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禮記》有“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俗語有"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
70
回覆列表
  • 1 # 紅色文化故事

    儒家俗話說:“子不言父子之德,子不言父子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不僅流傳下了各種詩詞佳作,在民間同樣有很多俗語,這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用自己的智慧所總結下來的,而這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掛在嘴邊的俗語,很多都是“話糙理不糙”,藏有很深的大道理。

    《禮記》有這麼一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先說第一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意思是;當兒子的不能說父親的過錯,要尊重父親,要按父親的意思去辦事,不能違背,否則,就是不孝。因為,在古代是非常講究輩分和父子之間的禮儀的,要尊重父親,甚至到了有些刻板的地步;如果對父輩指指點點,就是大逆不道的表現。來說第二句女不道母奸的意思;指母親奸詐、自私,所以作為兒女的不能說自己長輩的過錯,做母親要寬厚教育子女,不要讓子女學的奸佞、虛偽,沒有道德。當然,該句話也有一定時代的侷限性,做子女的要以“孝”為本,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世上只有父母對子女是掏心掏肝,那種對子女的呵護精心的照顧那真是無限的疼愛,生怕有什麼閃失。有一句名言,可憐天下父母心。說明做父母的艱難和愛心滿滿的。

    在當今的社會里,特別是現代的家庭一個獨生子女,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要是子女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也就不會責怪父母了。

    當然父母親有錯也要善意的提出來,讓父母改正,相信這個年代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一定會通情達理,虛心接受子女的意見的。作為父母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孩子同樣也可以修正父母的缺點。

    還有一句話流傳了好多少年的話,對每一個家庭都管用,那就是“家和萬事興”,仔細品,如果家庭整天吵架鬧得天翻地覆,後院起火,家怎麼能振興呢?能掙大錢啊!如果一家人和和睦睦,親親熱熱的過著幸福的日子,家怎麼能不興呢?

    最後祝大家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家庭幸福,多掙大錢!

  • 2 # 視界la麼大

    老話都有傳承,因此也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在古代,父子,母女之間的關係以孝來規範,如果違反了就是犯罪,孝的具體表現則是“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下面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禮記》有這麼一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這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應是據此而來。

    這話在現在看來,用辨證思維去看,是對了一半,有一半不太對的。對的要繼承,不對的也應敢於拋棄,不要固守,不分對錯而全盤接納也是不對。

    我們生活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大人們講話,小孩子不要隨便插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所以不管父母說的對錯,小孩子都要聽著。

    傳統文化教育我們,對待父母只有順才是孝。反過來,只有孝了父母,我們的生活才能夠順利。千百年來,儒家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滲透著我們。

    女不道母奸:這後半句,是根據前半句總結出的對仗俗語,沒有任何出處,只是民間百姓總結,口語相傳,成為老話。

    母奸指的是長輩的奸詐,自私,所以對仗下來就是作為兒女的不能說自己長輩的過錯。同樣有一定的侷限性。父母有錯,應該提出促使其改正。

    應該效仿弟子規的教導,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如果長輩有錯,要多次柔和注意態度地提出,讓其改正,避免再次犯錯,這才是對待問題的態度。

    其實,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就是對儒家文化的一種曲解,故意將人們引入愚忠和愚孝,藉以維護封建帝王的統治。

    但是,這樣做表面上短期內維護了君王或者父母的名譽,但是貽害無窮,終會陷君王或父母於不仁不義,導致大錯。

    比如岳飛的愚忠,直接導致了宋王朝的滅亡。這個“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就是典型的三綱五常的觀點,應該加以批判,迴歸真正的儒家文化。

    我們遇有父母有過錯的時候,做子女的應當和平心靜氣地和父母認真交談,點出父母的錯誤之處,讓父母接受並且改正。

    現代人倡導父母和孩子做朋友,父母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孩子同樣也可以修正父母的缺點。大家是相互平等的,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有責任幫助彼此改正錯誤。

