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牛山有機茶
-
2 # 小琳的生活狀態
據說中國是有茶道的,起源於唐朝以前。我用”據說“二字,是因為很難界定當時的茶道僅是喝茶的工序,還是為了修生養性,還是隻是兩者兼具。陸羽的茶經講什麼,選什麼茶葉好,選什麼水好,這都是追求的味道。而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說茶道的精神只有四個字”和、敬、清、寂“, 不是“色,香,味”哦~ 茶道,不能夠說跟茶的味道沒有關係,但是茶好不好喝根本就不是茶道所追求的目的。
茶本身是一種生活飲料,其次才能說是文化的載體。
茶樹,上萬年的偉大植物,老祖先在六千多年前選中的這片葉子,到今天,茶已經惠及了全球不同膚色的幾十億人, 這是每個中國人自帶的福利。
在中國,人們的印象中,特別是在年輕人的眼中,茶=傳統文化=古板=無聊。
我覺得茶真好喝啊,茶讓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好了許多,所以我喜歡茶。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茶還有那麼多奇妙的文化內涵。
雖然茶葉的大品牌品質質量口感都會比較有保證,但價格往往不親民。年輕人喝茶雖然知道品牌好,但也是僅此而已。年輕人雖然也愛品牌,但是他們更看中價效比,更願意選擇質量和價格平衡的產品。因而,茶老闆想做年輕人的生意,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廣告中推薦產品時,記得突出價效比這一點。
口感比歷史重要
雖然有故事的產品往往更吸引人,但對於大部分的非發燒茶友來說,什麼名山產名茶、什麼名人飲茶、什麼特殊紀念茶餅,他們只是聽聽而已,特別是年輕人喝茶根本就沒有深究的慾望。因此眾多的茶老闆想憑藉著歷史文化讓年輕人買茶是不可能的。當然並不是年輕人不愛中國茶文化,而是如果想了解茶文化,那自己上網查查就很多,幹嘛非得在這花錢買文化呢?所以茶老闆買茶的時候跟年輕人多說說口感和質量吧。
茶葉店向年輕人推薦茶的時候,只講便捷的泡法,從不吹噓茶應該怎麼喝才能有意境,怎麼泡茶才能更出味。不可否認,年輕人喝茶偶爾也愛玩一下,但是真正有心思去好好琢磨茶藝的還是比較少的,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看看茶藝表演,逛逛茶博會。年輕人喝茶還是最看重的還是便利,什麼水溫、克數、茶具選擇,對於忙著工作的他們壓根沒時間講究。因此,茶老闆賣茶的時候還是給年輕人介紹一些,耐泡又好喝的茶品吧。
雖然年輕人喝茶追求時尚,喜歡一些與傳統不一樣的東西,但前提是安全。玩時尚追個性的方法有很多,可是命只有一條,所以年輕人喝茶還是很理性的注重茶品安全的。年輕人也知道喝自己泡的茶比冷泡茶、奶茶健康,花果茶、糖果茶看起來比普通茶葉更有意思,但是質量卻未必有保證。所以,茶老闆賣茶的時候多談談”茶葉的香味是不是因為添加了香精?”這類工藝、茶葉食品安全問題。
茶葉店要像年輕人的朋友一樣,瞭解他們的心聲,懂得他們的需求,知道年輕人的消費心理,賣茶方式自然也變得年輕,活力,時尚。想讓年輕人愛上茶文化,得先讓年輕人愛上茶!
-
3 # 吃貨老兵
作為一個喝了3年的90年的年輕人(如果算的話)來聊聊這個話題:就我個人而言,消費水平沒有很高,在價位處於能接受的範圍內,口糧茶更看重茶的後味,不僅聞起來要香,喝起來也要香,味道層次複雜點兒的,個人口味偏重,不喜歡太清淡的茶。我已經愛上我國的茶文化了,至於如何讓年輕人愛上我國的茶文化,首先得有途徑讓他們接觸到我國豐富的茶文化吧,不只是品茶,還要了解茶背後的知識,我手邊就有這樣一個網站,名字叫華夏民俗文化網,裡面不只有我國的茶文化,還有更多我國的傳統民俗文化,在我國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的現階段,我平時去這個網站瀏覽瀏覽,說是興趣也好,說是看完拿來跟小夥伴們裝逼也好,個人覺得是個不錯的途徑。
-
4 # 晨怡媽媽要加油
想要浮躁年輕接受一種靜文化,建議多場景化匯入茶道,讓年輕人體會到現在社會除了快節奏,還有靜、雅、脫俗的茶道文化!
-
5 # 逗比的小新吶
年輕人大部分更多的會喜歡飲料和酒精,非要讓他們喜歡茶道,強扭的瓜不甜的,建議等他們老了。人老了,心不浮躁了,自然就喜歡了。
回覆列表
可以透過茶文化體驗館…感受四雅:喝茶,插花,焚香,掛畫,這一系列的體驗中,會得到身心的放鬆,從而慢慢喜歡上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