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肖贊讚的耶波波

    他知己黛玉已死,看到了這個封建社會的無可救藥,賈母等親人也不在了。在心灰意冷的情況下,決定遁入空門。也應了自己曾經說過的“你們要是死了,我就做和尚去。”高鶚所述中寶玉在中鄉魁賈家又沐皇恩後出家,我認為是其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便可以放心的離去了。至於遺棄寶釵是因為,寶玉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用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他也無法背叛與黛玉的愛情。

  • 2 # 蜂群作戰

    知己黛玉已死,看到了這個封建社會的無可救藥,賈母等親人也不在了。在這種心灰意冷的情況下,決定遁入空門。也應了自己曾經說過的“你們要是死了,我就做和尚去。”高鶚所述中寶玉在中鄉魁賈家又沐皇恩後出家,我認為是其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便可以放心的離去了。至於遺棄寶釵是因為,寶玉本身就不是一個可權以用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他也無法背叛與黛玉的愛情。

  • 3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思考方法。儒道相合,是活人尋找心靈慰籍,獲得解脫,使肉身脫離精神困惑,沒辦法的辦法。

  • 4 # 金娟姐姐

    因為寶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感情後,看破紅塵。

    寶玉出家是紅樓夢裡出現的情節,是寶玉在經歷寶黛的情傷之後的一種頓悟。寶釵的情,黛玉的心,對寶玉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寶釵愛著寶玉,寶玉戀著黛玉,情和傷圍繞著三者,也讓痛苦在他們的心間升起漣漪,看破紅塵是寶玉出家的直接原因,也是寶玉批判社會制度束縛的最簡單的方法。

  • 5 # 顧隴桃園廣

    出家往往是看破紅塵的最後選擇,寶玉出家,分析不透他的心理,但從現象看,他是心死了。大觀園裡奢靡、勢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生活,不適應寶玉大大咧咧的性格,他惡;黛玉去世,表面上是病故,但寶玉知道,黛玉是被世俗所殺,他恨;賈家的逐漸衰敗,使得寶玉沒有了信心,他棄。

  • 6 # 菲侃娛樂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可以說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他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最終成為了水中花,鏡中月。寶玉出家為名著《紅樓夢》中的情節之一。是講述寶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感情後看破紅塵之後的事情。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也為他們的結局暗暗落淚,不知道為什麼有情人難成眷屬。 賈寶玉和林黛玉寶玉出家是寶玉在經歷寶黛的情傷之後的一種頓悟。寶釵的情,黛玉的心,對寶玉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寶釵愛著寶玉,寶玉戀著黛玉,情和傷圍繞著三者,也讓痛苦在他們的心間升起漣漪,看破紅塵是寶玉出家的直接原因,也是寶玉批判社會制度束縛的最簡單的方法。出家也是無奈之舉。寶玉為什麼選擇出家為什麼選擇出家,我們從紅樓夢的原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原是頑石,不在紅塵之中,得以進得世間,不過是一番歷練。繁華享盡、富貴看終,方明白繁華富貴不過一夢。總還是回自己本來的好。始從何來,終回何去。不過是回去罷了。歸根到底是舊社會的制度阻礙了他們的自由和愛情,他們被困在封建社會的高牆裡無法自拔,紅樓夢的最後結局是寶黛對舊制度的掙扎和迴避,也是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批判。

  • 7 # 江湖夜雨孤影行

    寶玉出家真正原因是“避世”。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

    首先,先看一下賈寶玉的生活環境。

    賈寶玉所在的時代:封建社會。身處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就不能不受到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之一的“中庸之道”的影響。受中庸思想影響的人在絕望時不會走極端,只會選擇“中間道路”---出家或者歸隱之類的。