  • 3 # 秀雲涵天

    “子不言父之過”出自《禮記》 ,原句是:“父不言子德 ,子不言父過。”意思也好理解,當父親的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兒子的讚語,很容易讓別人認為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當兒子的也不要在外人面前說父親的過錯 。這體現出儒家對親情的重視。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沒有了感情,人與其他禽獸有何差別。

    孔子在《論語》中也強調了這一點。《論語·子路第十三》,葉公語於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翻譯是: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們這個社會里,老百姓的思想、性格都很直爽,不狡詐。一個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的兒子會挺身而出,作證人。我們這個社會風氣有多好!孔子曰:和你們不同,我們中間的正直的人群關係很融洽,父親給兒子隱瞞,兒子給父親隱瞞。這中間才有真正的正直!

    因為,如果兒子做錯事,當父親為了親情,會為兒子隱瞞一些,反之,父親做錯了事,兒子也當然替父親隱瞞一些 ,這是人之常情。雖然表面上看,有點不夠誠實,不夠直爽,可是所謂直的道理也就自然在其中了。這也就是中國後世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的意思。單純從法律的角度,父親偷東西,兒子告密,沒有錯,是合理合法的行為,甚至可以上升到大義滅親的高度。但從人情角度,以心理學分析,這對父子之間,感情可能早就有問題了,不然,誰會舉報自己的父親。推廣開來,整個社會都是這樣,那社會也就出問題了,人人自危,世間還有可信任的人嗎?如果最親近的人之間感情淡到這個地步,其他人之間還會有感情嗎?一個沒有感情的世界,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慄。

  • 4 # niushu生活視角

    出自:《禮記》戴聖西漢禮學家。

    原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

    《禮記》中這句話“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的涵義有點偏頗和迂腐,凡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酌情處理,不能千篇一律,一棍子打死。

    “孝”是“百善”之首,然而,我們的“孝”不是簡單的一昧的聽從,而是有其真正的道義所在。好的行為當表揚就要表揚,以達到激勵的目的;壞的言行就要及時規勸與阻止,以免釀成禍患。

    在道德的倫理中,“孝”是本分,但是,對於父母的命令,不能隨便聽從,要仔細斟酌是對是錯,是否可行;如果遇見父母做了不應當的事情,就應該及時勸諫,說明是非對錯。

  • 5 # 非當代詩人

    任何實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子不言父之過”這句話,按照現在的發展好像有點不適合現在的形勢。有人認為這句話是封建社會里的馭民術。封建倫理把君臣比作父子,所謂“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說白了就是要無條件服從上級(君),甚至不能有質疑,批評上級被視為大逆不道。如何讓這樣的觀點產生合理性呢?

    在民間就是要忠孝,以維護社會穩定。我想撇開政治,就家庭倫理來說,這句原本的意思,在古代如果長輩犯小錯,甚至犯小罪,兒子不適合跟人說和甚至舉報,我認為親情應該是主要的,因為親親相隱就是為了家庭和睦的出發點,在現代也一樣有現實意義。

    但是我不否定古代同樣有大義滅親,在大義面前,犯了大罪同樣理應舉報,這樣的事情也不為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說話要分場合講技巧,不管是父說子的錯誤還是子說父的錯誤。

    子不言父之過,出自禮記。子不言父過,我以為,就是應當是不在人前議論父母的過錯,但是可以與父母面對面好好溝通,委婉說出自己認為不對的地方,好好了解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說,私下是可以跟父母面對面地坦誠相談的。

    因為中國傳統以孝行天下,但可不否認在部分民智落後的地區仍然以此為道德枷鎖,乃至上升到大範圍地區的普遍現象。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孝道文化是我們本該秉承的傳統美德,可當面對老而無德的長輩及父母又該如何自處和看待這句話呢?我認為就應該勇敢地指出,不能有絲毫地遷就,讓這樣的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現在出現很多不孝敬父母的現象,真應該回過頭來學習古人的思想,家庭和睦幸福,才是我們需要的,家庭和,社會和,家庭和睦,人民安康。

  • 6 # 宇文東耳

    子不言父之過,這句話有道理嗎?

