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貓語
-
2 # 背筆baby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我們能看到的,只有行動。潛意識、文化、傳統都是我們看不到的。但是我們的行動都由哪些看不見的東西支配著。
1、潛意識支配我們具有怎樣的反應。
一個人即時的反應,沒有深思熟慮的反應,是否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本相。我認為是的,這就是潛意識發揮的作用。比如,一個人命令你做什麼,你嘴上答應,但是潛意識會拒絕。比如,一個人請你做一件事,你嘴上答應,潛意識也允許。你的心情是不一樣的,影響的行動和效率也不一樣。
2、文化怎麼影響人
可以這樣理解,文化就是文明的潛意識。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沉澱下來的優秀意識即為文化。什麼是優秀的文化,比如在疫情期間,外國人追求自由,國人整齊劃一的積極抗疫,這種整齊劃一的默默認同,就是文化的作用。
3、傳統是什麼
傳統和文化很像,比如傳統文化。傳統更具有操作行,是行為上的潛意識,文化是思想上的潛意識。
總結,一個人的行動軌跡,是發源於潛意識。而一個國家,民族的走向,也靠文化和傳統的這種“潛意識”影響著。
-
3 # 歷史鑑聞
潛意識與行動
潛意識是人的本能需要,靈魂深處的訴求,極端壓抑或受到挑戰時透過情緒來表達它的聲音。
比如,你個性要強,不喜歡被控制。
那麼當你得知你視為好朋友的人其實是在利用你的時候,你會本能的反感、憤怒。
如果你攻擊性強,你會忍不住回擊;如果你更理性一些,你會默默遠離他,再看到他會下意識自保;如果你已突破是非評判,你會理解他,可能還會與他保持關係,但心理距離會與原來不同。
但在你不知道他在利用你的時候,你覺得你們的關係是親密、融洽和互益的。
文化與潛意識與行動
能夠流傳下來的文,如《詩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論語》:學而時習之;
人所留下的文,轉化著人群的集體人格,進入到個體的潛意識,形成一種穩定的生活方式,這種人-文-集體人格-生活方式的持續影響過程,我們稱之為“文化”。
高於文化的是變化,文化在變化中尋求著確定性,以不變應萬變。
文化是人類社會最底層的基因,有時甚至在巨大的社會“泥石流”之下,生理基因也會受文化基因的影響而改變。
文化的東西,滲透在人們的血脈裡,時時刻刻、無聲無息間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常常表現出來的思想、語言、行為方式和習慣,都是這些集體潛意識、個別潛意識綜合作用之後,呈現出來的表象。
而一旦我們成人,我們心靈深處的這層層沉積物,就很難改變了,電影裡常常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們都清楚,誰也改變不了別人的本質。”
人性如此,文化如此,習性如此,週而復始,迴圈不已。
-
4 # 伏牛山人25
一個人從生開始,已經打上了無法更改的遺傳基因,烙上了民族的印痕,後天的耳濡目染,衣食住行,學習工作,交誼酬酢,無不影響著自己的思想行動文化傳統。俗話說,思想前進一小步,行動前進一大步。可見思想支配行動,行動是思想的執行。思想也就是意識,也可以叫潛意識。只不過潛意識是思想的源頭,根,思想是潛意識更高一級的決定而已。
-
5 # 古風時光機
弗洛伊德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又要無意識,也稱之為“被壓抑的無意識”,他認為人的大部分日常行為都是受潛意識所驅動。潛意識裡充滿著被壓抑的情感,觀念,經歷,動機,慾望,而文化是在觀念和經歷中發展形成的,而文化隨著時代發展,也不僅僅限於傳統,更多的是隨著時代變化,開始呈現出多種多樣包羅永珍的元素,而這也讓更多學習和傳承文化的人有了更多動機。
-
6 # 江丞認知突圍
關於潛意識最為注意的是:所謂的潛意識,都是諸多因素互相影響而成。
潛意識也可以比喻為大腦映象反映,你有什麼行為就會構建什麼環境,什麼環境反過又會影響你的行為,文化和他人。
人是環境的產物,環境又由文化傳統,他人的價值觀,社會等屬性共同決定。這些因素從孩子一出生就影響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導致孩子天生就會產生一種意識下的潛意識,什麼是對的,什麼該做不該做,一個習慣養成後,潛意識會幫他做決定或者處理一些事情。
-
7 # 吾空了
文化的本質是人類在認識世界過程中的認知與記錄(即識天文而化人文),包涵了自然的,社會的,思想的,行為的各個方面。隨著人們對世界認識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文化,文化也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伴隨著文明的進步而進步。但對於自然規律和人性社會的很多文化(哲學思想等)至今仍指導著今天的時代。行為與思想是密切相關的,但有時也是分裂的,這與社會環境有關,當社會環境要求心口一致成為主流並且獲益時,不一致將得到懲罰時,在一定製度的保護下,人的思想(潛意識)和行為趨於基本一致。反之則不一致。所以思想受文化引導,行為受思想支配是正常狀態,但很多人最終行為的做出是社會環境所決定的,與文化思想無關。
-
8 # 延續之路
潛意識在心理學上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 它控制我們95%的生活。根據科學家的說法,人的大腦能夠容納的資料量大約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100倍。但這個巨大的資訊量的大部分都隱藏在潛意識中——準確的說是95%。也就是說,它影響著我們95%的情緒、決策與行為。
