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北大未名湖自盡。
35
回覆列表
  • 1 # 登攀

    首先說一點,據考證,王國維投湖自盡的地點在頤和園昆明湖,而非北大未名湖。

    關於“如何看待王國維先生的遺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這個問題,歷來都有爭議。藉此機會,我也說說我的看法。

    【王國維與著作《人間詞話》】

    一,生平

    王國維出生在學人輩出的浙江海寧,家學淵源,其父更是博學多才,學樣深厚。這些,都對從小就聰慧好學的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來他接觸新學,接觸西方文化,赴日留學,逐漸找準了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先是致力於文學,後來專注新史學,考古學等,在美學、教育、哲學、戲曲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學者和國際著名學者,成為“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所有之學人”(梁啟超語)。

    無疑,王國維先生的成就令後人景仰,他留給後世的文化財富是無價之寶,他的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更可以使我們受用終身。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成的“大家”,這樣一位博才的“鴻儒”,卻在1927年6月2日,毅然決然地一躍,於頤和園的昆明湖中自沉而死。

    為什麼呢?是生活窘迫,難以為繼嗎?是有人逼迫,生不如死嗎?是心有死結,不死難脫嗎?是氣節所致,死以明志嗎?後人對他死因的說法,可以說是“千姿百態”,莫衷一是。

    【一代鴻儒王國維先生】

    二,尋因

    王國維出生於1877年,即清光緒三年,這是一個腐朽的,行將沒落的王朝。晚清的空氣中,雖然充斥著恐怖,愚昧,爭鬥,屈辱,饑荒,但畢竟也是一個王朝的存在。20多年來,王國維一直浸潤其中。雖然在此間,他也接觸西學,對史學的研究興趣也已經顯示。然而,畢竟他的出身,社會氛圍,都對他思想的形成,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那就是:自己是大清子民,效忠國家,理所當然,只是暫時無門而已。這一點,我認為,沒有爭議。

    1923年,清遜帝溥儀徵召留日歸來不久的王國維到“南書房行走”,他欣然接受。此時的他,還是一介布衣,從來也沒有擔任過大清朝的任何官職。這一下子,他便官居五品,而且可以在紫禁城內活動,在“皇上”身邊辦差。朋友,咱們設身處地去想想,如果換做是你,你作何感想呢?是不是會感恩“皇上”的知遇之恩呢?是不是會竭盡全力,為朝廷效忠,甚至於效命呢(儘管是個不中用的朝廷)?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士為知己者死,畢竟這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很可惜,兔子尾巴長不了。剛剛在“南書房”行走了1年左右,“倒戈將軍”馮玉祥就發動了“北京政變”(1924年),把溥儀轟出了北京城。此時的王國維先生,將此事引為奇恥大辱,甚至和部分忠心的清朝遺老相約去投金水河。事情雖然沒有成行,但我相信,這個種子已經埋下,已經深埋在他的內心深處,並且在慢慢地發芽,生長,直至爆發。

    【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

    儘管中國已進入民國時期十幾年了,但軍閥混戰,政局混亂,人心惶惶,民不聊生。王國維身在其中,當然無可奈何,不免心灰意冷。儘管他已“躲進小樓”,也頗有成就,但他心中嚮往的,不僅於此,不僅是此,他也許不能自拔,他的心中的“種子”始終沒有停止生長。

    還有兩點明證:一是他始終不剪去自己的大辮子,一直以清室遺老自居;二是臨終遺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雖然此時的溥儀尚在,但大清實際已亡,悲辱交加,只能一死了之,以明其志。

    【王國維先生及其遺書】

    結語

    我也許是妄自揣測,我認為,王國維先生就是死於對清室的眷戀,他的這種行為,和他的學術無關,只和他的思想有關。不能不說,這是禁錮他的枷鎖,是他致命的弱點。

    如果王國維先生能把過去的都看做浮雲,能把眼前的一切都看得很有意義,能再多活幾十年(畢竟去世時才50歲),那他的作為會更大,他的人生會更加輝煌!

    【受人敬仰的王國維先生】

    不管怎樣,讓我們記住王國維先生,讓我們從他身上汲取深刻的教訓,更願我們都能從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中學習知識,感受到不一樣的王國維,感受到不一樣的精神力量!