    古代封建時期的“三綱五常”,就是明確規範人們行為的定律,三綱五常的出現,將人們引入愚忠和愚孝,只是為了維護了封建帝王的統治。

    時至今日,時代在進步,我們倡導“孝”,卻也要堅決抵制“愚孝”,無論何時,父母有過錯時,我們理應將其指正,而不是盲目遵從,雖然中國是一個十分注重孝道的國家,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還是要客觀地看待問題。

    我們如果遇到父母有過錯的時候,做子女的應當與父母認真交談,只要方法得當,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讓父母接受並且改正,這才是“孝”。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引導他們步入正途,而作為孩子,同樣也可以修正父母的缺點,引導他們做正確的事,一個家庭只有互幫互助,互相扶持,生活才能長久。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孝經·諫諍章第十五》)

    孔子的話清楚地說明了作為兒子、臣子的道理:如果父親、君主做事違反義理,做兒子、臣子的應該直言勸告,盡諫諍之義,才是真正的孝順和忠誠。

    可見雖然說“孝”是“百善”之首,然而,我們的“孝”不是簡單的一昧的聽從,而是有其真正的道義所在。在道德的倫理中,“孝”是本分,但是,對於父母的命令,不能隨便聽從,要仔細斟酌是對是錯,是否可行;如果遇見父母做了不應當的事情,就應該及時勸諫,說明是非對錯。對於君臣也是一樣:曾經的天子,如今的領導人。他們日理萬機,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全天下的黎民百姓,如果天子有善行,則天下人民得福,如果天子有過失,則天下人民遭殃;如果領導人的決策正確,則天下人受益,如果領導人的決策錯誤,那麼,全華人民要跟著受苦。

  • 7 # 吳常學

    儒家理論主要是“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智、禮、義、信;還傳有“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等。

    多少年來,歷朝歷代,流派教門繁多,唯有儒家理論被朝廷重用、受萬民敬仰,至今山東曲阜之“三孔”聖地,遊客、拜者熙熙攘攘,路驛不絕。

    鄉間還傳說“子不言父過、女不語母奸”,“家醜不可外言、小錯不可外揚”,還有“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等論理。

    以上之言論,雖是“陳規陋俗”,但在“國安民和”上,仍有可取之處,不可全棄。

  • 8 # 宇哥侃文化

    這是為人的規範之一!

    01

    出自:《禮記》

    原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

    註釋

    《禮記》中這樣一句話“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從古至今,父母位尊,這是綱常。

    “孝”是“百善”之首,然而,我們的“孝”不是簡單的一昧的聽從。

    在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孝”是本分,但是,對於父母的話,不能隨便聽從,要分析判斷是對是錯,是否可行;如果父母做了不應當做的事情,就應該及時勸諫,給父母解釋、說明是非對錯。

    02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

    東漢鄭玄給《禮記》作“注”後,《禮記》地位逐步提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被尊為“四書”之一。

    在儒家“十三經”中,《禮記》一書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統地記述、闡釋了儒家思想學說的核心內容。

    《禮記》中的許多篇章,都是名垂千古的佳作!《禮記》的許多章節,始終宣揚美德、仁義、愛國等進步思想,影響深遠。

  • 9 # 亦有所思

    小孩沒娘,說來話長。

    孝的本義是服從和順從,為什麼中國文化中特意強調這個“順”,歷代統治階級都要“以孝治國”,其核心就是“順”,子順父是表象,臣順君才是核心。

    五千年前,黃帝一統部落,《史記》中明確記載“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夏朝的第一任帝王啟甫一登基,有扈氏反對啟帝破壞禪讓制,啟帝出征。夏中康帝在位時,羲和氏不順,發兵征討。商朝第一任國君商湯以一介諸侯之名奪取天下,所以特別擔心其它諸侯效仿,於是不停地要求諸侯要服從管理。周朝開國君王也曾是諸侯,同樣存在這個擔心,於是制訂了周禮。

