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人電影

    永遠不會,永遠不會縮小貧富差距

    這只是灌給窮人的一碗雞湯而已,而且有毒沒毒誰都不知道,唯一讓窮人放棄理想,放棄尊嚴的只有錢,窮人什麼都不怕,他沒有資源,他沒有人脈,他什麼都沒有,他只有一條賤命,你說他怕什麼?

    為什麼我們只能算是草民,而不能算是百姓?因為我們的命只有像稻草一樣,死死的被人家捏在手裡,要死要活都是人家說了算,你說對不對呢?

    就像你現在是一個打工的,以後也是一個打工的,你的資產永遠不可能過百萬,負債倒是有可能。難道是有人在阻止你變得有錢嗎?並沒有人,這也就是所有貧富差距永遠不可能縮小的原因。因為總有一堵牆在那裡,你永遠過不去,這就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你想要變富或者是致富,你必須要找到富人去拉你,否則你告訴我你身邊的人哪個會年入百萬或者是月入百萬,應該沒有吧?有的都是在底層打拼的,或者是在一些小公司拼命努力的人,他們就是也是窮人吧

  • 2 # 不明眾生

    除非勞動者積極性徹底熄火,甚至開始抵制加班,甚至抵制上班,然後光棍潮,不結婚,不買房,經濟徹底熄火,國家著急的程度才會忍痛多分點蛋糕

  • 3 # 路途先生

    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換個政權重新分配,一種國家資源引導。

    按目前國情來說,第一種可能基本不會出現,第二種應該說國家一直在做,扶貧,各級政府投資,招商引資,去帶動致富。建立社保,去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關鍵的問題在於,最有關係,最有資源的一群人把很多投資專案的大部分利潤吃走了。剩下的利潤是給積極主動,勤奮的人吃走了。

    如果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沒有最有關係最有資源的父輩背景,那麼他們能做的就是做積極主動,勤奮吃苦的人。而且還需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像提前透支消費,追求高消費,偽精緻,都要停一停。不然不僅不可能致富,只能在貧窮的標準線去掙扎。

    即使國家有好的政策,也是需要自己去把握的。後浪想要追趕上來,一定要先審視自己的問題,排除開父輩給予起點的客觀因素,自己本身還有哪些問題。能把自己問題解決好的人,即使不能富裕,小康還是大機率可以實現的。

  • 4 # 直誠善的理工思維大叔

    個人認為,不能。《後浪》引發的爭議,與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毫無關聯。

    《後浪》所描述的生活,本就不是普羅大眾的生活,是塔尖精英的經濟充裕生活。前浪和後浪能達到這種程度的比例,在任何國家都是極少數人群。

    國家的管理者,一直都很清楚國民各階層的狀態。

    社會的發展自有其自然規律,國家經濟大幅發展的時間段,美國是上世紀20年代到70年代左右,日本是60年代到80年代,大量地出現富裕人群,和龐大基數的中產階層。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的貧富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差距一直越來越大。發家致富的機會越來越少。並且階層逐步固化。既得利益者是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有主動意願讓出已納入囊中的利益的。

    例如,某人問別人,能告訴他致富的道路和方法嗎;應該不會有人會手把手教他,有機會掙錢的人為什麼不自己掙而讓別人掙呢。就算別人告訴了他,他敢相信嗎,不怕被割韭菜嗎。

    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更多的是存在於美好願望裡。唯一能做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事情的是政府,例如透過稅收進行收入再分配:提高稅負,增加低收入民眾福利。雖然對低收入者有利,但必然會造成高收入者的收益減少,或企業負擔加重;可能會影響商業活力,對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所以,縮小貧富差距的措施,是需要長期審慎研究,並要選擇適當條件。個人認為,條件尚不具備。

    國家目前對低收入國民的有利措施,是在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水平,提高養老金水平。而這些與所謂後浪的擺脫貧困關係不大。

    國家鼓勵奮鬥從而提升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條件。誰也不能保證奮鬥就能經濟充裕。經濟充裕永遠屬於少數人。

  • 5 # 羅漢果163

    現在不少年輕人吃不了苦,還要自由,高工資,高待遇,否則寧願在家裡啃老也不幹活。看現在很多年輕人失業,而企業工廠,工地卻招不到人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 6 # 菊花烙印

    是沒學歷史還是歷史沒學好?一篇雞湯能成為解決貧富差距的契機?設想你是權貴你會嗎?當然腦子進水了可能會。人類歷史程序是自然程序,更是客觀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發展遇危機,危機生改革,改革通則中興,堵則對內革命或對外戰爭,革命或戰爭成則發展,不成繼續,然後新的發展,形成一個迴圈。所以你寄希望一篇雞湯能解決貧富差距,簡直愚不可及

  • 7 # 屯裡堂把子

    以及說什麼消滅貧富差距,不如說你自己不夠努力,丟擲非競爭規則(這裡我也不喜歡)之外,別人比你更努力憑什麼要跟你一樣的貧窮,一樣的富貴!所以,和別人比努力吧,騷年!!!!![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 8 # 一點小簡單

    建國初期貧富差距小,但是全國很窮啊,外國隨便欺負,80剛工作也是有爭議,的只是沒網路都是朋友互相吐槽罷了,另外80應該曠工的不少吧,下班打牌的也有很多,不知道90、00的有沒?

  • 9 # 無邪cz

    貧富差距永遠不會縮小,你太高看了《後浪》,也太低估了現狀。《後浪》中突出的優質年輕人,僅限於大城市中少數富裕家庭的子女,他們也只有在父輩的庇廕下,才能享受在最美的年紀無所顧忌揮灑青春的資格。

    更多的90後00後甚至10後,並沒有資格和資本擁有這樣精緻的生活。

    他們要生活,要在資本家呈現的雞湯和消費主義的蠱惑中,艱難的生存下去。這群沒有出現在B站影片中的年輕人們,才是中國的大多數。

    他們在送快遞的摩托上、在送外賣的路上、在廣東和東莞的流水線上、在工地上。甚至是在集貿市場的案板桌下。

    中國的貧富差距如此之大,而《後浪》這類影片還在為既得利益的富裕階層和他們的子女鼓掌。這種影片,被人們所嘲諷,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們今天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呢?根據招商銀行2019年釋出的年度報告,在招行1.44億客戶中,日均資產50萬元以上的客戶佔比為1.84%,而他們的總資產佔比為81.2%。日均資產1000萬以上的客戶佔比為0.056%,他們的總資產佔比到30%。也就是說:

    (1)前1.84%的客戶擁有81.2%的資產。

    (2)前0.056%的客戶擁有近30%的資產。

    這已經不是不是“二八定律”這麼簡單了。《後浪》影片中那些優質年輕人,則完美匹配了這前1.84%的客戶家庭。顯而易見,剩下98%裡面的大部分觀眾,並不願意為這群“優質年輕人”鼓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納智捷水溫不高但水溫一亮整個發動進水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