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個問題,1.假如曹爽不那麼作,咱也不說他能力要多麼強,至少稍微具有點政治智慧,在位時不要那麼作死,穩當點,司馬懿還會發動政變嗎? 2.司馬懿在政變成功後,第二年就死了,假如曹爽熬死了司馬懿後,司馬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還會走他們老爹的老路,發動政變嗎?
26
回覆列表
  • 1 # 賞與罰

    司馬懿還會政變的,他會找張爽或者李爽,在任何歷史上,都不缺那些有野心的有抱負的人,反之也會有,自以為是的人,天真無知的人。

  • 2 # 富元製作

    首先曹爽個人能力遠不如司馬父子,兩派關係已經形同水火,為了保住家族命運與前途,兩派之間的火併是早晚的問題。

    其次從曹丕繼位起,士族地位越來越高,魏國士族最高大族司馬家族已經成為眾望所歸了,而曹氏家族被曹丕一陣打擊,基本沒有了實力與生機,而曹操各大嫡系已經慢慢消失,後輩家族也逐漸士族化了,做為士族最高地位的司馬懿從最初的忠於曹操已經開始轉變成奪取政權了,遇到阻礙政變是早晚的

  • 3 # 張三丰雜談

    第一個問題:司馬家能奪得天下,確實離不開曹爽的作死,說的不好聽一點,司馬家的天下是曹爽送的都不為過。當時曹家作為皇族,跟司馬懿所代表計程車族階層已經有了矛盾,然而曹爽上臺之後更是把各大士族階級家族得罪了個遍,使得皇族跟士族的關係更加惡化,所以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沒有一個世家大族出來幫忙的,出來的都是勸曹爽投降的,可見曹爽作的是多厲害。所以如果曹爽稍有點政治頭腦,緩和下跟各個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機會機會為零。

    第二個問題:上面我們已經提過,曹爽的失敗不是因為司馬懿的強橫,而是因為皇族跟士族之間的矛盾,司馬懿雖然死了,但是矛盾依然存在,司馬家作為士族的代表,一旦有機會,司馬昭個司馬師一樣會發動政變,為士族階層謀取利益。

    即使不是司馬家,還有其他計程車族取代曹氏家族,因為矛盾是依舊存在的,只是他爆發的時間、地點、人物發生變化而已,結果是不會改變的。

  • 4 # 小編虎哥

    三國後期,曹睿病重,命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佐幼帝。曹爽卻在曹睿死後,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架空了司馬懿。從此開始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

    曹爽

    中國人是很相信姓名學的,從曹爽的那個爽字,你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隻要自己覺得爽,其它的都無所謂了。

    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邊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司馬懿卻在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準備將自己一舉殲滅。而最終,司馬懿也終於等來了機會,趁曹爽和皇帝出巡祭祀,發動政變,誅殺了曹爽,將曹魏大權全部執掌於手。

    高平陵政變

    我們常常說,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可現實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太多了。自己覺得爽就好,說到底是目光短淺,最終無緣無故的將自己推入困境,悔之晚矣。並且身居高位的意思,也不是代表你有多大權利,而是意味著你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 5 # 王俊傑猛

    高平陵之變,其實是個險著。

    司馬懿抓住了曹爽的性格弱點,趁魏帝和曹爽在外之機,控制了京城。

    當時司馬懿只能控制京城,手中人馬大概三萬左右。如果曹爽當機立斷,從外圍迅速攻擊司馬懿,司馬懿絕無勝算。

    可惜曹爽外表神勇,其實草包,害怕京中的太后和自己家人受到傷害,遂束手就擒。

    曹爽這一昏著,不但葬送了自己全族的性命,還直接葬送了曹魏江山。

    司馬懿發動兵變,就是為了曹魏的江山,曹爽還以為順從後可以當富家翁,真是愚蠢透頂,毫無政治頭腦。

    曹爽被滅族後,司馬懿的庸涼勢力控制了京畿,曹魏再也沒有了翻身的可能。

    曹魏江山,說是葬於司馬懿之手,不如說是葬於曹爽之手。

    可惜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曹操族人為曹魏江山拼搏三代,最終斷送在不肖子孫手裡。