    這個禮儀非常繁瑣,深入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說起來肯定是長篇大論,究其核心,就是要求諸侯和百姓要守本份,這個本份就是你是百姓就老老實實當百姓,你是官員就老老實實當官員,不要妄想更進一步,你不是天子,你就不能組建十六人的舞蹈團隊,你是普通士人,就不能佩戴蒼色的玉佩。總而言之,就是用一系列的標準來固化自己的權益。

    天子不受侵犯,百官乖乖聽話。

    當然,虛偽的周天子不可能如此直白,所以借用一個“孝”字來強化這種論理規範,子孝父,臣孝君,服從,順從,不要沒事找事,不要痴心妄想,不要想著取代父母(潛臺詞是天子)的地位。

    你是兒子,你就應當孝!

    你是百姓,你就應當順從!

    孝,是你的本份,你的命運。

    服從,是百官的根本,是臣子的美德。

    然而理論總是和實踐脫節,周朝末年諸侯已經不鳥天子,因為沒有必要鳥,甚至不值得鳥。

    當君非君的時候,臣自然不會是臣。

    孔子感到心痛,他認為如果每個崗位上的人都安份守已,都不生妄念,則天下太平。所以他特別重視周禮規劃下的社會。他認為只有恢復規則,才能恢復太平。

    他哪裡知道人性的可怕!

    臣子,要有臣子的本份!

    要乖,要聽話,要主動地交出權力。

    天下是我的,只是我的,只能是我的!

    所以這個孝,不是子女對父母的孝順,核心是萬民對帝王的順眾。

    你若當官,我若當官,都會是這種德性。

    孔子若為帝王,同樣也會這個損色!

  • 10 # 邱邱講故事

    問題:儒家《禮記》為何講“子不言父之過”?

    要了解這句話,必須先大致明白孔子創立的儒學核心思想和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

    封建等級制度嚴明的周王朝,從天子到士人,再到普通百姓,都要遵守由周文王確定的道德倫理規範,即為周禮。

    婚喪嫁娶、飲食言行、應對進退等都有需要遵守的行為規則,按照規則走,那就守禮,不按規則走,就是“非禮”。

    禮,用來約束有權有勢的大夫以上階層,不強求沒有文化和經濟基礎的普通百姓也遵守,《禮記》雲: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聖人孔子創立儒學

    王朝式微,諸侯國強大,諸侯麾下的大臣野心勃勃,春秋戰國時代到來,“三家分晉”徹底拉開了禮崩樂壞的大幕,周禮形同虛設。

    就在這個時代,聖人孔子誕生了,他嚮往周王朝的禮,他認為人人都守禮,各自守好自己的本份,不去貪圖別人的東西,天下就不會再有紛爭戰亂。

    孔子提出儒家兩個核心思想,“仁”和“禮”此後儒學就循著這兩條脈絡,不斷髮展、調整。

    “仁”和“禮”的含義

    仁”是指一個人對道德規範的內在自覺,從前我們守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強大的統治者對人的硬性要求,是因為我們發自本能的恐懼自然。

    可是孔子認為,守禮是發自內心的敬畏自然規則,是因為我們選擇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人人追求道德,人人都能成為君子(貴族),而非小人(平民)。

    仁的具體內容是:“仁者愛人”。但儒家的愛,是有親疏之別的愛,孔子深知人性,人都是先從自我出發,再到家人、朋友,把愛一圈圈向外傳遞。

    所以才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自己都不愛的人,一個家人都不愛的人,如何還能愛其他人?