    其次,是什麼導致賈寶玉的絕望?我們不談續書只從原著中找。

    先是賈母病逝的病逝,賈寶玉和林黛玉失去了“保護神”。接著是林黛玉的病死,她生前為賈寶玉流盡了最後一滴眼淚,這也印證了書的開頭所說的“木石前盟”、“眼淚還債”。後來賈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但是他們卻沒有夫妻感情和夫妻之實。因為心裡念念不忘林黛玉,對薛寶釵只是敬重而已。接著王熙鳳被賈璉休棄,賈寶玉遣散了丫環,襲人臨走時勸他留下了麝月。再後來賈府獲罪抄家,許多人包括賈赦、賈政、寶玉、王熙鳳等,都被捕下獄。以前怡紅院中的兩個丫頭——小紅和茜雪,還有賈芸,到獄中去探望和安慰寶玉,後來又設法把寶玉和王熙鳳營救出獄。出獄後,寶玉和薛寶釵一貧如洗,幸虧了蔣玉函和襲人的接濟。王熙鳳在孤獨中死去,她女兒巧姐被歹毒的兄長遠賣瓜州為娼,幸虧劉姥姥搭救,將巧姐兒嫁給孫子板兒做媳婦。賈寶玉的連番悲慘遭遇,終於使他看破紅塵,出家做和尚。最後,一場大火把大觀園和寧榮兩府燒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家亡人散各奔騰”。

    賈寶玉是一個叛逆者。他不喜讀四書五經,鄙視“經濟學問”,“毀僧謗道”,同情弱者,贊成“物不平則鳴”。同時他的愛情也是一種叛逆,他衝破“媒妁之言”的束縛,和同樣叛逆的林黛玉相愛,並大膽“互訴衷腸”,他是林黛玉的唯一知已。當他目睹了身邊的一個個女子的悲慘遭遇後,心力交悴,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最後當他的真愛——林黛玉逝去,心如刀割,又加上在家族被抄沒,更是意冷心灰。這一切促使他選擇了“避世”的道路——出家做和尚,歸隱於荒山野廟之中。

  • 8 # 飛飛539

    《紅樓夢》就是一部小說。續寫作者高鶚,這樣寫也是合乎邏輯和情理的。

    第一,寶玉生在官宦之家,皇妃隕落,祖輩革職,家道中落。

    第二,寶玉生在富貴之家,官倒財盡,突入查抄,他難以承載如此遭遇。

    第三,黛玉之死,他難以接受,選擇出家也是開悟,當然也是最好的逃避。

    第四,寶玉對家庭,親情,愛情都是無力改變,只有選擇出家,是他最好的歸宿。有使他的人生有所昇華。

  • 9 # 文學與教育

    先看神話傳說。

    女媧補天遺棄的那塊石頭,被一僧託於掌上,笑道 : “形體到也是個靈物了,只是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攜上幾個字,使人人見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那裡去走一遭。”這裡的“溫柔富貴鄉”就是賈寶玉的怡紅院了,石頭幻化成寶玉。

    一日那僧又攜石頭,說道: “只因當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遊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

    這樣也就演繹出了一段,神瑛侍者澆灌絳珠仙草,而絳珠仙草也願用一生的眼淚還神瑛侍者。前者在神話中完成了,後者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來塵世中完成了。

    而在塵世中林黛玉把眼淚還給賈寶玉以後,這也就標誌著他們結束了前緣的心願,賈寶玉也自然要回到他來的地方,以僧為伍,即出家了。

    再看賈府中的賈寶玉。

    第22回,寶釵過生日,寶釵對寶玉說《寄生草》中的詞造極妙,並且讀給寶玉聽,他聽後“喜的拍膝搖頭,稱賞不已。”他有如此反應,可見對《寄生草》中的這些詞,他是有領悟的。而這些詞乃是出家人魯智深的寫照,接下來寫他與寶釵黛玉的參禪。

    這些應該是最初的,對寶玉出家的一個啟蒙課。

    寶玉他有一個追求,就是與姐妹們始終在一起,而不分離。可是,他這個追求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是長遠的,而他又解決不了。矛盾的他,出家自然是一個最好的解決方式。正如《寄生草》中的詞“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當然,我們還可以不妨從其他方面,對寶玉的出家做一合理解釋。

