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科學剃刀

    誰說是黑色的,是你的眼睛看到的是黑色的。

    你家有模擬訊號的老式黑白電視機嗎,它看到的都是雪花點,那是宇宙創世之初第一縷光穿行至今的餘暉,溫度為2.7k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當然在可見光波段,目前的真空確實是黑色的,因為沒有光嘛,其頻率一直衰減已經紅移到電磁波波段,你可以理解為宇宙時空的膨脹,把光像一根橡皮筋一樣拉長了。

  • 2 # 星空雜談

    之所以天空是藍色的,那是因為地球上的大氣層反射了太Sunny。宇宙空間是真空的狀態,沒有物資可以漫反射恆星的光線,因此看不見任何的可見光,呈現出都是黑色的。

  • 3 # 純野生科學家

    我們能看見藍天和萬物,是因為Sunny照射到空氣分子或其它物體上之後發生了折射,改變方向照進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早已習以為常,所以看到強光與黑暗交織的太空影色總會感覺十分奇異而壯麗。

    太空中。

    地球大氣層物質比較稠密的區域也就能到距地表480公里左右。到了離地面2000-3000公里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空間中就剩下一兩個氫分子了,這裡是逸散層,大氣層的理論邊界。再往上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這裡和它的名字一樣,太空了,空間裡幾乎什麼物質都沒有。

    太陽發出的光在這裡只能以直線傳播,因為沒有任何物質會遮擋它或折射它,使它改變方向。說白了就是光沒能照亮任何東西,所以你只能看見一片黑暗。

    當然如果你穿著宇航服漂在這裡,向陽一面會被Sunny照得雪亮,並被加熱到120多度;背陽一面則是一片漆黑,溫度零下180多度。所以想在這裡看到明亮的東西,要麼看看自己身體或其它行星被照亮的部分,不然只能冒著失明的危險直視光源——太陽了。

    太空真的漆黑一片嗎?

    不是的。我們認為太空很黑,只是因為我們眼睛能接收並識別的光譜太窄了——我們只能看見380奈米到750奈米波長的光。

    ▲咱們的可見範圍。

    一部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將七種顏色的可見光比做鋼琴的七個鍵,而太陽發出的所有波長的輻射是整臺鋼琴的話,這臺鋼琴有多寬?足有地球到月球(38萬公里)那麼寬。”

    宇宙中有這麼一種輻射(光屬於電磁波,就是輻射),它來自於四面八方,充斥著整個宇宙,是的,就是大爆炸的餘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因為它不像Sunny只來自太陽,它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所以如果我們的眼睛能接收到波長為7釐米(7000萬奈米)的光,那太空看起來就不是黑色的了 : 從太空中看,整個宇宙各個方向到處都放射著微弱的幽光,有星系的區域會更亮一點兒,星系之間浩瀚的空白空間則要暗淡一些。

    我們無法親眼看見這瑰麗的景象,但以前電視空白頻道的“雪花”圖象,就是天線接收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造成的,所以咱們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看到過它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們老公開開心心生活時,他的前妻老是過來騷擾,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