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敢瞎推薦的黃老師
-
2 # 睿睿想吃魚
我覺得可以不用寫。學習其實就是分數至高,中考不用考的東西瞭解一下就行。
我初中的時候,有次地理小測驗之後,老師讓那些不及格的同學把試卷抄十遍。說實話,很沒有必要。然後班主任瞭解到了,積極的找了地理老師交流,然後地理課後任務就比較輕鬆了。
中考本來就是擇優錄取,除了分數外,你考不上就是考不上。誰也不會管你會不會畫世界地圖。
所以建議找班主任或者老師交流下,適當減少地理的課後作業量
-
3 # 升學那些事
中考地理不計入總分,地理課後作業還很多怎麼辦?
學習態度現在雖然很多地區的地理不計入中考總分,但是高中對於副科都是有等級要求的,還是希望學生不要因此對地理不重視。而且,根據山東濟南的中考情況來看,如果地理等級達不到C的話,取消指標生資格,指標生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還是比較重要的。再就是,如果高中選修地理的話,是計入高考總分的,還是要打好基礎,不好偏科。
跟老師溝通初中的地理學習難度較小,如果孩子真的感覺學的比較好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對於學生而言太簡單的話,那也可以跟老師溝通一下。老師對於孩子的學習是比較瞭解的,作業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以讓老師幫忙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作業,更合理的分配學習時間。
-
4 # 剩一口
建議擺正心態,該學科中考不考,不等於該科不需要好好學習,更不等於做該科作業是在浪費時間。
大話不多說,舉例。我們省中考也不考地理和生物,政史還是開卷,但我的初中作為全市最好的初中是怎麼對待這些科目的呢?課時絕不減少,平時的月考、期中、期末九科全上,一個真正被大家認可的優秀學生是每一科都有好成績的同學。尤其是政史,雖然中考是開卷,但我們初一初二的學習,全部都是閉卷考試,不允許翻書,必須用記在腦子裡、記在心裡的的方式來學習。結果是什麼樣的?等到中考的時候,全市同學交叉坐,政史開卷的時候,只聽鈴一打,周圍的同學都在翻課本翻資料,我就很納悶選擇題這麼簡單的知識為啥要翻書?這不都是常識嗎?只有在後面大題的時候才會翻閱資料。我當時就有一種綁著沙袋跑了兩年突然有一天沙袋不見了的感覺——我覺得自己起飛了。這是拿開卷閉卷為例子。
再說不計入中考的地理。我們初中的時候班級後面張貼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同學們之間在課間就會互相切磋比賽,問對方問題,比如一些很冷門國家的首都(太熟的國家顯示不出同學的水平)、大洲面積排行榜等之類的,有些同學看的書多還會給我們講地理的冷知識。所以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是非常好的。咱們暫且不說地理知識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常識,是素質的問題。再功利一點來說,你不是擔心孩子學地理壓縮了學主科的時間嗎?我記得蘇教版初一語文教材中有一課是《三個太陽》,講的是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的故事。如果地理知識沒有足夠儲備,孩子可能連課文都理解不了,就算似是而非地懂了也不會有啥印象。我記得去年高考全國卷的語文題中,出現了絲綢之路的考古,還有紙張的文物保護等內容。可見雖然是應試考試也是更加註重對考生素質的全面考察。
我想到了一個很搞笑的事情,我本科宿舍的一個舍友是雲南人。有一次宿舍說起了啥,就提到了浙江的省會是杭州,江蘇的省會是南京的話題。我這舍友一直把蘇州、杭州、南京、江蘇、浙江這幾個之間的關係分不清。就這個梗我們半戲謔半開玩笑得說了四年。
這在宿舍裡還好,要是你在更大更高的平臺上這樣表現了呢?哎呀,不敢想不敢想,溜了溜了。
-
5 # 愛生活的女教師
地理雖不計入總分,但它對高中的學習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對於高考選科可能選地理的同學十分重要。同時它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有用處。應該學好才對。但如果作業過多,可以和老師協調溝通,適量佈置。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首先,孩子多學點知識是可以的。,第二,你能保證中考其他科不和地理結合出題?第三,中考就不念了,高考還有地理。第四,孩子在大學就一定不學地理為基礎課的專業嗎?最後,不要那麼功利,不考就不學了,主課你敢提嗎??當然作業多可以建議學校和老師適當減少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