    才不配位,就是這樣的結果。

  • 6 # 古今中外多少事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兄弟離開洛陽之際,發動高平陵兵變,一舉奪得曹魏最高兵權。

    司馬懿奪得兵權後,隨機將曹爽兄弟軟禁在家中,不久就以謀反的罪名,將曹爽及其黨羽一同斬首,並滅三族。

    既然司馬懿給曹爽定罪為謀反,那麼我們在這裡假設一下,如果曹爽不那麼作死,真的會篡位自立嗎?

    曹爽是曹魏大司馬曹真的長子,因為是曹氏宗親,所以曹爽自小就出入宮中,和曹睿的交情也不錯。

    後來曹睿繼位後,曹爽被任命為武衛將軍,不久繼承了父親曹真的爵位。地位在曹魏軍中非常顯赫。

    曹爽剛掌權之處,凡事都與司馬懿商量,不敢專行。後來隨著其權勢越來越大,就聽從親信之言,開始排擠司馬懿,並削去了司馬懿的兵權。

    曹爽取得司馬懿的兵權後,又開始排擠其他掌握禁衛軍兵權的大臣,很快他就完全掌握了京師禁軍。

    在朝中大臣方面,曹爽開始啟用一些,曹睿在位時,棄用的一部分毫無聲望的閒人。例如南陽何宴,鄧颺、李勝等人,這些人全被曹爽招為心腹,擔任朝中要職!

    曹爽由於專擅朝政,再加上兄多並掌禁兵,於是就多里屢改朝中制度,開始了作死之路 。

    而此時司馬懿也被徹底架空,很多政事都不能參與,無奈只能稱病回家,躲避曹爽的鋒芒!司馬懿退出朝政後,曹爽一黨更加的猖狂,例如何晏,李勝等人公開佔有國家的田產,並強制性向官員索要賄賂,官員都是敢怒不敢言。

    第一點:曹爽權勢滔天時,平時的飲食,車馬和衣服都和皇帝類似,而且府中所有珍玩,連皇宮都沒有。

    甚至曹爽還私自帶走魏明帝時期的七八個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這種禍亂宮廷的行為,和當年的董卓有什麼區別!

    第二點:曹爽在完全掌控朝政時,年齡大概在四十五歲左右,也正當壯年。他雖然在短時間內威信不夠,不敢自立,但雖然日後影響力慢慢的根深蒂固,一定會圖謀自立的!

    第三點:假如曹爽真的為了只是擅權,沒有自立的想法。但是看看他什麼都聚集了一幫什麼人,何晏,李勝,鄧颺等都是一些投機小人,他們肯定會各種忽悠曹爽自立的。

    曹爽即使意志堅定,肯定也經不住這些小人長年累月的忽悠。

    透過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出,假如司馬懿不發動政變,曹爽肯定會篡位自立,不過曹爽篡位後有可能不改國號,因為都是曹魏宗親!

  • 7 # 世界全史羅銳

    正始十年(249年),魏帝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後司馬懿廢了曹爽,從此,朝政大權歸於司馬家手中。其實,司馬懿之所以發動政變,是因為被曹爽打壓的太厲害,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那麼如果曹爽一直尊重司馬懿,並且凡事都與司馬懿商量,司馬懿還會篡權嗎?

    其實曹爽與司馬懿同時作為託孤大臣,一開始,曹爽確實很尊重司馬懿,遇事會和司馬懿商量,不敢專行,司馬懿也認為曹爽是國家肺腑,以禮讓之。但是,後來曹爽聽從親信丁謐的計謀,尊司馬懿為太傅,乘機削去司馬懿的軍權。