    實現“仁”的具體方法就是“禮”,或者說,“禮”是“仁”的在外表現。

    儒家定義的“禮”,是一套社會文明規則,包括社會禮儀、行為準則、君子氣質。

    比如祭祀,就是社會禮儀,讓整個社會產生凝聚力。

    比如恭順、善良、愛等美德,若不適度,就會成為缺點,因此需要具體的行為準則為界限。

    比如教養,一個人遵守了社會禮儀、行為準則,舉手投足就會給人有教養的感覺,這就是君子氣質。

    《禮記》

    儒學經歷漫長的發展,其思想核心彙集,形成了如今最為大家熟悉的儒家經典——“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其中《禮》化一為三,形成禮學的三大經典——《儀禮》、《禮記》、《周禮》。

    南宋後,《禮記》最受重視,《禮記》成書於漢代。

    《禮記》共46篇,著者眾多,內容龐雜,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它記錄了先秦時期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思想。

    《禮記》“子不言父之過”中,和《論語》中“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表達的是同一個先秦儒學理念——親親相隱。

    父親為兒子隱匿罪行,包庇兒子,兒子反過來包庇藏匿父親的罪行,不但不是違法,而且是正義的。

    現代法治社會雖提倡大義滅親,可從人倫道德角度出發,大義滅親是反人性的。

    就如同墨家提倡“兼愛”,也是反人性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把家人當天下人來愛,會造成親情的冷漠。

    網路上有一句話,“愛國很容易,愛自己的父母很難,愛自己的鄰居更難”,如果生活中最親密的父母、家人、朋友、鄰居都看淡了,更廣博的愛,又從何談起?

  • 11 # 塞北豪客
    “子不言父之過”這句話出自《禮記》: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雖然戴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裡面很多是假託孔子的說的,但這句話根本不是孔子說的。因為關於父母不正確時,子女該怎麼做孔子有明確的論述。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孔子說:“跟父母相處的話,父母做的不對要跟父母講。但如果父母不聽的話,還應該像以前那樣尊敬父母。繼續任勞任怨的為父母做事!”

    不但孔子在《論語》中講過這個問題,並且在《孝經》裡,也曾有論述!

    曾子曰: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選自:《孝經·諫諍章第十五》

      翻譯過來就是,曾子對老師說∶冒昧的問老師,做子女的只要遵從父母的命令,就是孝順嗎?”  孔子說∶“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父母有據理力爭的子女,就不會陷入到不義之中。因此在父母決定做不義的事情的時候,做子女的一定要爭,如果不爭不是陷父母於不義嗎!因此當遇到父母要做不義的事,必須爭,如果這時候遵從父母的命令,這才是不孝!”

    從這裡可以看出,“子不言父過”這不是孔子說的。而是漢代的戴聖說的。

    當然是不是戴聖說這句話就毫無根據呢?也不是!

    《論語·子路第十三》: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意思就是,葉公對孔子說:“我的家鄉有一個直率坦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父親。”孔子說:“我的家鄉直率坦白的人與你所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直率坦白就在這裡面了。”

    孔子這裡指的是如果父親犯了罪,不主張做子女的出來大義滅親,舉報父母!為什麼孔子要這麼做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親情!

    父母子女是永遠的親情,是一輩子不能割捨的。如果父親偷了東西,做兒子的去告發,父親必然會住監獄。 父親住進監獄會出現兩件事。第一,父親怪罪兒子!第二,兒子心中非常慚愧。 而父子關係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分開。一旦舉報父親,這一對父子就會一輩子生活在痛苦之中,良心不安。 而人一輩子的親情無非是父母。如果父子關係陷入緊張,這父子二人一輩子都不會心安幸福,一輩子都只會活在埋怨和痛苦之中。所以孔子不主張相互舉報。造成人倫悲劇。

    而戴聖的“子不言父過”,就是從孔子這裡總結過去的。孔子說的是犯罪時的舉報,到戴聖這裡變成兒子要和稀泥,不要說父親的任何不是。這已經有悖於孔子說的“事父母幾諫了”,是一種曲解。

    平時父母做的不對一定要勸諫,否則才是不孝!