  • 10 # 惡魔天使龍寶

    說到這個問題,不能不提到中國幾千年來主流文化對華人的深遠影響。有人研究過,中國古代的文人受“中庸”思想的浸淫,在絕望之餘多數選擇“中間道路

    賈寶玉的最終結局只能是“出家”,而不會去極端地走自殺的道路;而吳麒麟雖然與賈寶玉的人生經歷、感觸大大不同,他也只能最終選擇出家——成佛得道(所謂“文妙真人”)。

    研究賈寶玉的最終“懸崖撒手”的思想根源,必須拋開各種續書的影響,只能從前八十回中去探求。而八十回後的事態發展,透過脂批透露和前八十回的作者暗示,其大略應是這樣:先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保護神”賈母病逝,接著林黛玉在“風刀霜劍嚴相逼”中病死,她為賈寶玉流盡了最後一滴眼淚,證了前緣——即“木石前盟”、“眼淚還債”。

    而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但他婚後仍“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對“寶姐姐”敬重有加,卻沒有夫妻感情和夫妻之實。王熙鳳被賈璉休棄,“掃雪拾玉”。賈寶玉“遣散丫環”,襲人臨去進言“好歹留著麝月”。

    賈府獲罪抄家,有許多人包括賈赦、賈政、寶玉、王熙鳳等,都被捕下獄,以前怡紅院中的兩個丫頭——小紅和茜雪,還有賈芸,到獄神廟中去安慰寶玉並設法營救寶玉和熙鳳出獄。出獄後,寶玉夫妻窮得“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倒是蔣玉函和襲人去“供養”他們。王熙鳳在孤獨中死去,其女兒巧姐被“狠舅奸兄”遠賣瓜州為娼,幸劉姥姥有“忍恥之心”,將巧姐救出,嫁給板兒做媳婦。賈寶玉這位“翻過跟頭”的貴公子,

    終於看破紅塵,出家做和尚,同黑暗汙濁的世俗社會決裂了。最後,一場大火把大觀園和寧榮兩府燒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家亡人散各奔騰”。原著的這一結局,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義。它意味著封建社會的“天”,是無法再“補”了,封建社會的“大廈”,必然要“傾”。從面引起人們對封姨制度永世長存的懷疑。

    原著中的賈寶玉是一個真正的叛逆者,他“毀僧謗道”,不喜讀四書五經,鄙視“經濟學問”,同情弱者,贊成“物不平則鳴”;他的愛情也是一種叛逆,並不僅僅是“喜歡妹妹不喜歡姐姐”的問題,他衝破“媒妁之言”的束縛,和同樣叛逆的林黛玉相愛,並大膽“訴肺腑”,他是林黛玉的唯一知已。他目睹身邊的一個個“女兒”的悲慘遭遇,心力交悴,並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可撫慰的創傷。最後他的真愛——林黛玉逝去,又加上在家族抄沒的世事大變更中,更領略了人間的種種黑暗,這一切促使他選擇了“避世”的道路——出家做和尚,歸隱於荒山野廟之中。不可否認,賈寶玉的出家,是一種逃避,但也是一種“覺醒”,一種無聲的控訴,雖然很無奈。

    吳麒麟雖然也有一些“叛逆”,雖然也不愛讀書,但他對四書五經經及列女傳居然知之甚詳,居然能用《孟子·萬章》裡的句子製作燈謎,居然給侄女吳瑕大講列女傳、孝女經,居然在聽了二妹吳曼萍遠嫁時講的“綱常大體的話”後,“始而低頭不語,後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

    透過對比,賈寶玉和吳麒麟雖然都是“出家”,但他們的經歷不同、思想性格不同、選擇道路的原因或理由也不同,並且出家的形式也不同:賈寶玉最後只是一個荒山野廟中的和尚而已;吳麒麟則是得道成仙了——豈可同日而語?宣告一下:做為續書,我們從來沒有全盤否定過程高作品的成績,但它若依附前八十回,硬稱原著,那麼我們就必須否定。我們對程高續書的整理本(指四十三卷本《金玉緣》)是持歡迎太度的,它絲毫不會減低程高作品的價值,並且對《紅樓夢》原著的去偽存真大有益處。

