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策論盤
-
2 # 盧禮憲
未來豬價穩中有跌的判斷,依據的是什麼呢?
一、市場消費頹勢,對於豬價刺激作用不夠顯著。當前餐飲行業,教育行業,旅遊行業都沒有完全復甦,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豬肉的消費需求。
二、豬肉消費市場不景氣,屠宰企業有壓價收購的情況。受市場消費的影響,部分屠宰企業銷售利潤下降,為了控制成本,有壓價收購的嫌疑。
三、生豬存欄量上升,受疫情和降價的影響,出欄積極性旺盛。就像開頭說的,表姑也是看豬價有下跌,趕忙又出了一批。加之前期疫情影響,出欄受阻,乘著市場行情還好,就加大出欄量,給了豬價下降的機會。
四、投放儲備豬肉、加大豬肉進口,系列調控措施作用顯現。我們都知道,去年豬瘟的影響,國家加大了豬肉進口量,並投放了大家儲備豬肉。過年之後,儲備豬肉投放,已經超過去年全年量。
基於以上四點原因,自從2月中旬開始,生豬價格就開始走下坡路。之前雖然有假期紅利,部分地區有些許上漲,但是大的環境並沒有變化,未來以來以穩中有跌為主。作為養殖戶,要想辦法多渠道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場應對能力。
-
3 # 大盤預判
今年豬的價格行情幾乎可以肯定會緩慢下跌的,理由如下:
第一,從前年發生的非州豬瘟後,直接處理掉幾億頭生豬,改變生豬的供求關係,使得豬的價格水漲船高,連續上漲了三個季度了,而生豬約兩個季度後基本可以出欄。
第二,生豬存欄己連續增長了6個月了,每個月大約增長2.1%左右,能繁母豬存欄增長略大的。這樣的話,供應將緩慢增加,從而改善供求關係,近階段時間以來,豬肉批發價格大約下跌了6元/公斤,就是最好的體現。
第三,由於去年豬肉價格大漲,政府也在釋放儲備肉。而政策在養殖方面也加大鼓勵和支援,使得更多的養殖,產生更多的供應。
因此在緒多的政策、資金的支援下,利益的驅動和生豬存欄的連續增長,不久後將進一步改善供求關係,在生豬供應的緩慢增加下,豬肉價格也將進一步緩慢下跌。
以上僅供參考,各位大佬認為呢?
-
4 # 小熊貓叔叔
今年豬價應該不會跌,從我們日常生活來講,每次去超市買豬肉價格和以前差不多少,沒跌多少,但是也沒有漲多少,最近還是比較穩定的價格,國家也在動用儲備豬肉,調控豬肉價格,從我們老家農村現在來看,豬仔價格越來越高了,以前50元一斤,現在100元一斤,我爸媽在老家買二頭小豬仔劃了4000元,反正價格沒跌,一直在漲,所以說豬肉價格不會跌,去年我媽賣了五頭豬,賣的價格最高的是20元一斤,現在也是在16左右,沒有跌多少,現在養豬還是有錢賺的,如果自己家有母豬生仔豬,這樣可以多養肥豬賣,我記得以前我媽辛辛苦苦養的豬才賣5元左右,最高的才賣8元,所以我今年看好豬肉價格,不會跌!
-
5 # 東道主財商
豬市的行情已經逐漸清晰明瞭,未來半年肯定是穩中有降的態勢。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看去年豬價持續上升直至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地步,主要有兩方面影響。第一,非洲豬瘟是引子。非洲豬瘟直接造成了供給端下降,甚至為了避免更大的經濟損失,部分散戶不敢繼續養殖,直接從供給端造成緊缺的態勢。第二,豬價的高預期,讓一些養殖戶甚至大型養殖企業放緩了生豬投放,這就是相當於捂盤,因為有利可圖,一個例證就是,非洲豬瘟之前,生豬出欄都在大多在200百斤左右,因為這時的投入產出高,但現在生豬出欄大多都在300斤以上,豬價的快速上漲及高企讓捂盤有利可圖,也更進一步造成了市場供應的緊缺,加速了豬價的上漲。
之所以說未來一段時間,豬價會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是因為今年以來,國家連續投放國家儲備凍豬肉,穩定了市場,現在豬價高企,生豬生產企業也加速了生豬投放步伐,以儘可能獲利。而且,捂著的生豬已經到了投放的時間,週期也到了,繼續捂著,投入很可能跟不上產出,必然會加速入市,。另外,由於豬價高企,很多家庭對豬肉的消費也降低,轉而向豬肉的替代品,如雞鴨鵝魚等,從需求端緩解了市場對豬肉的需求。
綜上所述,未來一段時間的生豬投放穩定甚至會加速,必然會將生豬價格回落到一個合理的範圍。
-
6 # 候城白衫
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今年(2020年)、明年(2021年)都不會出現牛市行情,可能是震盪市、牛皮市,而且,出現熊市行情的機率還超過50%。(哈,我是資深股民,看錯題了,不刪了,股民看了有用。)
-
7 # 建行漸遠
豬肉價格的漲幅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所以這豬價的漲跌也牽動著人們的目光。
最近,各地豬價一路下滑,這也導致了豬肉價格下降。就目前來看,在5月9日的時候,有山東德州網友發出的農村大集影片顯示,當天豬肉價格是22元一斤,顯然屬於近期內豬肉的低價了。以至於許多地方豬肉價格還在27元一斤的網友開始羨慕人家可以每斤少花5元購買豬肉。可對於今年豬的行情是會跌還是會漲,很多人心裡沒底兒。當然,對於豬價的預估也都是持不一樣的觀點。
生豬價格近期回落,與前一陣國內大環境有很大關係。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在春節期間,由於年前大部分人家備足了年貨,所以在2月份的時候,豬肉價格就開始下跌。豬肉市場銷售疲軟,那自然而然生豬價格就會受到影響。其次,受疫情影響,3月份的時候正是疫情防控的攻堅階段,工廠停工、學校停課、餐館停業,這些情況下,豬肉的消費僅靠家庭個體消費,顯然是銷量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生豬養殖戶存欄量增多,出欄量減少,勢必要低價出售已經育肥的生豬。
