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陽洪桂扒歷史

    我是@歐陽洪桂筆記,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論語十則》,在我上初一的時候,課本里就學過了。當時老師是要求背誦的,現在也還有深刻的記憶。那麼還是先將這段經典短文寫在下面,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以上這段短文是《論語》中濃縮的精華,都很有學習意義,而最讓我感觸頗深的是第8條: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這一句為什麼讓我感慨頗深,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有抱負的人不可不剛強勇毅,因為責任重大而且路途遙遠。是啊,人來到世上,誰不想做個有抱負的人,建功立業,闖出一番鴻偉藍圖?誰願意一生都碌碌無為,虛度光陰?

    但光心裡有抱負也不行啊,光說不練,萬事無成。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努力行動才行。

    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孫中山,以建立民族民主民生的天下為己任,歷經19次革命鬥爭,終於推翻了腐敗的清王朝;

    還有毛主席,帶領中國貧苦工農階級,二萬五千里長徑、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三年解放戰爭,才推翻了壓在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二,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把推行“仁愛”看作自己的責任,不也重大嗎?仁者可治天下,推行仁愛之治可以惠及天下蒼生。所以,推行仁政確實是一件關乎民生的大事,責任重大。中國現今正在進行的兩會,就推出了許多利民的好政策,比如促就業的“三支一扶”專案;網路降費15%;人均醫保補助標準提高30元;第一部《民法典》透過,等等。

    三,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奮鬥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遙遠嗎?人的學習和奮鬥都是不能一刻而止的。學到老,活到老,還要奮鬥到老。尤其是為天下百姓的福祉而努力更是一刻也不能停止。像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就是這樣做的。總理去世後,舉世哀悼,“十里長街送總理”讓華人均淚滿衣襟。

    總結:士當弘毅,仁為己任,死而後已。讓我們都做一個有抱負有擔當的華人。

  • 2 # 行雲如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所不願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人要有換位思維,要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不能接受,別人怎麼能接受呢?自己不喜歡的,別人怎麼能喜歡呢?這樣一想,有時候就想通了,豁然開朗,人與人之間才會長期和諧相處。

  • 3 # 於知孚傳統文化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論語十則》中的最後一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的學生子貢請教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信條,孔子說: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儒家的核心思想

    說文解字上講的“恕”,就是“仁”,這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正掛在聯合國大廳裡。1993年透過的《全球倫理宣言》,將這幾個字界定為,適用於人生各個範疇,包括家庭和社會,種族、國家和宗教等,可見這八個字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育理念

    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就算是剛出生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現在很多家長名義上“為了孩子好”,就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有時候甚至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愛做的事,甚至將孩子當成個人的“私有物品”,就是這種“病態”的心理,才會有現在社會上那麼多“悲劇”。

    前不久發生“律師母親被15歲女兒勒死”、“小夥活埋母親”的事件,是如此的令人痛心!父母一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讓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設定去成長,孩子缺乏人格教育,那麼最終會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這培養的不是國家的棟樑,而是不忠不孝的“惡魔”啊!

    作為父母,誰有甘願活在別人的“擺佈”之下呢?到了父母這個年齡,早已脫離了父母的管束,而自己未曾想過,當自己還在孩童時期,是否也抗爭過自己父母的管教呢?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是批評家長管孩子的教育方式,而是告訴廣大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這也是從《論語》中節選這十則放在小學課本的教材裡的原因了。

  • 4 # h千祥雲集

    原文: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在江邊上看著滔滔的江水感慨說:“這世間的人不顧修身續慧命,只為追逐名利前仆後繼的就像這江水一般,挾老死病苦晝夜不停的奔勞。

    確實如此時間就像流水一樣,轉眼在教育工作崗位已經默默奉獻了22個春秋,22個春秋從我手中溜走,從粉筆尖劃過,從黑板上消失,從學生的成長中匆匆飄過。

    珍惜時間吧!路過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 5 # Canace域

    感觸最深的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於這句話,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觸是越來越深的。

    傲慢與偏見|所謂真理,不過是偏見的重新組合。

    上學時,覺得這句話簡單,好理解,也好背誦。而且那時候正是學習的年齡,汲取知識的階段,對於“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似乎很順其自然的就接受了,也能夠理解。

    反倒是年齡漸長,似乎也學了一些知識,有了一些閱歷以後。對於學習這件事,變得有些遲鈍和麻木。困在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環境中,形成自己固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於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行為或未曾經歷的生活經驗和方式隨意指摘,覺得不可思議或這個人、這種行為很蠢。

    就像《悲慘世界》那些冷漠、高高在上的執政者和執法者,他們認為冉·阿讓們要偷盜,女工芳汀們出售門牙,最後淪為娼妓就是道德的墮落與敗壞。他們不會理解這些生活在底層的人悲慘的生活境遇和需要面臨的生存壓力。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父親對尼克的忠告,“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當然,文學作品中的對比是更鮮明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平凡的庸庸眾生,但不可否認這中間的差距是存在的,尤其是生來就在終點的人,對於普通人是難以理解的。就像王思聰表示:2019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傻X!這些傲慢與偏見,可以說是天生的。背叛了階級的個人,畢竟是少數。

    生活中,也許某些時刻,曾被別人瞧不起;也許在另一些時刻,也曾輕慢了別人。它多多少少發生過。有時候甚至是無意識,這才更可怕。

    大部分傲慢與偏見,是自己不曾知曉的,要警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具有打破平行世界

    為什麼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想想我們一開始認識世界的方式,太小了,我也不記得。那麼想想上學時,念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那個時候的自己。

    那會兒,我還是求知的心態,對世界也是充滿好奇,可以說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是非觀,善惡觀卻異常的鮮明。但那個時候,有一點很好,就是很願意去了解每一個人,每一樣新的事物。

    那個時候的明確還只是對書本知識的明確,對故事中人物善惡的評判,當然後來學了辯證,一分為二看問題。但在生活中的運用,往往不會那麼理智,很多時候只是擇取了自己熟悉和需要的那一部分,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評判標準。

    不會時時注意一分為二,對於陌生人、一般熟悉程度的人更不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多時候就是簡單套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觀點。所以有時候,會覺得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這個人怎麼有點蠢?當然偶爾被打臉了,這倒是改變了自己的某些觀點。更多時候確是延續了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就像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這一首詩。我初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句,後來喜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現在又重新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然,體會肯定是不同的了。

    就像元好問形容陶詩,“豪華落盡見真醇”。最初,我們看這世界是具體簡單的,後來是抽象複雜的,到最後重歸於心,又將是簡單的。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謙虛的態度,一開始是作為學生的求知好學,而後是真正的一顆謙虛的心,是一顆能具有充分理解能力和感受他人處境的心。

    我們常常說平行世界,拋開科學的角度;從人文角度來講,這世界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就是一個不同的世界,而一旦缺少彼此的理解和溝通,就會和某些人真正生活於平行世界之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具有打破平行世界的能力的,從身邊的人,我們能認識到這個世界不同的角度和維度,或許可以溝通平行世界,甚至融合平行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字有多個橫折怎樣按排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