    請採納。

  • 11 # 郝孟成真丶

    知己黛玉已死,看到了這個封建社會的無可救藥,賈母等親人也不在了。在心灰意冷的情況下,決定遁入空門。也應了自己曾經說過的“你們要是死了,我就做和尚去。”高鶚所述中寶玉在中鄉魁賈家又沐皇恩後出家,我認為是其完成了自己的責任。便可以放心的離去了。至於遺棄寶釵是因為,寶玉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用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他也無法背叛與黛玉的愛情。

  • 12 # 張哈哈談娛樂

    1.因為黛玉死後他夢遊黃泉,黑白無常道黛玉魂魄不歸地府,想見就要潛心修行,有緣方得再見。

    2.寶玉開竅知道了黛玉是來還淚的,但不知自己的債怎麼還。

    3.寶玉是社會不適應者。對於社會不適應者而言,他們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女性的溫暖和細膩也許是他暫時的避難所,但是命運也不會把這些美好長久的賜予他,終究,他不得不直面這個世界的真實。但這個在他看來對他長著血盆大口的世界是他不能忍受的,對孱弱和無力的他而言這不吝是一種凌遲。

    那麼剩下留給他們的只有兩條路了——死亡和宗教。

    4.看盡人世間的各種悲劇,背叛,愛情,親情!寶玉身上的所有關係都讓他對這個世界看得蒼白。正所謂沒有留戀或者看破紅塵。所以他選擇了出家。當然出家只是紅樓夢的一種可能結局,不過看開頭,雪芹應該也是設定的最後寶玉會出家吧。

    浮生若夢,大夢一場,看透一些事,看不透一些事,卻都無力改變什麼。可能覺得遁向空門是一種解脫,也可能是想尋求徹悟。

  • 13 # 夏雪盈盈

    賈寶玉是曹公虛構的人物。賈通假,假寶玉都是假的,假的就是虛幻的空的不存在,出家入空門,一切都成空。是曹公的本意。

    曹公寫寶玉前世是神瑛侍者,下凡歷劫投胎為賈寶玉,終究要回歸太虛。寶玉性為乖張又銜玉而生,不同常人。玉動了凡心下凡體驗人間煙柳繁華富貴。賈府終會敗落,縱女兒魂歸離恨天,富貴變乞丐。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玉被空空道人攜走,富貴結束。丟玉寶玉就痴傻,通靈寶玉通賈寶玉,賈寶玉就是寶玉,寶玉也就看破紅塵,了卻塵緣功德園滿,出了家。《紅樓夢》有詩曰:“好一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 14 # 讓天空愛上雲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支撐他活下去走下去的夢或人,林妹妹便是寶玉的靈魂支柱,當林妹妹香消玉殉化作一縷青煙時,寶玉的內心也就跟著一起垮了,剩下的也只是軀殼,紅塵又有何可戀!

  • 15 # 瀟湘竹說球

    《紅樓夢》是一本沒有寫完的偉大的小說。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高鶚續寫。不管從哪方面論說,高鶚的續寫都好似狗尾續貂。

    紅樓十二金釵都有提前設定好的結局。然而,寶玉最後到底如何?是真的如同高鶚所書出家了嗎?我不敢苟同。

    為何?讓我們仔細讀一讀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莽玉,慈姨媽愛語慰痴顰》。

    寶黛情投意合,他們的生命已經到了不可分離的狀態。黛玉有一個服侍她的丫鬟,名喚紫鵑。她想試一試寶玉的心,就騙寶玉說,黛玉如今大了,要回蘇州去。寶玉信以為真,頓時發了病,驚動了賈母、王夫人等人。後來看到紫鵑來了,才哭了出來,不讓黛玉家去。

    寶黛是前世修來的緣分,那個緣分讓他們幾乎變成了完全無法分割的一個整體。

    在這一回中,寶玉有一段發自肺腑的深情表白:“連皮帶骨一概都化成灰;灰還有形跡,不如再化一股煙,煙還有凝聚,人還看的見,須得一陣大風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