而4月份的時候,疫情有所緩解,但人們在2、3月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賺到錢。於是,在購買東西消費的時候,也不像以前那樣大手大腳,購買積極性受挫,人們又捂緊口袋,這豬肉降價銷售也在情理之中了。這些方面因素,都是導致近期豬肉價格下滑的原因。
從目前養殖戶的利潤來看,雖說如今的豬價比起2月份的時候,每斤生豬價格下跌了4.2元左右,豬飼料價格也略有上升,但總體來說,如果自繁自養的話,按照生豬出欄重量在220斤至240斤之間計算,每頭生豬刨去飼養成本,純利潤還接近1500元左右。所以說,對於生豬養殖戶來說,動力還是蠻大的。一時間內,還不會影響到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
但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學校復學、餐館營業,這市場上豬肉的需求量也會進一步增多。加上受疫情影響,原本的一些婚宴推遲,不少人已經計劃擇日宴請,都將拉動豬肉消費。所以這豬肉即使是回落,也不會落得太快,最起碼在年內不會有太大的漲幅。
-
8 # 愛旅遊explore
本人對中國A股未來趨勢預測:
這張K線圖是上證指數2006年6月到今天為止的月線圖,大家可以看到,大盤自上次高點6124.04點下跌以來(2007年10月31日為轉折日),已經歷時4年零5個月左右,到今年10月底,就是五年的迴圈週期時間視窗,從調整時間來看,已基本到位。
從這張年K線圖來看,A股上證指數從前期高點6124.04點跌到1664.93點,最大跌幅是4459.11點(72.81%),這樣的調整幅度已經相當充分,目前執行在2550點到2970點區間內,各項均線指表均已企穩,切有向上拐頭趨勢。雖然個股K線有人為做圖的嫌疑,但上證指數K線是不可能有哪個機構有這樣的操盤實力來做虛假圖形的(因為圖形也是需要真金白銀堆出來的),因此可以判定,A股大盤調整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已基本到位,極限變盤時間視窗可能在今年10月前後,但考慮到這次全球央行都在大水漫灌刺激經濟,A股的變盤點可能提前,或許現在就已經執行在慢牛途中。
因此,現在股市下跌就是機會,而且是越跌機會越大,由於A股生態已經發生大的變化,中小散戶很難選準個股參與,建議大家只做指數,不做個股,最好用基金定投模式建倉,2800點以下,越跌越多買,這個慢牛可能執行三年到五年。
個人觀點,不做推薦,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價格跌,但是下跌的速度慢,豬價大漲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非洲豬瘟導致生豬產能快速出清。
從2018年8月發現首例非洲豬瘟病例以來,全國累計有28個省份先後發生114起非洲豬瘟疫情,累計捕殺致使數億頭生豬被處死或淘汰。
更為重要的是,疫情持續發酵,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母豬和生豬的補欄預期,加速生豬養殖行業的產能下降。
第二,散戶不再允許養殖。
近些年我國養豬業發展迅速,不管是養豬技術和養豬規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以前小散為主的養豬群體開始向規模化養殖發展,我國小散戶生豬養殖量佔比減少到1/3。
主要列出三大原因:環保壓力、養豬微利化、大企搶佔養豬市場。
環保壓力是致使散戶退出養豬行業的主要原因,近些年養殖汙染問題日趨嚴重,我國開始實施史上最嚴的環保政策。迫於環保投入成本高和汙染治理難度大,散戶在環保政策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只能無奈退出養豬業。
對於散戶來說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糞汙處理裝置,是他們承受不起的,而且糞汙處理對難度大,各個環節錯綜複雜,不但需要好的裝置,對操作的人員的技術要求很大,如果不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糞汙處理很難達標。
近兩年因為政策的扶持,大企發現養豬的紅利紛紛進軍養豬業,制定出宏偉的養豬藍圖,大肆侵佔養豬市場。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天下已經是養豬大企的,他們宏偉的計劃已初見成效,今年上半年,這些大企累計向市場供應超過7000萬頭生豬。
顯而易見,大企正加快侵佔養豬市場,而這些大企向市場大量供應生豬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拉低生豬的價格,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散戶。
因為大型養豬場規模化程度高,養豬技術高,養豬成本也就相對較低。退一萬,他們養豬成本低又有何妨?他們每年都有大量的補貼,而散戶有多少養豬規模在500以上的,所以補貼也就沒有散戶的事。
所以言歸正傳,題主問今年生豬的行情是漲還是跌,
緩慢下跌,生豬在此高價格下必定出現大規模養殖,等到新的一批生豬出欄,供給給市場,價格是必定下跌的。
所以,久盛必衰,豬價會緩慢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