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秀說歷史

    受到疫情影響,小楊一直沒有在外面的飯店吃飯。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餐飲業也逐漸恢復。恰好趕上“五一”假期,小楊就謀劃著和許久未見的朋友們相聚。小楊和朋友來到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的一家飯店。在點餐的時候,服務員將餐具擺上餐桌,小楊驚奇地發現,每個人面前擺了兩雙筷子,一雙黑色,一雙白色。這家餐廳小楊之前多次來過,從未這樣。對此,服務員解釋道,現在響應號召,也為了顧客的身體健康,以後實行公筷制,為每一位顧客提供公筷,並且做了顏色區分。

    分餐制和公筷制在中國已經推廣了很多年,但是成效不明顯。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經濟成本和個人習慣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為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提供一個新的契機。各地也在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實行分餐制和公筷制。這既是文明新風的體現,也有助於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的習慣,值得在全社會推廣。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很支援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因為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小楊說。

    小楊的看法也道出了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的核心目的:健康。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但是中國還有一句古話:病從口入。這就說明,許多疾病都是透過飲食來傳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所的團隊曾在《柳葉刀》上釋出過一項分析:全球13%的癌症發病,220萬人的患癌,歸因於各種傳染性疾病。導致癌症的元兇排名前三的是,幽門螺旋桿菌、HPV和乙肝病毒。而東亞地區是傳染性疾病致癌發生率最高的區域。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正是容易透過合餐而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打破了“胃中無細菌”的說法,可能會引起胃炎、消化道潰瘍等疾病,嚴重者很可能引發胃癌。中國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不斷升高,據統計,現在已經達到了59%。如果不加以干預,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合餐制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科學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藉助筷勺傳播,引起交叉感染,典型的就有幽門螺旋桿菌、甲肝及手足口病,合餐製為健康埋下隱患,可使多種病毒、細菌在就餐者之間傳播,在相互夾菜時不經意間傳染給他人。”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公筷分餐”的倡議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烹飪協會就多次向全國餐飲業提出“分餐制”改革。2003年,非典疫情讓這一倡議得到了進一步重視,許多城市的餐廳都在主動提供公筷。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這項倡議還是沒有得到足夠的推廣和重視。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警醒人們,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其中,分餐和公筷就是重要內容。在東北,習慣了“大鍋燉”的人們開始分裝在盤子中,每桌都配備好公筷公勺;在四川成都,食客們鍾愛的火鍋,也都開始推行分餐,每個人都配備兩雙筷子,一雙公筷夾菜,一雙私筷自用;在浙江,許多農家樂恢復營業之後,紛紛推出“分餐制”,或者提前為客人分好餐食,或者採用自助餐形式,讓客人自己取用……藉著疫情的影響,各地都在抓緊時間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制,把文明習慣內化到人的心中。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舌尖上的安全”,認識到合餐可能帶來疾病傳播。應抓住這個契機,宣傳引導百姓養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培育健康文明的餐桌風尚。個人、文化和經濟多重因素影響雖然分餐和公筷有諸多好處,但是推行起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因此,從國家層面來講,要加強公共衛生相關的立法工作,普法和執法工作要落實到位。在法治宣傳、加強執法與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同落實公共衛生相關法律法規。相應的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要抓緊制定相關餐桌文明行為規範,倡議群眾養成文明就餐、健康飲食的習慣。“經此一疫,人們逐漸形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用公筷等衛生習慣。期待疫情退去之後,大家養成的好習慣也能長期堅守,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馬一德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楚楚為什麼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