖中的這一幕:

    其實,“把廁所清潔到可以將馬桶水喝下去的程度”這碗毒雞湯(下文簡稱“喝馬桶水”雞湯),中國的“職場社畜”們大機率都喝過。

    畢竟,這是一碗被中文知識界熬了二十多年的老雞湯。

    職場培訓班裡能喝到它,成功學講座裡能喝到它;企業團建裡、《世界五百強企業培訓故事全案》之類的“名著”裡(如下圖),也都有它的蹤影。

    這碗毒雞湯的基本故事形態,是這樣子的:

    “日本原郵電大臣野田聖子年輕的時候,家庭非常困難,為了生計她來到一家賓館應徵工作,最後她被分配到廁所,當一名卑微的廁所清潔工。在她上班的第一天,經理手把手教她如何清潔廁所馬桶,在示範的過程中,經理告訴她,要把馬桶洗得裡面的水可以喝才行。說完這位經理在他洗過的馬桶裡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野田聖子很受觸動,大徹大悟,天天把馬桶刷得乾乾淨淨。她勤勤懇懇,多年如一日,並透過自己的努力,最終當上了日本的郵政大臣。”②

    此外,它還有一些“變形體”。主要是故事主角變了,不再是日本政客野田聖子,而成了康諾德·希爾頓,或者松下幸之助。

    中文世界最早出現“喝馬桶水”雞湯,是在1998年前後。這一年,野田聖子成為了日本的郵政大臣。

    具體是誰最早撰寫和傳播該雞湯,已不可考。下圖是一份文摘雜誌1999年的報道,文章稱:野田聖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國酒店做事,受訓期間負責清掃廁所,她對這份工作本來很抗拒,但某日一位與她一起工作的前輩“抹完馬桶後居然伸手盛了滿滿一杯廁所水,並在她面前一飲而盡”,這舉動讓野田聖子深受觸動,發出了“就算一生要洗廁所,也要做個洗廁所最出色的人”的感慨,培訓結束時,她自己也喝了一杯廁所水。③

    文章還說,這件事是野田聖子自己在郵政省的內刊《月刊郵政》上披露的。

    2000年前後,該雞湯被暢銷期刊《讀者》多次轉載,迅速傳播開來,成了流行的“文化典故”。2004年《國際先驅導報》報道野田聖子的時政新聞時,內文就有一小節以“喝廁水的洗廁工”為題,來讚譽她在東京帝國飯店工作時,“曾多次喝過自己擦洗過後的馬桶裡裝的水”。④

    釐清了雞湯的由來,剩下的問題就是:

    (1)野田聖子真的喝過廁所水嗎?

    (2)野田聖子當上郵政大臣,靠的是“喝廁所水”精神嗎?

    (3)廁所水可以喝嗎?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筆者傾向於肯定。

    2008年5月20日的《スポーツ報知》(《體育報知》,一份在東京、大阪、名古屋與福岡發行的體育與娛樂新聞報),有一篇關於野田聖子的報道(見下圖)。文章的大意是:野田聖子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帝國飯店工作,被分配去打掃浴室和廁所,男性前輩向她示範瞭如何刷馬桶,並喝了馬桶裡的水。野田聖子第一次將手伸進馬桶中時本能地嘔吐了。但前輩對她說,如果在這裡辭職的話,那將會很丟臉。她努力堅持,終於有一天,效仿前輩也喝了“便器の水”。⑤

    截圖中劃紅線的部分,明顯是在引用野田聖子的講述。《スポーツ報知》是一家正經媒體,當不至於公然為政治人物捏造話語。

    該年9月24日,中文媒體《華商報》報道了南京某公司“老總親自培訓,要求員工洗馬桶,直到敢於喝下一杯自己洗乾淨的馬桶中的水才算合格”,且稱“日本內閣大臣野田內子就曾經做過同樣的事”。⑥因事涉日本政客,這篇報道引起了不少日本媒體的轉載興趣(下圖即其中的一篇轉載截圖)。這些轉載報道,相當於第一次向日本讀者“普及”了“喝馬桶水”雞湯。不久後,即有人在yahoo知恵袋上發帖詢問“野田聖子大臣はトイレ掃除した後そのトイレの水を飲んだという逸話は本當ですか?”(野田聖子清洗廁所後喝馬桶水是真的嗎?),有人隨後將《スポーツ報知》的報道貼了上去。⑦

    與中文培訓界對“喝馬桶水”雞湯的高度推崇不同,不少日本人覺得,喝馬桶水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有人在自己的blog裡寫道,“在中國,人們相信野田聖子喝廁所水,……如果有人實際上在做這種奇怪的事情,那一定是傻瓜。……但是,在中國,這樣的故事被視為好故事傳播。看來中國有一家白痴公司……”⑧。這篇blog寫於2008年9月25日,也就是《華商報》刊出報道的第二天,日文媒體轉載該報道的當日。還有醫生在自己的blog裡引用了日本媒體對《華商報》的報道,然後說:“作為醫生,我想說的是,你絕對不應該飲用不衛生的東西,比如馬桶水。不論清潔工作做到何種程度,肉眼可見的清潔始終不能等同於阻絕傳染病所需的清潔……據說野田聖子已成為負責消費事務的大臣,但我希望你確保自己關於衛生的常識判斷是正確的。”⑨

    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則是否定的。

    道理很簡單,野田聖子家境貧寒生計困難云云,全是中文世界腦補出來的錯誤資訊。每一個閱讀“野田聖子與馬桶水”故事的人,都應該再知曉一件事情:野田聖子出身名門望族,她的祖父野田卯一,做過日本的經濟企劃廳長官、行政管理廳長官和建設大臣,是一位有影響力的老牌政客,直到1997年才去世。⑩

    沒有人可以靠著“喝馬桶水”這種雞湯,就隨隨便便成功。

    更可況,馬桶擦得再幹淨,馬桶水也是不能喝的。首先,絕大多數馬桶水都是非飲用水,達不到安全飲用的標準;其次,馬桶接連著排洩管道,管道是無法清洗的,再清澈的馬桶水也不能杜絕疾病“糞口傳播”的風險。

    弱智無腦的“喝馬桶水”雞湯,已在中文世界肆虐了二十餘年,可以休矣!

    註釋

    ②這段文字摘選自《畫說銀行管理》,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年,第164頁。該雞湯凡以野田聖子的主角,其大致情節皆是如此,差距不大。

    ④《前郵政大臣野田聖子:我要當日本撒切爾夫人》,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9月20日。

    ⑤[私の新人時代]トイレで嘔吐 帝國ホテルで「精神」學んだ…野田聖子議員,2008年5月20日06時03分,スポーツ報知。

    ⑥《南京一公司老總培訓新員工 要求喝衝廁水》,《華商報》2008年9月24日。

    ⑦https://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221846202

    ⑨http://www.miguchi.net/archives/1326

    ⑩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87%8E%E7%94%B0%E5%8D%AF%E4%B8%8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價格上漲,為何雞蛋哪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