    寶黛之間的愛,是那種絕對的毀滅性的愛。

    接下來,寶玉跟紫鵑說了很重要的一段話:“從此後再別愁了。我只告訴你一句總話:‘活著,咱們在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

    由此可見,在黛玉死後,我猜測寶玉也走了,消失得無影無蹤,誰也不知道他的去處。這並不代表,他真的是出家了。

  • 16 # 帝荒

    眾所周知,賈寶玉是含玉而生的,他的通靈寶玉就是他生命所繫,所以玉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全書中“玉”對他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紅樓夢》中帶玉字的人的出現都不是偶然。

    首先是黛玉,賈寶玉與林黛玉是一對璧人,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他們倆是前世的情緣,今生再續。前世賈寶玉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絳珠仙草,因為前世受了他雨露的澆灌,今生便是來報答的。兩人是前世的仙緣,是靈性至純的愛戀。林黛玉是來還淚的,她淚盡人亡魂歸離恨的時候便是兩人情緣了卻時。

    賈寶玉的第二塊玉便是蔣玉菡,以前說過蔣玉菡是賈寶玉在塵世俗緣的繼續,蔣玉菡與賈寶玉兩人一見如故,關係親密,第一次見面便私相授予貼身物件,往後更是交往甚密。蔣玉菡後來逃離忠順王府,賈寶玉更是因此被賈政打的遍體鱗傷。有的紅學專家認為這是因為蔣玉菡要承受賈寶玉的俗緣,所以賈寶玉必須為她受這皮肉之苦。

    蔣玉菡後了娶了花襲人,花襲人是寶玉的妾,也是第一個與寶玉有身體上融合的人,如果除去他失玉後渾渾噩噩與寶釵的倫理之性,花襲人是唯一一個賈寶玉有著正常男女關係的人。蔣玉菡,菡是荷花的別稱,也象徵著他為賈寶玉承受了俗世的情緣,讓賈寶玉最後能夠了卻俗緣,佛身昇天。

    還有一個重要的玉,就是妙玉。妙玉是出家人,她的出現是賈寶玉的一個重要對比。妙玉自稱是“檻外人”,意味著超脫凡塵,置身與塵世之外,而賈寶玉是“檻內人”意味著限於紅塵之中。而兩人的結果卻正好相反,最後賈寶玉看破紅塵,修成正果,而妙玉只能是墮入淖泥,遭遇凡世最沉重的痛苦。

    還有就是甄寶玉,妙玉所表現出來的狹隘與孤僻,在劉姥姥的身上體現出來,襯托寶玉的心懷慈悲,廣愛眾生,是寶玉的佛性。而甄寶玉是一個寓言式的人物,他與寶玉相像,卻又與寶玉相反,他看重的功名。這個人物的設計正好完整的反射出寶玉的天生靈氣,從寶玉的角度去諷刺功名。

    四塊玉對於賈寶玉來說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賈寶玉成佛路上一路的表現。林黛玉的仙緣從她淚盡人亡魂歸離恨時就結束了,而蔣玉菡娶了花襲人,承載了他世間的俗緣,讓他最後能夠成佛,而妙玉的佛緣便是從側面襯托了寶玉的佛性。

  • 17 # 憤怒的小宇宙

    《紅樓夢》因為八十回後的不確定,造成對結局的眾說紛紜。有一些說法,由於傳播的比較廣,受眾多,大眾接受度也高,竟然漸漸成了約定俗成。賈寶玉結局出家為僧就是如此。

    賈寶玉出家為僧是通行本(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的內容。賈政扶賈母靈柩回金陵後,返回途中在渡口遇到賈寶玉拜別。其時,寶玉已經出家,光頭赤足,最後被僧道二人帶走,同返大荒。那麼這是曹雪芹真意麼?我認為還真不一定。

