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西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 . 西域傳》,西域是和張騫的名字分不開的。是指漢武帝時期,大漢朝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漢武帝初年,一次和匈奴交戰,抓到了不少俘虜。得知在敦煌和祁連山附近,也就是伊利河流域有一個大月氏的遊牧民族。中國古書上稱“禺氏”,與匈奴有世仇。秦漢之際,月氏的勢力強大起來,攻佔鄰國烏孫的土地,同匈奴發生衝突。漢初,大月氏多次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敗,國勢日衰。至匈奴老上單于時,大月氏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于殺掉大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漢武帝瞭解這一情況後,認為大漢可以和大月氏聯合起來對付匈奴。於是,公開在全國招募能夠出使大月氏的人才。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38年),有一個叫張騫的“以郎應募,使月氏”。 (“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隨時可能被選授重任)。張騫,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縣)人,生年及早期經歷不詳。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張騫已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即具有堅韌不拔、心胸開闊,並能以信義待人的優良品質,而且辦事靈活而又信實。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一個歸順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願充當張騫的嚮導和翻譯。他們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張騫一行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穿越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部隊,張騫他們全部被匈奴抓獲。
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于(即老上單于之子)。 軍臣單于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對張騫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意思是說,站在匈奴人的立場,無論如何也不容許漢使透過匈奴人地區,去出使月氏的。就像漢朝不會讓匈奴使者穿過漢區,到南方的越國去一樣。匈奴當然不會同意大漢聯合大月氏來消滅自己的。於是,張騫一行被匈奴強行扣留和軟禁起來。從此,張騫等在匈奴生活達十多年之久。匈奴人逼迫他娶了一個當地匈奴女子作為妻子,並且,他們生有兒子(歷史沒有記載生有幾個子女)。然而,張騫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交給他的任務,暗地裡時刻想到如何尋機逃跑。
至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漸漸放鬆了對張騫等人的監視。一天,張騫趁匈奴人的不備,果斷地領著妻兒、帶領其隨從使者,逃出了匈奴王庭。十年的匈奴生活,張騫等人詳細瞭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並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他們穿上胡服,較順利地穿過了匈奴人的控制區。但是,他們在留居匈奴期間,西域的形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烏孫國在匈奴的支援和唆使下,西攻大月氏。月氏人被迫從伊犁河流域,繼續西遷,進入鹹海附近的媯水地區,他們征服了大夏,便在大夏國居住了下來。張騫他們所帶的糧食、飲水無法滿足到大夏的需要。於是,他們改道大宛(今烏茲別克),大宛王本來早就風聞東方漢朝的富庶,很想與漢朝通使往來,但苦於匈奴的中梗阻礙,未能實現。漢使的意外到來,使他非常高興。大宛國答應了張騫的清求,派出了嚮導和譯員,將張騫等人送到康居(今塔吉克)。然後由康居到了大夏(今阿姆河流域)。在大夏人幫助下,才將張騫他們送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很同情他們的遭遇,但自從大月氏到了阿姆河後,發現這裡土地十分肥沃、物產豐富,並且遠離匈奴和烏孫的攻擊風險,大月氏人改變了態度,逐漸由遊牧生活,改向農業定居,無意東還,不再與匈奴為敵。當張騫向他們提出建議時,他們已無意向匈奴復仇了。
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他們只好在元朔元年(前128年),動身返國。在歸國途中,張騫極力避開匈奴控制區,改變了行軍路線。計劃透過青海羌人地區,重越蔥嶺,不走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崑崙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于闐(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進入羌人地區。誰知,羌人此時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匈奴軍臣單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為單于,進攻軍臣單于的太子於單。於單失敗逃漢。張騫便趁匈奴內亂之機,逃離匈奴,回到大漢。這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十三年。張騫出使時帶著100多人,歷經13年後,只有他和堂邑父、還有他的匈奴妻子三個人回到長安。張騫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特別報告了西域各國的位置、特產、路線、城市分佈等。為後來開發“絲綢之路”奠定了紮實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為班固後來編撰《漢書·西域傳》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打擊匈奴,拜張騫為中郎將,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張騫率領300多人組成的使團,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金帛貨物價值“數千鉅萬”,其中,還有不少絲綢。這時,漢朝軍隊已控制了河西走廊,道途也比較好走。到了烏孫,遊說烏孫王無功而返。他只好又分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回到了長安。此後,漢朝還派出的使者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裡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儀式。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從此,漢與西域的交通逐步建立起來了。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線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絡起來,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物質交流。張騫從西域帶回了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的種子,逐步在中原栽培推廣。龜茲的樂曲、胡琴等曲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也得到推廣。此外,大宛的汗血馬(名曰“天馬”),首次來到西漢內地。那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各國都不產絲綢,也不懂得鐵器鑄造,漢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技術傳了過去。中國絲綢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張騫出使西域,贏得了西域各國的尊重,各國使者紛紛來漢,促使各國與大漢共同交流、貿易往來,為不久後的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闢了廣闊道路。