潛意識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就比如當我們被恐怖電影或畫面嚇到,意識裡知道這是假的,沒有什麼好怕的,但潛意識還是會產生驚嚇的反應。潛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行動。
潛意識無休止地吸收資訊,且沒有邏輯性。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它總會在潛移默化得形象改變著你。傳統文化影響可分為以下方面:
1.認知價值觀的影響。
我國自古就有“義”“禮”“孝”“廉”“忠”“愛國”等價值觀,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許多人都不曾主動去學習它,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在生活中總能看見許多為救人奮不顧生的英雄事蹟。
在學校,每當考試臨近時,總會有人燒香拜佛的,即使知道沒用但還是會潛意識的去做。
2.對處事行為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為人處事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甚至至此我們也一直保持著老祖宗留下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中國人處事講究內方外圓,於內為方,即德行塑造,品德正直、擁有自我觀點,理想、目標、原則剛正;於外:處事柔順、圓潤,講究與時相應、可進可退。
潛意識與行動,傳統文化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的。
-
9 # 豐城遊子shaoxing
潛意識是一種人的本能反應和自覺行為。這與人的成長環境密不可分。
人從一生下來就已經有了潛意識的行為,這就是遺傳基因,雖說是遺傳基因,其實很多也是在胎兒肚中發育過程中的教育影響,就是胎教。
所以潛意識與生前的環境,後面受教育,成長的環境很重要,也就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
所以一個地方的人具有一個地方人員的基本共性和文化傳統烙印。當然,也會隨著環境,文化薰陶,傳統傳承的改變而有一定的改變。
所以,潛意識與行動,文化,傳統密不可分。文化傳統影響著人的意識,潛意識影響著人的行動行為。甚至於代代相傳,就會形成某一種文化,傳統和遺傳。
-
10 # 一女子一忍冬
中國人的習性,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密不可分得,對為人處事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我們中國人處事講究內方外圓,於內為方,即德行塑造,品德正直、擁有自我觀點,理想、目標、原則剛正;於外:處事柔順、圓潤,講究與時相應、可進可退。而正是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也在潛意識的影響到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比如大到“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到“天下無不散之宴席”。正是這些傳統文化,影響到我們的潛意識,而我們的潛意識又決定了我們行動的方式,既而又有了文化和傳統的滲透。總之潛意識和行動、文化、傳統都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
11 # 無生道
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裡面去了。而且代代相傳。優秀的傳統基因,歷朝歷代已經屢次三番的被株連九族,幾乎所剩無幾。要改良落後的、腐敗的文化內涵,還需要與更強大的頑固勢力以及強大的既得利益勢力相抗衡,敗下陣來的可能性很大的。像“戊戌變法”一樣,可能還要重複多次,還會經歷各種災難。
潛意識是刻在遺傳基因裡面的古老的記憶,古老的不受約束的至高無尚的帝王面對無數懷有帝王夢想的人的關係,是你死我活、極端慘烈的的關係。所以就催生了小人。帝王與小人們就開啟了屠殺嫌疑人的遊戲。製造了無數的冤魂,泯滅了大多數優秀的基因。最終失去民心,帝王與小人被誅殺。改朝換代後,繼續重複著過去的故事。
“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觀念根深蒂固。這就是潛意識,不思進取,不找問題,迴避問題,不解決問題。贏了繼續享受不受約束的權力,寧可信其有,小人說誰有不當言論,無從考察,一殺了之。然後積沙成塔,再一次自取滅亡。
潛意識向善不爭,結果肯定是奉獻大於收穫。名利與之無緣就是善緣。
潛意識是行動的目標和動力。
-
12 # 浮世繪100
人的潛意識裡,藏著文化、傳統裡的“集體無意識”。
形成強大的“冰山”,暗自指揮著人的行動。
比如那些來不及思考的“下意識”動作。所以,帶著意識的生活,是經過省察的人生,是值得過的。
一輩子,讓潛意識驅使著生活,是動物性的本能,靈魂得不到修煉和昇華,不值得過,是還沒進化的人。
修煉成人形不容易,總要讓靈魂得到一些成長,才不辜負一世為人。
面對文化傳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帶著意識的行動,對抗潛意識裡邪惡,就是修煉。
-
13 # 碧山心自閒
潛意識與行動的關係,是將軍與軍隊的關係,潛意識是將軍,行動是軍隊,軍隊是聽從將軍指揮,完全服從將軍的指令,按照將軍的思維來行事的。
潛意識與文化的關係,這裡的文化單指狹義的個人文化屬性,是包含關係,一個人的文化屬性,就是由他的潛意識來決定的。文化屬性都藏在潛意識裡面,有可能他自己也察覺不出來。
潛意識與傳統的關係是群體與個人的關係,潛意識是個人的行為準則,傳統是群體的行為準則,這個準則不一定是成書成冊的,而是深植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的。