    綜上所述:讀孔子的著作,瞭解孔子的思想,最好先從《論語》開始,因為孔子很多思想都被後人曲解了。當然這裡有水平問題,也有故意這麼做。 比如戴聖這樣一曲解,就樹立了父親的絕對權威,不管正確與否,子女都應該聽。這樣子女都不敢反抗父母。這是為一些無能的父母服務,進而要愚忠父母,最後愚忠君王。把人的生命變成君王的私人物品,培養奴性。用心還是非常可惡的!

  • 12 # 檸羽76876

    因為

    出自:《禮記》—戴聖西漢禮學家。原句: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

    釋義:《禮記》中這樣一句話“父不言子之德,子不言父之過。”從古至今,父母位尊,這是綱常。透過這句話也會不經意的發現,所有的傳統都可以是辯證的,“孝”是“百善”之首,然而,我們的“孝”不是簡單的一昧的聽從,而是有其真正的道義所在。

    在道德的倫理中,“孝”是本分,但是,對於父母的命令,不能隨便聽從,要仔細斟酌是對是錯,是否可行;如果遇見父母做了不應當的事情,就應該及時勸諫,說明是非對錯。對於君臣也是一樣:曾經的天子,如今的領導人。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

    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禮記》中的許多篇章,是中國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範。

    《禮記》的許多章節,高揚仁愛、正義、愛國、反對不義之政等進步思想,影響深遠。

    書中大量記載了包括稱謂、辭令、服飾、家教、尊老、喪祭、教化、禮俗等在內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幾乎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對於讀古書,傳承中華文明,是難得的文化寶庫。

    《禮記》在儒家經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禮記》在曹魏時期升格為“經”,並在唐代進一步升格為“五經”之一,取代了《儀禮》的地位;《禮記》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並列,被尊為“四書”之一。

    在儒家“十三經”中,《禮記》一書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統地記述、闡釋了儒家思想學說的核心內容。

  • 13 # 浮生一醉

    儒家學說的核心就一個字:“禮”!

    禮是什麼獨門秘笈?難道比《九陰真經》還神?……說對了!如果把“仁、恕、孝、悌”比喻成金字塔的塔基,那麼這個“禮”就是塔尖。儒家這個禮,大而化之地說,就是等級制度、並根據不同等級的尊卑秩序而形成的統屬關係,並由這種關係組成的社會形態。

    孔子把禮解釋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怕老百姓聽不懂,乾脆改成白話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這一改,卻把孔子的原意改走樣了。孔子的原話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一個意思說:臣下像對待君王那樣對待君王,君王像對待臣下那樣對待臣下,父親像對待兒子那樣對待兒子,兒子像對待父親那樣對待父親。不要以為這是一段平淡無奇的繞口令,其實裡面埋藏的是作為君、臣、父、子的最高道德標準、最理想的相互關係。另一個意思是說:做君王必須有君王的樣子,做臣下必須有臣下的樣子,做父親或兒子也必須有各自該有的樣子。有了這層意思,無論是貴為君王,還是一個普通父親,都必須自律,都必須以身作則,都要力求完美。

    孔聖人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你想想,在這麼一套互律和自律的行為規範和暗室誅心的自我約束下,君王或父親還會犯錯誤嗎?兒子哪裡會陷入“言父之過”的尷尬境地?

    好了,既然父親不可能犯錯,那我們就放心大膽地來確立“禮”作為儒家意識形態塔尖的不可撼動的崇高地位吧!……老百姓看不懂原著,也聽不懂繞口令。我們要推行“普禮教育”,還得用大夥的大白話:

    “子不言父之過”!

    當然,如果在董仲舒先生“三綱”的語境下講這句話,那還真懸,沒有前提條件的唯綱是舉,一不小心就“非禮”了。……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俺老師曾經的耳提面命:

    讀原著,

    讀原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幾歲的時候讀《上下五千年》的?談談初次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