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悠有慮
-
2 # 福州小菜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
憫農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描寫了農民辛苦一生,最後還落個餓死的境地,充分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和對殘酷社會的抨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封建社會,土地為王,地主階級是建立在農民的血淚至上的,沒有土地,再辛苦也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第二首,透過對農民辛勤勞動的場景描述,表達了詩人悲天憫人的思想,勸戒人們要珍惜糧食,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就像《朱子家訓》中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
3 # 洛陽小秀才
《憫農》是唐朝詩人李紳所做,一共有兩首,其中一首幾乎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很多三歲孩童都能背誦的,全詩如下: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其實寫的相當直白,就是農夫頂著大太陽,汗流浹背的勞作,才有了我們盤中的食物,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換來的。這首詩通常用來教育小孩子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要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但還有一首,也很知名,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種下的種子,秋天收穫了很多糧食,四海之內田地都種滿了,但依舊有農夫餓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呢,雖然作者沒有說,但我們卻也能知道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剝削造成的。
這兩首詩,表現了作者對農民階層深深的同情和憐憫,
-
4 # 一壺細沙
第一,表達了對農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
列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種田的辛苦,提醒人們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第二,聲討了那些不老而獲得剝削者,揭示了當時社會制度的極度不公正。
創造豐收的農民卻被活活餓死。
古代很多詩人寫過《憫農》詩,我們在小學課本上學過李紳寫的《憫農》流傳最廣。
這首詩是描寫了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作,吃飯的人卻不知道飯菜的來之不易。
詩人透過生動,有血有肉的描寫,反應了作者對農民等弱勢群體的同情,告訴人們節約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