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FT布衣口口
-
2 # 陽光下的六一
豬出鐵鏽的血點,前期皮膚髮紅,病豬虛弱,反應遲鈍,尿色深,甚至紅茶色。剖檢,血液稀薄,淡紅,凝固不良。血蟲淨(鹽水配製)有效、四環素族有效、複方奎寧注。預防用強力黴素或金黴素加阿散酸或洛克沙生拌料。哺乳仔豬仔豬症狀明顯,高熱,不能站立,臥地不起,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或廢絕,體溫高達40-41度,黏膜蒼白,黃疸,耳尖放血稀薄,耳背出現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小豬逃不掉
-
3 # 楊少闖義大利
血蟲病學名為豬副紅細胞體病,得血蟲病前期會出現皮膚髮紅,病豬虛弱,反應遲鈍,尿色深,甚至紅茶色,剝檢,血液稀薄,淡紅,凝固不良。本病主要引起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感染髮病。對於所謂的血蟲病我們可以用抗菌藥磺胺間甲氧嘧啶和土黴素來治療。血蟲病多發於夏秋蚊蟎多的季節,而現在的血蟲病不分季節,尤其春季的時候比較多見,還有在豬舍內外要注意多透風,注意打掃衛生,給豬一個乾淨清潔的休息壞境。
-
4 # 寧遠小胡
病情分析:原蟲寄生於豬的紅細胞或血漿內引起的傳染病,俗稱豬血蟲病(可傳染人).常見的有弓形蟲,維蟲,附紅細胞體三種. 一,弓形蟲:5-10月多發,豬感染後,經3-7天的潛伏期,呈現和豬瘟極相似的症狀.豬體溫達40℃-42℃,稽留7-10天,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但常飲水.糞先幹後變稀,鼻盤幹,被毛亂 ,結膜潮紅,眼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膿性;呼吸困難,咳嗽,氣喘;體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量明顯.後期,病豬的耳,鼻,四肢內側和下腹部面板出現紫紅色斑塊或間有出血點,有的病豬出現神經症狀,最後昏迷或因窒息而死. 治療:用“亞衛長效長樂”注射液按豬每公斤體重0.3毫升肌肉注射,3天打1針,2針即可治癒.高燒不退時用“亞衛高熱清”按豬每公斤體重0.2毫升肌肉注射,一日2次,連用3天. 二,錐蟲:7-9月多發,豬體溫達40℃以上,間歇熱,嚴重貧血,消瘦,呼吸和心跳加快,水腫,淋巴結腫大,有的衰竭昏迷而死,有的突然倒地死亡,有的出現神經症狀.孕豬發病後2-5天內流產死胎. 治療:用貝尼爾,安錐賽按豬每公斤體重5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三,附紅細胞體:夏秋多發.仔豬面板蒼白,黃疸,1周後可自愈周齡以上的豬,發燒,擠堆,步態不穩,發抖,不吃食. 治療:用貝尼爾按豬每會斤體重5-7毫克配成5%水溶液深部有肉注射,間隔1-2天重複用藥1次.了可用土黴素或四環素按豬每公斤體重3毫克肌肉注射,可連續使用.
-
5 # 鄉村高鑫
病情分析:原蟲寄生於豬的紅細胞或血漿內引起的傳染病,俗稱豬血蟲病(可傳染人).常見的有弓形蟲,維蟲,附紅細胞體三種. 一,弓形蟲:5-10月多發,豬感染後,經3-7天的潛伏期,呈現和豬瘟極相似的症狀.豬體溫達40℃-42℃,稽留7-10天,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但常飲水.糞先幹後變稀,鼻盤幹,被毛亂 ,結膜潮紅,眼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膿性;呼吸困難,咳嗽,氣喘;體表淋巴結腫大,尤以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量明顯.後期,病豬的耳,鼻,四肢內側和下腹部面板出現紫紅色斑塊或間有出血點,有的病豬出現神經症狀,最後昏迷或因窒息而死. 治療:用“亞衛長效長樂”注射液按豬每公斤體重0.3毫升肌肉注射,3天打1針,2針即可治癒.高燒不退時用“亞衛高熱清”按豬每公斤體重0.2毫升肌肉注射,一日2次,連用3天. 二,錐蟲:7-9月多發,豬體溫達40℃以上,間歇熱,嚴重貧血,消瘦,呼吸和心跳加快,水腫,淋巴結腫大,有的衰竭昏迷而死,有的突然倒地死亡,有的出現神經症狀.孕豬發病後2-5天內流產死胎. 治療:用貝尼爾,安錐賽按豬每公斤體重5毫克一次皮下注射. 三,附紅細胞體:夏秋多發.仔豬面板蒼白,黃疸,1周後可自愈周齡以上的豬,發燒,擠堆,步態不穩,發抖,不吃食. 治療:用貝尼爾按豬每會斤體重5-7毫克配成5%水溶液深部有肉注射,間隔1-2天重複用藥1次.了可用土黴素或四環素按豬每公斤體重3毫克肌肉注射,可連續使用.
-
6 # 佩奇養豬
豬出鐵鏽的血點,前期皮膚髮紅,病豬虛弱,反應遲鈍,尿色深,甚至紅茶色。剖檢,血液稀薄,淡紅,凝固不良。血蟲淨(鹽水配製)有效、四環素族有效、複方奎寧注。預防用強力黴素或金黴素加阿散酸或洛克沙生拌料。哺乳仔豬仔豬症狀明顯,高熱,不能站立,臥地不起,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或廢絕,體溫高達40-41度,黏膜蒼白,黃疸,耳尖放血稀薄,耳背出現紫紅色斑塊,指壓不退色,小豬逃不掉。
回覆列表
哺乳仔豬:5日內發病症狀明顯,新生仔豬出現身體面板潮紅,精神沉鬱,哺乳減少或廢絕,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齡多發,體溫升高,眼結膜面板蒼白或黃染,貧血症狀,四肢抽搐、發抖、腹瀉、糞便深黃色或黃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仔豬臨死前四肢抽搐或劃地,有的角弓反張。部分治癒的仔豬會變成僵豬。
育肥豬根據病程長短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急性型病例較少見,病程1天-3天。亞急性型病豬體溫升高,達39.5度~42度。病初精神萎頓,食慾減退,顫抖轉圈或不願站立,離群臥地。出現便秘或拉稀,有時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現。病豬耳朵、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面板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
有的病豬兩後肢發生麻痺,不能站立,臥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見耳廓、尾、四肢末端壞死。有的病豬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結膜發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轉為慢性經過。慢性型患豬體溫在39.5℃左右,主要表現貧血和黃疸。患豬尿呈黃色,大便幹如慄狀,表面帶有黑褐色或鮮紅色的血液。生長緩慢,出欄延遲。
母豬症狀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感染的症狀為持續高熱(體溫可高達42度),厭食,偶有乳房和陰唇水腫,產仔後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豬呈現衰弱,粘膜蒼白及黃疸,不發情或屢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營養不良,可使症狀加重,甚至死亡。
豬血蟲病的剖檢症狀
病豬面板、黏膜蒼白黃染,血液稀薄、色淡、凝固不良;皮下組織和肌間膠凍樣侵潤,頜下、肺門、膈淋巴結腫脹多汁呈土黃色,脾臟腫脹呈藍灰色,邊緣有不整的粟粒大丘疹樣結節,質地柔軟,腎臟貧血,區域性有淤血。胸腔、腹腔、心包積液,肝臟腫大、出血,表面有輕微黃色條紋,膽囊壁增厚,膽汁濃稠,肺水腫,表面有少量的出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