  • 2 # 冷月青史

    作為鼎鼎大名的觀堂先生王國維,他震鑠古今的作品都是清清楚楚的,

    但他自沉昆明湖的死因卻是迷霧重重。

    直到70多年後的今天,仍是無法定論的懸案。

    以他如此睿智的人,留下遺書中開頭幾句像偈語的話,“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更讓他真正的死因撲朔迷離、疑竇重生。

    讓人產生了諸多猜測,又都難以自圓其說。

    只能束之高閣,為歷史再添一段謎案了。

    王國維

    沒有定論,其實也不失為一種最好的結案。

    正如道聖老子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終於何處?

    都是謎一樣的神秘。

    不也正契合了老子“不可名,不可道”的大智慧思想,成為他最妙的歸宿嗎?

    他就應該是不知何處來,不知何處去,不知何處終。

    不為來而來,不為去而去。

    這才是真正的老子,也是最妙的結局。

    再如李白,一生鍾情月亮,給孩子起名都是“明月奴”。

    他的人生終結同樣是充滿仙氣一樣的神秘,撈月失足也只是後人一廂情願的想象。

    但這不也是詩仙最好的人生歸宿嗎?

    為了一生的摯愛,活的是詩意,死的是精彩。

    不也正是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清高仙氣,最精彩的人生謝幕嗎?

    如果他平平淡淡死在家裡的床上,死於妻子兒女的哭喊聲中。

    反倒失去了仙氣,不像李白了!

    同樣具有通才大智的王國維,不管出於何種原因,

    他自己都是非常清醒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的。

    他學通徹了文學、歷史、考古、金石、甲骨等等那麼多深奧艱澀的問題,

    還有什麼道理想不通?自己的人生之路往哪裡走呢?

    王國維死後,除了他是自殺沒有爭議,其導致自殺的原因眾說不一。

    而且從不同角度解析得都有一定道理。

    1、殉清說。

    梁啟超、吳宓、羅振玉、魯迅等大學者都堅持此說。

    因為王國維此前的確有過多次自殺未果情節。這一點王國維家人也曾在回憶中提到過。

    反對者認為,王國維雖然有“忠清”心結,但他潛心學術研究,思想前邁通達,

    不會愚蠢到自殺的地步。

    2、逼債說。

    溥儀、郭沫若贊同此說。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內務府大臣紹英委託王國維代售宮內字畫,事被羅振玉知悉,羅以代賣為名將畫取走。並以售畫所得抵王國維欠他的債務。致使王無法向紹英交代,遂愧而覓死。”

    不論是代賣宮中文物,還是暗中私吞,都是不光彩的事,和王、羅二人的顯赫身份不相匹配。

    王國維心有苦處又難明申,昔日的親家兼學術摯友,反目成仇。

    他深受打擊,這裡的逼債,不單是王國維因生活拮据借羅振玉的錢債,

    還有經濟賬以外的複雜原因。

    3、文化殉節說。

    陳寅恪在《王觀堂先生輓詞》中提出這個觀點,認為“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筆桿苦痛,……此觀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陳寅恪和王國維同為頂級大學者,又在清華園一起共事,同是“清華四大導師”。

    在同樣的高峰絕頂,用思想文化層次的視角解析了王國維的痛苦孤絕,

    才是最終走向決絕的原因。

    清華四大導師

    4、綜合因素說。

    王國維後人認為與羅振宇有關。因為王國維長子潛明最受王國維寶愛,他的病逝給父親很深的打擊。但羅振宇不聲不響把潛明遺孀(羅振玉女兒)帶回孃家,還拒收撫卹金。

    王國維和羅振玉不僅是兒女親家,更是學術研究上的摯友。

    他的這些決裂行為導致王國維痛苦絕望。

    在長子潛明病逝不到一年,各種因素疊摞積壓,就導致王國維投湖自盡了。

    這些王國維生前的親人、故交都是深知王國維秉性的人,又都是影響巨大的學術泰斗。

    他們從不同角度解讀了王國維自殺的原因,都有道理。

    卻又不能讓所有人都信服,成為唯一的定論。

    如果說一定找一個理由,我覺得綜合這些緣由疊加在一起,

    才更接近讓王國維走向決絕的緣由。

    我還覺得沒有答案的終結,就是王國維最好的終結。

    正如他最著名的人生“三種境界”,

    當他自己走到了第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然後呢?

    再回到“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迷茫混沌中嗎?

    突破了第三種境界後,除了高處不勝寒的孤獨,還有什麼呢?

