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醒依舊春常在
-
2 # 夏天家的笨媽媽呀
積食又腹瀉小孩子食慾肯定不好,調理和改變要同時進行,我女兒小的時候也經常積食便秘,喂不進去東西,大便也不好,有時候幾天都不拉,大人都著急上火了,作為過來人有些小經驗分享給你
1.給小孩養成正確飲食習慣,比如說三餐定時規律,不能這一頓吃完下一頓不知道什麼時候吃,吃飯的時候不要三心二意,讓孩子吃完飯再去做別的事情
2.飲食結構也很關鍵,不要因為孩子瘦或者覺得孩子營養不夠,就盲目的給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說雞鴨魚肉類的東西,這些東西營養價值高脂肪也高,吃多了孩子不好消化也很容易引起積食,所以給孩子加營養時要合理適當,適時的補充,吃多了孩子不消化也相當於沒補,日常飲食還是要以瓜果蔬菜為主,食物軟爛好消化,剛開始不願意吃的時候可以從烹飪方法上入手,比如做孩子喜歡的形狀,孩子沒有試過的菜式,引起孩子的興趣,這個改變可能見效沒有那麼快,但是堅持下去就能看到效果,還有就是煎炒油渣要少吃,睡覺前儘量不要給孩子吃東西,減輕腸胃負擔
3.多帶孩子出去運動,飯後保證孩子足夠的運動量,多和小朋友一起,或者日常步行之類的帶著孩子一起,小孩小的話可以讓孩子多爬,多運動的目的是促進孩子的新陳代謝,腸胃消化變快
4,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補消化的東西,比如益生菌,飯後喝少量的酸奶,促消化的水果,這些是輔助手段,最重要的還是要從飲食方面入手才長久
-
3 # 漂亮的一一麻麻
作為一個三歲寶寶的媽媽,也曾經跟積食抗爭了一段時間,對積食也是稍有研究。
所謂對症下藥,所以,要想解決積食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下孩子積食的原因,才能採取有效的措施
積食的原因
一般積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天生腸胃功能弱,容易消化不良。另一種就是過度餵養。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吃得太少,就想一口吃個胖子,大油大膩吃太多,吃不下去硬塞,消化功能加班加點的也消化不完孩子吃下去的食物,就容易造成積食。
積食的表現
一般積食也很好判斷,最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看孩子舌苔厚不厚,嘴巴里有沒有酸臭味,拉粑粑有沒有酸臭味,大便不成型,便秘,腹脹等。積食時間長的孩子臉色發黃,頭髮乾燥發黃,吃多少飯都不長肉。孩子喜歡爬睡,愛磨牙,鼻翼兩側出現“青筋”等摸孩子的手心腳心,積食的孩子手腳心燥熱。
積食的危害
長時間的積食,食慾不振,會導致孩子的消化系統紊亂,不易長胖,還會導致孩子拉肚子,便秘,發燒等,有時候還會導致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孩子營養得不到滿足,就會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危害可以說還是不小的。
治療積食的方法
首先飲食上要注意,合理安排,葷素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熱水。
積食嚴重的可以吃點兒童健胃消食片,搭配益生菌。
可以透過按摩或者小兒推拿來改善積食情況。
很多母嬰店或者藥店有配好的孩子喝的消食的產品,我家孩子就買過,類似於中藥沖劑,效果很不錯。
我自己也給孩子做過消食的東西,蘋果,山楂,冰糖一起煮水給孩子喝,效果也很好,不過有點酸,我喝著是不錯,酸甜酸甜。
米炒熟,泡水喝,或者煮粥喝,我家寶寶也喝過,效果也不錯。
像提問者這種孩子腹瀉的,可以吃點益生菌,搭配雙歧桿菌,多喝熱水,可以用熱毛巾捂肚子。
積食問題可大可小,一定要重視起來。
-
4 # 曦兒荳荳
(摘要內容)
雖然動不動就給孩子診斷積食,但積食診斷的標準是什麼,卻沒有一箇中醫能說明確,如果孩子不吃東西、嘔吐、肚子脹、腹瀉、發燒都診斷為積食,那真的每個孩子積食過,而事實上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