    【一】賈寶玉一貫毀僧謗道

    賈寶玉作為反世俗之人,天生對世俗禮法,約定俗成的定例不屑一顧。十九回,因為他不學無術,襲人就與他約法三章,其中一天條鄭重提到不許毀僧謗道。

    賈寶玉對神佛的敬畏之心並不重。他告誡燒紙錢的藕官說:逢時按節只備一爐香,一心虔誠,就可感應了。我那案上也只設一爐,我有心事,不論日期,時常焚香。隨便清茶便供一盅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甚至葷羹腥菜都可,只在敬不在虛名。

    賈寶玉的世界觀更大,並不以神佛為念。而他來往寺廟,從不見他虔誠禮拜。水月庵,水仙庵甚至攏翠庵,賈寶玉都是入而不拜,表明他是實實在在檻內之人,虔敬不在表象。

    【二】賈寶玉更改誓言

    之所以認為賈寶玉會出家為僧,源於賈寶玉曾兩次當著林黛玉的面說:你死了,我當和尚去。

    第三十一回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林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寶玉聽得,知道是她點前兒的話,自己一笑也就罷了。

    賈寶玉從此以後再沒有說過做和尚的話。五十七回,賈寶玉對紫鵑說出心裡話,

    我只願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然後連皮帶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一一灰還有形跡,不如再化一股煙,一一煙還可凝聚,人還看見,須得一陣大風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

    這時賈寶玉就不再說做和尚了。他披肝瀝膽,表明心跡。是實實在在的具象化。寧可化為飛灰,不願苟同世俗。

    賈寶玉在成長,成長就會有思想變化。小時候他認為出家做和尚是對林黛玉最大的虔敬,可長大了,他再不做如此誓言,神佛解決不了他的問題,所以他說自己乾脆化成灰煙,被風一吹而散好了。

    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假鳳虛凰的故事對賈寶玉的衝擊非常巨大。使他重新領悟了另一種人生。他對於藕官的人倫大節深表贊同,嫡妻死了,人要活著,就要續絃,卻並不以續絃就忘了原來之人。也不因為原來之人而忽略後來之人。政因如此,他在林黛玉去後,娶了薛寶釵,夫妻二人齊眉舉案,未嘗不是和和美美!

    【三】寶玉出走另有原因

    賈寶玉最終是否做和尚不好說。我認為曹雪芹不可能塑造一個始亂終棄,不負責任的賈寶玉。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賈寶玉拋棄了薛寶釵做了和尚。既然林黛玉的死,讓他能放下心結,想明白“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他接受薛寶釵就絕不會是不情不願。所謂美中不足,也是先有美,再有不足。賈寶玉無論如何都沒理由棄薛寶釵而去,離家一定有其他原因。

    關於這一點也並非沒有線索。脂硯齋批語說《一捧雪》預示賈家之敗。劇中莫懷古被嚴世藩強要玉杯一捧雪,拋妻舍妾,背井離鄉,隱姓埋名,未嘗不是現實中賈寶玉重演。

    既然賈寶玉一貫毀僧謗道,就絕不可能做和尚。而他長大後再不對林黛玉承諾做和尚,正表明他以更成熟的思想看待自己的人生。僧道二人作為紅樓夢的出世之人,賈寶玉又如何厚此薄彼一定出家為僧呢?林黛玉小時候拒絕了和尚度化,賈寶玉如何又肯為之?他對林黛玉那麼多承諾,究竟哪個真的實現?賈寶玉本為感受紅塵妙事,從來處來,到去處去,經歷了就結束了,完全沒必要再出家!

  • 18 # 吃茶嗎

    按照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內容鋪墊,我們有理由推斷賈寶玉最終的出家結局。今天我就來談談我是如何看待寶玉出家這一行為,他最終的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還是逃避世事?

