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J的紅泥小火爐
-
2 # 羽埃
恰好在幾個月前看了,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也很喪,準確來說不是喪,只是那段時間暫時體會不到悲涼了。
讀完這本《人間失格》,我並沒有覺得很喪,主人公葉藏的從小的遭遇等等因素導致他消極、叛逆、對任何事都感到乏味,厭惡人間,慢慢的他覺得自己已經融入不了這個社會,覺得自己是個異類,他後來想到一個辦法,用滑稽的言行來偽裝自己。這裡也讓我想起《被嫌棄的松子一生》,松子單純的以為做鬼臉可以討好別人。
葉藏的妻子被玷汙後最後那一點“純真無邪的信任”也沒有了,給他最後一擊,那句“純真無邪的信任,何罪之有?”,我想這一句大概也是那個曾經幼小的葉藏想問的吧,問世間,問這渾濁不堪的世間。
其實人就是有意識的、有思想、有慾望的高階動物,不會每一個人都活得高尚,我自認為是個卑劣粗俗的人,那也可以時而積極時而消極,時而善良時而虛偽,時而有禮時而做作,骨子裡就是這麼分裂。
渺小和偉大,惡毒和善良,仇恨和愛意是可以在同一顆心裡並行不悖的。
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想法。
-
3 # 李李可愛多
《人間失格》是日本的小說家太宰治所寫的一部中篇小說,而這部小說也是在他的眾多文學作品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在這部作品當中充滿了悲劇與不幸,這也是許多讀者在觀看了這部小說之後的一種感受,覺得這部小說非常的喪,之所以會有這樣一種閱讀體驗,其實也和作者的一雙有著密切的關係。太宰治將自己的思想注入到了小說人物當中,透過小說的主人公一些思想,其實也能夠側面反映出太宰治的思想。首先是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由於他的生活十分的混亂而且不堪,在親戚朋友的哄騙之下,他被迫進入了精神病院。而這樣的事件也給了他重大的打擊。在此之前他對於生活充滿了失望,妻子的背叛也讓他失去了信任他人的能力。在苦痛與不幸的折磨之下,他的一生一共經歷了五次自縊,最後一次也就是在完成了《人間失格》這部小說的一個月之後。其次就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其實也有者自己影子。作者的筆觸就彷彿是另外一個人,透過文字的方式來批判自己的人格。許多讀者在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能夠發現在其中有許多的細節都充滿了諷刺的意味。這些其實也能夠展現出人性的虛偽黑暗,這才導致他一直被朋友利用,而且受到了妻子的背叛。世態的炎涼,人性的虛偽,社會的動盪與不安,這些都是讓主人公崩潰的重要原因。透過第一人稱的視角,更加真實的去還原了當時的社會和人性。感覺到喪,也是因為這部小說當中並沒有十分正派的角色,而在情節當中也充滿了悲劇的色彩。童年時期的討好型人格並沒有讓他免受折磨,到後來便開始逃避現實自甘墮落。
回覆列表
太宰治給我的文學符號是“永不成年”。
下面這段內容是我在讀完《人間失格》這本集子之後寫下的讀書筆記,搬來獻醜了。
雖然太宰治多次“自殺→未遂→再死”,進行這樣無聲有形地抗爭,但讀他的文章時,並不覺得在被灌輸“死亡大法好”或者“一了百了好”。
他是精神世界裡的潔癖患者,要這個世界完美,要這個世間(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每個他人”)純粹。這是不可能的事。像我這樣的凡人,已知無解,亦不做無謂的反抗,明哲保身,悄悄地遠離,自顧自地生活就好。可是太宰明顯不同。他懷揣美好的希望,對世間的“惡趣味”發聲質疑,極度敏感。每每撞上虛偽,都要掙扎一番。他拒絕“偽裝自己,取悅他人,使自己徹底地非自己化”。如果他能自私一點,亦或自閉一點,不去在意外界,安心過好自己,也就不會那麼早離開人世了。畢竟,他看到的那部分世間只是區域性,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他人”,還有許多美好。
他的小說,每個主人公都有他的影子。別人寫小說多是靠劇情、技巧來賣座。他的小說,全在寫自己。真如他說的,“忠實於自我地生活下去,就很可能遭到社會的疏遠和異化,成為人間失格者”。
他在文內曾提到過“枯葉落在水底的岩石上”,用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與喪無關,與內心的堅持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