    只能是“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了。

  • 3 # 致淵閣

    首先,王國維是在頤和園昆明湖投的湖,這事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其投湖自盡後,人們在其口袋內發現一封遺書,遺書上寫:“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這個“只欠”說明王國維早就有了死的心思了,而且是五十之年,“五十”就是人們常說的“知天命”之年,選擇在知天命之年以死的方式來做人生的了結,也許是王國維認為對人生最好的謝幕。

    作為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各學術領域都有很高的成就,這樣一個人選擇以投湖的方式來結束人生,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只不過是後人無法理解而妄加猜測而已,也正是因為這樣,王國維的死才成了一個歷史的謎團。

  • 4 # 舉人剛正

    對於王國維的死因,眾說紛紜:一說為晚清王室殉節,一說為文化求亡,一說擔心被軍閥迫害,一說欠羅振玉的錢還不上...

    王國維先生是當世第一國學大師,提到民國,先生就是越不過的一道坎。

    初讀先生,就被他的慘驚嚇到了,活脫脫一個“天煞孤星”啊:先生四歲喪母,繼而喪祖父,喪父,成家之後,八個女兒夭折六個。一生坎坷,保守艱辛和磨難。

    1:那一年,溥儀以帝師尊之,親自為他佈菜,允許先生紫禁城騎馬。任“南書房行走”。古代文人致仕出世的高格禮遇,難怪民國成立了,全北京就兩根辮子留著,其中就有王先生一根。為晚清殉節,合乎情理。

    2:先生致力於國學,在這混亂不堪的民國。軍閥混戰,文人變節傾軋,禮崩樂壞,困苦不堪,求而不得,以死明志,也有可能。

    3:國民革命軍北伐,槍斃了學者,嚇得王先生說:我總不想再受一點辱,我受不的一點辱。文人氣節,錚錚作響。

    4:王先生一生受羅照顧頗多,內心的愧疚無以面對,也是其因。

    以死銘志:我輩文人當以國為家,以文為食,勇往無前,切不可蠅營狗苟,喪節求榮。

  • 5 # 孤山獨鶴

    1927年6月2日,初夏的北京頤和園排雲殿魚藻池前,一位面容清臞、身著長衫的學者模樣的人,坐在池邊一塊石頭上靜靜抽完一根菸後起身,然後神色從容走向昆明湖縱身一躍,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就此把自己非凡的人生定格在51歲。

    關於大師的死因,歷來都是一個謎,充滿各種猜測,諸如殉清說、殉道說、抑鬱說、甚至負債說等莫衷一是。筆者以為,探究大師死因最直接有效的證據,莫過於他在死前留下的那封遺書。遺書中對身後之事的交待自然也非重點,重點當在以下之言: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意即,人生已過五十年,除死亡什麼都已見過。但究竟經歷了何種“世變”而不願再受何種“辱”?此當為最重點。

    據說王國維的自尊心極強,在其自盡的前一天還在和自己的學生說“我總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點辱!”可見大師雖為學者,但性格其實是極為剛烈的。

    01. 究竟經歷了何種世變?

    筆者以為,王國維一生經歷的“世變”大約有三:

    其一是懷才不遇、屢遇挫折。王國維年青時曾兩度科考失意,僅獲秀才之名,後更有在上海東文學校學習期間因考試不及格而差點被除名。在東文學校學習之前只能靠在鄉間教書餬口,直到在《時務報》做校對,並在業餘時間在東文學校學習之時偶然結識羅振玉為止。可以說這段時間的王國維,堪稱是人生最艱難失意之時。此段變故必然會給其留下深刻印象,此為世變之一。

    其二是長期受人關照體恤,“寄人籬下”。羅振玉可謂是王國維生命中的貴人,也是其學術研究的親密夥伴。因此說羅是王一生的恩人絲毫不為過。羅振玉不僅多次推介引薦王國維供職,並幾次帶王東渡日本求學,也是王能到清庭任職並得以結識未代清帝溥儀的引薦人。同時羅振玉還在經濟上資助王國維,以致有王欠羅鉅額款項而招致羅討還而被逼投湖自殺之說。不僅如此,羅振玉還有將女兒嫁與王國維的長子之聯姻之恩。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王國維似乎並沒有因此而感恩報德羅振玉,這固然是因王能力有限,但也不能不說此恩當為王終生無報之巨大的情感壓力。

    其三是報效清庭卻目睹清亡帝廢。王國維經羅振玉介紹到清庭供職並官至五品,得以覲見溥儀且受到賞識。在王國維心中,清朝和溥儀當佔有重要地位,以致王國維數度拒絕剪辨,即使被迫剪掉仍堅持佩戴繫有辮子的帽子。並且王國維一再拒絕到清華大學任教,直到溥儀“頒旨”方同意。可見王國維對清朝和溥儀的感情,故清朝被推翻溥儀遭廢黜,給王國維帶來的打擊應該是相當大甚至是致命的。