    我的觀點:寶玉作為《紅樓夢》全書中作者重點描寫的人物,被賦予了諸多筆墨,為我們展示出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寶玉的心理變化是隨著成長變化、家族環境變化而變化的,有些是他個人性格使然,有些是環境所迫。但是縱觀這個人物從侯門公府的大家公子,到最後出家修行,其實是他所生就的這個封建的時代造成的。我認為,他不是看破紅塵,更不是逃避世事,他的出家,是兌現了他的諾言,是他兩次“我出家做和尚去”的讖語變為現實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他心中期望獲得的生活意境遭到破壞後的必經之路。 在我看來,賈寶玉的意念和經歷中,早就和出家佛門許下千絲萬縷的關聯。作為由空空道人和渺渺真人攜帶入紅塵的那塊青埂峰下一頑石,他變身成為的“玉”,既是寶玉又是寶玉的魂之所在,這個本身就已經和佛門許下了前因。而在賈寶玉的成長經歷中,佛家的機緣其實又是無處不在的。有寶釵生日之時,一支耐人的《寄生草》中“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令他頓悟,又有黛玉湘雲拌嘴,寶玉難以左右逢源後突然受《南華經》引導,寫出的“你證我證,心證意證......”的偈子。更有他和黛玉以及襲人面前,兩次說出“我做和尚去”的讖語。這些都是他同佛家結下的根源,我覺得,這個早就種下的因,是一個導向,只是在寶玉享盡大觀園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盛世時,只是模糊的,沒有存在感的存在著。 而到了《紅樓夢》後期,隨著大觀園諸芳散盡,賈府慢慢的走向窮途末路的時候,其實,在賈寶玉的心中,不愛好仕途經濟的他,對家族的破敗和沒落,是沒有更多的感觸的,他既無力挽回,更無心挽回。我認為,他心中更為惋惜的,就是陪伴著他長大的姊妹們,都前後離去,很多的離散,都是他所處的這個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造成的,他親眼目睹,親身經歷卻無力迴天。例如金釧死、司棋死、尤二姐三姐死、晴雯死、迎春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最關鍵的,是他一心惦念的黛玉也離他而去,這在他的世界裡,是毀滅性的打擊。他曾經和襲人說過,我願意讓你們都陪著我,到我死了以後,你們再散.....他也和紫鵑說過,活著我們一處活著,死了我們一起化灰化煙......這些,其實,都是寶玉不願意離開眾女兒陪伴他的世界的表現。其中,有可以和他一起吟詩作對的,有可以在生活起居上照顧他的,還有他精神世界的完美統一的林妹妹,這些構成他愉快生活的全部。那麼,當這個環境不再,眾女兒先後離他而去後,只剩下的是封建制度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和另一半薛寶釵的時候,他是心灰意冷的,此時的他,和佛家的那個因緣,逐漸清晰了起來,那個導向,也最終導引他出家入佛門。 有些人說,林妹妹死了,寶玉為什麼不跟著一起去呢?那不是一了百了,那不更符合木石前盟的死生契約?我想,死不是結局,黛玉的前身絳珠仙草來世間一遭,也不過是以一生的眼淚還之,而賈寶玉亦不會去死,何況,這個原本叫《石頭記》的著作也不會叫他去死,他是神瑛侍者轉世,他是頑石遊歷人間,即便身死,魂魄和精神會依舊活著,去繼續經歷塵世間的繁華、沒落。所以,他的出路便是他一直受之影響的佛門,不為看破,更不為避世,僅僅是實現了他曾經悟到了“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的生活境界,那裡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萬劫不復的地獄,因為所有的精神寄託死了之後,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都是一樣的,而這也是佛法中所宣揚的主旨。

  • 19 # 小學老師王誠實

    有人說寶玉出家,是因為他的至愛林妹妹死了,他的心也跟著死了。這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在世,知音人難覓。

    也有人說,寶玉的前身原是一塊“天不拘地不羈”的頑石,後來他出家迴歸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是他冥冥中註定的安排。

    寶玉是一個至性至情之人,可稱之謂是天下第一“情聖”。

    寶玉善待每一個生命,和花一樣美麗的女兒自然不用說,就連有心要害他的賈環以及只會“嗡嗡韻”的呆霸王薛蟠,他也是一樣的善待。他心裡沒有恨,只有愛,他的人生宗旨是讓別人開心、讓別人快樂,他社會意識是讓“眾紅”都身心怡悅。