-
14 # 郵務所獵奇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首先得搞清楚什麼是潛意識,它的定義是什麼?潛意識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未被覺察的部分,它可以下意識制約我們的某些行動,也可以是不受制約的一種反應,它是心理學專業術語:包含了最為原始的本能、行動、衝動、童年印記、環境薰陶、觀念、習慣、人格等一系列的行為和因素,非常複雜。
-
15 # 上善若水689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潛意識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思想。
首先,如果一個人廣做善事,他就積了宇宙間愛的磁場,如果他發生危險時,宇宙會發出各種訊號讓他潛意識裡有感知。身體不適或出現訊號,這就像靈感一樣的靈感發生於有愛的地方,讓你避免災難,化險為夷。時間還是那個世界,但是因為你思維、思想、心態不同,而變成了二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佛家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果你天天積極樂觀,言慈、意慈、行慈,你的氣場就是正能量的。會吸引大量好的人,好的事,你的世界就是美好的。如果哪天你有危險困難的時候,自然有人幫助你。如果你整天怨天尤人,壞事做盡,你的氣場就是負能量的。會吸引大量壞的人,事物,你的時間就是陰暗的。如果你遇到危險和困難,不但沒有人會幫助你,反而會有人報復,落井下石。
然後,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可以概括:
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獻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 智慧。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臺。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 造地獄、極樂。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七、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飯、饅頭等),不吃就會餓。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種炒菜、湯羹等),不吃沒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蘋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
16 # 品鑑國學文化
潛意識與行動、文化、傳統的關係
人的行動其實都是受潛意識的影響的,就像我們從小被教育對長輩用敬語,那麼直到長大後,面對比我們年長的人,我們都會用上個“您”字。再比如一些長年伴隨我們的習慣:為了保護牙齒飯後必漱口,為了保持清醒早晨洗澡,為了保持身材拒絕高熱量的快餐......可以說,意識決定著行動。
說到文化、傳統,其實我們的潛意識無不充斥著文化與傳統。家庭中身為子女,我們傳承孝道;身為父母,我們以身作則,教導子女明理守信;社會中我們身為勞動者,勤懇耕耘,自食其力;身為人民大眾,即使做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但至少能夠安居樂業......可以說,潛意識中已經充斥著文化與傳統,這是我們從古至今所流淌的血液。
-
17 # 劉素興
潛意識和行動、文化、傳統是一種記錄儲存的關係。潛意識幫你記錄,行動、文化、傳統,不會丟失,憶起時就可以用。
潛意識不分辨好壞、善惡、美醜都一一記錄儲存,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覺的人事物和各種思想觀念等等都形成記憶,在潛意識中。關鍵時刻給你不一樣的行動力。
你說的行動,當你有要乾的事情時,事情重複再重複,你的潛意識就會有記憶,你會調出潛意識的力量,幫你安排幹這件事的成功核心關鍵,有效行動,使你容易成功。就如抽菸,你想戒掉,潛意識說,你還是抽吧,煙隱又犯了。形成習慣,潛意識幫你行動,不分好壞。
在比如你的夢想,寫在一張白紙上,天天讀,天天想,天天重複,不知道那一天,有行動力了,潛意識會幫你實現你的夢想。
在文化上,你的表面意識不管學習什麼文化,西方文化、東方文化都會記錄你學習的一切知識,不分善惡,就看那一樣多,那一樣的念頭先出來,所以要過濾你不要的,想好說好做好的,潛意識幫你實現。
在傳統上,什麼傳統的風俗,什麼傳統工藝,什麼傳統東西,只要做過,潛意識都會儲存下來,有待有一天用得上。
潛意識記錄你所思所想所做,只是你感覺不到。比如你身體新陳代謝,你的五臟六腑,誰在指揮執行,不是潛意識嗎。
-
18 # 心富文化
太有關係了!
藏在每個人潛意識裡的所有種子,都會在現實裡顯現!
比如你怎麼行動,你喜歡什麼環境,你喜歡的傳統。
潛意識會影響你,當你覺察到的時候,你可以換一個人生劇本。
當你沒有覺察的時候,你的版本,就是潛意識的版本嘍
回覆列表
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照張白紙上作畫的人,第一個他的名字叫文化,
然後小孩子會照著這個畫去行動,然後就有了行動,
然後文化與行動在很小的時候就都發生了,
長大以後它就是成為了一種我們潛在任何事物的依據,
而我們現在的行為與思想。其實都以以前的文化的本質,可能為一個某一個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