    可以說,司馬懿從頭到尾都沒有對曹家表現出二心,反而是兢兢業業,所以司馬懿不管從何時說,不能從嚴格意義上說是篡權。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聽從了何晏等人之謀,把郭太后(非曹芳親母)遷到永寧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可是說,曹爽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仗著皇帝年幼,自己又是皇室宗親,掌權後開始肆無忌憚,禍亂朝政,朝堂上下被他弄的烏煙瘴氣,而他自己又沒有曹操那樣的本事,再說,少帝也不是漢獻帝,其實不管從外臣看,還是曹家的人看,此時的曹爽已有了篡權謀反的嫌疑。

    而司馬懿呢?被曹爽架空後,屢屢被試探針對,更甚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做出裝病的舉動,最後終於讓司馬懿抓住機會,發動政變,奪了曹爽大權。

    可以說,司馬懿發動政變不僅是為了保全自己性命,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司馬懿這樣做也是挽救了曹氏政權,只不過司馬懿就如同當年的曹操一般,雖然有野心,但是司馬懿的野心卻在可控範圍內,如果曹爽不這麼打壓他,也許,司馬懿的手並不會伸的這麼快,之後曹家更是完全成為了司馬家的傀儡,不知曹操在九泉之下知道後,會作何感想。

  • 8 # 視影微悟

    司馬懿政變誅曹爽這個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在發展過程中的未知數。歷史發展在宏觀上有一個必然性的走向,但這並不妨礙小事件改變歷史、創造歷史。

    成功與失敗往往懸於一線之間。如果曹爽在思考之後突然入天神下凡般堅毅起來,聽從那個面帶七星、枕戈泣血隻身報父仇、吟“木有如此,人何以堪”千古名句的桓溫的先祖、智囊桓範的謀劃,護送天子到許都,然後調動兵馬,討伐司馬懿,在當時情勢之下還能處於上風。

    司馬家敢於發動政變,第一,被削權後有身家性命之虞。第二是欺曹家無人。皇家權臣兩不相容是歷史定律,司馬家若不發動政變奪權,只能退隱或許能保全全家,但這不是上策,況且全家退隱就形成了我為魚肉人為刀俎狀態,那是稍不謹慎,就會被他人藉口除之,釀成大禍。因此,即使司馬懿在世不發動政變,日後其二子也會尋找時機奪回兵權。假設曹爽當機立斷,果斷以天子名義,傳檄討伐司馬,歷史中可能就沒有晉朝以及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神州陸沉之事了。

  • 9 # 四川達州人

    說真話?

    如果曹爽不做死,司馬懿沒任何機會。

    事實上,高平陵政變發生在249年,而司馬懿死於251年。

    公平來說,曹爽本已利用政治和軍事優勢壓得司馬懿只能裝病。再堅持一兩年時間,司馬懿如同歷史上一樣死了,司馬師兄弟有3000死士又怎麼樣?

    高平陵政變成功,70%是司馬懿能力的充分體現,準確判斷局勢、表演裝病、發動政變、說動太后與蔣濟等大佬同意、誘導曹爽投降,不是司馬師兄弟能完成的。

    沒有司馬懿的人脈、能力、經驗,自然就沒有高平陵。至於其他世家是否密謀兵變討伐曹爽,那是另外一回事。

  • 10 # 天晴愛睡覺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掛了,託孤幼帝曹芳給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

    在高平陵事變中,曹爽顯示的像個低能兒,最後被司馬懿以謀反罪誅殺了九族!司馬懿的權力從此沒了制約,經過司馬師,司馬昭的努力,司馬氏的影響已經遍佈朝堂明見,最後司馬炎篡位稱帝一統三國!

    交代完背景,回到問題:如果曹爽不作死,司馬懿不會發動政變,因為沒機會。

    孫子兵法有言:先為可勝,後為不可勝;意思是做事情先要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然後尋找敵人的軟肋和縫隙打敗他,如果別人始終不露破綻,你是沒機會的!曹爽如果不那麼蠢,司馬懿沒機會發動政變!

    第二,如果司馬懿死在曹爽前面,司馬師、司馬昭可能也還會奪權,因為曹爽鬥不過司馬師和司馬昭,而且按年齡算,曹爽肯定死在司馬師和司馬昭前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范冰冰沒有之前那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