    他親眼目睹一個個美麗詩意的生命,陡然消亡卻無能為力,眼看著“美麗被毀滅”卻束手無策、眼看著“花落人亡”卻無可奈何,眼看著齷齟同化詩意卻只能聽之任之。滾滾紅塵,到處是“你方唱歌罷我登場”鬧劇,無論是所謂的悲劇還是所謂的喜劇,到頭來都不過是南柯一夢、秦淮一歌。舞臺上的主角無論多麼亮麗,放到歷史長河中,都是塵埃一樣的匆匆過客。

    寶玉認清了自己是一塊“無材補天”的頑石,自己的不合時宜,只會讓自己的父母和妻子操碎了心。如此這般,他們活得很辛苦,自己活得也不快樂。

    與其讓他們時時為自己操心,不如讓他們為自己放心。與其讓他們長痛,不如讓他們短痛。所以,與寶釵成婚的寶玉一反常態,用心讀書,致力仕途,參加科舉,一舉成名,完成了他們的心願,然後,決然逃大造、出樊籬。

    可情根深種,俗念韁執,放下談何容易。

    賈寶玉在孽海情天沉浮19年,終於得到了徹悟與解脫。

  • 20 # 為龍

    首先,《紅樓夢》中有兩個寶玉,賈寶玉和甄寶玉,高額續寫的後四十回結局,賈寶玉是出家的,而甄寶玉沒有出家。

    賈寶玉,前世真身為赤霞宮神瑛侍者,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銜通靈寶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賈府通稱寶二爺。

    賈寶玉自幼深受賈母疼愛,遊於溫柔富貴鄉,專愛作養脂粉,親近家裡姐妹和丫鬟;他與林黛玉青梅竹馬,互為知己,發展成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感情;他重情不重禮,結交了秦鍾、蔣玉菡、柳湘蓮、北靜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歡詩詞曲賦之類性情文學,厭惡四書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把那些追逐科舉考試、仕途經濟的封建文人叫做“祿蠹”。可是到頭來“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他所欣賞的女子們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塗與薛寶釵結婚,致使林黛玉淚盡而逝;再經抄家之痛,越發唬得他瘋瘋傻傻。

    賈寶玉對林黛玉說過:“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寶玉是揹負人世間所有的愛恨情慾,所有的罪惡痛苦。身負紅塵,遁入空門,這是一種贖罪。

    賈寶玉原本是赤霞宮神瑛侍者,出家是重返仙位的路徑。

    在《紅樓夢》中,有一僧一道引度,黛玉,寶釵,甄英蓮都曾經被癩頭和尚試圖度化過,而甄士隱,柳湘蓮等人則追隨著道士而走。

    甄士隱的好了歌注,就是寶玉為什麼要出家的答案。講的不是由衰而盛或者由盛而衰,也不是善惡到頭必有報應,而是無論盛無論衰,無論富貴還是貧賤,無論善無論惡,世事就是這麼無常變幻,擁有的總要失去,追求的總會成空,到頭來你的所謂執著,不過是強大命運面前的可笑的掙扎。因為有生就有死,生是暫時而死是永遠。看不破,不過是“身後有餘忘縮手”,而寶玉的人生裡,享受過別人沒有享受過的富貴,也會體驗其他人很少體驗的落差,擁有過最美好的愛情,也經歷了最心痛的失去,在經歷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之後,天地之大再無處可作心靈的歸宿,那麼只好飄然世外。出家不是為僧,不是為道,不是斬斷塵緣,也不是了斷塵緣,而是“懸崖撒手”,是人生走到山窮水盡時看穿了它背後悲劇的本質。

    其實《紅樓夢》中,真正瞭解賈寶玉的人並不多,細細算下來就這麼幾個:林黛玉、妙玉、尤三姐。至於其他人,賈政、王夫人,乃至是最溺愛賈寶玉的賈母,亦或者是從小陪著寶玉的小廝茗煙兒,他們都不瞭解賈寶玉的真實想法。 賈政、王夫人一心只想讓兒子好好讀書,立身功名,將來光宗耀祖,但賈寶玉內心是什麼想法,他們一點兒也不知道,也不想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 「紅樓夢」,你有哪些故事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