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言,兄弟分家,不如鄰舍。以前不懂,也不相信。直到經歷自己才知道。從小玩到大的親兄弟,也抵不過枕邊風。迎面而來,比陌生人還要尷尬。
13
回覆列表
  • 1 # 雲水遊的泠弦

    吶,個人淺見。

    兄弟分家自是常事,這代表上一個家庭的子女們成熟了,也是枝繁葉茂的起始,無論家風還是香火都會得到傳承弘揚。

    那麼分家之後呢,自是各有各的生活,且須先對自己的生活負責,這亦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倘若總把兄弟親情掛在嘴邊,其一是不夠成熟,抑或不夠坦誠,親人不再是你小家庭的一分子了。所以在自己小家庭裡的道理或是別的,請不必加諸於弟兄姊妹。

    再說鄰,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想來大家也都厭煩了,那麼鄰到底是什麼呢?首先比較可能的,是外人,也許會成朋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但至少隔著一堵牆。鄰相比於分家的兄弟,優勢和劣勢都在於一個近字。

    無利不往來?我認為可以先贊同這一觀點,比較現實,所以也貼合現實。

    兄弟往來是情,倫,理。

    鄰里往來是情,禮。

    另外還有,禮定倫,但兄弟講禮非兄弟。

    那麼我們可以有這樣一個判斷,倫之外,皆有利的影子。

    兄弟講倫不講禮。

    此外都是利,兄弟之間,鄰舍之間,以利合亦因利離。

    回到開始,兄弟分家,情怎麼講?禮輕但情義得重。理怎麼講?禮尚往來,平等為和。

    倫又怎麼講?可舍小利,捨得小利。

    如是為兄弟,為親。

    不如,則如遠鄰。

    親而遠。

    遠鄰不如近鄰。

    分家之後,家務事能斷,以理斷之!

    望慎重,也對自己的小家庭負責。

  • 2 # 芒芒說文

    兄弟分家,涉及多少利益衝突!

    首先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在祖輩,分家的兩兄弟,共一個父親。

    倆兄弟共同承擔著供養父親的責任,但是總有些特殊的原因會讓兄弟之間產生一些不可磨合的矛盾。

    矛盾可不是一天就有的,而是積少成多,最終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變成兩兄弟分家的導火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會想辦法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是人心所向,不可逆轉。古語有言:親兄弟,明算賬

    擺在分家前面的,僅僅是利益衝突。之所以有兄弟分家不如近鄰也是因此原因。

    無論多濃厚的血緣關係,在一些緊要的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古代的王公貴族,為了爭奪王位可以手足相殘,而現代,則可能是為了那一些利益徹底撕破臉皮。

    更有甚者,可能會因為兩兄弟分家的原因,而對父母不聞不問。

    當今這種事情也不在少數,所以分家,與自己看不慣的人撇清關係才是公認的最佳解決辦法。只在當下,把事情解決,事後見面,如陌生人一般,無需再顧忌情面。

    如此看來,分家似乎也並不全是壞處,俗話說的好:最難看穿的是人心。你笑臉盈盈的對別人,轉過身來被別人捅了一刀都不知道。

    早些撇清關係,換自己一個長久的舒坦日子,豈不樂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夫妻只有孩子可聊的時候,還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