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夫
-
2 # 夨坕y
民歌與藝術歌曲的區別:
民歌:與天與地與人相關,質樸的表達情感,更為人性化。
藝術歌曲;與內涵與技術與樂音相關,賦予詩意的闡述情感,更為藝術化。
民歌與藝術歌曲是兩種不同體裁的歌唱藝術,藝術歌曲的概念是從西方而來,強調歌詞、作曲、演唱等整體藝術性。民歌產生於農業或手工勞動者的生活之中,是他們個體的情感表達與釋放。如果說民歌是勞動人民的情感體驗,藝術歌曲則是文化人的精神產物。
演唱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體裁,一定是運用不同的手法和技術。藝術歌曲是以藝術質量為先,聲音通暢、音色唯美、音樂具有詩一般的意境,強調樂音與詩歌碰撞之後的藝術之美。民歌演唱以生活情趣為先,聲音真切、音色多變、地域個性強烈,強調非常鮮活的生命之美。演唱者要進入不同的狀態,便不會有生硬彆扭之感。
進入藝術歌曲的世界,對於音準、節奏和音樂素養的要求甚高。中國較優秀的藝術歌曲有:作曲家青主的《我住長江頭》、金湘的《子夜四時歌》、羅忠鎔的《涉江採芙蓉》《黃昏》、老鑼的《靜夜思》等等,西方舒伯特、舒曼的作品更是多不勝數。演唱藝術歌曲是聲樂專業訓練不可缺少的,是對於歌手藝術修養非常重要學習和積累。
進入民歌的世界,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那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不會聽到鳥唱、不會聞到樹香、不會光腳踩著泥土、也不會大聲喊著山歌。學過了太多的聲音技術,呆過了太久的琴房唱歌,一定要身臨自然,讓自己的嗓音解脫藝術的束縛,迴歸到草叢、河流、樹林 、土屋之中。在不同的環境一定會唱出不同的聲音。那聲音隨風走、隨心蕩;那聲音裡藏著蜜糖、裹著黃土;那聲音懂了人、入了心。隨後會發現,你象一隻黃鶯、象一缽黃土、象一片黃澄澄的麥田。農民唱民歌不難,而專業的歌手大多覺得很難。其實, 專業的歌手如果懂了生活的細節,便能順暢的運用聲樂技術,更昇華民歌的藝術性,便非常自然的放之於舞臺上了
-
3 # 劉耳朵先生
我是堯山漁夫,我來回答:地道民歌和藝術歌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流行形式上也完全不同。民歌,從字義上理解即人民之歌。從古至今,無論大江南北,還是天涯海角,每一個時代、地域、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語言、文化、風俗的影響下,都
會產生一些人類自娛自樂、群眾性文化流傳或現實生活的宣洩。在生活中會以不同的形式傳遞著他們的歷史、文明以及對生活的態度,而唱歌就是其中很重要一項,故被大眾俗稱之為民歌。它和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有著息息相關聯絡,是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即景編作、採取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缺乏時代性,歌詞則很難直接表現出內在情思和深刻涵義,在旋律上一般來講是無歌譜的。它來自人民群眾中,是廣大人民群眾中無數人智慧的結晶,它的音樂形式具有地域化、簡明樸實、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但是藝術歌曲呢?歌詞的創作目的和方向都很明確,歌詞需要專業化和職業化的人來完成,因此它在歌詞的選擇上要求豐富多彩的,更貼近現實生活和更具時代感。藝術歌曲的歌詞是很有底蘊的文學語言,直接而形象,其本身可以直接傳遞資訊和表達情懷。
歌譜呢則需要更專業的人士來譜寫旋律,才能將歌詞中所描寫的生活場景和意境表達出來,始終要求著力於揭示歌詞的深刻涵義,才能更形象地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個人情感、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總之,藝術歌曲的表現力是極其豐富多彩的,它是詩歌與音樂的結合體,它能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靈感,給人美妙動聽和高雅的藝術享受。
-
4 # 1237休沐
這個問題的說法不可以,不知問題人所指藝術歌曲是什麼歌曲?地道民歌是各地祖輩流傳下的地方民歌或小曲子。我國民族唱法的歌曲大都是地方民歌演繹而來的歌曲,為民族盛宴!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的歌曲可為藝術歌曲!這類歌曲的社會性和生命力差,因為民眾不喜歡,它沒有土壤滋養!
-
5 # 竹林舞劍
地道的民歌應該是沒有美感的,就像沒有打磨的玉器一樣,發揮不出那種應該有的藝術色彩。而藝術歌曲更是加一修飾的美玉,既有質感又有美感,但是須知一句老話,藝術都是生於民間,死於廟堂。也就是說太雅緻了就要走向衰落。
回覆列表
一個是該地方民眾在世世代代的生產生活中流傳下來的區域文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藝術歌曲是藝術家看到某一生活場景觸發的靈感,再經過藝術加工創作出易於傳唱,優美動聽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