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鳳凰觀瀾
-
2 # 我是小呂哥
我認為人心中既有心善的一面,也有心惡的一面,關鍵是能用心善的一面將心惡一面控制住,別讓它出來,這就看每個活生生的單個體對自我的認知了。
另外,除了主觀的自我認知外,外界環境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若外界環境都和諧友愛,那麼就會使得心善的一面力量強大且能使其控制住心惡的,反之,若外界環境烏煙瘴氣,則會使得心惡的一面膨脹起來。
-
3 # 珍情實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人心到底是善還是惡?從原始社會到今天,原始社會人和人合作友善。摘來的食物平均分配。因而有人之初性本善的遺傳基因。說明人最原始的內心是善良的。只所以發展到今天。有些人因外界因素。變惡了。惡是後天形成的。是因外界環境變化產生的一種私慾。形成的心裡狀態。因為是後天形成的。可以透過教育轉化。如果透過若干年學習教育人人都能恢復原始的善良。社會就真正和諧,再加上持續穩定。物質達到。共產主義就實現了。人心向善。人人行善人與地球就和諧相處了。大自然也不會給人類降臨災難了。正因為某些悪破壞了生態平衡法則。大自然才降臨了災難。所以向善是自然的,原始的。根本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說理論。正是從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嚴格推理出來的。尊重善良,學善良。其實就是尊重自己。就是人類尊重人類。行惡之人和不善不惡之人。回到人本來的面目上來一善。
表面上,這是一個具體的現實問題,涉及張三李四的具體行為。本質上,這是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它在追問人性,孟子主張性“性善”,荀子主張“性惡”。孟子的說法更符合你提出的“人心”。這是一個宏大問題,這裡難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