    其四是與羅振玉決裂。此事起於王國維長子早逝,其遺孀(羅振玉之女)決定回孃家並拒受夫家一金之予,由此讓王國維大為憤怒,並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蔑視,最終致羅王二人絕交。此事發生在王國維自殺的前一年,同樣足見對王的打擊之大。

    上述四段世故縱貫王國維一生,也是構成他短暫一生的重要經歷,有個人職業、生計的不如意,也有理想、抱負的失落,還有君恩友義的無以報答,以及喪子別媳、親家反目成仇等家庭變故,樁樁件件,歷歷在目,使得生性孤僻的王國維難以承受,更難以排解,於是死亡便成為了結這一切恩怨最好的方式……

    02. 又受不得何辱?

    王國維所言之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辱,即基於對被逼剪辮等捍衛和留戀清朝的所謂汙辱;一種是小辱,是羅振玉及女兒拒受王家資助之人格之辱。這對“受不得一點辱”的王國維來說,是絕對無法忍受的,偏偏兩種辱恰又幾乎同時出現:1926年底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因病去世,兒媳從此徹別王家;而此時又正值北伐軍即將攻打北京,北京城人心惶惶,剪辮之勸之逼又起。兩辱並逼,讓心高氣傲的王國維終於下定決心,以死抗辱、以死避辱。

    如此似乎可以給王國維之死定下殉清殉節之結論了。但且慢,即便如此,筆者仍認為,觀堂先生之死也與其實際所患抑鬱之症難脫干係,且正是誘導死亡之第一大原因。

    03. 抑鬱乃是真正死因

    據史料記載,王國維生性孤僻,不愛說話且口吃,不喜交往,基本沒有朋友。而這樣的人按照抑鬱症的解釋,正是極容易患此症的“高危"性格之人。事實上,實際中發生的幾件事似乎也印證了這種猜測。一件事是王國維與沈曾植因古籍鑑定而反目。據說沈曾植曾將一些古籍資料交王國維審閱翻印,王國維認為都是贗品,又不好明說,但終含蓄說出。這引起沈的不快並在某場合公開譏諷王國維,終致二人斷交。斷交也就罷了,可是王國維竟“因疑生畏,觸目皆是Phantom”,“非精神異常,又何至於此”。

    另一件是羅王斷交。仍然是斷交,問題多的仍然是王國維。王國維的長子王潛明因病去世後,兒媳直接回父母家,並表示不願受王家一金,連王潛明的遺款和撫卹金都不要。這引起了王國維的極大憤怒,並上綱上線至“人格蔑視”,終致羅王二人絕交。羅振玉的女兒為何不要夫家一金,是其本意還是其父之意,其實都不重要,也許更多的是憐憫相對窮困且有喪子之痛的王家。但王國維既不念羅振玉多年提攜體恤之深情,也不念雙方親家之誼,唯獨只偏執地揪著“人格”不放,此種思想和作為的確大異於常人常理。

    至於王國維自殺前一天對自己的學生薑亮夫一席話,更可看出其有抑鬱症患者常見的偏執義憤。事情起因是王國維被人勸剪辮子,他不顧學生一再勸慰,竟決絕地說:“我總不想再受辱,我受不得一點辱。”第二天便自沉昆明湖。

    由此,“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不僅包含五十年經歷之世故,更有無法排解、無能實現、無力報答,唯有一死謝罪之愧恨與無奈。而“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則是在大小辱並存之下,唯以死抗辱。

    其實,對於性格開朗之人而言,王國維五十年間經歷的眾多世故,皆能以正常合理之應對得到排解,並不致於鬱埋心中幾十年最後要透過自戕的方式來了結。比如,與沈曾植的誤會,問題就出在王國維內向型性格不善溝通上,再怎麼也不致於“因疑生畏”而“精神失常”。而對於兒媳別家,完全可以看在幾十年兩人恩情世交的親戚加朋友的份上,透過恰當的方式圓滿解決,致於上升到“人格”的份上激進處理嗎?

    但大師也是凡間之人,亦有凡人之缺陷,如此才顯得真實可信。

  • 6 # 宮宇宏

    這麼些年,什麼都經歷了,就差死了!於是,他的人生完滿了!王國維研究古典文化和現在文化,兩種文化在他體內形成一團巨大的對沖渦流,但是始終不能融合!可惜沒有高僧在他的膻中穴上來一針,於是,他只能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教班太貴,想在家自己教,不知道從何入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