不吃東西有可能是病了,但更多的可能是家長對孩子進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總擔心孩子沒吃飽,輸在起跑線上,忍不住強迫孩子進食,導致孩子對吃東西感到厭煩和恐懼(參看餵食強迫症這篇文章)。本來是家長自己的問題,卻說孩子積食了。
孩子嘔吐的原因就更多了,新生兒及嬰兒本身因為胃的位置偏水平位,食道下端的肌肉也比較鬆弛,所以容易返流,出現吐奶。當然胃腸炎、腸套疊、疝氣卡住了、腸梗阻、一些全身性的感染、大腦的問題等等,也都有可能會引起嘔吐。
至於肚子脹,剛吃完東西,消化道里增加里那面多食物和消化液和吞嚥進去的氣體,肚子脹一點是很自然的事。吃了變質、汙染的東西,引起急性胃腸炎,腸蠕動異常也可能導致肚子脹。一些孩子甲狀腺功能低下也可能出現肚子脹。還有一些先天性疾病,比如巨結腸、腎積水,甚至一些肚子裡的良性、惡性腫瘤都可能表現為肚子脹。
腹瀉更是兒童的常見病,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腺病毒、細菌、寄生蟲、食物中毒等都可以引起腹瀉。而發燒的原因就更多了,各種感染,炎症,腫瘤,代謝免疫問題都可能引起發燒。咳嗽主要是呼吸道或喉嚨受刺激後引發的一個保護性反射,和吃多了東西更扯不上關係。
孩子吃了不能消化的東西,比如乳糖酶缺乏的孩子吃了含乳糖的食物,乳糖在小腸裡消化不掉,然後進入裡大腸,然後被細菌降解了,產生很多氣體,同時乳糖和代謝物增加了大腸裡的滲透壓,導致大腸裡的液體增多,從而導致肚子脹氣,腹瀉,腹痛這些症狀。
孩子吃了能消化的東西,但如果吃的太多了,超過了胃和小腸的消化能力,然後部分食物被腸道里的細菌酵解,會產生和乳糖不耐受類似的過程,同樣會出現腹瀉、腹脹這些症狀。同樣,孩子如果對食物裡的某種成分過敏,吃進去後引發裡過敏反應,導致皮疹、腹瀉、腹痛、嘔吐等。
孩子肚子脹、嘔吐、腹瀉、肚子痛這些症狀的原因很多,這些原因大多有據可循。比如返流引起的嘔吐可以做造影下看到胃液返入食道,腸套疊可以摸到包塊,超聲可以看到套疊的腸子,疝氣可以摸到卡住的腸子,腸梗阻可以拍片子看到,巨結腸造影也可以看到腸子的改變,感染和炎症可以培養細菌或病毒或者驗血看指標的變化,腫瘤也可以做檢檢視到。
乳糖不耐受、食物過敏、飲食不當也可以透過去乳糖食物、避免進食特定食物、過敏原測試、控制進食量等方法來確定原因。當然醫學也有侷限,也有些問題目前還難以明確原因,需要進一步研究,但現代醫學的診斷有規範的標準。
(以上為摘要內容)
孩子生病不舒服應儘早就醫,不要想當然下定論,自己醫治。
-
5 # 艾灸學院
積食可以給孩子吃點小兒消積丸或消食片,但應當中病既止,因為消積丸吃多了也會引起腹瀉。
平時應注意養護,不要讓孩子吃的太滿,“要想小兒康,三分飢和寒”,“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吃多吃撐是最傷脾胃的事情,吃七分飽完全可以。不信你吃撐一回感受一下難不難受。
給孩子揉腹是比較好的方法,記得要把掌力滲透到皮下肉層,逆時針、順時針都揉一揉,一次最好15~30分鐘。
艾灸肚臍對腹瀉有很好的作用,傷食瀉可以加灸下脘、裡內庭穴。
我是愛支灸的Teana,希望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積食症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孩子自覺會有肚子撐的表現,還會出現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的情況,或者大便有酸臭、有腐敗氣味、打嗝會出現酸腐的氣味,還會出現肚子脹、發熱的症狀,積食的孩子往往會出現食慾不振、厭食、口臭、肚子脹、胃部不適、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甚至引起孩子發燒。
平時應該注意孩子飲食節制,避免出現積食的情況,建議家長首先還是應該讓他在便秘積食這一段時間,一般是3-5天,最好是清淡飲食,如果大便還是不太好,可以建議家長吃一些益生菌,益生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對於消化吸收都是有好處的,如果孩子還是不好的話,確實每天有很多次大便,那就要到醫院去找大夫,查一下大便看有沒有感染,讓大夫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