絲綢之路的開通,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答:“西域”一詞,最早見於《漢書 . 西域傳》,西域是和張騫的名字分不開的。是指漢武帝時期,大漢朝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漢武帝初年,一次和匈奴交戰,抓到了不少俘虜。得知在敦煌和祁連山附近,也就是伊利河流域有一個大月氏的遊牧民族。中國古書上稱“禺氏”,與匈奴有世仇。秦漢之際,月氏的勢力強大起來,攻佔鄰國烏孫的土地,同匈奴發生衝突。漢初,大月氏多次為匈奴冒頓單于所敗,國勢日衰。至匈奴老上單于時,大月氏被匈奴徹底征服。老上單于殺掉大月氏國王,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拿去做成酒器。漢武帝瞭解這一情況後,認為大漢可以和大月氏聯合起來對付匈奴。於是,公開在全國招募能夠出使大月氏的人才。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38年),有一個叫張騫的“以郎應募,使月氏”。 (“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隨時可能被選授重任)。張騫,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縣)人,生年及早期經歷不詳。漢武帝劉徹即位時,張騫已在朝廷擔任名為“郎”的侍從官。據史書記載,他“為人強力,寬大信人”。即具有堅韌不拔、心胸開闊,並能以信義待人的優良品質,而且辦事靈活而又信實。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一個歸順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堂邑父,自願充當張騫的嚮導和翻譯。他們西行進入河西走廊。這一地區自月氏人西遷後,已完全為匈奴人所控制。正當張騫一行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穿越河西走廊時,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部隊,張騫他們全部被匈奴抓獲。
匈奴的右部諸王將立即把張騫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見當時的軍臣單于(即老上單于之子)。 軍臣單于得知張騫欲出使月氏後,對張騫說:“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意思是說,站在匈奴人的立場,無論如何也不容許漢使透過匈奴人地區,去出使月氏的。就像漢朝不會讓匈奴使者穿過漢區,到南方的越國去一樣。匈奴當然不會同意大漢聯合大月氏來消滅自己的。於是,張騫一行被匈奴強行扣留和軟禁起來。從此,張騫等在匈奴生活達十多年之久。匈奴人逼迫他娶了一個當地匈奴女子作為妻子,並且,他們生有兒子(歷史沒有記載生有幾個子女)。然而,張騫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交給他的任務,暗地裡時刻想到如何尋機逃跑。
至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漸漸放鬆了對張騫等人的監視。一天,張騫趁匈奴人的不備,果斷地領著妻兒、帶領其隨從使者,逃出了匈奴王庭。十年的匈奴生活,張騫等人詳細瞭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並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他們穿上胡服,較順利地穿過了匈奴人的控制區。但是,他們在留居匈奴期間,西域的形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烏孫國在匈奴的支援和唆使下,西攻大月氏。月氏人被迫從伊犁河流域,繼續西遷,進入鹹海附近的媯水地區,他們征服了大夏,便在大夏國居住了下來。張騫他們所帶的糧食、飲水無法滿足到大夏的需要。於是,他們改道大宛(今烏茲別克),大宛王本來早就風聞東方漢朝的富庶,很想與漢朝通使往來,但苦於匈奴的中梗阻礙,未能實現。漢使的意外到來,使他非常高興。大宛國答應了張騫的清求,派出了嚮導和譯員,將張騫等人送到康居(今塔吉克)。然後由康居到了大夏(今阿姆河流域)。在大夏人幫助下,才將張騫他們送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很同情他們的遭遇,但自從大月氏到了阿姆河後,發現這裡土地十分肥沃、物產豐富,並且遠離匈奴和烏孫的攻擊風險,大月氏人改變了態度,逐漸由遊牧生活,改向農業定居,無意東還,不再與匈奴為敵。當張騫向他們提出建議時,他們已無意向匈奴復仇了。
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他們只好在元朔元年(前128年),動身返國。在歸國途中,張騫極力避開匈奴控制區,改變了行軍路線。計劃透過青海羌人地區,重越蔥嶺,不走沿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北道”,改行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崑崙山北麓的“南道”。從莎車,經于闐(今和田)、鄯善(今若羌),進入羌人地區。誰知,羌人此時已淪為匈奴的附庸,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匈奴軍臣單于死了,其弟左谷蠡王自立為單于,進攻軍臣單于的太子於單。於單失敗逃漢。張騫便趁匈奴內亂之機,逃離匈奴,回到大漢。這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從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十三年。張騫出使時帶著100多人,歷經13年後,只有他和堂邑父、還有他的匈奴妻子三個人回到長安。張騫回來以後,向武帝報告了西域的情況,特別報告了西域各國的位置、特產、路線、城市分佈等。為後來開發“絲綢之路”奠定了紮實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為班固後來編撰《漢書·西域傳》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打擊匈奴,拜張騫為中郎將,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張騫率領300多人組成的使團,每人備兩匹馬,帶牛羊萬頭,金帛貨物價值“數千鉅萬”,其中,還有不少絲綢。這時,漢朝軍隊已控制了河西走廊,道途也比較好走。到了烏孫,遊說烏孫王無功而返。他只好又分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回到了長安。此後,漢朝還派出的使者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裡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儀式。安息等國的使者也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從此,漢與西域的交通逐步建立起來了。
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從西漢的敦煌,出玉門關,進入新疆,再從新疆連線中亞、西亞的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再次暢通無阻。這條通道,就是後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西漢同中亞許多國家聯絡起來,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第一次文化、物質交流。張騫從西域帶回了核桃、葡萄、石榴、蠶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的種子,逐步在中原栽培推廣。龜茲的樂曲、胡琴等曲器,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漢軍在鄯善、車師等地屯田時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在當地也得到推廣。此外,大宛的汗血馬(名曰“天馬”),首次來到西漢內地。那時,大宛以西到安息各國都不產絲綢,也不懂得鐵器鑄造,漢的使臣和散兵把這些技術傳了過去。中國絲綢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張騫出使西域,贏得了西域各國的尊重,各國使者紛紛來漢,促使各國與大漢共同交流、貿易往來,為不久後的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闢了廣闊道路。絲綢之路的開通,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